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仿若經脈

九月中旬,劉仁瞻部三萬餘衆(江南軍)、高彥儔部二萬餘衆(劍南蜀軍)陸續到達河北。劉仁瞻接手漕渠故道和拒馬河交匯處的“新城”;高彥儔部在東面桑乾河、漕渠交匯處另築城池,並新設行政建制“津州”。

河北周軍步騎達到十餘萬衆。

幽州遼軍統帥耶律休哥拒絕出戰,上奏上京即刻增兵,因爲現在幽州地區的遼軍兵力和周軍差距太遠。

上京山崗上的皇宮大殿內,光線黯淡,銅盆裡的火光閃耀着橙黃的光。此時的上京天氣已經有點冷了,門窗四閉,大夥兒好像呆在山洞裡一般。

耶律璟用拇指和食指拈起酒碗大喝了一口,“砰”地擱在木案上,看着下面的人。

氣氛十分詭異,因爲情況太複雜了,沒人輕易吭聲說什麼。

不久前,遼皇和貴族們聞訊耶律休哥大獲全勝,拿周軍將士設京觀炫耀武功的事,十分歡喜,嘉獎耶律休哥,初封“周國公”,一時間又成草原上津津樂道的英雄人物。

但現在引來了周軍大規模“入侵”,也是耶律璟非常不願意看到的事。遼國如今也並不願意進行大規模的戰爭。

終於有人憤憤地開始罵起來:“周國人比以往的‘南人’更加厚顏無恥,他們不爲一而再的戰敗羞恥,還有臉過來滋事!”

“耶律休哥沒能讓周軍主力遭受過損失,他們沒被打到痛處,因此不知敬畏。應該把周軍主力殺一遍,這纔是讓他們順服的有效法子!”

“對,對。這回得找準機會,滅周軍的禁軍主力……”

耶律璟硬鬍鬚青臉,一臉兇相,彷彿在說:你們說這些有個屁用!他開口道:“周國人這回究竟想幹什麼?”

有貴族道:“估摸着還是想拿幽州。”

耶律璟冷冷道:“楊袞奏報,周軍只在拒馬河附近吞併,並未靠近幽州。周國人是改變了法子,或是並不打算進攻大遼?”

衆人議論紛紛,大部分的看法是前者,周軍改變了突襲幽州的策略……因爲契丹人接觸漢人很多年了,對中原地區諸事還是比較瞭解,漢人軍隊要大規模出征,動員很不容易消耗也很大,不太可能花費大量力氣只是做做樣子襲擾。

耶律璟問:“周軍佔涿州、固安縣,又築兩座城,這些地方有甚特別之處?”

大將耶律斜軫把手放在胸口,鞠躬道:“稟大汗,應該是爲了倚靠河流之故。

大遼軍出征,通常不超過兩個月,糧秣隨軍攜帶,再就近取糧;南人則不同,他們通常靠人多,注重決戰,人馬衆多需要大量糧秣,輜重極多、人馬行動又慢,不利時要長期駐紮防禦,故很依賴運糧道路。

陸路糧道要大量民夫,消耗巨大;水路船運運糧多,且不擔心水源,故依靠水路對南人是最好的路線。”

耶律璟又問涿州和新城附近及南部的河流,但居然沒人能說得清楚,大多能說個大概,語焉不詳。在場的很多貴族根本沒去過幽州,去過幽州的也對南方地形不太瞭解

耶律斜軫忍不住進言道:“北院樞密副使蕭公曾多年守備幽州,定知詳情。”

“蕭思溫何在?”耶律璟問了一句。衆人四下察看,蕭思溫今天居然沒來。

遼皇有些不悅,喊道:“去把蕭思溫找來,讓他見本汗!”

等了許久,遼皇當衆喝完了一整壺酒,臉都漲紅了,蕭思溫才急匆匆地被人帶進大殿。蕭思溫拜道:“臣來遲了,請大汗恕罪。”

“哼!”遼皇喝了酒之後,脾氣比平時更不好了。

四下裡頓時安靜下來,無不擔心。衆人很瞭解遼皇的脾氣,這嗜酒的人,平素其實還算好,一喝醉了酒就蠻不講理暴躁異常,藉機發|泄平素的隱忍;或許酒醒後會表示懊惱,但別人也沒辦法,畢竟喝了酒……做錯了事也有藉口。

人們感覺耶律璟已經喝得差不多了,悄悄看着桌案上的空酒碗,只願他別再繼續。

蕭思溫很恭順地鞠躬道:“臣聽說大汗今日召集羣臣議事,猜想是周軍入寇幽州之事。便趕着在家裡忙着準備,不然人雖到了殿上,大汗一問什麼都說不出來,豈非不敬?”

耶律璟聽得蕭思溫口氣態度很恭敬,便未發作,說道:“本汗剛纔問別人幽州南邊河流,你準備了那麼久,準備好了麼?”

蕭思溫立刻從懷裡掏出一卷紙來:“這是河北的主要河流圖形,包括周國境內的流向、大致寬度,請大汗過目。”

他把圖紙送上去後,又道:“此時周軍所佔地方,一線成橫折橫的形勢(“Z”字型)。淶水、劉李河在涿州北面向東流向,往東又向南流,匯入拒馬河;涿州和固安分別控扼淶水、劉李河兩岸,拒馬河北岸。西線水路,憑藉二城便儘可控制;在這一片只要大遼軍靠近水路,就在周軍城池的威脅之下。

西面還有兩個地方可以屯兵,金臺和岐溝關,爲周軍前線縱深和策應。

東線便是東西流向的拒馬河(白溝河)。此線靠南,有兩處交匯點……從西向東,第一處便是‘新城’,在南北向的漕渠,便是隋朝開始修建的永濟渠、與拒馬河的匯流之處。周軍在此建新城,則控扼南方水路向北運輸糧草的重要關口。

第二處是‘津州’,靠近東海,是周軍戰線的最東面口子。此處是北方桑乾河、漕渠的交匯處;二水向東匯入東海,向北沿桑乾河進入幽州城南,向西與拒馬河連接,打通南面水路。

周軍建‘津州’在交匯的東北面,與新城東西呼應,控制了桑乾河南段、永濟渠北段。”

蕭思溫詳細說完,神情有些凝重,皺眉道:“有此可知,周軍這次並非僅僅追逐耶律休哥北上,而是處心積慮有備而來!他們迅速建立了非常嚴密的一道戰線,將原本在沿國境拒馬河的易、雄、霸方位向北推進了一段;而且建立了完善的水運。”

衆人聽罷都陷入沉思,氣氛越來越急迫了。

“臣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蕭思溫長嘆了一聲,鞠躬拜道,“大汗,咱們大遼又得準備大戰了。”

耶律璟此時

也不敢兒戲,問道:“耶律休哥上書求援軍,但現在幽州並未告急,大遼要興師動衆?”

蕭思溫道:“若周軍急攻幽州倒還好了,情狀與年初類似,陛下發上京援兵南下,即可解圍。”

耶律璟沉思不語。

蕭思溫拜道:“可下旨耶律休哥出輕騎襲擾誘敵,將周軍引至幽州城下。”

耶律璟道:“耶律休哥兵力不足,不願意此時南下。”

蕭思溫皺眉道:“周軍若死守此線,只憑宮帳軍即刻南下,照樣拿他們沒法。宮帳軍與幽州軍也無法與周軍主力騎兵決戰;而且可能陷入合圍境地。

只有將部族軍也聚集起來,或許可以再號令一些五京京州軍、屬國軍,大軍南下,方可將周國未建成的城池作爲突破點,撕破他們的戰線。

如此聚兵至幽州,需要兩個月。那時河流結冰,卻也利於大遼軍縱橫馳騁。”

耶律璟頗有些疑惑猶豫:“據耶律休哥報,周軍最多隻有五萬餘精騎,加上一些受降的步騎,總共在河北十萬多人,需要大遼興師動衆將部族軍、京州軍也調動?”

蕭思溫道:“以臣之見,幾個月後,此線周軍兵力可能增至三十萬到四十萬人!周軍目前的跡象,是要舉國之力與咱們拼命了!大遼只出一些輕騎,是無法化解危局的。”

耶律璟欠了欠身,有點坐不住的樣子。不過他可能也懷疑蕭思溫危言聳聽……南人爲了個幽州,犯的着麼?

蕭思溫又道:“臣以爲,大遼如若不出動全力,周軍下一步的目標是溫榆河和桑乾河的交匯處!大汗且看臣進獻的圖紙,此地在涿州東面靠東海那邊。

桑乾河直抵幽州,溫渝河直抵西山、得勝口、居庸關。二河夾擊幽州,成合圍之勢!如果讓周軍控制了此地,形勢十分不好。”

有貴族嘀咕道:“幸好蕭公不是周國人。”

蕭思溫搖頭道:“在利用山川形勢、攻守逐鹿謀略上,南人更擅長。諸位若懂圍棋,便知一二。”

他回顧左右:“幽州,事關大遼國運!郭鐵匠野心勃勃之輩,遲早要幹這樣的事,只是沒料到那麼快而已。

謀略是謀略,最終還得看各自的經營。周國內部也不是那麼安穩簡單,他們不計代價耗費無算,也可能出事兒。今後拼的不是謀略,而是經營。

從今往後,大遼各族應萬衆一心,共度難關!誰要在這時候居心叵測、隱私非公,誰便是大遼和大契丹族人的千古罪人!臣第一個爲大汗前驅,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耶律璟對蕭思溫的態度十分滿意,畢竟是當着大遼最有權勢的貴族們說的,蕭思溫要是很快就來對付大汗,肯定不得各族信任了。

(本章完)

第五百三十五章 料錯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高興第一百四十三章 海底針第三百四十六章 爭寵與爭霸第一百三十一章 降表第六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三百九十九章 狂奔的金盞第七百五十五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八百四十六章 如果流血第七百七十八章 無定河之役(3)第十一章 武訖鎮(1)第四百五十章 犧牲(4)第五百五十八章 龍城(2)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得很像第二百九十一章 興亡盛衰第七百九十二章 千字文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六十三章 無法停止難受第五百二十五章 去去就來第五百六十章 插翅難飛第四百九十章 女人們第八百五十七章 堅韌的李公第六百八十五章 佳節之變第九百零八章 宿命第三十三章 你們都不是人第六百四十一章 家眷老小第八十七章 童叟無欺第六百八十五章 佳節之變第五百一十五章 暗香滋德殿(3)第六百六十二章 互通有無第九十三章 最關心最在意的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頭第二百三十七章 皇城的戰慄(1)第五百九十章 念想幽州第七百零六章 灑滿陽光的長廊第六百一十四章 激戰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戰第四百零四章 心已欲碎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四百九十四章 李尚宮的驚喜第一百二十三章 劊子手第三百七十九章 就像一個新娘第四百八十九章 紫微星之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收不住手第四百八十七章 通天第一百三十八章 繁華與失落第二百八十九章 散夥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打心眼裡謝恩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個痛快第一百一十七章 優雅的暴力第二百五十四章 荒誕的啼哭第五百四十九章 伏擊(1)第十二章 武訖鎮(2)第三十四章 彩虹以及淺淺的漣漪第四百五十章 犧牲(4)第九百零二章 衆望所歸第七十二章 軍中無戲言第七百零六章 灑滿陽光的長廊第六百七十四章 裝甲軍第三百零八章 晉州之役(3)第九百零六章 跑不了廟第五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5)第三百八十七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三十九章 她的顏色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道聖旨的力量第四百一十一章 拍馬腳第一百六十章 活口第六百七十七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在弦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七百九十一章 爺爺的竹槍第五百二十三章 烹小鮮第三百五十九章 焰火中的歡聚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一百四十五章 桃花林第七十章 滿意表現第一百八十三章 便宜了紹哥兒第三百一十四章 武力欺詐第六百五十章 祖墳冒煙第二百五十三章 圓滿第三百九十三章 野馬第六百七十三章 拍臉第十三章 武訖鎮(3)第一百一十六章 教他如何帶兵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神第一百二十六章 家母的信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動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修降表第三百六十三章 職業武夫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王的陰影第七百八十章 初春的寒意第五百二十五章 去去就來第八百八十八章 澶淵之盟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煎熬第四十五章 心腹大患第一百一十八章 手板煎魚第二百一十二章 雲裡霧裡第三十一章 青天大官爺第三百四十三章 嘴和咽喉第六百零九章 一艘巨大的船
第五百三十五章 料錯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高興第一百四十三章 海底針第三百四十六章 爭寵與爭霸第一百三十一章 降表第六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三百九十九章 狂奔的金盞第七百五十五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八百四十六章 如果流血第七百七十八章 無定河之役(3)第十一章 武訖鎮(1)第四百五十章 犧牲(4)第五百五十八章 龍城(2)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得很像第二百九十一章 興亡盛衰第七百九十二章 千字文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六十三章 無法停止難受第五百二十五章 去去就來第五百六十章 插翅難飛第四百九十章 女人們第八百五十七章 堅韌的李公第六百八十五章 佳節之變第九百零八章 宿命第三十三章 你們都不是人第六百四十一章 家眷老小第八十七章 童叟無欺第六百八十五章 佳節之變第五百一十五章 暗香滋德殿(3)第六百六十二章 互通有無第九十三章 最關心最在意的人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頭第二百三十七章 皇城的戰慄(1)第五百九十章 念想幽州第七百零六章 灑滿陽光的長廊第六百一十四章 激戰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戰第四百零四章 心已欲碎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四百九十四章 李尚宮的驚喜第一百二十三章 劊子手第三百七十九章 就像一個新娘第四百八十九章 紫微星之下第五百八十七章 收不住手第四百八十七章 通天第一百三十八章 繁華與失落第二百八十九章 散夥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打心眼裡謝恩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個痛快第一百一十七章 優雅的暴力第二百五十四章 荒誕的啼哭第五百四十九章 伏擊(1)第十二章 武訖鎮(2)第三十四章 彩虹以及淺淺的漣漪第四百五十章 犧牲(4)第九百零二章 衆望所歸第七十二章 軍中無戲言第七百零六章 灑滿陽光的長廊第六百七十四章 裝甲軍第三百零八章 晉州之役(3)第九百零六章 跑不了廟第五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5)第三百八十七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三十九章 她的顏色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道聖旨的力量第四百一十一章 拍馬腳第一百六十章 活口第六百七十七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在弦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七百九十一章 爺爺的竹槍第五百二十三章 烹小鮮第三百五十九章 焰火中的歡聚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一百四十五章 桃花林第七十章 滿意表現第一百八十三章 便宜了紹哥兒第三百一十四章 武力欺詐第六百五十章 祖墳冒煙第二百五十三章 圓滿第三百九十三章 野馬第六百七十三章 拍臉第十三章 武訖鎮(3)第一百一十六章 教他如何帶兵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神第一百二十六章 家母的信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動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修降表第三百六十三章 職業武夫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王的陰影第七百八十章 初春的寒意第五百二十五章 去去就來第八百八十八章 澶淵之盟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煎熬第四十五章 心腹大患第一百一十八章 手板煎魚第二百一十二章 雲裡霧裡第三十一章 青天大官爺第三百四十三章 嘴和咽喉第六百零九章 一艘巨大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