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

“很明顯,中華帝國不僅在南中國海地區用實際行動宣示了她的強大和她對南中國海地區的主權,在印度洋地區,因爲中華帝國已經開始在錫蘭王國建立了龐大的軍事和經濟基地,所以她的權威已經開始在印度洋地區顯現了。”

喝了一口用中華人民民主帝國駐果阿貿易代表送給他的高級鋼瓷(骨瓷)茶杯裝着的獅子國牌的紅茶,聯省共和國對中華帝國全權談判特使路德維希·範·德佩爾繼續在日記本上寫到。

“現在的果阿港在某種意義上已經不再完全是葡萄牙人的地盤兒了。因爲根據中華帝國使節和賈布爾蘇丹國國王簽訂的條約,中華帝國有權力在果阿開闢他們自己的租界地。”

“所以當我們的艦隊到達果阿的時候,見到是一個港口被分爲兩個完全不同的區域。當然,其中那個顯得破敗落後同時混亂繁雜的區域,就是葡萄牙人的港口區。而那個整潔乾淨,即使有很多船隻停泊進出但是仍舊顯得井然有序的區域,就是中華帝國的港口區。”

“我必須得承認,當我第一次見到中華帝國港口上那些驚人的機械和設備的時候,我的心裡產生了一些類似野蠻人第一次見到文明的恐慌。不過我畢竟是一個學者,我畢竟在阿姆斯特丹和萊頓的大學裡見過一些非常先進的機械和設備,所以那些超出我預料之外的機械和設備給我造成的恐慌只持續了一小會兒。”

“不過我的同僚們並沒有像我這樣的見識和素養。猛然間在碼頭上見到中華帝國新修建不久的高大水蒸汽動力機械吊車和快捷便利的軌道運輸設備之後,我親眼看到一向以勇敢和堅強自稱的彼得羅先生膝蓋發軟,不停的在自己的胸口處畫着十字。”

“當然,那些以見多識廣而著稱的東印度公司的商務官們的表現也僅僅比那些愚昧的水手和士兵們好上那麼一點點兒。不過畢竟他們沒有像那些蠢貨一樣跪在甲板祈求上帝的保佑,這總算沒有讓聯省共和國與中華帝國的第一次官方接觸中太過丟臉。”

“中華帝國駐果阿辦事處貿易代表李文章(音譯)先生和我想象的一樣,是個非常淵博和博學的學者。雖然他的服裝和作風給我的感覺更像一個軍人,但是從他的談吐上我能感到,他確實像那些在東方有着貿易往來的商人們傳揚的一樣,是一個接受了全面和系統的完善教育,擁有着深厚知識的人。”

“李文章先生在棧橋上迎接我們的時候,看到了那些水手和士兵們令人丟臉的表現。但是他良好的修養讓他用有些生硬的低地語對我說道:‘文明給人帶來的衝擊總是很大的。很明顯這些人都沒有接受過足夠的文明教育,所以不能使節先生你一樣平靜的面對先進的文明。’”

“雖然我不知道這位令人尊敬的中華帝國官員是怎麼在一羣人中直接就認出了我的身份的。但必須承認,他的話很好的化解了我的尷尬和丟臉,讓我能夠比較體面附和着他的話,然後和他進行了正式的問好。”

“像所有的殖民地官員一樣,李文章先生身上確實兼任了軍事職務。不過我在後來的瞭解中才知道,原來在中華帝國,所有的成年人無論男女都有接受帝國軍事教育和訓練的責任和義務。這一方面讓我對李文章先生身上的軍人氣質能夠釋懷,另一方面也讓知道了中華帝國人口規模的我,從心裡往外產生了巨大的畏懼感。”

“要知道,在中華帝國的果阿租借裡,我看到的所有中國人身上似乎都有那種整齊劃一果敢幹練的軍人氣質。”

“李文章先生並不是中華帝國駐果阿地區的最高長官。在中華帝國駐果阿地區的機構裡,他應該排位在第三或者第四位,在他之上,中華帝國在果阿地區還有更高級別的專員和副專員。”

“不過據我後來所知,作爲中華帝國貿易代表的李文章先生在果阿地區的地位其實是非常高的。因爲中華帝國方面單純把他們在果阿的租界當成了一個貿易口岸。”

“在李文章先生的辦公室裡,我沒有作爲一個外交使節而是作爲一個朋友受到了他的熱情招待。在我向他表明自己的外交身份之前,他用一種我從未見過的,漂亮的,用藍色和紅色爲主色調裝飾的高級瓷器,招待我品嚐了中華帝國在錫蘭島上培育的一種可口的紅茶。”

“說實話,和我在本國喝過的那種黑褐色的茶水相比較起來,這種添加了很多香料和砂糖的紅茶,更和我的胃口。”

“在我讚揚了那些瓷器和紅茶之後,李文章先生非常熱情的以私人身份送給了我一套被他稱爲鋼瓷的高級瓷器,以及一大包包裝漂亮,已經用一種細緻漂亮的紙包分包好了的添加了各種配料的獅子國高級紅茶。”

“我必須稱讚李文章先生的專業精神。他在送給了我禮物之後,非常誠懇的請求我幫助他向我的親友宣傳中華帝國的瓷器和茶葉。”

“我不禁想到,如果東印度公司的那些在各殖民地的商務官們能夠像中華帝國的官員這樣關注本國的產業發展,而不是一心爲了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和他們自己的家族產業服務的話,聯省共和國的產業發展一定會更加的繁榮吧。”

“我曾經從那些在東方有着長期往來的商人們那裡瞭解到,中華帝國的紳士們似乎並不像我國和歐洲各國的紳士那樣喜歡炫耀自己的財富和地位。崇尚節儉似乎是中華帝國紳士們的風尚。”

“不過從細節上我還是察覺到中華帝國的富庶和文明的。”

“比方說,雖然幾乎所有在果阿的中國人都穿着非常簡單和簡樸的暗色調製服,但是從他們的衛生習慣和佩帶的首飾上就可以看出,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非常的注重個人衛生,而幾乎所有在果阿的中國人都佩戴着一種先進、精密、漂亮而又低調的類似金銀的貴金屬製造的有着皮質帶子的高檔計時工具。”

“我還是在後來在果阿的中國商店中才發現那些令人羨慕的高級首飾有多麼昂貴的。”

“就是商店中的那種沒有任何寶石和金銀裝飾的普通手錶,它的零售價格都達到了六百塊銀幣。而那些用各種寶石和金銀裝飾的無比光彩奪目的高級手錶,售價甚至能夠達到幾千銀幣。”

第235章 張知府的崛起(2)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464章 作死的朝鮮第391章 光復遼南6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150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2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9章 婚事(1)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329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4)第217章 程紹之死(2)第78章 大練兵(2)第470章 萬事有理黃錦康第455章 南京是個大包袱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44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4)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450章 亂世中的一家人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386章 光復遼南1第148章 簡單邏輯4第131章 工業化的浪第476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4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236章 張知府的崛起(3)第384章 東改編3第468章 郵政局裡的兩個人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20章 起步(4)第216章 程紹之死1第243章 肖文龍的覺醒(3)第346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7)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153章 紅旗漫卷出枝3第254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2)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466章 五級鉗工李有福第157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1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349章 炮擊金州衛(2)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474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2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77章 大練兵(1)第57章 工業的獠牙(1)第123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4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104章 王書輝下鄉記8第135章 入學風波4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237章 張知府的崛起(4)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109章 第一次反圍剿2第318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7第173章 審判(1)第127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8第217章 程紹之死(2)第252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6)第21章 起步(5)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79章 大練兵(3)第261章 學員張兆歡(1)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98章 王書輝下鄉記2第406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9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19章 起步(3)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
第235章 張知府的崛起(2)第342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3)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464章 作死的朝鮮第391章 光復遼南6第336章 制度這個事兒(1)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139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1第273章 承天事變(7)第150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2第448章 不好消化的巨大刺激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193章 武昌起義(3)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222章 馬祥麟的轉變(5)第9章 婚事(1)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170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2)第329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4)第217章 程紹之死(2)第78章 大練兵(2)第470章 萬事有理黃錦康第455章 南京是個大包袱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44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4)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48章 新奇的生活(2)第450章 亂世中的一家人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219章 馬祥麟的轉變(2)第386章 光復遼南1第148章 簡單邏輯4第131章 工業化的浪第476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4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236章 張知府的崛起(3)第384章 東改編3第468章 郵政局裡的兩個人第167章 造反和革命(1)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20章 起步(4)第216章 程紹之死1第243章 肖文龍的覺醒(3)第346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7)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153章 紅旗漫卷出枝3第254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2)第101章 王書輝下鄉記5第466章 五級鉗工李有福第157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1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1)第349章 炮擊金州衛(2)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474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2第283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3)第413章 船上偶遇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77章 大練兵(1)第57章 工業的獠牙(1)第123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4第487章 大刀正向沙俄的粗脖子上砍去第104章 王書輝下鄉記8第135章 入學風波4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192章 武昌起義(2)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237章 張知府的崛起(4)第412章 後金內訌第109章 第一次反圍剿2第318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7第173章 審判(1)第127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8第217章 程紹之死(2)第252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6)第21章 起步(5)第242章 肖文龍的覺醒(2)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79章 大練兵(3)第261章 學員張兆歡(1)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98章 王書輝下鄉記2第406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9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19章 起步(3)第176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2)第251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