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朝鮮戰爭 一 美國人的擔心



第四章 朝鮮戰爭

一 美國人的擔心

朝韓雙方的延坪島炮戰已經持續了10天,朝鮮最高領導人天天聽取軍方“戰果”彙報,然後發佈“最高指示”,總的精神是“給我狠狠地打”。

10天裡,比最高領袖還鬧心的人是中國軍隊的總長詹得勝。

10天前延坪島炮聲響起時,詹得勝仰天長嘆——不爭氣的酷髮型兄弟啊,你錯誤估計了形勢,一旦全面開戰,美國人必定介入,你以爲美國佬是好惹的?中國人和他鬥鬥還行,就憑你那點長槍短炮,不是找着挨收拾嗎。

最可氣的是至今爲止,酷髮型兄弟對中國老大哥沒吐一個字,屁都沒放一個。

當從衛星圖像上看到朝鮮人民軍在“三八”線的軍事部署出現全線異動時,詹得勝不得不再次走進軍委主席的房間。

“主席,被您猜中了,朝鮮真的要打,是大打,不是小打。”

主席沉默。半晌才說了一句話:“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和他爺爺一個毛病。”

“那就按計劃準備吧?”詹得勝在請示主席。

主席沉吟着。

這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事。中國鬧心的事夠多了,小兄弟又來添亂。發生在中國家門口,而且中朝世代友好,這事不能不管。

毫無疑問,美國人必定參戰,而且是孤注一擲,這就是美國人的性格。所以,這其實不是朝韓戰爭,而是中美大戰,是繼南海博弈之後的續曲,是又一次規模空前的反侵略戰爭,事關國家安全和聲望,生存和道義。朝鮮人的冒險行爲迫使中國不得不再次打起行裝,奔向戰場,進行第二次抗美援朝,這是對國家意志和實力的又一次檢驗。

幸虧早有準備,中央軍委已經提前制定了應對朝鮮半島危機的計劃。

主席語氣緩緩地說出了幾條原則:精兵強將,秘而不宣,速戰速決,第一次抗美援朝用了三年,這次不能超過三十天。我們沒有功夫和精力與美國人耗時間。

詹得勝回到辦公室,東北戰區司令員李汝成的專線電話正在等着他。

-------------------------------------------------------------

五年前,上海某大學工程系教授李光曦主持研究一個世界領先的科研課題——鑽井式快速隧道掘進法,其原理就是充分發揮中國水壓機世界領先的優勢,將直徑20米的特製鋼管在地下連續橫向頂進,然後取出管內的岩石和土壤,鋼管間施行無縫焊接,克服了長期以來流沙層和地下水制約隧道開鑿的難題,快速形成堅實的地下隧道。經試驗後效果顯著,掘進速度是24小時掘進2公里,遙遙領先於世界水平。

這一項發明獲得國家發明一等獎,李光曦教授由此獲得中國科學院工程院士的提名。

兩個月前,中國科學院工程院士獲批,同時由中國軍事科技委員會發給他200萬元獎金,理由是他的發明成功運用於一項國家重要軍事工程,併成果顯著,特此獎勵。

至於什麼工程上級沒有說明。

李光曦教授沒有猶豫,把獎金全部捐獻給中科院,作爲科學研究基金使用。在他的意識裡,國家比他個人缺錢。

位卑未敢忘憂國,憂國從來是書生。

----------------------------------------------------------------

2021年2月10日清晨5點整,朝鮮在朝韓邊界“非軍事區”附近地堡下部署的1.2萬門重型火炮突然一齊開火,瞬間將5萬多發炮彈投射到韓軍防線,軍用機場、導彈基地、雷達站等各種設施被毀,甚至距邊防線40千米外的漢城經濟圉也受到了攻擊。

5點10分,80架最大起飛重量達46噸、號稱“飛在天上的駱駝”的朝鮮空軍米格一31戰機起飛,對韓軍的前沿陣地實施“地毯式”轟炸,把“三八”線變成了火線。

5點20分,強大的火力打擊之後,朝鮮人民軍出動了5個步兵軍、1個坦克軍、4個機械化軍、1個特種軍、1個炮兵軍,共約24萬兵力,突然越過“三八”線,向韓國軍隊發動了全面進攻。

一是事發突然,二是攻勢太猛,兩小時後,韓軍後撤100公里,“三八”線上的韓軍各種軍事設施都被朝鮮人民軍佔領接管。

戰果極度輝煌,朝鮮最高領導人召開最高軍事會議,商定各種開戰後的事宜。

會議決定,對前線全體人民軍將士進行表彰,參戰全體官兵的家屬將獲得豬肉1公斤,泡菜2墰,大米3000克;

另外,會議還決定,由領袖親自簽署命令,一口氣授了10個大將軍銜。

大將李明澤猶豫半天,最後還是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句:“領袖,咱們偉大的人民軍還向前推進嗎?”

領袖碩大的頭慢慢轉向他,眼裡射出的光叫李明澤渾身哆嗦。

“你什麼意思?難道懷疑我們偉大軍隊的能力嗎?”

李明澤直挺挺豎立,臉上都不是人色了。半天才哆哆嗦嗦說出一句人話:“領。。。。。。領袖,我。。。。。。我是說咱們的。。。。。。的兵力都在前線,後方已經空虛了,我擔心。。。。。。”

正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領袖表現出難得的寬容,他擺擺手示意李明澤坐下。

“我們的人民軍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任何反動勢力想阻擋我們解放全國的決心都將是螳臂擋車。我們要一鼓作氣攻下首爾,解放我們受剝削受壓迫的苦難同胞,讓三千里江山再擴出一倍,讓朝鮮半島都變成一片紅色。。。。。。不過,你說的也有道理,我早就想到了。我想告訴你的是,中國軍隊很快就會把我們的空白填補上,你們就盡情地打吧,天塌下來自然會有人接着。”

在座所有人一片驚愕。

關於這次軍事會議的整體情況,參加這次會議的一位身份特殊的朝鮮軍官很快以密碼通訊的方式,傳給了中國情報部門。

讀完朝鮮最高領導人那番話後,總長詹德勝氣樂了。

“他倒挺會給咱門派任務,看來這位兄弟並不憨,確實有點‘大智若愚’的勁。不過他只猜對了一半,他們很快就會沒有後方了。”

----------------------------------------------------------

自從美國總統布朗在國會演講之後,美國國會以壓倒性的票數,通過了由民主黨人提出的一項授權法案,規定在一定的時期內,美國總統有權根據國家安全狀況,決定國家是否發起或參與戰爭。

形勢發展到這個地步,打不打朝鮮戰爭已經不是美國國會那些議員們再能夠摻和的事了,美國總統有權決定美軍在朝鮮的任何行動。

布朗召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要求他立刻拿出朝鮮作戰方案,而且是立刻行動。

衛星傳來的圖像表明,美國駐日本橫須賀的第5航母打擊大隊(核動力航母喬治.華盛號和第5艦載機聯隊,2艘提康德羅加級宙斯盾巡洋艦)、第15驅逐艦中隊(7艘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駐佐世保的第11兩棲中隊均已出發前往朝鮮水域,數艘運輸艦載着 17000名美軍陸戰隊員已經全數起航,再有6個小時就會抵達韓國海岸,目的地也許是濟州島,也許是釜山或東海;駐沖繩的美軍第3陸戰隊遠征部隊下轄的第3陸戰師7000名陸戰隊員也已登上了美“魚鷹”運輸機,將於1小時後 進入韓國境內。而駐韓美陸軍第8集團軍 一萬九千人已經

投入了對朝作戰。

---------------------------------------------------------------------------------------

總長詹德勝思忖再三,還是命令偵訊室通過“中朝停戰委員會聯絡處”專線(是目前唯一能夠與朝官方正式聯絡的通道),把美軍出兵的情報通報給朝方,希望他們知難而退,趕快撤兵,以防遭到毀滅性打擊。

軍委總參指揮部在嚴密注視着美軍戰力的投送方向的同時,也在注視着朝韓交戰情況。

目前看,朝鮮人民軍對韓攻擊的比較順利。很明顯他們並沒有聽從中國的勸告,還是一味地“勇往直前”。

他們把軍力分成三個方向。左路集中2個步兵軍、1個機械化軍沿“昭--元”公路推進,直取韓國重鎮春川;右路則是1個步兵軍和2個機械化軍,沿西海岸線直奔仁川;中路則是主攻路線,集中了2個步兵軍、1個坦克軍、2個機械化軍、7個特種軍、1個炮兵軍,共約14萬兵力,沿鐵源至議政府鐵路一路向南,以排山倒海之勢,直取韓國首都首爾。

看着作戰室送來的情報,總長詹得勝總覺得哪兒不對勁。琢磨半天忽然找到癥結——和開戰時相比,朝鮮人民軍的總兵力憑空增加了三分之一,這是怎麼回事?

必須弄清楚這些軍人是從哪裡來的。

他把任務交給了偵訊室。

兩小時後,偵訊室的情報上來了——朝鮮東南部靠近“三八”線有一條名爲“元吉”的山脈,海拔2000多米,山高林密,雲霧繚繞,方圓幾百裡的山地隱藏着10萬朝鮮特種兵,美國天上衛星那賊亮的眼睛竟然不能發現。戰爭打響後,十萬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在朝鮮乃至世界都有名氣的朝鮮特種兵突然躍出山林,撲向朝韓邊境,打了韓軍一個措手不及,這也是朝鮮人民軍能夠迅速突破韓軍防線的重要因素。

總長詹得勝眼前一亮,他立刻拿起專線電話,接通了東北戰區司令員李汝成。

---------------------------------------------------------

駐夏威夷的美軍駐太平洋司令部今年處於多事之秋,中國東海和南海的戰役剛剛劃了個不光彩的句號,朝鮮半島又起風波,司令官萊特將軍感到自己真的“攤上大事兒了”。

儘管64歲的年齡與承擔的責任相比有點明顯“超載”,但萊特還是抖擻精神,堅定地守在指揮官的位置上,他是以國家的利益爲天職的合格的美國軍人。

他想起當年的麥克阿瑟將軍,他任太平洋盟軍司令官時 ,也是64歲,何等的意氣風發,可是五年後一到了朝鮮就折斷了雄鷹的翅膀,灰溜溜地退役了,半個世紀來褒貶參半,蓋棺而不能定論。

那麼,自己呢。已經無可選擇地坐在了狂奔的戰車上,憑天由命吧。

由於北朝鮮軍隊的進攻來的突然,萊特一面命令駐韓美軍奮起抵抗,一面把距朝鮮半島最近的駐日美軍的多半戰力派往朝鮮半島。對付北朝鮮那點軍隊,這些就足夠了。

目前的問題是,前往朝鮮半島的兩萬多名美軍的登陸地點選在哪裡。

駐韓美軍司令官科恩來電,建議效仿當年麥克阿瑟的著名“仁川登陸”,直接把美軍投送至朝鮮軍隊的後方某個地方,然後對正忙於向南推進的朝軍實施背後的突然打擊,形成南北兩面夾擊的有利局面。理由是北朝鮮投入前線的軍力已經是“傾國之兵”了,後方極度空虛,正是美軍順利登陸、展開攻擊的最佳時機。

應該說這個建議合情合理,是個很有智慧的想法。但經驗豐富的萊特始終在猶豫着。

他的擔心只有一個——中國人。

(本章完)

六十二 被包圍十九 身先士卒的中國長官三十一 詹姆斯十六 化武五十五 遭到伏擊五十三 中日決戰的開始二十四 安拉箴言序、第一章中日海戰、一真實的日本十五 出擊四十二 正方山城外的等待二十三 他比咱們還着急九 不同的戰爭感受七十一 鑽地彈八 斯莫蘭斯基大街的爆炸聲二十三 他比咱們還着急二十三 他比咱們還着急十一 日本出兵第三章 東海再戰 一 航母逼進五 追擊二十四 安拉箴言十三 八十五號公路二 美國人的決心二 南海有事四 不宣而戰十九 運動戰六十 等待信號九 航母毀滅八十一 滅頂殃禍七十 總長坐鎮五十八 新的“百團大戰”計劃五十四 目標平壤六十四 炸燬元山基地十六 化武六 名人戈登高超音速*十 “大刀片”精神十二 空戰五十 仗還得打六十三 端鬼子炮兵陣地三十七 坦克失利四十八 衝進大樓二十九 總攻開始八 被包圍二十七 闖過第一道險關六十五 意外的難題第六章 中東戰爭 一 陳兵地中海三十一 美國人在中東的第一次撤退八 超導磁流體潛艇部隊六 名人戈登七十五 現代化也造孽二十三 炸橋成功五十六 鬼子挺慫十五 出擊六 名人戈登五十 仗還得打十五 尋找破綻二 中東亂局八十 該是算總賬的時候了七十八 俄海軍艦隊現身日本海六十三 端鬼子炮兵陣地十五 出擊四 秘密入朝四十七 惹禍的美軍上尉二十三 炸橋成功三十三 以色列人普馬四十四 現代戰爭也拼刺刀第二章 南海之戰 一 國會質詢三 “伊斯坦布伊斯蘭共和國”二十三 他比咱們還着急五十四 目標平壤四十七 惹禍的美軍上尉十五 尋找破綻五十 仗還得打三十五 突破第一道防線八 孤軍八 超導磁流體潛艇部隊二 調兵遣將四十三 真正的戰鬥剛剛開始六十五 意外的難題二十一 直屬特戰營九 航母毀滅第六章 中東戰爭 一 陳兵地中海七 抓俘虜八 被包圍四十三 真正的戰鬥剛剛開始三十一 詹姆斯六 急行軍七 移師達曼港六 名人戈登八 被包圍二十四 韓國女總統的憂慮四十五 不速之客三十六 F-35七十三 竟然也會“運動戰”三十四 烏代德基地的火光六十四 炸燬元山基地九 航母毀滅十一 中國的新航母七十四 腹背受敵第四章 朝鮮戰爭 一 美國人的擔心
六十二 被包圍十九 身先士卒的中國長官三十一 詹姆斯十六 化武五十五 遭到伏擊五十三 中日決戰的開始二十四 安拉箴言序、第一章中日海戰、一真實的日本十五 出擊四十二 正方山城外的等待二十三 他比咱們還着急九 不同的戰爭感受七十一 鑽地彈八 斯莫蘭斯基大街的爆炸聲二十三 他比咱們還着急二十三 他比咱們還着急十一 日本出兵第三章 東海再戰 一 航母逼進五 追擊二十四 安拉箴言十三 八十五號公路二 美國人的決心二 南海有事四 不宣而戰十九 運動戰六十 等待信號九 航母毀滅八十一 滅頂殃禍七十 總長坐鎮五十八 新的“百團大戰”計劃五十四 目標平壤六十四 炸燬元山基地十六 化武六 名人戈登高超音速*十 “大刀片”精神十二 空戰五十 仗還得打六十三 端鬼子炮兵陣地三十七 坦克失利四十八 衝進大樓二十九 總攻開始八 被包圍二十七 闖過第一道險關六十五 意外的難題第六章 中東戰爭 一 陳兵地中海三十一 美國人在中東的第一次撤退八 超導磁流體潛艇部隊六 名人戈登七十五 現代化也造孽二十三 炸橋成功五十六 鬼子挺慫十五 出擊六 名人戈登五十 仗還得打十五 尋找破綻二 中東亂局八十 該是算總賬的時候了七十八 俄海軍艦隊現身日本海六十三 端鬼子炮兵陣地十五 出擊四 秘密入朝四十七 惹禍的美軍上尉二十三 炸橋成功三十三 以色列人普馬四十四 現代戰爭也拼刺刀第二章 南海之戰 一 國會質詢三 “伊斯坦布伊斯蘭共和國”二十三 他比咱們還着急五十四 目標平壤四十七 惹禍的美軍上尉十五 尋找破綻五十 仗還得打三十五 突破第一道防線八 孤軍八 超導磁流體潛艇部隊二 調兵遣將四十三 真正的戰鬥剛剛開始六十五 意外的難題二十一 直屬特戰營九 航母毀滅第六章 中東戰爭 一 陳兵地中海七 抓俘虜八 被包圍四十三 真正的戰鬥剛剛開始三十一 詹姆斯六 急行軍七 移師達曼港六 名人戈登八 被包圍二十四 韓國女總統的憂慮四十五 不速之客三十六 F-35七十三 竟然也會“運動戰”三十四 烏代德基地的火光六十四 炸燬元山基地九 航母毀滅十一 中國的新航母七十四 腹背受敵第四章 朝鮮戰爭 一 美國人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