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武器的進步

三十、武器的進步

伊里亞斯特造船廠只接到了三艘國外戰列艦的訂單,阿根廷人兩艘,巴西一艘,這三艘戰列艦的設計則按照帝國最新建造的“聯合力量”級進行了不大的改動,稍稍放大了艦體。李海頓所期望的是在1912個贏得兩到三艘俄國或是日本人的訂單,可惜根本無法辦到。日本人一貫在英國船廠訂購軍艦,這裡面外交方面的因素佔了主導,而俄國人則決定自己建造。

李海頓這兩年的關注重點明顯轉移到了帝國陸軍的建設上面,令人感到高興的兩條消息是博洛耶維奇被晉升爲克羅蒂亞-斯洛文尼亞軍區司令,這位深受李海頓軍事思想影響的陸軍中將曾表示過全力支持李海頓的陸軍改革方案。

另外一條消息是他將兼任蒂羅爾防衛軍司令,這樣他就會擁有了實際的陸軍指揮權。雖然皇家蒂羅爾射手隊只擁有四個步兵團,但李海頓卻自信能在三年內將他們擴充到兩到三個訓練有素的山地步兵師。

李海頓已經將駐的裡雅斯特和波拉的海軍守備部隊改造成了兩個稍具規模,而且富有進攻性的海軍陸戰旅,他準備在靠近意奧邊境的格魯阿羅再組建出他的第三支陸戰旅。奧匈帝國的軍工產業從來不缺乏製造能力,卡爾森、斯泰爾、林茨和的裡雅斯特都是著名的軍械生產地,如果全部動員,其每年的生產能力足以武裝500萬的軍隊。

但帝國陸軍部的官員們卻只盯着重型火炮、重機槍和重型迫擊炮的製造,卻忽視了輕型支援火力的研發與裝備。其實在1903年,丹麥軍隊就已經開始裝備“麥德森”式輕機槍,這款設計不錯的氣冷式機槍重量不到10公斤,只是持續火力稍差。

但這不是問題,三十發彈匣實際上在後世也證明是個均衡的選擇,太重的彈鏈或是彈鼓會影響到步兵的機動能力,而且在缺少機械運輸的情況下,步兵的負重和攜帶能力總是有個限度。斯特萊亞機械製造公司在1905年購買了“麥德森”機槍的專利,其後,位於卡爾森的分廠槍械設計師瓦克拉夫.哈里克與魯道夫.杰倫一齊根據導氣式自動槍機原理也設計出一款可更換槍管的氣冷式機槍。

經過伊斯萊亞公司內部測試,採用50發彈鼓供彈的卡爾森1906機槍性能足以媲美馬克沁和麥德森機槍,它比水冷式的馬克沁重機槍要輕得多,採用了可摺疊的兩腳支架,重量只有13公斤。

但帝國陸軍部軍械部門認爲這種重機槍不如馬克沁機槍一樣擁有持久的火力,拒絕用它來替帶水冷式的馬克沁重機槍。李海頓卻覺得這種重武器已經足夠有用,決定用它來取代海軍陸戰隊裡笨重的馬克沁機槍。

海軍方面向卡爾森工廠訂購了150挺卡爾森1906式風冷重機槍,哈里克和杰倫分享了公司提供的20000克朗獎金,並且還擁有着今後的專利。伊斯萊亞公司爲哈里克和杰倫提供了兩挺麥德森機槍的樣槍,要求兩人將卡1906重機槍的重量消減到10公斤以下。

1909年,兩人分別設計製造出了各自的樣槍,經過比較,伊斯萊亞公司選中了哈里克的設計方案,杰倫的設計與麥德森過於相像,而哈里克卻別出心裁地採用了一種上部彈匣供彈的方式。

這樣可以避免引起所謂的專利糾紛。

當李海頓在第一眼看到Ka1909機槍時,恍然有一種熟悉的感覺:捷克式?ZB26輕機槍?哦,當然不是,只是兩者太像了。

這種輕機槍很快得到了陸軍部的認可,陸軍在1911年訂購了首批40挺樣槍。這款輕機槍最終被命名爲卡爾森1911輕機槍,最終陸軍部在1912年下達了採購4000挺Ka1911輕機槍的大訂單,海軍方面也訂購了600挺。

伊斯萊亞在帝國軍工方面的另一貢獻是各種小口徑的火炮,雖然在大口徑火炮領域無法與斯柯達公司競爭,但伊斯萊亞公司獨闢蹊徑,在小口徑火炮方面卻自有獨到之處。

早期的火炮最初採用炮架結構的剛式助退復進方式,這樣很容易造成火炮在發射後由於後坐力的作用導致炮架移位,爲再次調整着彈點增加了難度。在十九世紀末,各國已經開始研究爲火炮填加液壓制動裝置了。

德國人採用的是彈簧式液壓助退復進裝置,這種助退復進機在18.95年研製成功,頓時成爲了德國人的驕傲。他們認爲他們完美地解決了火炮在發射後的助退復進難題,德國人總是容易目空一切。實際上法國人在隨後就改良了德國人的設計,18.97年他們在法國的陸軍火炮上安裝了一種類似氣缸活塞式的液壓助退復進裝置,纔算完美地解決了陸軍火炮助退復進機的難題。

活塞式氣動液壓助退復進裝置比德國人的彈簧式液壓助退復進機反應更爲迅速,加裝了這種助退復進機的法國陸軍75毫米火炮每分鐘能發射15發炮彈,幾乎是德國人的兩倍。法國人耐心地保守着這個秘密,直到1914年戰爭爆發。

伊斯萊亞公司在1911年才研製成功這種助退復進機,並把它們裝配到了自己的75毫米和57毫米步兵炮上面,不過陸軍部只訂購了300門,他們準備慢慢地等老式火炮淘汰時再換成這種新式的火炮。斯柯達兵工廠也引進了這種專利,將它安裝在了105毫米和150毫米的陸軍火炮上面,它們得到的訂單更少,只有120門。面對這種情況,李海頓也無可奈何,你總不能告訴陸軍部的官僚們後年就會爆發一場席捲整個歐洲的全面戰爭吧,那樣只會讓別人把自己當成一個瘋子。

李海頓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避免發生席捲整個歐洲的戰爭,結果得出的結論是這場戰爭根本無法避免,任何爲些而做的努力都是徒勞的。

隨着各國工業化水平的提高,各大工業國都面臨着生產過剩的危機,海外市場的爭奪也越來越激烈,從而導致各國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

1914年的薩拉熱窩事件只是個導火索,沒有它,整個歐洲依然會在1915年到1917年時爆發一場全面戰爭。

現在進行的無畏艦競賽只是一個表象,新興的工業國想要挑戰老牌帝國的地位,英、法兩國的排他性殖民地政策則是矛盾的焦點。如果他們還是不肯放棄到手的殖民地利益,這場戰爭就遲早會發生。

五三準備四二塞爾米亞一四一整軍一四九曙光六十大合圍五七反擊構思一五五分裂五十目標地中海三五海上示威五八反攻3十六十年99 戰略166 半島登陸一三四埃及戰記八八七牽制作戰六二帝國結構一三二埃及戰記六六十大合圍104 緬甸二152 反攻四75 怒海爭鋒三一二一七月攻勢25 大葉尼塞戰役五4一五八烏拉爾二72 挪威海四71 挪威海三九三斯卡格拉克六九五斯卡格拉克八一四五海神之戟八六七一邊倒的戰鬥154 琉球海戰二47 海軍技術七遠東80 目標阿非利加一三一強化德國海軍68 積蓄二二九海軍競賽59 高加索空戰一166 半島登陸八六海上力量一二六動盪十四投資四九桑河之戰171 東線十一遠東的大生意55 戰爭一11 海空對抗二11 海空對抗二三二混亂年代11 海空對抗二九三斯卡格拉克六122 廣西號的沉沒二60 高加索空戰二四一整軍87 直布羅陀三九十斯卡格拉克三五四新兵137 逆海三144 冰島四一四〇海神之戟三164 出埃及136 戰略85 直布羅陀一八四比薩拉比亞二34 河口六一海上之王一六一援建計劃146 冰島六106 庫班戰役二七九的黎波里76 怒海爭鋒四135 奇襲紐約四五九突破88 海嘯一147 新秩序148 制導火箭八三比薩拉比亞一90 海嘯三127 炮擊九五斯卡格拉克八四新設想四三塞爾米亞二一〇五春季攻勢二153 琉球海戰一110 助力一三八海神之戟一135 奇襲紐約四161 復仇之火二六五海上突破147 新秩序83 出航70 挪威海二81 目標阿非利加二八六海上力量5一三六激流二
五三準備四二塞爾米亞一四一整軍一四九曙光六十大合圍五七反擊構思一五五分裂五十目標地中海三五海上示威五八反攻3十六十年99 戰略166 半島登陸一三四埃及戰記八八七牽制作戰六二帝國結構一三二埃及戰記六六十大合圍104 緬甸二152 反攻四75 怒海爭鋒三一二一七月攻勢25 大葉尼塞戰役五4一五八烏拉爾二72 挪威海四71 挪威海三九三斯卡格拉克六九五斯卡格拉克八一四五海神之戟八六七一邊倒的戰鬥154 琉球海戰二47 海軍技術七遠東80 目標阿非利加一三一強化德國海軍68 積蓄二二九海軍競賽59 高加索空戰一166 半島登陸八六海上力量一二六動盪十四投資四九桑河之戰171 東線十一遠東的大生意55 戰爭一11 海空對抗二11 海空對抗二三二混亂年代11 海空對抗二九三斯卡格拉克六122 廣西號的沉沒二60 高加索空戰二四一整軍87 直布羅陀三九十斯卡格拉克三五四新兵137 逆海三144 冰島四一四〇海神之戟三164 出埃及136 戰略85 直布羅陀一八四比薩拉比亞二34 河口六一海上之王一六一援建計劃146 冰島六106 庫班戰役二七九的黎波里76 怒海爭鋒四135 奇襲紐約四五九突破88 海嘯一147 新秩序148 制導火箭八三比薩拉比亞一90 海嘯三127 炮擊九五斯卡格拉克八四新設想四三塞爾米亞二一〇五春季攻勢二153 琉球海戰一110 助力一三八海神之戟一135 奇襲紐約四161 復仇之火二六五海上突破147 新秩序83 出航70 挪威海二81 目標阿非利加二八六海上力量5一三六激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