第二百零三章 勢如破竹

北伐前幾個月的動靜很明顯,沒法保密。李重進奉旨率軍從揚州還京,在東京先得到了皇帝的嘉獎和賜宴,顧不得臨近年關過節,冬季便得到了兵力補充揮師部署於河東潞州北……李重進沙場宿將,打過不少仗,柴榮此時似乎也並不計較別的事了,依舊讓他掛侍衛馬步都指揮使。

向訓隨後率鎮安軍到京,並向河東調動,與李重進部會和。

侍衛虎捷軍右廂高懷德部在年前調動至貝州;李谷隨軍至,不顧河流封凍、從陸路調集夏秋兩季的新谷陸續向河北運調。

侍衛龍捷軍韓令坤部從壽州下蔡鎮返京,顯德四年正月,左廂被部署至河北定州。

……但遼人不一定能吃得準柴榮想幹嘛,因爲柴榮作勢要北伐不是一次兩次了,他不僅長期恐|嚇南方諸國,連遼國也要一併武力威嚇;淮南之戰前,就大量在河北調動兵馬,前期作勢要打遼國,結果後來主力突然去淮南了。

不過這回不僅是威脅,顯德四年三月初,柴榮迅速下詔開始北伐。

此時,北方的部署基本已經完成。李重進、向訓、李筠在河東防北漢,並作爲策應進攻。韓令坤部在定州(河北西面)爲左翼;郭紹部、高懷德部在祁州貝州爲中路;柴榮自率大軍從水道進滄州,爲右路。

周軍精兵幾乎傾巢出動,分三路開始北伐。其中以柴榮親率禁軍主力爲主攻方向。

皇帝柴榮麾下全是精兵,殿前諸班直萬騎精銳、大部分是騎兵,鐵騎軍三萬也大部分是精騎,控鶴軍左右二廂以騎兵和弓箭手居多。這一股人馬都是全國蒐集的精兵強將,消耗了朝廷財稅半數的收入。

數萬騎加上諸節鎮兵水陸並進,剛到滄州還沒開打,忽然前面的遼國寧州刺史王洪主動舉城投降。

柴榮派人嘉獎安撫了王洪,讓他繼續做刺史;然後率軍沿水路北進,進攻益津關。

皇帝同時詔令諸路兵馬開始進攻:西面龍捷軍左廂和定州節度使孫行友部進攻易州;中路郭紹部直接趨進瓦橋關(今保定市),高懷德部隨後北上監視瀛、莫二州。

一個月時間,全線進攻順利,各處捷報雪片飛來。

益津關、瓦橋關、瀛洲、莫州相繼投降,守將都是漢人,聽到中原大軍來了不約而同好像商量好的一般紛紛獻關。只有易州打了一仗,契丹騎兵數百騎被韓令坤的部將擊敗,易州守軍立刻投降。

各地漢人夾道歡迎,周軍搖身一變,成了各地軍民的解放者,順利接收了三關四州十七個縣。人們熱淚盈眶,路邊的人大喊着諸如“等了二十年,終於等到王師”一類的話,讓將士們覺得比在自己的地盤上還受歡迎。

郭紹部至瓦橋關北,遇到了一衆漢兒趁亂搶了一百多匹遼國軍馬來投,當下收爲部曲,並把繳獲的軍馬分配給他們。左攸寫了安民榜,到處宣傳王師北定、秋毫無犯,同族兄弟一視同仁云云。

時柴

榮迅速把到手的地方進行了一番整頓,命令韓通召集丁壯鞏固瓦橋關、益津關,並分別改爲雄州和霸州。

四月中旬,張永德、趙匡胤部渡過拒馬河,在涿州發生了騎兵大戰,擊退遼國南院兵馬總管蕭思溫,攻陷涿州。於是禁軍諸路分兵合進,陸續到達拒馬河岸;皇帝未下令諸部渡河,只召集各路大將於涿州行宮,議取幽州。

皇帝率諸班直及控鶴軍一部到達涿州行宮。

忽李筠遣使來報,細作在晉陽打探到了軍機,契丹主七百里加急下令北漢出兵協助……這個消息讓勢如破竹的勝利氣氛戛然而止,既然北漢是協助,契丹主可能發兵?

果然不兩天,有細作暗哨在燕山後發現了大量遼軍馬兵的動靜。

張永德和趙匡胤聞訊,入行宮面聖,見柴榮正坐在上位椅子上沉思着什麼,二人叩拜說話時便比較小聲。

柴榮把放在下巴摩挲的手拿開,頭也不擡地說:“剛知道你們求見,有什麼話便直說罷。”

趙匡胤先沒開口,張永德說道:“陛下,今虜騎皆聚幽州之北,未宜冒進深入。”

柴榮臉色頓時不悅。

趙匡胤瞧瞧擡眼看了一下,便道:“臣以爲,攻幽雲之地,重不在攻城略地,而是擊敗契丹從遼國‘上京’來援兵。若能一戰破契丹援兵,則圍幽州,進可復幽雲之地;若反被虜騎所敗,就算攻取幽州也是孤城,周圍無可憑據,援軍、糧道全在虜騎威脅之下,幽州無甚作用。

大軍急於圍攻重城、聚兵城下,若未破城又在城外失利,將遭受內外夾擊,是被聚|殲之勢。因此張都檢點之意,非躊躇不前,而是謹慎部署、預謀進退之道。”

還是趙匡胤的話比較中聽,柴榮微微點頭。

趙匡胤繼續道:“那契丹主殘暴不仁,遼國朝政動盪,援兵到來也不一定是我周軍精銳對手。”

柴榮道:“繼續說。”

趙匡胤拜道:“若依臣之見,進攻先設防,應以縱深厚陣部署。從易州、涿州到幽州,多重紮營佈防,步軍在後,騎兵在前;馬兵趨進至幽州城北,等待遼國援軍初來乍到,趁其遠道疲勞,可以騎兵機動一戰。若是不利,那虜騎也拿我無可奈何。”

柴榮不置可否,見一個宦官進來,便問:“侍衛司馬步都虞候郭紹來了沒有?”

宦官道:“來了,不過諸將尚未到齊……官家是否要先召見郭將軍?”

柴榮想了想卻道:“朕去更衣,你們二人等一下與諸將一起再到行宮來議事。”

張永德、趙匡胤便一齊叩拜退下。

二人一路出得行宮,張永德便道:“趙兄弟之前與我商議了那麼久,進去面聖我勸了話,你爲何不幫着勸官家?”

趙匡胤道:“官家對幽州志在必得,剛纔我發現勸不住。”

張永德聽罷只好乾脆地說道:“那只有打一仗試試了……趙兄弟以

爲勝負如何?”

“原先咱們沒料到契丹主會這麼快出援兵,那是個睡皇帝,自家皇位還不穩、幽州本來也不是遼國的地方,早先預計契丹主會乾脆放棄幽雲之地;就算要出兵也很不容易、不知道什麼時候去了。”趙匡胤道,“但現在一個多月就有動靜,可見不是契丹主的意思,是遼國衆臣一起求他;否則契丹主既無法短時間內說服羣臣,也不願意力排衆議一意孤行。遼國諸部若是都想保幽州、沒什麼分歧,遼軍騎兵厲害,咱們很難贏。”

張永德道:“還沒打哩。倒從沒見你打仗這麼沭過!”

趙匡胤道:“公記得晉陽之役?遼國派了幾千騎到忻口增援,衛王符彥卿手握兩萬人,差點喪了前鋒史彥超,被打得大敗。”

“當時符彥卿手下沒什麼精兵,只有向訓和史彥超的馬兵尚可一戰。”

趙匡胤道:“就算如此,史彥超和向訓加起來也有數千騎。反正我覺得打遼國不能心急,更不能輕敵。”

當天下午,樞密院大臣及諸路大將便在涿州行宮議事。

魏仁溥此時爲東京留守,王樸主持議事,還是一張粗糙的大圖,王樸先在上位下側敘述軍情。郭紹作爲高級武將也在隊列中,他照樣默不作聲聽着。這回議事的場面讓他微微有點失望,王樸的才能應該比魏仁溥高,但因爲年紀大了投足之間少了那種自信從容的鐵血氣度……郭紹不禁想起了淮南之役、在揚州行宮時的場面,作了一番比較。

諸將聽說遼國大軍到了燕山背後,一時間意見衝突,爭執到旁晚。郭紹沒有參與爭執,一門心思聽着上頭究竟想怎麼幹,自己應該作甚。

後來柴榮終於力排衆議進行了一番部署。鐵騎軍和控鶴軍馬兵將運動至幽州城北部伺機而動,龍捷軍左廂及諸班直駐紮在城下,監視幽州城動靜。

虎捷軍左廂步軍過拒馬河駐涿州,兵權以左廂都指揮使祁廷訓代;虎捷軍右廂高懷德部駐拒馬河南面;韓通部在雄、霸二州。

果然不出所料,郭紹被皇帝專門點名攻打幽州城。但皇帝似乎並不想全力攻城,因爲調給郭紹的攻城部隊不是虎捷軍左廂精銳(在涿州),而是定州軍孫行友部、郭紹本部騎兵,以及河北諸鎮陸續來的鎮兵數萬。

郭紹發現在幽州城下的只有兩種部隊:一是騎兵,二是雜牌兵。讓他有種錯覺,好像隨時準備跑路,然後丟下炮灰送死的形勢。

他手下的攻城部隊主力都是地方節鎮的軍隊,還能圍攻重城麼?他感覺自己完全是攻城施加壓力的佯攻;周朝主力似乎是放在還遠遠沒有出現的遼國援兵身上。

但皇帝並未明確說只讓他策應、聖旨是攻城。於是郭紹立刻想起了放在祁州的大量火藥。

淮南時,皇帝親口賜外號“郭破城”,其實郭紹壓根不精通攻城,唯一精通的技能就是拿火藥炸。這回也沒辦法,他隨時準備故技重施。

(本章完)

第八百二十九章 千年之路第二百九十四章 冷落第八百一十九章 跑路的楊袞第五百一十五章 暗香滋德殿(3)第七百八十九章 驚喜第七百八十四章 博弈第八百四十六章 如果流血第三百五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四百三十九章 采石之役(8)第四百五十六章 雪中的變化第八百零一章 好東西第五百四十一章 危險人物第三十章 貴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雪花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五百五十九章 龍城(3)第一百八十章 較勁第四百九十八章 從容與瑣碎第五十四章 不嫌難受麼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五百七十章 還不遲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中的長髮第一百七十七章 暴殄天物第十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八百七十章 空中之雀第二百八十五章 梅花第八百三十八章 風暴雷雨第四百七十一章 江寧(2)第九百一十章 回溯之門第六百一十四章 激戰第八百四十一章 遺憾第三百六十八章 夔州(3)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煎熬第三百八十四章 善變的女子第六百零六章 太陽照得暖和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八百九十一章 獨釣寒江雪第三百八十三章 蜂蝶第七百零八章 春的訊息第八十六章 江水滔滔葬亡魂第三百三十九章 以理服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七百三十五章 如鳥之翼第六百一十二章 變化第三百三十二章 攻守之道第五百零八章 罪惡之夜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煎熬第七百八十九章 驚喜第四百七十五章 仁者無敵(1)第三百三十二章 攻守之道第一百九十三章 鮮血淋淋第二百二十一章 從不讓人失望第五百六十一章 再聚晉陽(1)第八百三十八章 風暴雷雨第四百三十六章 采石之役(5)第八百九十七章 紫丁香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人之夢想第二十九章 黃蓮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急第二十章 晉陽之役(5)第四百六十三章 京口之役(6)第十八章 晉陽之役(3)第二百一十一章 猛虎一樣警覺第五百一十五章 暗香滋德殿(3)第五百四十一章 危險人物第九百零二章 衆望所歸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全感第六百六十八章 荒嶺之狼第八百四十六章 如果流血第八百四十九章 不爭則亡第八百七十一章 到嘴邊的肉第二百一十五章 讒言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會有盡頭第一百七十章 不斷靠近的過程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戰第四百零一章 感謝天第八百三十二章 正義第五百二十四章 藥材第一百九十二章 用力的一聲嘆息第七百七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四百九十五章 貼紙條第三百三十二章 攻守之道第六百九四章 可記得醉紅樓第八百一十三章 海上來的消息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光掠影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曲廣陵散第八百三十五章 通路第八百二十四章 盛世太平第一百二十八章 善於射箭第一百二十四章 二妹第三百零二章 一萬六與六萬第六百二十九章 清高第二百四十四章 包袱拿好第九十三章 最關心最在意的人
第八百二十九章 千年之路第二百九十四章 冷落第八百一十九章 跑路的楊袞第五百一十五章 暗香滋德殿(3)第七百八十九章 驚喜第七百八十四章 博弈第八百四十六章 如果流血第三百五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四百三十九章 采石之役(8)第四百五十六章 雪中的變化第八百零一章 好東西第五百四十一章 危險人物第三十章 貴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雪花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五百五十九章 龍城(3)第一百八十章 較勁第四百九十八章 從容與瑣碎第五十四章 不嫌難受麼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五百七十章 還不遲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中的長髮第一百七十七章 暴殄天物第十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八百七十章 空中之雀第二百八十五章 梅花第八百三十八章 風暴雷雨第四百七十一章 江寧(2)第九百一十章 回溯之門第六百一十四章 激戰第八百四十一章 遺憾第三百六十八章 夔州(3)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煎熬第三百八十四章 善變的女子第六百零六章 太陽照得暖和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八百九十一章 獨釣寒江雪第三百八十三章 蜂蝶第七百零八章 春的訊息第八十六章 江水滔滔葬亡魂第三百三十九章 以理服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七百三十五章 如鳥之翼第六百一十二章 變化第三百三十二章 攻守之道第五百零八章 罪惡之夜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煎熬第七百八十九章 驚喜第四百七十五章 仁者無敵(1)第三百三十二章 攻守之道第一百九十三章 鮮血淋淋第二百二十一章 從不讓人失望第五百六十一章 再聚晉陽(1)第八百三十八章 風暴雷雨第四百三十六章 采石之役(5)第八百九十七章 紫丁香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人之夢想第二十九章 黃蓮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急第二十章 晉陽之役(5)第四百六十三章 京口之役(6)第十八章 晉陽之役(3)第二百一十一章 猛虎一樣警覺第五百一十五章 暗香滋德殿(3)第五百四十一章 危險人物第九百零二章 衆望所歸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全感第六百六十八章 荒嶺之狼第八百四十六章 如果流血第八百四十九章 不爭則亡第八百七十一章 到嘴邊的肉第二百一十五章 讒言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會有盡頭第一百七十章 不斷靠近的過程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戰第四百零一章 感謝天第八百三十二章 正義第五百二十四章 藥材第一百九十二章 用力的一聲嘆息第七百七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四百九十五章 貼紙條第三百三十二章 攻守之道第六百九四章 可記得醉紅樓第八百一十三章 海上來的消息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光掠影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曲廣陵散第八百三十五章 通路第八百二十四章 盛世太平第一百二十八章 善於射箭第一百二十四章 二妹第三百零二章 一萬六與六萬第六百二十九章 清高第二百四十四章 包袱拿好第九十三章 最關心最在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