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永除藩鎮隱患

谷、岷二王的事需要小心處理,他們不僅僅代表自己,身後還有韓、沈、安、唐、郢、伊六位沒有分封的親王,他們可眼巴巴地等了N年,等着分封了。

先前建文皇帝大力推行削藩之策,他們當然不敢頂風提起這事。現在是老十二朱柏坐上了皇位,這些自認爲立下從龍大功的親王,自然要探探朱柏的口風。

俗話說,屁股決定腦袋,坐在什麼位置就想着什麼事情。此刻朱柏已然登基,不再是大明的一個藩王,自然也不想爲自己的統治留下什麼隱患。

藩王的問題分封問題,一個處理不好就會爲後世子孫留下棘手的麻煩。尤其是在自己奪位成功的情況下,不能給別的藩王留下可以效仿的妄想。

尤其是朱久炎,他固然不是非常清楚明朝的歷史,但對於明太祖朱元璋和永樂皇帝的事情也是非常清楚的。尤其是永樂大帝的改封之策,他覺得可以借鑑,在這個基礎上再優化一下。

朱允炆的削藩之策,對於藩王來說固然是飛來橫禍,但對大明社稷來說,卻是一樁好事。只是朱允炆年紀太輕,性子急,步子邁得太大,想同時乾的事情太多,就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加之,他的想法是一回事,執行起來是另一回事。這才弄得江山分崩離析,給了自己以可乘之機。

但是藩王的問題也不能不解決,朱久炎與父皇其實商量過不只一次了。父子倆已經達成共識,決定用更加緩和的政策,先安定諸王之心,再慢慢予以削減,儘量不使諸王心生不滿。

當然,適當的威壓還是必須的,這一點朱柏跟朱久炎的想法一樣。

只見朱柏拿起旁邊的奏疏,一邊翻看,一邊緩緩說道:“讓他們先等等。”

馬進忠應諾退出。朱柏開始潛心批閱奏疏,朱久炎也就順勢告退。

半個時辰之後,朱久炎才晃晃悠悠地走進乾清宮。

只見谷、岷二王還直挺挺地站在乾清宮前,腰腿都站疼了,也不敢隨意亂動一下。

別看新朝初立,但新朝兵馬是何等的厲害,皇帝的手段如何的乾淨利索,別人不知道,他們可是一清二楚。現在御案後坐着的可不是他們的侄子了,而是他們的哥哥,既是君,又是兄,由不得他們不小心謹慎。

尤其是在這討封的當口,一點點錯誤他們都不想犯。

先前求見朱柏的時候,朱柏痛快地答應了,可當他們到了乾清宮,那個馬進忠卻傳來口諭,讓他們在此等待,卻沒有給出任何理由。

哪怕沒有理由,哪怕已經苦候了半個時辰,哪怕這殿前的寒風吹得他們腹背陣陣寒冷,刺骨的涼意也沿着厚實的靴底上溯到腿腳,谷、岷二王也不敢有絲毫牢騷。正在疲憊交加的時候,這死太監馬進忠才從裡面走了出來,人五人六地宣道:“太子殿下宣兩位王爺進去。”

谷、岷二王,腳板都麻得不聽使喚了,擡腿一邊活動着,一邊陪笑着打探口風:“馬公公,怎麼是太子相召?陛下在忙碌嗎?”

“王爺,這個奴婢可不知道,別讓太子殿下久等了,還是快隨奴婢進來吧。”

對於朱久炎這個侄子,谷、岷二王可更不敢怠慢。

谷王還好,他只是聽聞朱久炎的衆多傳聞;而旁邊的岷王可就完全不同了。千里之外的運籌帷幄,舟山上的見識,讓他徹底明白了朱久炎是何等厲害。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岷王已經知道了天地的廣闊,華夏海軍的無敵實力。

他對朱久炎這個侄子可是既感恩,又懼怕,朱久炎與見朱柏,前者更讓他緊張。他也明白此刻他與谷王一齊前來討封可不是個什麼受待見的事情,尤其是在與谷、韓、沈、安、唐、郢、伊七王密謀之後的情況下。

在谷王詫異的目光中,心虛的岷王艱難地挪動腳步,跟隨馬進忠進入乾清宮。兩人一齊朝着端正主位的朱久炎行禮:“微臣朱桂(朱楩)參見太子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兩位王叔勿需多禮。”朱久炎趕緊起身避開他們行禮,微笑着虛扶一下,示意二王免禮,又轉頭吩咐馬進忠道:“給兩位王叔賜坐,端兩碗薑湯來,給兩位王叔去去寒,再挪兩個火盆過來。”

谷、岷二王連連道謝,側身坐在搬來的錦墩之上。小內侍送來薑湯,兩人輕手輕腳地接過薑湯喝下肚去。

一碗薑湯下肚,二人感覺被凍麻木的身子暖和多了,渾身上下也有了力氣,連忙拱手謝恩:“謝太子殿下。”

朱久炎搖了搖頭,他對二王的態度還是很滿意的,不仗着輩分倚老賣老,謹小慎微,懂得尊卑,讓自己對他們增加了不少好感。

朱久炎開門見山地說道:“父皇在處理部隊佈防,實在抽不開身,所以就派我先過來問問,還請兩位王叔不要介懷。”

“哪裡,哪裡,陛下日理萬機,自然是國家大事重要。”

“對對對,這事,嘿嘿,嘿嘿,跟太子說也是一樣的。”

“兩位王叔,此次求見父皇,不知所爲何事?”朱久炎開門見山地說。

谷王身爲兄長自然當先回話,“太子殿下,微臣此次求見,只爲感謝皇上的隆恩。皇上體恤宗親,恢復了諸王封號與封地,此乃天高地厚之恩,微臣實在感激非常!”

“微臣也是感激不已。”

岷王不需要出頭,甘當復讀機。

朱久炎微笑道:“兩位王叔不必如此見外,我們都是一家人,自當親親和睦。兩位王叔的來意,小侄清楚了。”

他自然聽懂了二王的言下之意,繼續道:“代王叔的封地沒什麼問題,不日就出京回藩。至於周王叔、齊王叔,父皇也已決定爲他們討回封地。小侄已接受皇命,不日就將率軍過江接收梅殷兵馬,同時爲周、齊二王叔擺平李景隆與鐵鉉,爲他們討回封地;至於二位皇叔的封地,我有些建議,不知二位王叔,可否願意聽聽朱久炎的想法?”

“殿下請講。”谷、岷二王聽到新朝如此善待周、代、齊三王,心中已經穩定了一大半,連跟着燕王走的周王,朝廷都幫他討回封地,他們這些有從龍之功的親王還能受到虧待嗎?

“那小侄就姑且說說,兩位王叔也姑且聽聽。”朱久炎吩咐馬進忠將牆壁上的大明堪輿圖打開,自己起身用指揮棒指着地圖道:“谷王叔,宣府苦寒,北疆危險,實在算不得好封地,小侄建議,您可否願意換到宜居好發展的地方?”

“這,這……”谷王有些愕然:“不知殿下希望微臣改換何處?”

“這個地方。”朱久炎將指揮棒,移動堪輿圖右下角新添加的地方道:“朝廷準備重新設置澎湖巡檢司,管理澎湖列島。另外父皇將右邊這個大島賜名寶島行省,新設了寶島布政使司,谷王叔的新王府可以設在寶島的西南部。”

朱久炎的指揮棒停在寶島坐下角的位置,“寶島我已經發展很久了,島上的寶島族大多也已經加入了華夏海軍,島上已經築好幾座新城,數個港口也已經通航,其中臺安城更是十分繁華,不僅是華夏海軍的海外基地之一,周圍遍佈木料、礦產資源遍佈。如此得天獨厚的環境,極爲適合開設市舶司,引各國商人貿易。而且寶島氣候溫潤,土地肥沃,可以用來種植甘蔗、水稻等等作物,產量極高,質量甚佳……”

谷王神色微動,但仍然不動聲色地聽着朱久炎忽悠。

“王叔要是願意,小侄可以替王叔請封在這裡,寶島的西南部,當然您的長史府一樣會遷過去協助王叔管理,徵收的賦稅三分之二歸可以歸王叔,但王叔只能保留兩護衛兵馬,您看這樣如何?”

谷王的臉色有些難看,想反駁卻有些不敢,聽朱久炎的語氣,他倒還佔了好大便宜似的。一個統領數萬兵馬的塞王,一個宣府重鎮,換一個鳥不拉屎,連聽都沒聽過的地方,還是個海外荒莽之地,還只能保留兩衛兵馬,這不就是變相的流放,想玩死自己嗎!連以前的朱允炆都沒這麼玩過人!

要弄可以直接弄死啊!至於這麼玩我嗎!?

谷王不由得看了旁邊的岷王一眼,卻發現岷王雙眼竟然大放光芒,一臉驚喜,還不住地朝着自己點頭。

谷王覺得這裡面可能有什麼沒有弄懂的地方,給了岷王一個求助的眼神。岷王卻是不敢隨便開口,用請示的目光看向朱久炎。

朱久炎呵呵一笑,伸出手來,示意岷王代他解釋。

他相信在舟山上生活了很久的岷王,必然會了解到海洋貿易的厲害之處。要不是自己沒有多餘的精力去發展寶島的其他地方,要不是此刻的寶島大部分地方確實荒涼,需要大力開發,以寶島的資源以及優渥的地理環境,他還有些捨不得呢。

岷王沒有讓朱久炎失望,賣力地說服起谷王來:“十九弟,這寶島可是個好地方,雖然此刻還沒有多少人,但我在舟山時可沒少聽人說起寶島。聽說太子殿下不僅在海外就將寶島收入了版圖,還收了海貿十分發達的三山王國……東海以及南洋各國的商人都要到寶島停靠呢,而且從寶島乘船到閩南只需一天而已,回京城也十分方便,反正這寶島,確實是個好地方,可比塞外那苦寒之地要好多了。”

“嗯……”經過岷王的提醒,谷王這纔想起朱久炎的兵馬是如何突然出現在定海城的。海外若是不好發展,朱久炎如何弄起那麼龐大的一支海洋艦隊?

谷王可不是個什麼沒見識的人,他深知打造一艘海洋鉅艦、培養一船開動鉅艦的水手需要多麼大的花費。這麼一想,寶島還真是名副其實,是個絕佳好去處?

前景雖然很好,但也需要自己努力,現在這樣子,哪裡有塞王的風光與權勢?

但改封的事情,明顯不是朱久炎一個人的注意,只是沒有強硬的通知下來而已。谷王明白其中的厲害,滿臉糾結。

朱久炎見谷王陷入深思之中,也不逼迫,轉頭對岷王說出了改封之事,“岷王叔,沐晟已經對我父皇上表慶賀,沐家乃是西南鎮守,爲咱太明的長治久安,爲了皇室與沐家的和睦,您的封地……”

“微臣願意改封寶島,還請殿下向陛下代爲轉述。”

岷王自然明白朱久炎的意思,相較於大明的穩定,他與沐晟的私人恩怨顯得實在微小,任何一個朝廷也不會幫他私人去搞報復。而且他深受朱久炎的厚恩,也實在不能在新朝剛立的時候再次挑出與西南重臣的矛盾,讓朝廷難做。

“王叔深明大義。小侄子會建議父皇從替換下來的上十二衛中配給皇叔兩衛,其家眷也一併遷往寶島,另外小侄還會遷移數萬寶島族人;鼓勵廉州、閩南漢民遷到王叔的封地,協助王叔開發封地。”對於第一個同意去寶島就藩的岷王,朱久炎自然要給其豎個典型,讓藩王們意識到就藩海外的好處,主動且積極地提出改封之事,並從此形成定製。

朱久炎解決藩王隱患的辦法跟後世西方的大航海政策差不多,先削弱藩王護衛軍的同時,擴大他們在海外的自主權利,給他們擁有截留一部分賦稅的權利,讓他們能夠向駐外總督一樣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

封地只要發展起來了,也就不會像內陸藩王一樣,受朝廷的財政權利所制;朝廷也相應地減少了很大的財政負擔,也就沒有後世數百萬宗親吃垮國家的尷尬局面。

海外封地發展得越好,藩王得到的好處便越多,藩王們也就更有發展、建設封地的積極性。

海外的荒蕪之地得到快速發展,既爲朝廷節省了大筆開支與精力,也同時在很大程度上平穩地解決了藩王的隱患問題。

而且在穩固海外飛地的同時,朝廷也不會擔憂藩王造反。一是藩王的兵力受到了極大削弱,不再出現擁有極大兵權的塞王;二則海外已經給朱久炎經營了很多,華夏海軍發展領先時代幾十年,藩王們除了增加財富之外,絕不可能擁有強於華夏海軍的實力。

華夏海軍既是藩王們在海外的後盾,也同時是垂直管理他們的上級機構。朝廷只要控制着華夏海軍,所有海外藩王,哪怕發展數代,也同樣會受到朝廷的管理,朝廷讓他們幹什麼,他們就必須幹什麼。

藩王們若是發展得好,還可以反過來爲朝廷創造不小的收入;當然若是有昏聵的、不積極作爲的藩王,朝廷也沒有什麼虧損,封地已經給了你,權力也給你增加了,你自己不發展,那就只能過着清苦的日子,朝廷可不會花大力氣扶助。

第二百四十六章 朱久炎的演技第一百七十章 狂人藍寶兒第六百六十八章 就是這麼荒唐第九十章 蹊蹺的落水第五十四章 抽絲第六百八十六章 一鳴驚人金幼孜第四百二十七章 文臣失和 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徐家兄弟第六百一十九章 重掌荊州城第六百五十八章 全軍出擊!第二百四十八章 橡膠人朱柏第二百六十二章 輕紗幔帳第一章 湘王世子朱久炎(精修)第三百五十二章 極度自尊的朱孟熜 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願隨王爺成就大業!第七百九十二章 戰馬咆哮、刀光閃爍!第五百四十四章 不合法的聖旨第七百九十七章 巨浪中的奇蹟第四十三章 軍戶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備開戰 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連下五十城!第四百一十七章 真有遺詔!第三百二十三章 耳鬢廝磨(第三更)第三百七十三章 替王爺爭皇位!第四百六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七百七十七章 朱久炎VS朱高熾 上第九十章 蹊蹺的落水第八百一十三章 愛妃,你這是?第六百一十四章 剿滅逆藩!第一百五十章 周而復始的循環第一百三十八章 金子和銀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淘寶商樓第三百七十七章 繼皇帝位第八百零三章 政治家朱棣 上第五百八十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二百八十三章 辣手摧花 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皇爺爺教了些什麼?第七百七十三章 朱高煦在此!第五百八十六章 支援燕王府第六百六十五章 越瞭解越恐懼第二百一十五章 僥倖過關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智若愚安樂公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八十九章 暗流第一百四十七章 傳世秘笈 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成功邁出第一步第二百六十五章 賊訊第二百八十二章 妖嬈柔媚第四百七十一章 盛況空前第七百九十五章 遊走於生死之間第五百八十三章 並肩作戰第六十一章 整治第六百九十九章 塞外天堂第七百四十七章 新的時代第十一章 洪武 第三百五十三章 極度自尊的朱孟熜 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十府五十城都丟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天真的朱允炆 中第三百一十八章 金銀逞威第二百五十一章 燙手的銀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皇帝的日常 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絕妙的入京計劃第六百三十九章 百萬征討大軍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臣死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名正才能言順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可探究的二三事第一百零六章 整軍追擊第十七章 百夷 第三百一十六章 “我是臥底!”第七百七十五章 叔侄再見第三百一十八章 金銀逞威第六百二十五章 湘王炮之威第五百七十四章 刺殺訊息第六百五十三章 鏖戰第五百七十九章 盛庸第一百二十章 搗毀一切第五百四十三章 朱柏發難第三百零八章 心中的岩漿 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反常的洪武皇帝第二百八十二章 妖嬈柔媚第七百一十六章 還不如明搶!第七百三十二章 樹倒猢猻散第五百六十一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二十七章 “完美政客”第九章 錦衣 (精修)第六百三十六章 論演講的重要性第三百五十六章 把這天下都奪過來!一百六十六章 楚王府的反擊 中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備開戰 上第六十一章 整治第三十五章 出場第三十五章 出場第三百八十六章 成功邁出第一步第六百四十七章 馬革裹屍還第六百五十二章 浴血奮戰第七百二十三章 聽皇后的話第二百零一章 寧王出場第二百一十二章 優等生朱允炆第七十一章 歸屬
第二百四十六章 朱久炎的演技第一百七十章 狂人藍寶兒第六百六十八章 就是這麼荒唐第九十章 蹊蹺的落水第五十四章 抽絲第六百八十六章 一鳴驚人金幼孜第四百二十七章 文臣失和 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徐家兄弟第六百一十九章 重掌荊州城第六百五十八章 全軍出擊!第二百四十八章 橡膠人朱柏第二百六十二章 輕紗幔帳第一章 湘王世子朱久炎(精修)第三百五十二章 極度自尊的朱孟熜 上第五百九十五章 願隨王爺成就大業!第七百九十二章 戰馬咆哮、刀光閃爍!第五百四十四章 不合法的聖旨第七百九十七章 巨浪中的奇蹟第四十三章 軍戶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備開戰 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連下五十城!第四百一十七章 真有遺詔!第三百二十三章 耳鬢廝磨(第三更)第三百七十三章 替王爺爭皇位!第四百六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七百七十七章 朱久炎VS朱高熾 上第九十章 蹊蹺的落水第八百一十三章 愛妃,你這是?第六百一十四章 剿滅逆藩!第一百五十章 周而復始的循環第一百三十八章 金子和銀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淘寶商樓第三百七十七章 繼皇帝位第八百零三章 政治家朱棣 上第五百八十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二百八十三章 辣手摧花 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皇爺爺教了些什麼?第七百七十三章 朱高煦在此!第五百八十六章 支援燕王府第六百六十五章 越瞭解越恐懼第二百一十五章 僥倖過關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智若愚安樂公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第八十九章 暗流第一百四十七章 傳世秘笈 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成功邁出第一步第二百六十五章 賊訊第二百八十二章 妖嬈柔媚第四百七十一章 盛況空前第七百九十五章 遊走於生死之間第五百八十三章 並肩作戰第六十一章 整治第六百九十九章 塞外天堂第七百四十七章 新的時代第十一章 洪武 第三百五十三章 極度自尊的朱孟熜 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十府五十城都丟了!?第四百六十二章 天真的朱允炆 中第三百一十八章 金銀逞威第二百五十一章 燙手的銀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皇帝的日常 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絕妙的入京計劃第六百三十九章 百萬征討大軍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臣死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名正才能言順第五百七十五章 不可探究的二三事第一百零六章 整軍追擊第十七章 百夷 第三百一十六章 “我是臥底!”第七百七十五章 叔侄再見第三百一十八章 金銀逞威第六百二十五章 湘王炮之威第五百七十四章 刺殺訊息第六百五十三章 鏖戰第五百七十九章 盛庸第一百二十章 搗毀一切第五百四十三章 朱柏發難第三百零八章 心中的岩漿 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反常的洪武皇帝第二百八十二章 妖嬈柔媚第七百一十六章 還不如明搶!第七百三十二章 樹倒猢猻散第五百六十一章 一石二鳥第七百二十七章 “完美政客”第九章 錦衣 (精修)第六百三十六章 論演講的重要性第三百五十六章 把這天下都奪過來!一百六十六章 楚王府的反擊 中第四百四十三章 準備開戰 上第六十一章 整治第三十五章 出場第三十五章 出場第三百八十六章 成功邁出第一步第六百四十七章 馬革裹屍還第六百五十二章 浴血奮戰第七百二十三章 聽皇后的話第二百零一章 寧王出場第二百一十二章 優等生朱允炆第七十一章 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