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婚事(1)

從某種角度上說,王書輝穿越明末遇到的是朱由梓這個落魄的皇族,是件很幸運的事情。

在封建社會裡,封建禮教作爲封建社會的基本秩序,是滲透到古代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但是在封建社會裡,特別是明王朝,有一個羣體是一個例外。這個羣體就是朱家的宗室們。

作爲明王朝裡的血統貴族,朱家的宗室們擁有極高的地位,可以完全的忽視封建禮法的約束,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當然,這也是有代價的,代價就是被拘禁在王府封地之內,被朝廷像養豬一樣養着。反正只要是沒有造反的意思,朝廷是完全不管他們的。這可能也是明代藩王們沒有一個像個人樣子的,全都是一副不是心理變態就是生理變態的樣子的根本原因。

非著名大神張大花同志曾經非常高明的評價過開國皇帝和末代皇帝的區別。他原話是什麼王書輝記不得了。不過總體上的意思就是說,開國皇帝,特別是以劉邦和朱元璋爲代表的平民皇帝,他們身上社會底層不擇手段的無賴風格,隨着一代代的帝王傳續下逐漸消亡,到了末代皇帝那裡完全的消失不見了。從某種意義上說,那種不擇手段的無賴風格其實是一個好的封建統治者的必然素養,沒了這種素養,這個皇帝就不合格,也就當不成了。

王書輝看明史資料的時候,對張大神的話深以爲然。明代帝王們確實是在不斷貴族化的一個過程。作爲一個社會學專業的研究者,王書輝認爲,封建統治者一旦完全割裂了自己與平民百姓之間的血脈聯繫,基本上走入末路了。因爲貴族化的皇帝,沒法理解也理解不了,地主和準地主出身的封建官僚們是多麼的骯髒無恥,爲了自身的利益是多麼的惡劣猙獰。一旦皇帝不能有效的抑制地主和地主階級代表的官僚們,他們對於土地的慾望就會無限制的膨脹,隨着土地的集中導致的國家財政的萎縮,最後的結局就是整個王朝的滅亡。

所以,一個好的封建帝王,要比封建官僚們更無恥,要比封建官僚們更不擇手段,才能在不斷的皇權和官僚集團的權力鬥爭中保證自己的王朝傳續。

從明末已知的歷史上看,天啓皇帝和崇禎皇帝兩個朝代,都是官僚權利極度膨脹導致的朝廷運轉失靈。而在魏忠賢死後,皇帝的對地主階級文官集團的壓制手段完全消失,崇禎皇帝完全依靠文官治國,最終導致了國家財政的徹底崩潰和明王朝的最終滅亡。所以,在王書輝看來,崇禎皇帝說的“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說法的後半句,是完全正確的。

作爲與崇禎皇帝是同輩人的朱由梓,因爲從他的祖父時代開始,貴族身份就被剝奪,所以他身上體現出一定程度的返祖現象。朱由梓現在想的根本就不是如何維持一個王族的面子尊嚴的問題,而是想要給自己的蘿蔔頭閨女抓住一頭金龜婿的問題。爲了自己唯一親人日後的幸福生活,朱由梓是不擇手段的。

“世侄爲我煉丹,真是辛苦了。”朱由梓笑眯眯的對王書輝說道。

王書輝這個人,怎麼說呢,用時髦的話講是就個社交無能的人。在他二十幾年的人生中,他認識到一個問題,就是面子人情這些東西,除了妨礙和破壞做事情的進度和效率之外,並沒有任何意義上的其他價值。所以王書輝在現代社會是個比較不通人情世故的傢伙,大家在工作上總是要依靠他,但是在生活中,在利益分配中,他總是靠邊站的。

他的這種脾氣,在普通老百姓那裡是極吃得開的,幫助他撫養過他的街坊鄰居們,沒有一個不稱讚、不喜歡這個實在本分的孩子的。不過在講究人情關係的社會生活中,王書輝就是一個比較邊緣化的人。對於這種現象,他本人並不在乎。

現代社會下的人情關係王書輝都適應不了,封建社會的人情關係他就更適應不了了。實際上王書輝也知道,人情關係這個東西,實際上就是封建社會的原產產品,工業化社會只存在利益關係,不存在人情關係。現代中國那些所謂的面子人情也是一種封建主義的遺毒而已。

不過就像前面說過的,王書輝的穿越,遇到的是一個沒落的王族家庭,這種家庭原先就沒有什麼封建禮教意識。破落了之後,就更貼近於普通百姓了。如果王書輝穿越時遇到的是個封建士大夫家庭,可能現在都出了幾條人命了。

王書輝對於古代社會的繁文縟節實在不喜歡,他也不會掩飾自己的好惡,很直接的對朱由梓說,“世叔和小侄不必客氣,有什麼話不妨直說,都是一家人了,沒必要說兩家話,顯得生分。”

朱由梓心中大喜,這話說得好啊,一家人,可不就是一家人了麼。朱由梓也不管旁邊站着的朱微妏面色大變,高興的對王書輝說,“世侄既然說了這話,那我也就不和世侄藏着掖着的了。我在病中的時候,最擔心的就是你這世妹的歸宿問題。世侄也看到了,我家雖然號稱是王族,其實就是個普通人家,甚至連個殷實的農戶都不如。讓你這世妹嫁到富貴之家,那是妄想。要是把她嫁到貧寒農家,我心中又捨不得她吃那份苦,遭那份罪。世侄你還俗下山,本來按照朝廷規制,也是要回到原籍的。不過世侄既然想要在枝江縣安家,我看最好的辦法就是與我家結親,一是能順利落籍本地。二呢,也能滿足我這病弱之人的愛女之心。”

小蘿蔔頭朱微妏一聽這話,立即像個兔子一樣落荒而逃了。王書輝被這個提議雷的夠嗆,一時半會兒不知道該怎麼說纔好。好傢伙,真所謂閉門家中坐,媳婦天上來。感情兒這穿越還帶福利的,想要在明朝立足,還外送一個蘿蔔頭的老婆。

王書輝今年二十多歲了,作爲一個生理和心理都很健康的青年男性,不可能沒有想過婚姻問題。可是他自己父母不幸婚姻帶來的陰影和現代社會裡複雜破敗的男女關係,讓他對於婚姻問題存在着極大的畏懼心理。

他以前的一個同事倒是在社會學的角度,對現代婚姻失敗率不斷提高進行過分析。他認爲,現代人的婚姻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夫妻雙方在經濟上的獨立造成的。作爲經濟獨立的個人,他們在生活上的獨立性是很強的,很強的獨立性導致了他們自由的選擇性。和過去的人們必須要以家庭爲單位承擔生活壓力不同,現代婚姻幾乎沒有什麼外部壓力,而是要面對一個外部誘惑的問題,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要接受婚姻外部的物質和精神誘惑,而現代人的抗誘惑能力又非常的軟弱,這就導致了現代婚姻的普遍難以爲繼。

王書輝倒是很認同這個離過三次婚的中年光棍的話。作爲一個社會學研究者,王書輝對於不想找老婆或者說找不到老婆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認爲,無論在什麼社會,在哪種環境下,社會資源的配置都是優化進行的。而女人和男人,在現代社會裡也是一種社會資源。那麼,有錢有勢的人掌握着優質的社會資源的同時,作爲優質的社會資源的男人和女人,也會自然的向他們傾斜。他對於這種現象是完全認同。這個叫做客觀規律,和人們的主觀願望沒有任何關係。

第442章 相同的身體不同的人生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211章 保民軍第一戰4第197章 武昌起義(7)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21章 起步(5)第298章 朱舜水訪武昌(3)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120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1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368章 在山東(3)第261章 學員張兆歡(1)第149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1第298章 朱舜水訪武昌(3)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22章 起步(6)第16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1)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278章 魏忠賢的疑惑(4)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113章 第一次反圍剿之整風運動6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378章 魯東土地革命(3)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204章 連鎖反應5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286章 新的開始(3)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111章 第一次反圍剿4第310章 終結者7第371章 在山東(6)第492章 孫大聖棒打倭國第122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3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37章 妖僧(1)第43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3)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235章 張知府的崛起(2)第60章 工業的獠牙(4)第175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1)第2章 穿越(2)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198章 武昌起義(8)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49章 馬縣丞的末日(1)第28章 開始(4)第171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3)第365章 建設新湖北(8)第474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2第12章 婚事(4)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182章 陳保生進城(2)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431章 春水暖鴨先知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165章 鬆滋大開復興會花(1)第307章 終結者4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2)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觀1第311章 終結者8第57章 工業的獠牙(1)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73章 骨幹的產生(1)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365章 建設新湖北(8)第92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7)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
第442章 相同的身體不同的人生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211章 保民軍第一戰4第197章 武昌起義(7)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21章 起步(5)第298章 朱舜水訪武昌(3)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120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1第400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3第368章 在山東(3)第261章 學員張兆歡(1)第149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1第298章 朱舜水訪武昌(3)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62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2)第22章 起步(6)第16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1)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278章 魏忠賢的疑惑(4)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113章 第一次反圍剿之整風運動6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230章 四省攻鄂(7)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378章 魯東土地革命(3)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204章 連鎖反應5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286章 新的開始(3)第441章 完蛋的太突然了第111章 第一次反圍剿4第310章 終結者7第371章 在山東(6)第492章 孫大聖棒打倭國第122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3第201章 連鎖反應2第84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2)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133章 入學風波2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224章 四省攻鄂(1)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480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8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37章 妖僧(1)第43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3)第245章 肖文龍的覺醒5第235章 張知府的崛起(2)第60章 工業的獠牙(4)第175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1)第2章 穿越(2)第231章 四省攻鄂(8)第198章 武昌起義(8)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49章 馬縣丞的末日(1)第28章 開始(4)第171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3)第365章 建設新湖北(8)第474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2第12章 婚事(4)第88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3)第191章 武昌起義(1)第182章 陳保生進城(2)第396章 光復遼南11第431章 春水暖鴨先知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165章 鬆滋大開復興會花(1)第307章 終結者4第481章 中倭新關係1第81章 外國傳教士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第299章 朱舜水訪武昌(4)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2)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觀1第311章 終結者8第57章 工業的獠牙(1)第390章 光復遼南5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73章 骨幹的產生(1)第160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4)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365章 建設新湖北(8)第92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7)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