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七章 東吳的認知

“朕沒有聽錯吧?順民你剛纔說,洛陽已經開城了?司馬炎投降了?可是現在才七月五日啊!”

“臣豈敢在這等大事上欺瞞陛下!由於蜀賊的騎兵遮蔽,我方典校始終無法接近洛陽周邊。只知道蜀賊從河北搬運過來十萬晉國戰俘,在洛陽城外進行大規模的坑道挖掘。六月中旬,我方典校遠遠看到洛陽城下,蜀賊與晉軍的投石機相互對射……之後,到了六月二十六日這一天,洛陽九門大開,並且豎起了蜀賊的旗幟……”

“嘿!好個當世第一大國!好個英明剛毅的司馬炎!說什麼以此堅城消耗蜀賊數年呢?這才四個月不到啊,居然就投降了?無恥!廢物!丟盡了他們司馬家的臉!”

“陛下,恕臣直言。晉國已滅,現在不是指責司馬家的時候。當務之急,乃是我國如何應對。臣從宛城迴轉的時候,在襄陽見到了上大將軍,上大將軍讓臣先行一步,他隨後就到。”

就在王誠剛剛說完這句話的時候,門外的宦官就進來報告了:“陛下,上大將軍到了,說是想馬上見您。”

“請他進來!”

“諾。”

少頃,陸抗在宦官的引導下趨步入內,剛剛在門口的時候,卻被門檻給絆了一跤,一下子摔倒了。

“哎呀,幼節,何至於此啊。”對陸抗這樣的將領,孫皓是真心倚重的,看到陸抗摔倒了,本能的站起身來,就想到門口去攙扶。

“陛下止步!”費力的掙扎着站起來,讓孫皓看清了陸抗的臉:面色蒼白,卻又帶有金色。嘴脣紫紺,氣若游絲……怎麼回事?這還是朕英俊瀟灑的上大將軍們?

“幼節,你這是怎麼了?”看到陸抗這副面容,孫皓是真的急了,本能的就繼續往前走。

“臣身染惡疾,可不能離陛下太近!”伸出一隻手,堅定的阻止了孫皓的靠近後,陸抗仍然按照禮法,對孫皓行了君臣大禮:“臣命不久矣,有肺腑之言獻於陛下。”

“好,好好,你儘管說,朕聽着呢。左右,都不想活了麼?一點眼力都沒有。去給上大將軍搬個漢椅不,蜀椅來。再給上大將軍弄碗熱湯。”

說起來,陸抗這幾年真的是累得夠嗆。尤其是最近一年多,他先是南下荊州,之後西進上庸,再然後又北上宛城。連番折騰下來,身體就扛不住了。

作爲超級世家大族子弟,陸家人的身體普遍不太好。昔年陸遜以一文弱書生的面目領兵,就被韓當等老將瞧不起。孫權稍稍施壓,陸遜就被氣死。在歷史本位面,陸抗也是死在西元274年,終年不過四十八歲。

“陛下。”喝下一碗熱湯,總算緩過一口氣來的陸抗對着孫皓再次拱手:“晉國已滅,我國形勢已經極爲艱難。接下來我國當如何應對,陛下可有想法?”

“這……朕其實也是剛剛纔接到順民的報告……”

“那臣斗膽向陛下獻上臣最後的方略。”

“幼節但請直言無妨。”

“謝陛下。陛下,第一條,派出使者,去洛陽和長安,分別向大漢的大司馬和皇帝致賀!”

“大漢?幼節的意思是,我們在官面上不能稱呼蜀朝了嗎?”

“陛下,此一時彼一時也。蜀賊的實力已經數倍於我大吳。這時候如果還因爲口舌之爭引起對方的不快,實在得不償失。”

“好……吧。這條朕準了。順民,記下來,稍後請丞相來一趟,商量一下出使人選。”

“謝陛下。臣接着說第二條,荊州方面,放棄宛城,全軍固守襄陽。揚州方面,還請傳令給士季,謹守壽春,不要越過淮河一步!”

“這?幼節,這不太好吧?蜀賊,不,漢國此時忙於接受關東八州,我們爲何不能趁勢多拿一點?”

“陛下,此時的宛城我們不走,估計漢國也不會來驅逐。士季若是渡過淮河去拿徐州,想來也是不難。但是這些地方,都是千里平原,沒有騎兵,是絕對守不住的!早年我國與漢國聯盟共抗曹魏的時候,我國的馬匹都是漢國供應。後來漢國拿下關中後,兩國交惡,漢國斷了馬匹供應,我們轉而向晉國買馬。但是此次戰事起後,已經有一年的時間,匹馬未曾入吳!可以預想的將來,也不會有大批次的北地戰馬進入我國……更不要說,漢國在幽州展現出來的重騎兵,是我國根本無法抵禦的了。現在,我國只能是保住襄陽和壽春兩個主要據點,爲長江防線爭取到足夠的戰略緩衝,便已足矣。這兩個地方,壽春有淮河爲屏障,襄陽距離漢江不遠。我國的水軍優勢都可充分發揮,還有守住的可能。”

“呃……”雖然知道陸抗說得有道理,但是如孫皓這種侵略性極強的皇帝,對於“開疆拓土”四個字還是難以抗拒。

“陛下!”作爲相互打交道十來年的君臣,陸抗哪裡還不知道這位皇帝在想什麼:“陛下切莫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激怒了漢國。關子豐此人,真有鬼神莫測之能。若是我們在宛城不走,他就馬上派兵來攻擊的話,臣反而輕鬆一些。若是一年兩年他都沒有動作,敢問陛下,你睡得安心麼?”

“……”

“而且陛下啊,最近幾年,我大吳每年都在出兵征伐。國庫早就不堪重負。而且,今年入夏以來,漢江流域連降暴雨。只怕不久之後,長江沿線都會爆發洪災。若是在此時還和漢國交兵,臣恐有不忍言之事。”

“幼節說得極是!”說這話的,不是孫皓,卻是接到消息,匆匆趕來的丞相萬彧:“陛下,國家近幾年來風調雨順,但越是這樣,一旦爆發洪災,其規模將極大!現在不過六月,臣接到的報告是雲夢澤水域已經比去年同期擴大了一成多。彭蠡澤也大致相同。所以今年,一定是個災年!”

“……哎,好吧,那就按幼節所言,從宛城撤兵。不過這事得等我們的使者去拜見了漢國皇帝后主動提出,以此對漢國表示友好。此外,趁着這個時間段,把宛城的百姓遷徙到襄陽附近。”

“陛下英明,臣等遵旨。”

擺擺手,孫皓憂慮的轉過頭來對着陸抗道:“幼節,你還有什麼要說的麼?”

“陛下,造化弄人。雖說陛下多年來勵精圖治,我國國力近年來迅速恢復。但由於臣等辦事不力,以至於和漢國的關子豐比起來,到底還是差了不少。現如今,漢國大勢已成,我大吳所處境地,比起自大皇帝以來,歷任皇帝都要差了很多。所以,當此之時,還請陛下韜光養晦,忍辱負重。必要的時候,晉國的太子可以交出去,便是漢國要我們遞交人質,也…….也不是不可以!”

“……”說真的,若不是看在陸抗都快病死的份上,光是他剛纔說的這些話,就足夠孫皓當場抽出佩劍把陸抗給殺咯!

“陛下,臣已經是將死之人,所言皆發自肺腑。當今之世,關子豐欲瓦解、消滅世家之心已經暴露無遺。雖然臣知道陛下一向不待見世家,但此時漢強吳弱,陛下要保全大皇帝留下的基業,還必須依賴世家。以臣所見,關子豐在關東必定掀起針對世家的腥風血雨,所以,此時我們不妨放下身段,對其虛以委蛇。待得關子豐和世家的矛盾爆發,漢國必然內亂。那時纔是我們的機會!”

第四九九章 全新的試驗第三八四章 西城之反擊(一)第三章 求知涪陵郡(一)第五十三章 我是好人哪第十七章 三代的理想(二)第四二二章 妙法迫潼關第四七六章 洛陽是雒陽(四)第二九一章 關中大決戰(十六)第二十九章 深耕涪陵郡(六)第三二六章 都是牆頭草(二)第五十八章 幕後的交易(一)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二九八章 異族的未來(一)第十七章 三代的理想(二)第一零零章 鄧艾的決心(一)第三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十)第三四六章 一路向西行(一)第三九一章 文明的交匯(一)第二七四章 中線和東線(二)第三二四章 大司馬一家(二)第五一五章 有人造反了(一)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四六八章 大陸澤之戰(三)第三七一章 現在二對二第一九零章 大司馬很忙(一)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四五八章 老驥不伏櫪(二)第四五八章 老驥不伏櫪(二)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三十一章 深耕涪陵郡(八)第五零二章 小衛求學記(一)第五一四章 糖是要給的第三四一章 國家的未來(三)第二九四章 晉國有新銳(三)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畫(三)(爲天山唐門書友加更)第二五六章 郿縣防禦戰(一)第一八九章 魏晉之禪代(二)第三八五章 西城之反擊(二)第二三六章 北伐進行時(六)第一四六章 戰爭與和平(二)第一六八章 司馬家的人(二)第四八六章 晉祚今終焉(三)第二三八章 北伐進行時(七)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三二零章 詭異的建業(二)第四八九章 一碗紅糖水第二一五章 羣鴉的盛宴(十一)第二二零章 吾乃司聞曹(一)第四二四章 悔不早遷都第二一四章 羣鴉的盛宴(十)第四一六章 潼關之佯攻第四七四章 洛陽是雒陽(二)第一三一章 誰敢比我慘(二)第三六三章 閒子變重子第三零四章 戰後的餘波(四)第一三四章 復興殲滅戰(二)第四七九章 洛陽是雒陽(七)第一四一章 復興殲滅戰(八)第四七七章 洛陽是雒陽(五)第二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一)第三零八章 關中的復甦(二)第五零一章 魂兮歸來兮(二)第五一三章 碾壓的快感(四)第四七七章 洛陽是雒陽(五)第二零五章 羣鴉的盛宴(一)被荒草章推了……第三零三章 戰後的餘波(三)第一八五章 江南的新風(二)第一一九章 復興反擊戰(一)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第一四零章 環球同涼熱第二三六章 北伐進行時(六)第六十二章 請放馬過來(三)第九十四章 鍾會的運氣(一)第二六九章 決戰的序幕(二)第四一七章 兵發蒲阪津第四七四章 洛陽是雒陽(二)第三零七章 關中的復甦(一)第四二九章 幽燕多壯士(二)第二一八章 羣鴉的盛宴(十四)第四三零章 幽燕多壯士(三)第二十一章 三代的理想(六)第三一五章 河套征伐戰(二)第二四八章 石苞的奮迅(二)第三四一章 國家的未來(三)第七十八章 彈指三年間(一)第二五四章 糧食的問題第一四一章 復興殲滅戰(八)第八章 裙帶何其多第一九三章 新生的晉國(一)第一二零章 復興反擊戰(二)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畫(三)(爲天山唐門書友加更)第一九七章 真彩雲之南(一)第五零三章 小衛求學記(二)第十一章 來個下馬威第三零七章 關中的復甦(一)第四二六章 幽燕起烽火
第四九九章 全新的試驗第三八四章 西城之反擊(一)第三章 求知涪陵郡(一)第五十三章 我是好人哪第十七章 三代的理想(二)第四二二章 妙法迫潼關第四七六章 洛陽是雒陽(四)第二九一章 關中大決戰(十六)第二十九章 深耕涪陵郡(六)第三二六章 都是牆頭草(二)第五十八章 幕後的交易(一)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二九八章 異族的未來(一)第十七章 三代的理想(二)第一零零章 鄧艾的決心(一)第三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十)第三四六章 一路向西行(一)第三九一章 文明的交匯(一)第二七四章 中線和東線(二)第三二四章 大司馬一家(二)第五一五章 有人造反了(一)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四六八章 大陸澤之戰(三)第三七一章 現在二對二第一九零章 大司馬很忙(一)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四五八章 老驥不伏櫪(二)第四五八章 老驥不伏櫪(二)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三十一章 深耕涪陵郡(八)第五零二章 小衛求學記(一)第五一四章 糖是要給的第三四一章 國家的未來(三)第二九四章 晉國有新銳(三)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畫(三)(爲天山唐門書友加更)第二五六章 郿縣防禦戰(一)第一八九章 魏晉之禪代(二)第三八五章 西城之反擊(二)第二三六章 北伐進行時(六)第一四六章 戰爭與和平(二)第一六八章 司馬家的人(二)第四八六章 晉祚今終焉(三)第二三八章 北伐進行時(七)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三二零章 詭異的建業(二)第四八九章 一碗紅糖水第二一五章 羣鴉的盛宴(十一)第二二零章 吾乃司聞曹(一)第四二四章 悔不早遷都第二一四章 羣鴉的盛宴(十)第四一六章 潼關之佯攻第四七四章 洛陽是雒陽(二)第一三一章 誰敢比我慘(二)第三六三章 閒子變重子第三零四章 戰後的餘波(四)第一三四章 復興殲滅戰(二)第四七九章 洛陽是雒陽(七)第一四一章 復興殲滅戰(八)第四七七章 洛陽是雒陽(五)第二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一)第三零八章 關中的復甦(二)第五零一章 魂兮歸來兮(二)第五一三章 碾壓的快感(四)第四七七章 洛陽是雒陽(五)第二零五章 羣鴉的盛宴(一)被荒草章推了……第三零三章 戰後的餘波(三)第一八五章 江南的新風(二)第一一九章 復興反擊戰(一)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第一四零章 環球同涼熱第二三六章 北伐進行時(六)第六十二章 請放馬過來(三)第九十四章 鍾會的運氣(一)第二六九章 決戰的序幕(二)第四一七章 兵發蒲阪津第四七四章 洛陽是雒陽(二)第三零七章 關中的復甦(一)第四二九章 幽燕多壯士(二)第二一八章 羣鴉的盛宴(十四)第四三零章 幽燕多壯士(三)第二十一章 三代的理想(六)第三一五章 河套征伐戰(二)第二四八章 石苞的奮迅(二)第三四一章 國家的未來(三)第七十八章 彈指三年間(一)第二五四章 糧食的問題第一四一章 復興殲滅戰(八)第八章 裙帶何其多第一九三章 新生的晉國(一)第一二零章 復興反擊戰(二)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畫(三)(爲天山唐門書友加更)第一九七章 真彩雲之南(一)第五零三章 小衛求學記(二)第十一章 來個下馬威第三零七章 關中的復甦(一)第四二六章 幽燕起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