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貼紙條

天還沒亮,郭紹就翻身起牀。李尚宮掙扎着要起來,郭紹按住她:“你反正沒什麼要緊的事,可以在這裡多睡了。”李尚宮道:“臣妾要服侍陛下穿衣。”她爬起來走路都不太穩,頭髮亂蓬蓬的一臉倦色,小心翼翼動作卻很慢。

郭紹已經三下五除二把袍服穿好,見桌案前有鏡子梳子,又過去自己動手把髮髻梳整齊。

幾天後就是正式的登基大典,雖然典禮本身的過場安排郭紹不用管,但還有很多事需要考慮一下。他轉頭對李尚宮道:“那我先走了。”天亮就分別,他彷彿有一夜|情的錯覺。

“陛下,陛下滿意臣妾的服侍嗎,還會要我嗎……”李尚宮急忙問了一句。

郭紹看她時,見她的臉上帶着傷感、期待甚至哀求,這是一種完全不平等的相對,不僅僅是身份等級的不平等。郭紹在一剎那間產生了惻隱之心……他實在不是個真正鐵石心腸的人。可是沒那麼多感情,如果對所有人都用心,分心太多沒人應付得過來,那時就完全是一種負擔和麻煩了。

“挺滿意的。”郭紹溫和地說道,“不過今天我府上的舊人要進宮了,許久不見,我得陪陪她們。

洗漱、吃早飯。今天來當值的主官是宦官楊士良,車仗已經備好,於是郭紹便說徑直去金祥殿御書房。這時天才剛矇矇亮,清晨的寬闊廣場上光線黯淡柔和,空氣溼潤清涼,確實叫人心清氣爽。

及至一間殿內,前面是一些桌案凳子,堆着不少案牘。中間有一道薄牆,木頭骨架用絲織品裱的。門內還掛着一道簾子。

楊士良道:“以前娘娘就在這裡批閱奏章,因有外臣也在此辦公,爲禮儀,故掛了簾子遮掩。奴家這就叫人取下來。”

這裡郭紹來過,以前被“太后”召見的時候。確實這外面會有不少官員前來幫助處理各種公務,這會兒尚早,估計一會還會來。

他走了進去,在一張鋪了黃色桌布的案旁坐了下來。立刻想到,符金盞在許許多多的日子都坐在這裡,現在她卻不來了。

郭紹回顧周圍,彷彿看見了一個窈窕美麗的身影在這暫時光線黯淡的房間裡徘徊。他心裡竟然有點酸……同在一個宮裡,卻不能朝夕相處。郭紹微微閉上眼睛,聞到了一股子墨香和一絲淡淡的異香,他轉頭看了一眼,發現牆角有一座香爐。

他先收了一下心,見御案上擺着一堆奏疏,便隨手翻來看看。

楊士良親自去端茶過來,小心翼翼地擺在案上,沒弄出一點聲音,生怕打攪了郭紹。

但郭紹顯然不專心,他看了好一會兒,心裡不禁暗罵:嗎的,這寫的都是什麼跟什麼,廢話連篇,之乎者也,還沒有標點;一份奏章看了半天才好不容易看出一丁點實質的內容來。

可是他又不能完全否認文官的作用,要不是有這些案牘文章,恐怕整個國家連基本的典章制度都沒有。這些文字裡,暗藏着不少規則……只不過琢磨起來實在太費勁了。就跟現代無數的文件長篇大論是相似的用

法吧?只不過此時的人引用聖賢經典,後世要用各種主義和精神。

郭紹直覺上不否認其秩序作用,但實在是看得很不爽,心道:以後老子不幹別的了,成天坐這裡琢磨奏章就行,說不定時間還不夠用。難怪後來的明朝崇禎皇帝,傳說一天只睡一兩個時辰,親自批閱奏章十分勤政,年紀輕輕頭髮都熬白了;看奏章真的挺費事的。

楊士良侍立在一旁,郭紹回頭道:“今天這些,先拿到政事堂去,就說我已經大概看過了,讓大臣們酌情處理。”

楊士良忙道:“喏。”

這宦官安排妥當,又返身回來了。郭紹打量了一番,楊士良長得很壯,又高又壯,要不是沒鬍鬚、也不開口說話聲音露陷,倒和別的宦官不太一樣。

郭紹便隨口道:“無論什麼制度什麼規則,這會兒最關鍵還是人,人治。”

楊士良急忙道:“陛下聖明。”

郭紹指着後面一道上鎖的門:“裡面是什麼?”

楊士良道:“是間屋子,存放一些比較重要的舊檔。陛下想看的時候,可以翻閱。”

“打開。”郭紹下令道。

不多時,他便跟着楊士良進了這屋子。連窗戶都沒有的屋子,只有一道門,牆邊放着一些木頭格子,格子上整齊地擺放着各種卷宗;屋子中間有一張桌案,一條腰圓凳。

“這地方好。”郭紹在凳子上坐下來,比劃着牆壁上的位置,“上面貼幾張大的白紙,再裁一些三指寬的白紙過來,拿漿糊筆墨。”

楊士良一句不問,立刻應答道:“奴家馬上準備好。”

於是過了一陣子,郭紹重新開始了貼紙條的幹法。他先把禁軍分作兩片,殿前司、侍衛馬步司。然後從殿前司都指揮使李處耘開始,以上下金字塔的形式開始貼紙條。

除此之外,樞密院、政事堂的名單也分類貼上去;還有外鎮節度使的名單……這些都不全,因爲郭紹自己也搞不全文臣、節度使等具體有哪些。

連禁軍的武將他也記不清的,殿前司虎賁軍熟悉點,軍都虞候以上武將能記住;侍衛司軍一級的人名都記不住。

郭紹又對楊士良道:“找人去樞密院、政事堂傳旨,我要全國五品以上文武的官職和名單。”

他能記住的人不多,但記住的都是掌握要|害權力的人,特別是有關軍事武力的那些人,本來他就是武將出身。因此名單沒取來前,也並不影響郭紹整理思路。

外面前來上直的文官都到了,郭紹開着門,能看到他們進來。大多都是不認識的人,似乎有政事堂、樞密院和翰林院等各官署派的人。

那些官兒一來就忙活起來,都正襟危坐寫寫算算的。郭紹也不知道他們究竟在忙什麼,奏疏都送走了、現在也不用發聖旨,但那些人照樣可以忙得一刻不停,至少看起來很忙。

……登基大典之前,郭紹覺得最重要的事是怎麼給臣子們封官封爵;這纔是實質的,因爲每個皇帝登基、都會在名義上讓人們覺得官位是

新君的賞賜。除此之外,什麼年號、禮儀都不是最要緊……甚至柴榮和柴宗訓兩位皇帝登基都沒改年號,一直湊合着以前的用;柴榮於顯德元年登基,但顯德是太祖改的,否則柴榮應該是第二年纔開始使用新的年號。

按照柴宗訓登基時的規則,很多地方節度使得換個地方,改個軍鎮。目的可能有二,第一是檢驗地方節帥的忠誠度,願意聽從新聖旨的人,就表示認可了新君;第二,新的職位是新君給的,那麼他們就在名義上受了君主的恩惠。

郭紹看着牆上的紙條琢磨了一陣,翻開自己的本子,寫下了最關鍵的兩件事。

中央最關鍵的是殿前都點檢這個位置,是不是要繼續人當;地方上最關鍵的是昭義軍節度使李筠的處置。

殿前都點檢……郭紹真還有點猶豫,歷史上趙匡胤就是幹這個職位篡位,自己也是從這個職位登基。在武夫橫行的時代,殿前都點檢離皇位只有一步之遙!

當然這最後的一步很難,要是柴榮沒病死、皇城裡呆着的不是個小孩,無論趙匡胤還是郭紹,再幹一二十年殿前都點檢不一定敢走最後一步、也沒豐滿羽翼的機會。

(殿前都點檢在幾年前都沒有的職位,是最近這幾年才設立的,以前最高級的實權武將是侍衛馬步司都指揮使;柴榮整頓殿前司後,殿前司的地位和重要性才超過侍衛馬步司。)

但從另一方面考慮,李處耘等人有擁立之功,在戰場上也有戰功,如果不再提一步、反而取消了殿前都點檢這個職位。一則顯得皇帝小氣,二則會讓他們感覺皇帝有疑心和警惕心……郭紹當然有警惕心,但不想表現出來。對禁軍大將封爵是不用的,因爲從來沒有禁軍武將封王封侯的事,給他們王侯爵位就得離開禁軍軍職;現在郭紹還沒打算停止戰爭,不想外放一些能打又比較忠誠的嫡系武將。

郭紹伸手在腦門上摩挲了好一會兒。

又想:其實就算不設殿前都點檢,自己已經稱帝離開殿前司了,殿前司最高的武將就是都指揮使。只不過是名分不一樣,權力和位置根本就差不多。

郭紹沉吟許久,便在紙上寫上,殿前都點檢李處耘,副都點檢史彥超,殿前都指揮使楊彪……寫完後又反覆權衡思量了一番。他有時候思維很發散,在腦袋裡各種臆測、猜測那些武將的心態動機,以及尋思他們能利用的資源,作出選擇會面對的風險等等東西。

或許,別人也在這樣揣度自己罷?

郭紹暫且決定了此事,又寫上李筠的名字。這廝也比較難處置,必須要往後看幾步,事先做好怎麼應對的準備。

郭紹想讓大臣們上書談談主張和考慮,自己好參考一下,又想到那密密麻麻沒標點的書面語,心道:還是見面了,直接說話交流比較痛快。

……

……

(晚上11點30還有一章。弱弱地求一點月初更新的免費月票……)

(本章完)

第七百一十三章 草原之虎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想見的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女紅第一百八十章 較勁第六百零六章 太陽照得暖和第六百八十三章 紅痕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五百三十八章 紅鶯第三百三十三章 鍛錘第八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八百一十七章 有序之力第七百六十四章 無不感懷第五百八十七章 收不住手第三百七十六章 牡丹花一樣凋零第八百三十七章 公道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了尊佛第六十三章 無法停止難受第三十一章 青天大官爺第二百三十四章 挺講道理第二十九章 黃蓮第七百六十章 饑荒論第六百六十七章 追獵第八百一十三章 海上來的消息第三百九十七章 雙喜第七百五十六章 世事人情第一百五十四章 什麼都沒發生過第四十二章 走光第四百一十五章 只可經營不可強迫第二百三十章 雜家無處可去第十四章 武訖鎮(4)第五百九十七章 心氣第四百五十三章 犧牲(7)第六百六十九章 趕集第三百一十六章 信念第四百八十六章 君臨天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間樂土第一百一十九章 走了四趟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貴險中求第六百二十八章 抱不平第六百七十三章 拍臉第五百三十六章 躬親第七百二十四章 王忠辦事朕放心第六百五十一章 三番五次跳火坑第八十四章 生死有命第六百四十三章 香油第六百二十九章 清高第八百三十五章 通路第六十二章 勝不在文采第九十九章 微笑第九百零八章 宿命第七百二十一章 舉頭望明月第五百九十九章 心境第二百章 婦人之仁第八百九十六章 恐懼第四百零五章 殘留的氣味第六百九十章 空着的龍椅第四百六十章 京口之役(3)第二百五十三章 圓滿第二百三十七章 皇城的戰慄(1)第四百七十八章 打心眼裡謝恩第八百七十四章 泥潭第一百四十七章 積蓄重逢之力第七百三十四章 設身處地第二百八十六章 萬劫不復第十四章 武訖鎮(4)第三百三十三章 鍛錘第八百二十三章 憂傷飄蕩的雪第一百五十章 偶遇第二百三十九章 皇城的戰慄(3)第七百四十章 寶鞘存利劍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世來還債第三百二十一章 百鍛成鋼第六百八十八章 議款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點酒罷第一百一十七章 優雅的暴力第二百四十八章 可惜可嘆第六百八十五章 佳節之變第八百八十三章 野人之禍第十九章 晉陽之役(4)第一百七十一章 那把陽光照射的椅子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省事略第一百七十八章 茶有胭脂花香味第三十三章 你們都不是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怒不可遏第七十一章 落花與流水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國分財第八百一十七章 有序之力第一百二十四章 二妹第一百三十八章 繁華與失落第二百零八章 一看就不是好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犧牲(1)第四百六十九章 洞察入微第二百三十章 雜家無處可去第七百三十二章 五世之澤第六百四十四章 精貴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唱一和第四十四章 不同的輕鬆第四百二十章 自投羅網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第二百章 婦人之仁
第七百一十三章 草原之虎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想見的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女紅第一百八十章 較勁第六百零六章 太陽照得暖和第六百八十三章 紅痕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易第五百三十八章 紅鶯第三百三十三章 鍛錘第八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八百一十七章 有序之力第七百六十四章 無不感懷第五百八十七章 收不住手第三百七十六章 牡丹花一樣凋零第八百三十七章 公道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了尊佛第六十三章 無法停止難受第三十一章 青天大官爺第二百三十四章 挺講道理第二十九章 黃蓮第七百六十章 饑荒論第六百六十七章 追獵第八百一十三章 海上來的消息第三百九十七章 雙喜第七百五十六章 世事人情第一百五十四章 什麼都沒發生過第四十二章 走光第四百一十五章 只可經營不可強迫第二百三十章 雜家無處可去第十四章 武訖鎮(4)第五百九十七章 心氣第四百五十三章 犧牲(7)第六百六十九章 趕集第三百一十六章 信念第四百八十六章 君臨天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間樂土第一百一十九章 走了四趟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貴險中求第六百二十八章 抱不平第六百七十三章 拍臉第五百三十六章 躬親第七百二十四章 王忠辦事朕放心第六百五十一章 三番五次跳火坑第八十四章 生死有命第六百四十三章 香油第六百二十九章 清高第八百三十五章 通路第六十二章 勝不在文采第九十九章 微笑第九百零八章 宿命第七百二十一章 舉頭望明月第五百九十九章 心境第二百章 婦人之仁第八百九十六章 恐懼第四百零五章 殘留的氣味第六百九十章 空着的龍椅第四百六十章 京口之役(3)第二百五十三章 圓滿第二百三十七章 皇城的戰慄(1)第四百七十八章 打心眼裡謝恩第八百七十四章 泥潭第一百四十七章 積蓄重逢之力第七百三十四章 設身處地第二百八十六章 萬劫不復第十四章 武訖鎮(4)第三百三十三章 鍛錘第八百二十三章 憂傷飄蕩的雪第一百五十章 偶遇第二百三十九章 皇城的戰慄(3)第七百四十章 寶鞘存利劍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世來還債第三百二十一章 百鍛成鋼第六百八十八章 議款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點酒罷第一百一十七章 優雅的暴力第二百四十八章 可惜可嘆第六百八十五章 佳節之變第八百八十三章 野人之禍第十九章 晉陽之役(4)第一百七十一章 那把陽光照射的椅子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省事略第一百七十八章 茶有胭脂花香味第三十三章 你們都不是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怒不可遏第七十一章 落花與流水第四百二十八章 掠國分財第八百一十七章 有序之力第一百二十四章 二妹第一百三十八章 繁華與失落第二百零八章 一看就不是好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犧牲(1)第四百六十九章 洞察入微第二百三十章 雜家無處可去第七百三十二章 五世之澤第六百四十四章 精貴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唱一和第四十四章 不同的輕鬆第四百二十章 自投羅網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第二百章 婦人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