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如果流血

郭紹被安頓到了蓄恩殿,皇宮內他常住的小小院子。金盞將那裡的人全部換了,能進出者除了御醫都是她認識的人。

皇帝的狀況依舊很差,每天昏睡醒來都要喝大量驅毒調養的湯藥。

金盞對二妹道:“妹妹要全心照料陛下起居,我平日不能留在這裡。若是陛下問起,無論我在做什麼,你都回答我在金祥殿處理朝政。”

符二妹剛開口就抹起淚來,淚眼婆娑地看着她,眼睛裡帶着慌亂:“大姐,這樣說陛下不會怪你麼?”

金盞咬着牙道:“陛下不會怪我。”

她握住二妹的纖手,又道,“陛下怎麼看我不重要,但他一定不能成天苦思費心、不能擔心牽掛,心境對身體也很重要;讓他知道有人在維繫國家,纔是最好的。

你告訴他,朝廷諸事很多,我很忙,沒什麼工夫陪他;不過聽我說的,大許內外還算平靜,得益於陛下建立的規矩和威信、以及朝臣對陛下的忠心,李處耘也上書痛心擔憂,在外的大軍正在全速回朝……”

二妹哽咽道:“有時候我覺得大姐的心腸挺硬。”

金盞輕輕道:“我心裡的難受並不比妹妹少,如果能用我與陛下交換,我定會樂意之至……陛下就如一顆大樹,但是現在大樹撐不起傘蓋爲人們遮風擋雨了,總要有人維繫這一切。”

就在這時,京娘走到了門口,默默地抱拳。金盞微微側目,拍了拍二妹的手背:“記住我的話,別老是在官家面前哭,哭除了讓他難受和煩躁,一點用都沒有。”

金盞看了一眼京娘,走出房門。這院子很小,除了留守禦醫們辦公的地方,沒幾間屋子了。金盞便隨便挑了一間沒人的廂房,招京娘進來。

走到房內,便見裡面的光景與皇宮陳設格格不入,有許多鐵匠用的砧板、錘子、殘渣等等。在皇宮裡的這種東西,除了紹哥兒用,沒人用。

可是,物是人非。

金盞心裡一痛,咬緊貝齒沒出聲。

京娘沉聲道:“官家設內廠後,咱們最先盯的是範質等人……看他不像忠臣。果不出其然,最近發現了蹊蹺。”

金盞聽到這裡,冷冷道:“何以知之?”

京娘道:“壽州防禦使郭進的人與範質有過來往,因範質爲宰相,與地方官書信往來並不稀奇,但短短時間內便接連兩次送信,實屬非常。內廠請旨大皇后,若再發現,便將其信使半道拿下!”

金盞卻沉聲道:“暫且不要輕舉妄動,爲防打草驚蛇,這一黨人,真的只有範質和郭進?”

京娘想了想又道:“政事堂小官給事郎韓達,常出入範質府邸,故內廠專門設二人盯哨此人。昨日政事堂送公文去樞密院,卻是韓達前往,平素並不是他的事兒。但是咱們人手有限,沒能跟進去看他與誰見面,事後打聽,送公文這事兒,一般能見到樞密使王樸……”

金盞聽罷沉思許久,只道:“我知道了

。”

她在雜物凌亂的房屋裡來回踱着步子,顯得有點不安。樞密院算是整個朝廷最要害的衙門,可以下達調動軍隊的命令!雖然現在要調集禁軍不止樞密院就行,但整個過程中,最關鍵的還是這個衙門。

符金盞很快離開了蓄恩殿,到了外廷。

她在金祥殿辦公的地方是西邊的幾間殿室,不過郭紹好些日子沒去東殿了,內閣輔政也在東邊辦公。金盞便去了東殿,郭紹常常呆的地方。

她很快就下旨,派人去請王樸到東殿覲見。

金盞坐在養德殿裡,注意力被擺在几案上的圍棋吸引……只因郭紹把玩過的東西。她便一邊摩挲着棋子思慮,一邊等王樸。

不多時,宦官的聲音道:“稟皇后娘娘,樞密院王使君請見。”

“讓他進來罷。”金盞端坐在几案旁邊。

王樸入內,親眼見到金盞,並未隔着簾子,神情微微有點詫異,上前執禮道:“王樸奉懿旨拜見大皇后。”

“王使君請坐。”金盞道。

“臣謝恩。”王樸拘謹地走到對面,小心翼翼地坐了一點。

金盞開口道:“官家以往接見大臣,常在此對弈?”

王樸不動聲色道:“據說官家好博弈,不過臣倒從未與官家博弈。”

金盞聽到這句話,若有所思:“王使君說話頗有意思。”她把手裡的棋子放回罐子裡,也無心思與王樸下棋,她仔細觀察着王樸,忽然說道,“本宮雖是皇后,卻是一介女子,王使君服本宮攝政麼?”

這句話有點刺耳了,王樸更是個說話不順耳的人,符金盞早有領教。王樸淡定道:“宰相範質派人找過老臣,也問過這句話,差不多的意思。”

符金盞一怔,眯起眼睛,“王使君如何回答的?”

王樸道:“老臣含糊其辭,想看看他們想幹嘛。”

符金盞道:“那王使君想怎麼回答本宮?”

王樸道:“老臣若對大皇后表忠,您信麼?不過臣服不服大皇后,都不要緊。官家若不能視朝,掌握朝政最好的人選,只有大皇后,也只有大皇后可能維繫大許。

兩位皇子尚幼,往後真正執政的實際是符家或李家。臣不會評判哪家更忠心,忠心這玩意,隔着肚皮,除了他們自己誰也不知道。

不過李家是禁軍大將,根基在東京,取代大許郭家更容易。符家是藩王,其根本遠在河北,實力在外,與禁軍裡的人是兩碼事。

若必須選擇,老臣選符家……”

王樸的小眼睛露出精光,光從眼神,金盞相信他此刻的誠摯與情懷。他聲音異樣道:“官家救過老臣的命,這都算小恩。老臣不是在報恩,最願意忠的也不是官家,更非大皇后,老臣忠的是大許皇朝給天下人帶來的希望!這個國家的子民,想要安定不再自相殘殺,想要吃飽飯,想要光宗耀祖不受異族奴役,想要擡起胸膛雄姿勃發開拓進取,大許

朝的國策爲的就是這個。如果爲了這大抱負,必定要流血,必定要拋卻性命,老夫願意用全家性命爲代價。”

符金盞感覺一股暖流從咽喉默默地往下淌,她不是被王樸感動,她是被紹哥兒的一腔熱血感動,王樸不過是理解了皇帝的夢想。

她彷彿看到那強壯高大的身軀,看到他堅毅卻又溫暖的目光,聽到他低沉又時常充滿的歉意的噓寒問暖……

王樸口氣冷靜地說:“官家將國政託付給大皇后,老臣相信他識人的眼光,因此願意效忠大皇后,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他說罷跪伏在地,向符金盞叩拜。

金盞端坐在榻上,好不容易纔讓翻涌的情緒稍稍鎮定,她緩緩說道:“陛下委重任予王使君,凡事詢問信任,他確實沒看錯人。王使君,請起罷。”

王樸爬了起來,沉吟道:“範質不是一個人,是一些沒清乾淨卻被冷落的前朝遺臣。大皇后不必擔心,以老臣之見,他們早就沒有機會了。

強弱已明;這些年來,得到重用的人已經認同大許。有實力的人不可能再爲了復辟前朝,去扶持一個已經弱小的勢力。人往高處走,大多數人會選擇最有實力和強者,而不是搭上自己的一切去同情緬懷弱者。”

金盞點頭道:“王使君有何對策?”

王樸道:“派人摸清範質一黨的底細,最好坐實了他們真正犯事的實據,然後派中央兵馬連同地方軍隊對其一網打盡!老臣還有一言,舊黨舉旗,必以鄭王爲木偶,大皇后對鄭王……”

符金盞知道王樸的意思,她曾是鄭王柴宗訓的養母,按理是有些感情的。不料她毫不猶豫道:“不必顧及鄭王,該如何辦?”

王樸沉聲道:“等鄭王被摻和進來,舊黨纔會浮出水面,那時鄭王就沒法救了。不過讓大部舊黨浮上來,比等他們藏在暗處成爲隱患要好得多。”

金盞握緊雙手,頓了頓又道:“郭進本是良將,官家讓他守壽州要地,他卻認爲被冷落,心懷不滿。而鄭王居住在潁州,郭進若沿穎水北進,可能會試圖拉攏鎮安軍節度使向拱。”

“向拱……”王樸似乎在回憶往事,忽然露出一絲笑容,“向拱的兒子現在估計還在唱官家寫的歌謠,他若願意反許復周,除非得了失心瘋!”

金盞聽罷稍安,又道:“現在最要緊的還是救官家。”

王樸不動聲色道:“幹此事的人,既憤恨官家和大許朝,視官家爲生死大仇,又應該有很大的勢力。所以老臣認爲,不是範質一黨,就是遼國,後者的可能最大。”

金盞點頭道:“說得有道理。”

王樸繼續道:“官家乃雄主,誰敢害他,稍有差錯就會付出慘重的代價,一般人沒膽子和能耐幹。而遼國就不怕,大許本來就視之爲大敵,若能滅之,就算沒有毒害皇帝的仇恨,也不會手軟。而且遼國很畏懼大許的實力,以爲心腹大患、國家存亡之關鍵,他們有充足的理由。”.

(本章完)

第一百三十章 郭破城第五百八十章 后羿第五百四十九章 伏擊(1)第五十八章 有多慘第九百零六章 跑不了廟第六百四十一章 家眷老小第一百零五章 壽州(1)第五百五十七章 龍城(1)第八十章 廂都指揮使第四百九十八章 從容與瑣碎第七百六十九章 仁義道德第一百三十三章 雪花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懂第八百八十五章 勇冠三軍第三百一十一章 戰鼓雷鳴第二百七十九章 惡魔第一百六十一章 捅了馬蜂窩第七十章 滿意表現第二百零七章 燕燕的爹第二百零四章 誘敵深入第七百五十三章 恩怨分明第八百八十章 明亮第八百九十四章 從沒覺得對第三十二章 大人不記小人過第七百三十章 祭祀第八百三十七章 公道第三百九十三章 野馬第三百二十三章 背後說壞話第二百五十六章 努力剋制中第八百七十二章 魚我所欲也第三百三十章 酒骨槽第一百五十二章 索還鞋墊第七百六十四章 無不感懷第八百二十六章 小窗之光第三百八十八章 服不服第二百二十四章 短促低沉的話第九百章 羊全席第三百九十三章 野馬第四百九十八章 從容與瑣碎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中臥龍第八百四十四章 命運之手第五百五十八章 龍城(2)第一百六十六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隻耳環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沙第五百一十七章 戰爭的痕跡第三百五十章 周通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三百一十八章 大勢如同兒戲第一百六十九章 勿失朕望第八百七十章 空中之雀第八百七十六章 天波府第五百二十章 舞的想象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五百二十一章 無法調和第七百五十六章 世事人情第四百一十八章 只要穩一點第八百六十八章 舌戰羣雄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馬灰不拉幾第八百七十四章 泥潭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在遇見你後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世來還債第一百七十八章 茶有胭脂花香味第五百五十章 伏擊(2)第四百二十四章 距離未遠第七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四百八十四章 宋州(2)第四百三十五章 采石之役(4)第三百八十一章 在寒冬取暖第五十六章 信任第八十九章 淮南第二百章 婦人之仁第四百五十三章 犧牲(7)第四百零四章 心已欲碎第二百一十三章 七級浮屠第四百九十一章 停不住第六十三章 無法停止難受第五百二十六章 講理的魏仁溥第六百零三章 舊地故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零一章 只有一句話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民於水火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中的長髮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口(5)第三百七十章 晚了第八百五十七章 堅韌的李公第六百二十九章 清高第六百一十八章 刀尖第六百二十章 天助主公第六百零九章 一艘巨大的船第三百三十章 酒骨槽第六十章 附庸風雅第四百零七章 項莊舞劍(2)第五百零五章 葉子戲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口(1)第六百六十二章 互通有無第七百九十三章 新的開始第一百七十四章 有一回便有二回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
第一百三十章 郭破城第五百八十章 后羿第五百四十九章 伏擊(1)第五十八章 有多慘第九百零六章 跑不了廟第六百四十一章 家眷老小第一百零五章 壽州(1)第五百五十七章 龍城(1)第八十章 廂都指揮使第四百九十八章 從容與瑣碎第七百六十九章 仁義道德第一百三十三章 雪花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懂第八百八十五章 勇冠三軍第三百一十一章 戰鼓雷鳴第二百七十九章 惡魔第一百六十一章 捅了馬蜂窩第七十章 滿意表現第二百零七章 燕燕的爹第二百零四章 誘敵深入第七百五十三章 恩怨分明第八百八十章 明亮第八百九十四章 從沒覺得對第三十二章 大人不記小人過第七百三十章 祭祀第八百三十七章 公道第三百九十三章 野馬第三百二十三章 背後說壞話第二百五十六章 努力剋制中第八百七十二章 魚我所欲也第三百三十章 酒骨槽第一百五十二章 索還鞋墊第七百六十四章 無不感懷第八百二十六章 小窗之光第三百八十八章 服不服第二百二十四章 短促低沉的話第九百章 羊全席第三百九十三章 野馬第四百九十八章 從容與瑣碎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中臥龍第八百四十四章 命運之手第五百五十八章 龍城(2)第一百六十六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三百一十九章 三隻耳環第八百八十六章 流沙第五百一十七章 戰爭的痕跡第三百五十章 周通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三百一十八章 大勢如同兒戲第一百六十九章 勿失朕望第八百七十章 空中之雀第八百七十六章 天波府第五百二十章 舞的想象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五百二十一章 無法調和第七百五十六章 世事人情第四百一十八章 只要穩一點第八百六十八章 舌戰羣雄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馬灰不拉幾第八百七十四章 泥潭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在遇見你後第一百五十一章 這世來還債第一百七十八章 茶有胭脂花香味第五百五十章 伏擊(2)第四百二十四章 距離未遠第七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報應第四百八十四章 宋州(2)第四百三十五章 采石之役(4)第三百八十一章 在寒冬取暖第五十六章 信任第八十九章 淮南第二百章 婦人之仁第四百五十三章 犧牲(7)第四百零四章 心已欲碎第二百一十三章 七級浮屠第四百九十一章 停不住第六十三章 無法停止難受第五百二十六章 講理的魏仁溥第六百零三章 舊地故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在弦上第一百零一章 只有一句話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民於水火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中的長髮第五百七十五章 虎口(5)第三百七十章 晚了第八百五十七章 堅韌的李公第六百二十九章 清高第六百一十八章 刀尖第六百二十章 天助主公第六百零九章 一艘巨大的船第三百三十章 酒骨槽第六十章 附庸風雅第四百零七章 項莊舞劍(2)第五百零五章 葉子戲第五百七十一章 虎口(1)第六百六十二章 互通有無第七百九十三章 新的開始第一百七十四章 有一回便有二回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