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

王書輝是個唯物主義者。唯物主義者是講究理性的。

當然了,雖然他並沒有偏執到認爲所有“無法證僞的理論都是耍流氓”的程度,可是從某種程度上講,唯物主義者都是相當的冷酷無情的。

不管在現代社會的那些“真正”的專業人士看來王書輝的理論水平是多麼的粗陋和淺薄,可是他還是認爲,整個人類社會的一切,其實都包含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互動之中。

雖然他對開創了新中國,把中國帶入新文明時代的毛老人家無比的崇敬,可是他對於新的中國的看法仍舊是:“前三十年的中國是落後的生產力無法適應先進的生產關係。後三十年的中國是落後的生產關係無法適應先進的生產力。”

在人類進入到文明時代之後,特別是對於中國來說,實際上無論是怎麼強調中華文明的偉大創造力,但是在以千年爲單位的時間記敘上,中國的生產力發展都是處於一種極度緩慢的幾乎是以近乎水平的帶有微不足道的上升趨勢的脈絡在發展着的。

緩慢的生產力的發展,使得在初秋戰國時代產生的代表了農業文明一切可行性的生產關係的意識形態,能夠在兩千年左右的時間裡,一直適用。

也就是說,從歷史上我們就可以看到,作爲生產關係的理論形態而存在的意識形態,實際上在封建農業中國兩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並沒有絕對的革命性的發展。不是儒家,就是道家,不是法家,就是墨家。各種各樣的意識形態雖然好像在不停的轉化,但是從本質上講,整個中國封建農業時代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都沒有任何革命性的進步。

這就是爲什麼封建週期律在中國的農業文明時代裡不斷的被證實的原因。

當然了,在整個世界都處於封建農業時代的漫長曆史中,和西方世界比較起來,似乎中國這個大一統中央王朝的穩定性要高的多。可是以毀滅人口和破壞生產力的方法以宣泄階級矛盾的方式毀滅舊王朝,崛起新王朝的形式,仍舊堅定不移的在全世界範圍內不斷的上演着。

這就是爲什麼作爲工業文明前的學者,英國的馬爾薩斯和中國的洪吉亮所提出的人口理論能夠成立的原因。但是無論是馬爾薩斯還是洪吉亮,他們都沒有看到工業革命的出現;他們都沒有意識到人類文明革命性的進化可能;他們都沒有認識到,幾千年的生產力的積累,將會產生飛躍性的進步;整個人類的生產力水平將會出現農業時代的人所無法理解的爆發。

所以說,從最最宏觀的角度上講,王書輝明確的知道作爲一個穿越者,特別是作爲一個和那些單向穿越的穿越者不同的自己,有着什麼樣的歷史使命。他就是要把先進的生產力和先進的生產關係從現代時空引進到明朝末年的中國,從而徹底的改變中國以及世界的命運。

當然了,很多人可能會認爲,王書輝鐵血冷酷的對待已經腐朽沒落的,完全不可能適應新的生產力和生產系的封建地主階級,是非常的不人道的做法。可是對於王書輝來說,革命性的生產力要求的是革命性的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生產關係。一切對於新生產力和新生產關係具有阻礙性作用的因素,都是必須被清除的對象。

更何況,現代中國的實際情況已經明確的告訴了王書輝,因爲對於代表了落後生產關係和落後生產力的那些腐朽人物的心慈手軟,在各種運動中苟延殘喘下來的它們,是怎樣以一種怎樣喪心病狂的形式,不惜以勾結外國,毀滅國家和民族的方法,不惜一切的想要通過種種陰謀來摧毀新中國的。

在中國的進步,人類文明的發展面前,徹底的,毫不留情,不給子孫後代遺禍的滅絕它們,其實才是革命者最真誠的人道主義的情懷。

更何況,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係的改變,固然會讓處於農業社會的中國人民感到不適應。成爲社會化大生產的一個簡單環節,成爲整個工業化社會的一個單純的零部件,確確實實的是在摧毀人們對於田園牧歌式的農業文明的美好想象。但是,如果人類沉迷在那種田園牧歌式的美好想象中,那麼人類社會就沒法真正的進步。

沒有電力,沒有科技,惡劣的生存環境,大量無法治癒的絕症,這纔是農業文明最最實際在的本質。

如果因爲那種田園牧歌式的幻想,如果因爲那種根本無法實現而且也從來沒有實現過的“恭謙禮讓”的理想社會就放棄對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發展的追求,那麼人類就將永遠生存在自家周邊不超過十里那一畝三分地的令人窒息的空間裡。

沒有對於海洋的探索,沒有對於整個世界的探索,沒有星辰大海的圖景。對於王書輝來說,這纔是對於人類最大的殘忍和冷酷。

和大部分人不同,王書輝不是那種享受着工業文明然後帶着田園牧歌的幻覺,用一種僞善的聖母心態去看待封建農業社會的人。

他的理想更加的現實,他的想法更加的實事求是,他的做法更加偏向於那些生活在貧窮和疾病中的古代農業社會裡的人民羣衆。只不過,在原本的時候,作爲一個普普通通的能夠正面認識工業文明和科學社會學理論的大學老師,他只能在腦子裡去思考這些事情。

但是一個偶然獲得的時空門,使得人形哆啦a夢王書輝,具有了實踐自己想法的可能。

違背生產力自然發展的結果,違背現存的生產關係,強行的把工業文明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帶到農業社會來,確實會給這個時代的人們帶來巨大的痛苦。

這就像給一個原本是纏了兩千年小腳的,早就已經氣喘吁吁不堪重負的老祖母放腳一樣,這個過程是非常非常的痛苦的。可是讓這個老祖母的兒孫現在給她放腳,也總比再過幾百年後讓一羣外國強盜和土匪用刺刀和鐵蹄,用堅船和利炮給她放腳要好的多。

封建農業時代的中國就是這樣一個老祖母,而王書輝,就是那個繼承了這位老祖母的一切血脈但是有着完全不同的新思想的兒孫。

他在明末中國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讓中國這個老邁的祖母重新煥發生機,再次健步如飛。

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155章 紅旗漫卷出枝5第79章 大練兵(3)第196章 武昌起義(6)第165章 鬆滋大開復興會花(1)第207章 連鎖反應8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498章 因複雜的生產過剩第482章 中倭新關係2第9章 婚事(1)第381章 魯東土地革命6第68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2)第380章 魯東土地革命5第363章 建設新湖北(6)第429章 敲響喪鐘的人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445章 孫元化的小藥丸兒第2章 穿越(2)第103章 王書輝下鄉記7第27章 開始(3)第354章 炮擊金州衛(7)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435章 複雜繁重的準備工作第237章 張知府的崛起(4)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300章 朱舜水訪武昌(5)第12章 婚事(4)第406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9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210章 保民軍第一戰3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277章 魏忠賢的疑惑(3)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9章 婚事(1)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87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2)第402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5第211章 保民軍第一戰4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486章 小朋友不聽話第265章 學員張兆歡(5)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407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0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2)第171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3)第98章 王書輝下鄉記2第260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8)第486章 小朋友不聽話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第173章 審判(1)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383章 東改編2第240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2)第15章 立足(3)第376章 魯東土地革命(1)第438章 王書輝從沒想過當皇帝第34章 理念(2)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6章 準備(2)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68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2)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59章 工業的獠牙(3)第371章 在山東(6)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154章 紅旗漫卷出枝4第27章 開始(3)第287章 新的開始(4)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420章 小攤老闆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207章 連鎖反應8第284章 新的開始(1)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180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6)第98章 王書輝下鄉記2第247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1)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13章 立足(1)第241章 肖文龍的覺醒(1)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460章 國家級吉祥物的鬱悶
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155章 紅旗漫卷出枝5第79章 大練兵(3)第196章 武昌起義(6)第165章 鬆滋大開復興會花(1)第207章 連鎖反應8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498章 因複雜的生產過剩第482章 中倭新關係2第9章 婚事(1)第381章 魯東土地革命6第68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2)第380章 魯東土地革命5第363章 建設新湖北(6)第429章 敲響喪鐘的人第404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7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74章 骨幹的產生(2)第445章 孫元化的小藥丸兒第2章 穿越(2)第103章 王書輝下鄉記7第27章 開始(3)第354章 炮擊金州衛(7)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108章 第一次反圍剿1第435章 複雜繁重的準備工作第237章 張知府的崛起(4)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364章 建設新湖北(7)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300章 朱舜水訪武昌(5)第12章 婚事(4)第406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9第179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5)第210章 保民軍第一戰3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93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8)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277章 魏忠賢的疑惑(3)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401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4第9章 婚事(1)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87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2)第402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5第211章 保民軍第一戰4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486章 小朋友不聽話第265章 學員張兆歡(5)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407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0第96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2)第171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3)第98章 王書輝下鄉記2第260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8)第486章 小朋友不聽話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253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1)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第173章 審判(1)第416章 人民陪審制度第233章 四省攻鄂(10)第383章 東改編2第240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2)第15章 立足(3)第376章 魯東土地革命(1)第438章 王書輝從沒想過當皇帝第34章 理念(2)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289章 地方工作(2)第6章 準備(2)第337章 制度這個事兒(2)第410章 曾德昭的皈依第68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2)第294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1)第59章 工業的獠牙(3)第371章 在山東(6)第317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6第154章 紅旗漫卷出枝4第27章 開始(3)第287章 新的開始(4)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444章 北伐第一戰第420章 小攤老闆第67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1)第457章 金盃白刃下的自治第207章 連鎖反應8第284章 新的開始(1)第185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1)第427章 這次的整風不一樣第159章 反動派和革命者的鬥爭(3)第180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6)第98章 王書輝下鄉記2第247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1)第143章 有人開始“起高樓了”1第13章 立足(1)第241章 肖文龍的覺醒(1)第355章 炮擊金州衛(8)第460章 國家級吉祥物的鬱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