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武訖鎮(3)

鎮將家門外,一大羣人擁擠在門口,把路堵了。不僅有住在武訖鎮養傷的禁軍殘兵,還有許多本地的老弱婦孺,人們懷着不同的心情涌到這裡。

這顯然是楊彪等二人乾的好事,不是他一面散佈消息一面叫大家到李得勝家門口來,也不會短時間內就聚集如許多人。除了幾十個禁軍殘兵,平素這些幾乎被遺棄的老弱都安靜地生存着,忽然之間聚集在一塊兒,才發現有這麼多人,起碼好幾百。一眼望去,滿目盡是花白的頭髮和包頭的布,婦人們似乎喜歡拿布帕包住頭髮出門。

看到李得勝正要說話,郭紹搶先站了出來,抱拳左右執禮,大聲喊道:“諸位鄉親……”

頓時一片齊刷刷的目光望了過來,此情此景好像所有人都在看自己,郭紹許久沒在這種場合歷練,心下倒微微有些緊張。他清了清嗓子道:“契丹人此次南下是趁昭義軍主力隨官家大軍進攻晉陽的空虛,流竄襲擾……承蒙鎮將李將軍擡舉,讓我出任副鎮將,協助防務。”說罷見李得勝皺着眉頭沒有反駁的意思,郭紹便不理會。

他繼續大聲說道:“月前我們到此地養傷,武訖鎮百姓供給住所、衣物,又不顧家中困難給予吃食……滴水之恩,大丈夫當涌泉相報;諸位鄉親待人以誠,叫人感念至深。今日用得着兄弟們了,我們豈能袖手旁觀?敢不用命!”

人們靜悄悄的,沒有喧譁沒有喝彩,一如這暮氣沉沉的破舊鎮落。但他們都聽着的。

郭紹的目光從那些禁軍殘兵身上掃過,大喝道:“高平之戰,北漢軍第一猛將張元徽衝我行列,被我當場陣斬!我有兄弟二人,被敵兵重重圍困,無不以一當十殺敵無算!官家和殿前司張都指揮使曾親口嘉獎,曰‘宜授指揮使’。”當衆提到皇帝和高位者,郭紹向北方抱拳致敬,承認朝廷的權威便是強調自己的權威,又繼續說道,“今番諸位將士駐武訖鎮,歸屬不一,危急之時是要一鬨而散,還是重新組織成軍?若有軍職比我高的,願意站出來號令兵士,現在就說話……”

“既然沒有,郭某便當仁不讓,從現在起接手駐留武訖鎮之散兵軍權!我手裡有安置在武訖鎮的傷兵名單,留下來的仍屬禁軍之職;要跑的便是逃兵。今日之事,以後必報殿前司知曉。”郭紹不容別人分說,他當然不希望這僅有的兵員再次減少。

衆軍噤若寒蟬,無人願意出頭反對。

郭紹見狀很是滿意,當下又煽|動百姓:“我知在場當中有不少老兵,你們爲國效命一生,都在爲他人廝殺;現在蠻夷要踐踏你們的家園、要殺戮凌|辱你們的親人,爲自己而戰的時候到了!那遼國契丹人燒殺劫掠衆所周知,不戰則死,拿起武器,將最後的一腔熱血用於保衛家人!諸位同袍、諸位兄妹,本將能與大家保土衛民決死沙場,感到有無限榮光!”

慢地許多頭髮花白的人從人羣裡站出來了,有人說道:“老兒從過軍殺過人。”“算上我一個,反正沒多少日子活頭,死了就死了……”

郭紹趁機道:“既然諸位鄉親都認爲本將能擔當此任,爲備戰計,我在武訖鎮下達徵召令便爲合情合法!”

他立刻就下達了第一個徵召令,要選尚能充軍的人助防,別家每戶也要出人、口糧聽從安排修繕工事。當着全鎮的人都說清楚了,鎮將李得勝也沒當場反對,事兒三下五除二就從生米變成了熟飯。

李得勝只得同意郭紹之前提出的法子,他帶人去潞州置辦物資,留下家僕幫助管治百姓。

那些自稱從過軍的老頭,全是起碼五十歲以上的;這地方根本沒青壯,青壯也不會被髮配到武訖鎮來。郭紹等人只能降低標準選兵,挑那些看起來歲數不是七老八十的人,走路比較利索的、精神好些的。選了半天,得六十八人。

這些老卒還從家裡刨出早不用的破銅爛鐵甲冑,聊勝於無,有的還有兵器。鎮將走之前總算大方了一回,把自己的盔甲、劍、弓奉獻出來,不過只有一副。

忙到中午,有人走過來招呼郭紹,他回頭一看,原來是軍中的文官軍醫左攸。此人面相端正,留着一撮小鬍子,穿着一身圓領袍子,只是身材很瘦。左攸道:“在下有言建議,郭郎可願意聽一聽?”

郭紹放下手裡的弓箭,忙叫他有言直說。左攸道:“當務之急,不僅要將兵員編成行伍登記名冊,還應該儘快定軍法、明規矩,以便賞罰有所憑據。在下不才,寫了‘四斬令’,請郭郎過目。”

抗命者斬;臨陣率先逃跑者斬;擅離職守者斬;趁亂公報私仇、欺凌百姓者斬。

簡單粗暴又涵蓋能預見到的問題,最後一條更是隱隱有長遠之慮,郭紹頓時又多看了左攸兩眼,當下改口稱“左先生”:“左先生何不將此四斬令當衆誦讀幾遍,以曉知全軍?”

左攸見他這麼痛快,當即作揖道:“在下領命。”

當天下午,郭紹便託付左攸,讓他將士卒登記名冊。然後着手編制,二十八個痊癒的禁軍傷兵獨立編爲一隊;七十來人老弱鎮兵編爲一都,號鄉兵。他自任軍使,楊彪任副兵馬使兼禁軍十將、羅猛子爲長行(小隊副職);又在鄉兵中提拔十將三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直接弄出了一個組織……甚至又讓左攸掛個行軍參贊的名號,幕僚團都算成立了,雖然只有一個人。

及至晚上,郭紹和身邊的商議事宜,在場四人,左攸也開始參與謀議。議定第二道徵發令,讓每家百姓貢獻出鐵器送鎮中鐵匠鋪。楊彪負責集訓士卒、郭紹籌辦材料兵器、左攸和羅猛子監督構築工事。

……

武訖鎮本來就有土夯的城牆,只是年久失修多處坍塌破敗,現在徵調民夫只是把破敗

的地方挖土修繕;取土直接用牆外挖壕溝的土、再和上粘土夯實。楊彪的建議是一道牆加一道深溝,溝裡用削尖的竹子增加防禦;溝外釘上拒馬木樁。人力和物資都十分匱乏,只能做到這個地步。

此地北面靠山,山上有樹林和竹林,選一到二丈的硬竹,一頭削尖,便是長矛。沒有鐵槍鋒利耐用,但也有用處,比實木輕又長,步兵臨時對抗騎兵用得上;不耐用一人可以準備好幾根,可以給那些助防的鄉兵備用。

臨時組建的老弱鄉兵衣甲不全,老卒們翻出來的甲冑大多都生鏽損壞了。於是他們就用木塊和竹片鑽空,做簡易鱗甲補充不全的衣甲,防護不太好,但總比沒有好。

兩天後,聞知李得勝竟然親自帶着兩車東西回來了,或許他在潞州呆得不安生,終究還是懼怕李筠問責?郭紹聽到消息出門一瞧,頓時明白,這廝絕對是個吝嗇鬼,刀架脖子上了就弄一些破銅爛鐵回來,還好兩架騾車裡裝了不少粗糧……他家的財產肯定不止買這麼點東西。郭紹不便和他計較,大大方方把糧食收下了事。

因爲李得勝的妻兒送到潞州後,家裡便沒有女眷,郭紹等人已搬到了相對比較寬敞的李家作爲駐所。李得勝回到自己家中,只見到處都是雜物,已被弄得面目全非。

這兩天郭紹已經重新把武訖鎮的地形轉了好幾遍,迎回李得勝便繼續和屋子裡的人商量戰術:

“武訖鎮一面是高山,三面容易受敵,徒步測量估算牆長近二里。我們的戰兵只有百人,且多是老弱,如果死守,兵力不夠;素聞契丹人善野戰,所以出城野戰也不行,我們沒騎兵缺弓箭遠程,對陣必敗。只有設法誘敵入城,利用工事地形讓敵軍無法展開,憑藉牆巷殲敵;因此我叫民夫在中央兩條大路上也築牆隔斷道路,便是這樣的意圖。”

……六七天轉眼即過,武訖鎮已基本準備妥當,不過四周還是死一般的寧靜,和無數的日子沒什麼兩樣。將士們倒有些擔心契丹兵不來了。想來奇怪,敵寇不來本是好事,現在人們卻反而期待來一仗。因爲大夥忙了多日,砸鍋打鐵修築工事,又訓練了一番嚴陣以待,如果派不上用場豈不是白忙活一場?至於怎麼樣纔是最好的結果,人們似乎並不去考慮。

兵將摩拳擦掌,連鄉兵也不服老,翹首以盼,還有百來人打雜的民夫也每日到城門報到。郭紹在四面一里地外各設了哨點,日夜派人輪番轉悠作爲斥候。城牆上也每天有人當值守備,可謂完事備妥。

“契丹兵怎麼還不來?”門外站哨的老卒也嘀咕起來。

郭紹由得他們議論,他嘴上當然不會說“不來更好”之類的話,以免打擊衆人的積極戰意。

攻守之勢,防守方天然有優勢,不過是以放棄主動權爲代價;打不打全憑別人,打到什麼程度也由不得自己。

(本章完)

第一百零八章 壽州(4)第四百六十一章 京口之役(4)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戶兩命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曲廣陵散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爲奴第七百六十六章 恐懼與勇氣第八百八十章 明亮第五百五十章 伏擊(2)第一百六十七章 直面風雲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寧(3)第六百一十章 塵霧籠罩第八百九十七章 紫丁香第九百零七章 妒賢嫉能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光掠影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聲的掙扎第七百七十六章 無定河之役(1)第八百二十六章 小窗之光第三百五十三章 前面風景更好第七百零八章 春的訊息第二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2)第一百三十四章 邀請信第七百四十四章 梔子花第五百二十六章 講理的魏仁溥第四十八章 拂袖談笑間第三百九十九章 狂奔的金盞第六百四十九章 歸來時第八百三十章 董去病第六百五十六章 誰又比誰薄情第四百七十一章 江寧(2)第四百四十四章 受傷的野獸第九章 高平(3)第五百七十章 還不遲第七百一十八章 十八層地獄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四百三十九章 采石之役(8)第六百一十二章 變化第四百四十章 江寧風雲第七百二十七章 版圖第四百一十六章 踩深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宣仁功德閣第四百八十六章 君臨天下第七百零二章 大幹一場第二百一十八章 木牌子第六百八十一章 國號第六百一十二章 變化第二百五十九章 秘聞第七百二十九章 汝勿慮也第二百九十九章 如虎添翼第三百章 險惡的不是峭壁第二十八章 綠肥紅瘦時節第六百四十七章 失德第五百九十一章 左攸獻圖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生的執念第五百二十二章 寢食難安第二百八十一章 無奈的假戲第一百零二章 秘密第三百三十八章 戒指和美酒第八百一十九章 跑路的楊袞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全感第六十七章 唐倉第二百零五章 親兄弟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物復甦的春色第六百四十三章 香油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臟在左第五百八十二章 等你很久了第七百九十三章 新的開始第八百二十五章 茶水代酒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爭車輪第三百九十六章 萬福宮的牆第三百六十一章 鼻涕第一百零七章 壽州(3)第六百八十六章 喜慶第四百八十八章 超越一切的慾念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圖大事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帽子第七百六十四章 無不感懷第七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七十七章 威武城(3)第八百三十七章 公道第五百二十一章 無法調和第四百七十一章 江寧(2)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說好商量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御十女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入宮廷深似海第四百八十六章 君臨天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衣裳第八百九十二章 戲子第五百一十三章 暗香滋德殿(1)第六百六十六章 私奔第一百六十章 活口第四百三十六章 采石之役(5)第六百五十六章 誰又比誰薄情第二百零一章 控弦百萬第七百四十章 寶鞘存利劍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九十一章 陰霾第三百八十七章 滿載而歸第七百六十章 饑荒論第四百五十九章 京口之役(2)
第一百零八章 壽州(4)第四百六十一章 京口之役(4)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戶兩命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曲廣陵散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爲奴第七百六十六章 恐懼與勇氣第八百八十章 明亮第五百五十章 伏擊(2)第一百六十七章 直面風雲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寧(3)第六百一十章 塵霧籠罩第八百九十七章 紫丁香第九百零七章 妒賢嫉能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光掠影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聲的掙扎第七百七十六章 無定河之役(1)第八百二十六章 小窗之光第三百五十三章 前面風景更好第七百零八章 春的訊息第二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2)第一百三十四章 邀請信第七百四十四章 梔子花第五百二十六章 講理的魏仁溥第四十八章 拂袖談笑間第三百九十九章 狂奔的金盞第六百四十九章 歸來時第八百三十章 董去病第六百五十六章 誰又比誰薄情第四百七十一章 江寧(2)第四百四十四章 受傷的野獸第九章 高平(3)第五百七十章 還不遲第七百一十八章 十八層地獄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四百三十九章 采石之役(8)第六百一十二章 變化第四百四十章 江寧風雲第七百二十七章 版圖第四百一十六章 踩深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宣仁功德閣第四百八十六章 君臨天下第七百零二章 大幹一場第二百一十八章 木牌子第六百八十一章 國號第六百一十二章 變化第二百五十九章 秘聞第七百二十九章 汝勿慮也第二百九十九章 如虎添翼第三百章 險惡的不是峭壁第二十八章 綠肥紅瘦時節第六百四十七章 失德第五百九十一章 左攸獻圖第八百五十五章 一生的執念第五百二十二章 寢食難安第二百八十一章 無奈的假戲第一百零二章 秘密第三百三十八章 戒指和美酒第八百一十九章 跑路的楊袞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全感第六十七章 唐倉第二百零五章 親兄弟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物復甦的春色第六百四十三章 香油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臟在左第五百八十二章 等你很久了第七百九十三章 新的開始第八百二十五章 茶水代酒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爭車輪第三百九十六章 萬福宮的牆第三百六十一章 鼻涕第一百零七章 壽州(3)第六百八十六章 喜慶第四百八十八章 超越一切的慾念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圖大事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帽子第七百六十四章 無不感懷第七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七十七章 威武城(3)第八百三十七章 公道第五百二十一章 無法調和第四百七十一章 江寧(2)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說好商量第五百三十四章 夜御十女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入宮廷深似海第四百八十六章 君臨天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衣裳第八百九十二章 戲子第五百一十三章 暗香滋德殿(1)第六百六十六章 私奔第一百六十章 活口第四百三十六章 采石之役(5)第六百五十六章 誰又比誰薄情第二百零一章 控弦百萬第七百四十章 寶鞘存利劍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九十一章 陰霾第三百八十七章 滿載而歸第七百六十章 饑荒論第四百五十九章 京口之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