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牽一髮動全身

北風在白色斑駁的草原上肆虐,低矮的帳篷如同趴在原野。上京山崗上的陳舊王宮卻十分穩固,裡面有溫暖的炭火,顏色鮮豔的虎皮,還有掛着一些猛獸的爪牙裝飾。

十幾歲的耶律賢帶着貂皮暖帽,他顯得有點瘦削,臉色也有點蒼白。耶律賢的身體一向不太好。

冬季本來是閒季,但這陣子上京的貴族一直在議論平夏戰爭。耶律賢對那個搶了蕭綽,還拒絕厚利交易的大許皇帝也是十分關注。便問蕭思溫:“郭鐵匠是怎樣的人?”

蕭思溫回顧兩邊侍立的大臣,謹慎道:“此人乃武夫,不到三十歲,野心勃勃窮兵黷武。臣自聽說他的名字起,就一直在打仗。”

耶律賢又問:“平夏之戰,郭鐵匠能打贏李彝殷和楊袞的人馬?”

蕭思溫沉吟道:“以臣之見,按理很難。許國禁軍就是周國禁軍換個名字,從武將到士卒都是同一幫人,戰力強悍,卻也不必大遼鐵騎強。主要因爲他們這次人少,禁軍一共才四萬多人,騎兵估計一萬到兩萬;另外有三萬所謂衛軍,臣觀之就是鄉勇,防守尚能堪用,無野戰之力。

這樣的兵力安排,騎兵太少,防守有餘,攻擊力不足。

但是中原多年戰亂,三番(加上柴榮北伐)幽州之戰,耗費巨大;中原雖地廣人多,但他們內部也很多問題,朝廷真正能用上的錢糧不多。郭鐵匠若欲故技重施,在邊蠻之地大修工事,勢必空耗國力。

若真如此,党項與漢兒在平夏耗個兩敗俱傷,就算最後党項戰敗,對大遼也是有益無害。”

耶律賢聽罷頻頻點頭,兩旁的衆臣也紛紛附議。遼國經過一次政|變,被清洗了不少人,大多都投靠了新君身邊的一幫人,蕭思溫無疑是這幫人的重要人物;大夥兒現在支持蕭思溫,倒越來越覺得此人見識不淺。”

蕭思溫正色道:“當今天下,各族輪番崛起,連党項人也隱隱有爭地位之勢。但大患還是大國許朝,此消彼長之勢,只要能削弱許國,便對大遼有益……”

耶律賢道:“爲今之計,只有坐待楊袞上奏捷報。”

……

此時的東京,臘八節開始便節日氣息日隆,無數的房屋屋頂已被積雪覆蓋。不過室內依舊很暖和。

金祥殿西殿掛的紅燈籠爲華麗的宮室更增鮮豔,這裡是日常辦公的地方,北面御塌前有一道黃色的簾子。符金盞覺得自己是女子,大臣都是須眉,男女有別,便垂一道簾子遮掩自己的御座。

她從裡面能朦朦朧朧看到外面都站着誰,只是看不太清楚;下面有靖國公韓通,以及一些軍器監及兵部官員。不過這種如煙似霧的感覺,她倒覺得挺好。

符金盞出來理政,臉上精細施過脂粉,因爲皮膚潔白光滑,那朱脣的胭脂紅色襯得非常嬌豔。若非白皙肌膚,那紅色沒那麼美豔欲滴。

年過三十的金盞平素十分愛惜自己的容貌,略施脂粉,加

上華麗的鳳冠裝飾,她現在是全天下最美豔的女人。

符金盞的朱脣輕啓,說道:“外面冰天雪地,官家和禁軍將士仍在蠻荒之地苦戰,爾等定要用心辦妥官家下旨的事。”

……皇后說的是在江河水師上裝備火炮的事。

兵部官員和軍器監的官員一起拜道:“臣等謹遵懿旨。”

韓通現在管不了這些事,不過他作爲大許朝功勳貴族,有隨時進諫的資格,他當即便拜道:“稟皇后,據臣所知,蛟龍軍(海)欲在戰艦上裝載新鑄銅炮,試炮卻出現很多麻煩,銅炮動輒一門上千斤,放炮的震動很大,輕則震得方向偏移毫無準頭,重則震裂船板……江河水師船隻用料更薄更差,恐怕很有問題。”

文官聽罷立刻反駁道:“有難處,便要想辦法。咱們不想辦法,難道還要皇后操心麼?”

另一個文官也跟着說道:“臣聽聞,皇后每天都到三清殿爲官家祈福,風雪無阻從不間斷。天下黎民幸得有如此仁德母儀天下之後,臣請皇后定要保重鳳體!”

韓通聽到這等馬|屁|話,不知該怎麼說,只是十分鄙視地瞪着眼睛看那幾個文官。韓通的眼睛又圓又大,人稱韓瞪眼,衆人都側目愣愣地瞧他。

這時簾子裡端坐的皇后開口道:“官家多年戰陣,懂兵器,他說能在船上放炮,便應能辦到,你們想想辦法罷。我當然每日都願官家能早日得勝歸朝,平安無事,官家文治武功,修仁德之政,上天必佑之。”

召見說完政事,韓通便與衆官謝恩拜退而出。

現在他沒什麼正事,軍職在大都府,不過不用管什麼具體的事,也就是上朝或被召見時進宮來瞅瞅。當下便從宣德門側門出皇城。

皇城外,京城裡一片雪景,樹上的雪如同團花一般,景色卻比秋天更好看。

寒冷的天氣裡,東京街頭依舊熙熙攘攘。曾經逐鹿爭奪的四戰之地,變成了天下的太平中心,王朝的戰爭仍舊在延續,但越來越遠離腹地,饒是戰爭期間,東京也完全不必戒嚴。

韓通乘車沿着御街南行,觀世情百態,對開國公李處耘的一個觀點是認同的。那便是越富裕越有前程的職業,哪怕是武夫,也能有地位受尊重……因爲這天下本來就功利,讀書清高是因爲可以做官謀得好前程。

天下日漸承平,武夫若無用武之地,削減軍費開支,必定地位輕下。

韓通這次沒有隨駕出征,不過一直都關注着西北的進展。韓通見識過郭紹經驗豐富手段多樣的用兵,他本身也是禁軍大將,很瞭解禁軍戰力,對郭紹親率精兵還是很有信心,至少可保不敗。但對平夏戰爭的結果依舊不敢判斷,戰陣上本來就是瞬息萬變!

禁軍大部分也在東京,只要走近城頭和軍營,也能發覺將士們無一不在談論平夏之戰。

而現在,聽說前營軍隊在黃河邊築城了。

……

党項

諸部、契丹聯軍臘月中旬繼續向許軍進攻的方位進軍,已到銀州。

大隊人馬中主要是党項人、契丹人、奚和女真步卒,但也有少量吐蕃人和回鶻人。實實在在算得上聯合軍隊。

吐蕃人和回鶻人是打醬油的,不過他們會把前線情況快馬送回河西去給貴族,此時河西諸部貴族也坐立不安,隨時在關注着平夏的進展……這場廝殺看起來是党項人的戰爭,但勢必影響整個西北方。

諸部及教派貴族其實也對党項人非常不滿,因爲河西附近的党項部落依靠夏州爲後援,沒少幹壞事。不過相比之下,中原王朝的巨大國力更讓他們擔心產生顛|覆性的鉅變。貴族們希望維持現狀,保有他們既得的地盤和收益。

所以他們一面在靈州設驛館,與許朝官員友好互市、互通有無,一面又希望許軍戰敗!

回鶻巫師甚至在軍中焚|燒屍體,以法術詛咒許國軍隊遭遇災禍!這讓党項人十分不滿,少不得大罵回鶻人是“魔教”徒。

聯軍在銀州逗留了很多天,現在上層似乎是比較迷茫的。他們不願意去進攻許國人修建的工事……這是遊牧軍隊最頭疼的玩意,連半牧半耕的大遼軍隊,也對攻堅很不拿手。

李彝殷顯然也很急,以平夏五州之地,負擔十幾萬的糧草難以久持。

在銀州過完年,到了正月間,一個好消息打破了僵硬的氣氛:許軍的堡壘剛修了個大概工事,大股人馬已離開堡壘,沿無定河北上!

李彝殷的臉都快笑爛了。

他立刻與遼軍大將楊袞見面,決定立刻拔營向綏州開拔。

“許軍不熟地形,便是有嚮導,也不敢在山溝之間隨意亂跑。他們必定是循無定河進攻綏州。”李彝殷道。

楊袞以爲善,“漢兒最喜沿河流行軍築營,三次攻幽州無不如此。眼看開春後冰融,他們還能依靠河流爲水運糧道!”

李彝殷的年紀比楊袞大得多,但情緒卻更激動,“許軍不沿無定河進軍,我把手裡馬鞭吃了!”

二人當即約定,大軍提前趕往綏州佈陣,等許軍來攻城,則背城結陣決戰!就算是党項和契丹人,有城憑據也是很好的事,步騎都能得到城內的糧草和各種物資供應。

……但是等李彝殷等衆人馬快到綏州時,忽然聽說許軍在快到綏州時忽然要撤軍的動靜。前鋒騎兵已經後撤,後翼兩三萬大軍(應爲鄉勇後軍)也在後撤!

李彝殷大罵:“不好,許人想跑!”

楊袞也沉吟道:“難道許軍此時出動是佯動,想吸引我大軍前來,拖延時日?”

李彝殷聽罷眉頭也皺到了一起:“誘敵之計?欲引咱們去攻城?”

他騎在馬上望着前路,立刻又道:“待我細問許軍到什麼地方了。若離綏州近,回去的路遠,咱們以騎兵先行,追上許軍,迫其就地列陣防備。待後續大軍跟進,便能逮住一大股許軍人馬!”

(本章完)

第一百三十章 郭破城第三百九十七章 雙喜第一百三十三章 雪花第六百零九章 一艘巨大的船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世來還債第五百六十九章 再聚晉陽(9)第八十章 廂都指揮使第四百一十七章 滿意爲止第六十九章 戰爭的藝術第三百五十章 周通第七百八十一章 豹將軍第四十三章 破罐子破摔第五百二十七章 銅罄之音第五百五十七章 龍城(1)第五百三十八章 紅鶯第二百七十一章 哀愁(3)第五百章 既壽永昌第五百三十七章 震耳欲聾第四百八十七章 通天第三百二十一章 百鍛成鋼第九十一章 陰霾第六百二十六章 因爲等待第七百八十三章 君無戲言第四百一十二章 甲板上的魚腥味第四百零三 隱約的體溫第一百零一章 只有一句話第六百零六章 太陽照得暖和第六百四十七章 失德第一百一十八章 手板煎魚第六百七十二章 箭下留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以理服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圓滿第三百零一章 說、想與做第一百一十章 名聞全軍第四百零五章 殘留的氣味第七百八十二章 風起北方第七百七十八章 無定河之役(3)第一百一十三章 好長的一夢第二百六十章 垂簾聽政第七百二十九章 汝勿慮也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臟在左第一百五十八章 夜來風急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三百七十八章 五百年必有聖人出第八百二十八章 更心平氣和第八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隻耳環第三十四章 彩虹以及淺淺的漣漪第六百三十六章 伴君如伴虎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四百七十八章 打心眼裡謝恩第八十七章 童叟無欺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六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三百七十六章 牡丹花一樣凋零第六百三十八章 對弈第一百七十七章 暴殄天物第六百四十六章 頭緒第五百五十一章 伏擊(3)第四百三十五章 采石之役(4)第四百零九章 長亭外第四百零三 隱約的體溫第八百三十六章 沐浴光輝第五十三章 惜字如金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個人的意志第四百九十五章 貼紙條第一百七十五章 茶水太髒第九百零六章 跑不了廟第七百八十章 初春的寒意第一百二十六章 家母的信第六百一十章 塵霧籠罩第四百零四章 心已欲碎第八百五十九章 痛快點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貴險中求第二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2)第四百四十六章 無言的重逢第七百六十九章 仁義道德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有什麼能給予第七百零五章 叫你戴狗皮帽第六百四十三章 香油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省事略第一百八十九章 冰涼的漠視第二百五十五章 枉然的真理第六百九十八章 上刀山下火海第五百六十三章 再聚晉陽(3)第四百一十四章 有人惦記第一百七十八章 茶有胭脂花香味第七百二十二章 必死之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撥霧雲開第六百六十九章 趕集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城的戰慄(5)第一百零一章 只有一句話第三百九十六章 萬福宮的牆第十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八百九十章 黑鍋第一百六十六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省事略第八百七十章 空中之雀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府的驚變第七百六十九章 仁義道德
第一百三十章 郭破城第三百九十七章 雙喜第一百三十三章 雪花第六百零九章 一艘巨大的船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世來還債第五百六十九章 再聚晉陽(9)第八十章 廂都指揮使第四百一十七章 滿意爲止第六十九章 戰爭的藝術第三百五十章 周通第七百八十一章 豹將軍第四十三章 破罐子破摔第五百二十七章 銅罄之音第五百五十七章 龍城(1)第五百三十八章 紅鶯第二百七十一章 哀愁(3)第五百章 既壽永昌第五百三十七章 震耳欲聾第四百八十七章 通天第三百二十一章 百鍛成鋼第九十一章 陰霾第六百二十六章 因爲等待第七百八十三章 君無戲言第四百一十二章 甲板上的魚腥味第四百零三 隱約的體溫第一百零一章 只有一句話第六百零六章 太陽照得暖和第六百四十七章 失德第一百一十八章 手板煎魚第六百七十二章 箭下留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以理服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圓滿第三百零一章 說、想與做第一百一十章 名聞全軍第四百零五章 殘留的氣味第七百八十二章 風起北方第七百七十八章 無定河之役(3)第一百一十三章 好長的一夢第二百六十章 垂簾聽政第七百二十九章 汝勿慮也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臟在左第一百五十八章 夜來風急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三百七十八章 五百年必有聖人出第八百二十八章 更心平氣和第八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隻耳環第三十四章 彩虹以及淺淺的漣漪第六百三十六章 伴君如伴虎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四百七十八章 打心眼裡謝恩第八十七章 童叟無欺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六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三百七十六章 牡丹花一樣凋零第六百三十八章 對弈第一百七十七章 暴殄天物第六百四十六章 頭緒第五百五十一章 伏擊(3)第四百三十五章 采石之役(4)第四百零九章 長亭外第四百零三 隱約的體溫第八百三十六章 沐浴光輝第五十三章 惜字如金第五百九十五章 一個人的意志第四百九十五章 貼紙條第一百七十五章 茶水太髒第九百零六章 跑不了廟第七百八十章 初春的寒意第一百二十六章 家母的信第六百一十章 塵霧籠罩第四百零四章 心已欲碎第八百五十九章 痛快點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貴險中求第二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2)第四百四十六章 無言的重逢第七百六十九章 仁義道德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有什麼能給予第七百零五章 叫你戴狗皮帽第六百四十三章 香油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省事略第一百八十九章 冰涼的漠視第二百五十五章 枉然的真理第六百九十八章 上刀山下火海第五百六十三章 再聚晉陽(3)第四百一十四章 有人惦記第一百七十八章 茶有胭脂花香味第七百二十二章 必死之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撥霧雲開第六百六十九章 趕集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城的戰慄(5)第一百零一章 只有一句話第三百九十六章 萬福宮的牆第十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八百九十章 黑鍋第一百六十六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省事略第八百七十章 空中之雀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府的驚變第七百六十九章 仁義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