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酒樓破襲

大同121年五月初三。

“駕!駕!”官道上塵土飛揚,十三匹駿馬飛馳而過。

趙儼策馬狂奔在長安郡和漢川郡之間的官道上,臉上神色凝重,雙眼緊盯前方。身後馬蹄聲密如鼓點,十二騎身着黑色武士服的大漢緊緊跟隨。

五日前小皇帝秦熠將皇位禪讓給他的叔叔翼親王秦琦,帶着青衣衛出城而去。三日前皇上秦琦下了密旨,命令趙儼接任漢川郡郡守,並於漢川郡以追捕逃犯爲名將秦熠秘密截殺。

看着前方慢慢隱現的漢川郡城郭的影子,趙儼一把將臉上夾雜着塵土的汗水抹去,又託了託背上負着的聖旨,胸中長出了一口氣:“終於到了,這趟差事不好辦啊,希望能在秦熠到漢川郡之前將城中局勢布控好。”他緊了緊手中繮繩,繼續催馬向漢川郡疾馳。

一行人馬不停蹄直奔漢川郡郡守府,到得門前,趙儼跳下馬來,右手取下背後的聖旨平託於掌中,左手一撩佈滿灰塵的袍服,高喝一聲:“聖旨到,漢川郡郡守劉俞接旨。”說話間,疾步向府中走去。

來到府衙內,劉俞已率郡中大小官員跪了一地。趙儼打開聖旨念道:“漢川郡郡守劉俞在任以來治理有方、政績卓越,擢劉俞即刻回京述職。漢川郡郡守由趙儼接任。欽此。”將聖旨遞給劉俞,趙儼展顏笑道:“恭喜劉大人,此次回京述職,高升可待。不過上諭緊急,還望劉大人即刻交接,速速上京。”

“遵旨。”劉俞接過聖旨。

交接完畢,吩咐其餘官員退下,趙儼環視左右,沉聲吩咐:“王正、李雲、張進、劉橫聽令。”

“在。”跟隨在趙儼身後的十二名大漢中有四人上前回道。

“你四人即刻去漢川郡四門監候,若人犯進城,速速來報。”

“尊令。”四人轉身大步出府而去。

趙儼又對留下來的漢川將軍陳道說道:“陳將軍,本官此次率十二名皇宮侍衛來此,身負追捕逃犯的重任,此次任務事關重大,還望將軍鼎力支持。”

陳道神色鄭重,多年的爲官經驗告訴他,這次的差事非同小可。不敢怠慢,拱手回道:“大人放心,下官與麾下的五千將士隨時聽候大人調遣。”

……

三日後,陽光明媚,春風和熙。漢川城外遊人如織,人們趁着春光外出踏青。

“噠、噠、噠”七匹馬夾雜在遊人中緩緩而行。當先一匹馬上坐着一個小孩。這小孩年約八、九歲,頭頂用紫金絲線束了兩個小發髻,身穿一件紫色團花袍,足蹬青緞皁靴,雙目清澈有神,氣度不凡。這小孩正是當今西秦國的逍遙小王爺秦熠。跟隨在秦熠身側的二人身穿青色劍士服,腰配三尺青鋒劍,左手邊一人名叫孫冉,右手邊一人名叫孫立,此二人乃是西秦國皇室衛隊青衣衛正、副隊長。三人身後跟隨的四人身着青色武士裝,腰配長劍,渾身上下透着一股彪悍之氣,此四人名爲趙勝、王召、張劍、馬韓,皆爲皇室衛隊青衣衛成員。

看着前方不遠處的漢川郡,秦熠眨眨眼睛,語帶興奮:“早就聽說漢川郡的繁華和熱鬧,這次定要好好耍耍。”孫冉等人點頭稱是。

漢川郡,北靠秦嶺,南臨巴山,城高五丈,方圓三百里。這裡氣候溫和,物產豐富,是西秦國最繁華的大城之一。城裡以郡守府爲中心修建了二條呈十字型交叉的大道,大道直通東南西北四門,寬可供六匹馬並馳。其他的道路以這二條大路作骨幹,蜘蛛網般四通八達。

漢川西市,是漢川酒樓最密集的地方,也是商業最繁華的區域。這裡集聚了城中大部分酒肆、妓院、商鋪。城中的一些大戶也聚集在此。連綿數十里,熱鬧非常。時近正午,街上滿是城民和外來的商旅,女士們身穿綵衣,花枝招展,男人多配有長劍,或有武士隨從。

此時秦熠等人已在西市大街上逛着。看着街上來往穿梭的人羣和街道兩旁林立的店鋪,秦熠十分興奮:“還是外面熱鬧啊,想想待在皇宮中的日子,進進出出就那麼幾幢房屋,眼前晃悠的就那麼幾個人,真是沒勁。”

孫立深有同感,點頭接道:“那是,那是,待在皇宮中的日子,簡直能讓人淡出鳥來,哪有在外面快活。小王爺現在還小,等去石鐘山和周朗那老兒學會了滿身文武藝,到時候,仗劍走天涯,遊遍大陸山川、會遍天下才俊,這樣的日子,真正是快意瀟灑啊。”

孫冉等人會意一笑,秦熠眼中也露出了嚮往的神色。

“手抓羊肉、味道鮮美,大家快來嚐嚐囉。”街上的叫賣之聲傳來,伴隨着叫賣聲,一股食物的香氣在空氣中瀰漫。孫立狠勁吸了吸鼻子,連聲說道:“走,走,肚子餓了,我們快去找一家酒樓吃飯。”

孫冉灑然一笑,張劍笑道:“二哥哪裡是肚子餓了,怕是饞病犯了吧。”

孫立粗眉一立:“你懂什麼,這人哪,最快活的的時候就是吃東西時。”他打開話閘,大談吃的方面,什麼涿郡的涮羊肉,餘杭郡的醋溜魚和蓴鱸羹,長沙郡的回鍋肉,成都郡的抄手和血豆腐,桂林郡的馬肉粉,一連串說了一大堆,這一通食經說下來,把各人的食慾勾動了起來。

說笑間,已來到西市最大的酒樓一品閣,秦熠七人下馬走了進去,上到二樓,在一張臨窗的桌位上座下,向小二叫了一桌上好的酒席,吃喝起來。

……

“啓稟大人,人犯已經進城,現正在西市酒樓一品閣吃飯。”郡守府中,王正向趙儼稟報。

“好,趙無極,你立刻率七名皇家侍衛去一品閣,乘其不備進行第一撥刺殺。陳將軍,你率弓箭手、刀盾手、長槍手各二百名將一品閣街道兩端封鎖,若人犯衝出一品閣,立刻圍殺。王正,你與李雲等四人嚴守四門,務必不能讓人犯逃脫。”

“是。”陳道等人接令而去。

……

“啪!”隨着一聲尺木撞擊的脆聲響過,臺上說書人說起了一段西秦國先皇秦晟的事蹟。

“話說大同106年三月初七,先皇秦晟接到兵部急報,報上說:‘啓稟陛下,突厥出兵四十萬攻打我西秦,敵軍前鋒直指西海郡,突厥大軍所過之處燒殺搶掠,連屠十一座村寨,皇上須速速派軍應戰。’看完兵部報上來的奏章,先皇秦晟勃然大怒:‘這突厥人殘忍至此,必須予以堅決回擊。來人,速速傳周朗、秦琦來書房見我。命令京城禁衛營十五萬將士立刻集結,朕要御駕親征……’”這一通書說得是跌宕起伏,酒樓中衆人聽得津津有味。

待說書人下臺走後,只聽領桌一酒客說道:“我西秦國自高祖秦威建國以來,歷代皇帝無不文修武備,使突厥不敢輕易寇我中原。特別是自先皇秦晟繼位以來,和其結拜兄弟周朗、親兄弟秦琦先後五次擊潰了突厥的進犯,使突厥國力大傷,可惜啊,就在先皇率大軍北上征討突厥的途中,卻因病駕崩。周朗也在傷心之下隱居於石鐘山。”

另一人接道:“惜哉,惜哉!我西秦國憑空折損兩大支柱,不過還好先皇秦晟之子秦熠自幼聰敏好學,其弟翼親王秦琦能征善戰、善於治國。有此二人當可保我西秦國力不衰。”

食客的議論使秦熠想到父皇駕崩,母后也在悲痛之下隨父皇而去,自己現在已是孤身一人,不禁悲從中來。擡頭看到孫冉等人的面龐,心頭又泛起溫情:雖然父皇已駕崩,但他在位時內施仁政,外抗強敵,作出了赫赫業績,至今仍爲西秦國國民所緬懷。有這樣的父親,自己足可以此爲傲。何況即使父皇和母后已不在了,但是周圍還有很多關心我的人。冉叔他們六人自小看我長大,就不必說了。周朗叔、秦琦皇叔自小對我也是非常疼愛。搖搖頭放下心中的悲傷,他又想到:周朗叔那進則兼濟天下,退則瀟灑避世的處世之風令自己非常佩服。此去石鐘山找到了周朗叔,學會了他的那一身本領……

正在他想入非非之際,臨桌酒客又議論:“聽說當今小皇上將皇位讓給了其叔,現已離開皇宮,要去石鐘山找先皇的結拜兄弟周朗學藝。”

“當今小皇上自幼聰明過人,想必是看到其叔秦琦善於治國,而自己年紀幼小,無法獨立治理國家,所以纔將皇位讓出。”

“依我看來,當今形勢是君幼臣強,必是秦琦逼迫小皇上將皇位禪讓予他,再將小皇上趕出皇宮,讓他去石鐘山。”

“皇權相爭,自古殘酷激烈。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不管這皇位是小皇上主動讓出,還是被逼讓出,只要這皇位一讓出,小皇上的性命就危險了。”

聽到這話,孫立面露忿色嚷嚷:“難道小王爺不應該將皇位讓給翼親王?”

秦熠笑笑:“他們怎麼知道我和皇叔之間的感情。反正我不喜歡做皇帝,皇叔也是皇室中人,而且善於治國。將皇位讓給他,上對得起列祖列宗,下能使我擺脫出來去找周朗叔,何樂而不爲。”

這時,樓下傳來一片嘈雜之聲。秦熠等人聞聲向窗下看去,只見樓下長街的兩端各來了一對全副武裝的黑盔士兵,每隊士兵二百人。士兵前方有一對身穿皁衣的捕快正大聲呼喝:“官府辦案,此地戒嚴。”街上的城民和商旅面帶驚慌,紛紛向長街兩端跑去。

酒樓中的許多食客紛紛結帳離開。秦熠看到此景笑道:“沒事,估計正在抓捕那個逃犯,各位叔叔我們快點吃,吃完就到城裡耍耍,咱們在這裡多待幾天,玩盡興了再走。”

話音剛落,就聽樓梯上一陣腳步聲急響,樓上上來八人,皆着黑色勁裝,左手執弩、右手拿劍,面罩黑巾,渾身上下散發着凜冽的殺氣。當前一人高喝:“官府辦案,無關人等速速回避。”

情況來的突然,孫冉大叫:“保護小王爺,我們速速離開。”話音未落,只聽得一陣弓弦響動,八支弩箭閃電般向秦熠飛來。情況緊急,孫冉揮右掌將桌面向前掀去,左手拉住秦熠向後急閃。只聽咚咚聲連響,射來的弩箭全部被桌面擋住。孫立大叫“大哥,保護王爺”,領着馬韓、趙勝、王召、張劍拔劍向八名黑衣人衝去。一時之間刀光劍影閃起,酒樓上大亂。

孫立五人布成一個五行陣勢,趁酒樓空間狹小,黑衣人不易閃避的機會,將五名黑衣人一一卷入陣勢中斬殺,那名領頭的黑衣人見此情況,高喝道:“每人負責一個人,先將陣勢破了。”說着縱身一躍,長劍直刺孫立。孫立揮劍擋開,對張劍說道:“我攔住他,你們去把那兩個小嘍羅收拾了。”說完挺劍和黑衣人戰在一處。張劍和馬韓、王召、趙勝向另兩名黑衣人迎去。這兩名黑衣人怎敵得住張劍四人,不過片刻,就被斬殺。那名黑衣人見事不可爲,不顧自身安危,連劈三劍將孫立逼開,衝到窗前,正要跳窗而逃,一道劍光向他刺來,情急之下黑衣人連忙揮劍擋去,“鏘鏘鏘!”黑衣人連退三步,穩住身形,雙眼緊盯擋在身前的孫冉。

“無極內勁,松濤劍法,你是鐵衣衛隊長趙無極?”孫冉舉劍問道。

“不錯,是我。”趙無極左手一掀,將面巾取下。

孫立走到趙無極面前,上下打量一番:“真的是你趙無極啊,你手下的那幾個小嘍羅呢,怎麼不帶來。要是今日你帶來的是鐵衣衛,我哥幾個還真有可能被你給留下。”

趙無極面露無奈之色,嘆了一聲:“別提了。自皇上即位起,我們青衣、鐵衣二衛在宮中的職務就被皇上的飛鷹衛接替了。你們青衣衛倒是跟着小王爺出來了,可我的鐵衣衛除我之外都被調到近衛軍去了。”

“你怎麼會跑到這裡來刺殺小王爺?”孫冉厲聲責問。

見趙無極低頭不語,他大聲喝罵:“如果是其他人來刺殺小王爺,倒也罷了;但就是你趙無極不行。想當年你不過是京城禁衛軍中一個從八品的校尉,你所屬的部隊在西海郡和突厥作戰,大敗。你的上司爲了掩蓋他的罪行,用你當替罪羊。先皇英明,爲你洗脫罪名,又惜你之才,將你招入鐵衣衛。這麼多年來,先皇對你信任有加,對你的功勞不吝賞賜,將你從一個四品的鐵衣衛侍衛提拔爲正二品的鐵衣衛隊長。如今你來刺殺先皇之子,你對的起先皇救你於危難、拔你於低層的大恩嗎?”

趙無極很是無奈:“這是皇上下的密旨,命令我和皇宮的七名侍衛負責刺殺,我不得不從。”

“胡說,皇叔對我關愛有加,怎會派你們來刺殺我?孫冉,把這個犯上、僞命的傢伙殺了。”秦熠被趙無極的話氣的滿臉通紅,怒道。

趙無極搖頭苦笑:“呵呵,關愛有加?小王爺,你想的太天真了。事已至此,我就將我所知道得情況告訴王爺你吧,在你出京後的第三天,皇上就將他的親信趙儼任命爲漢川郡郡守。命令趙儼在漢川郡以緝捕逃犯爲名秘密將你截殺。現在,漢川郡六百士兵已經將這一帶封鎖,漢川城全城已戒嚴。”

“爲什麼會這樣?皇叔爲什麼要殺我?不會的,不會的,皇叔從小對我疼愛有加,怎麼可能殺我?我不相信,這一切都是你的謊言。”秦熠疑惑着,喃喃自語。

“小王爺,不要再想了,不管這一切是不是真的,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離開這裡。”孫立出言相勸。

“不錯,現在形勢危急,我們得立刻離開這裡。趙無極,先皇待你不薄,當年我們青衣、鐵衣兩大皇室衛隊跟隨先皇飲馬江河,抗擊突厥的日子是何等的快意。雖然現在先皇已逝,但先皇之子逍遙王秦熠就在這裡,何去何從,你看着辦。”孫冉沉聲問道。

趙無極滿面羞慚,把頭一搖:“你一劍刺死我吧。我率隊來刺殺小王爺,已是對先皇的不義;我任務失敗,並且透露了皇上的密令,是對當今皇上的不忠。我這不忠不義之人不配活在這世上。”

聞聽此言,秦熠肅容道:“不忠不義?身爲朝廷中人最看中的就是這忠、義二字,但是最難做到的也是這忠、義二字。趙無極,你聽命於皇上來殺我,是對皇上盡忠,對先皇不義;你將密令告知我們,是對先皇盡義,對皇上不忠。根據這一點,我可以說你是忠義之士,也可以說你是不忠不義之徒。何爲忠義?對誰忠義?對誰不忠義?這不是由別人來評判的。我問你,趙無極,你是否對的起你自己心中的忠義?”

趙無極聽罷渾身一顫:“自古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作爲先皇一手提拔的近臣,如今受到皇上的猜忌本是必然,自己接了這刺殺的任務,陷入這必死之局,實屬不智。可笑自己一向以忠義自居,見識還不如小王爺,真是慚愧。罷、罷、罷!既是如此,我就先護送小王爺到周郎那,以報先皇的恩德。再返回西秦,接受當今皇上的處罰。”他面色毅然:“承蒙小王爺不棄,我願護送小王爺去石鐘山,以報先皇的知遇之恩。”

衆人來到樓下,此時街道上已無行人,街道兩旁的店鋪紛紛關閉,二百名弓箭手上了房頂,張弓以待。另四百士兵刀劍出鞘,在街道的兩頭列陣以待,街道上充斥着一股肅殺之氣。

第二十九章 初現端倪第二章 一見如故第二十七章 再起波瀾第四十三章 環環相扣第四十九章 一勝一負第三十八章 圖文使者第四十八章 陸榛揚威第三章 血戰出城第三十四章 真相大白第四十三章 環環相扣第二十六章 疑雲再起第四章 小馬奔宵第四十九章 一勝一負第三十八章 圖文使者第七章 臺下觀武第三章 五原書院第四十章 勝負難料第十章 以酒論友第三章 五原書院第三十四章 真相大白第十七章 各抒己見第二十四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二章 堂前智鬥第四十二章 語驚四座第二十五章 漢水圍殺第十一章 你來我往第三十章 堂中舌戰第二十六章 疑雲再起第十八章 驚聞噩耗第二章 長街突圍第五章 晉國王子第十一章 你來我往第七章 臺下觀武第二十七章 再起波瀾第十一章 你來我往第二十四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八章 城中絕殺第二章 長街突圍第四十三章 環環相扣第二十章 赴宴風波第三十六章 喬裝探查第二十章 赴宴風波第二十七章 再起波瀾第三十一章 或怒或喜第十九章 公主求助第三十二章 怒火中燒第四十一章 琴韻救場第八章 掌碎石鎖第十八章 驚聞噩耗第三十三章 真相初現第五章 晉國王子第二十六章 疑雲再起第四十六章 再出奇招第五章 相聚石鍾第三十四章 真相大白第二章 長街突圍第六章 山上學藝第四十一章 琴韻救場第十八章 驚聞噩耗第四十五章 襄州首富第一章 官道偶遇第二十八章 城中絕殺第四十九章 一勝一負第四十一章 琴韻救場第一章 酒樓破襲第七章 臺下觀武第四十四章 推波助瀾第二章 長街突圍第七章 藝成下山第三十一章 或怒或喜第四十七章 羣雄中計第二十八章 城中絕殺第三章 五原書院第二十章 赴宴風波第三十三章 真相初現第二章 一見如故第十六章 琴音仙子第三十八章 圖文使者第六章 山上學藝第二十五章 漢水圍殺第十一章 你來我往第三十章 堂中舌戰第四十二章 語驚四座第十四章 何去何從第四十章 勝負難料第四十八章 陸榛揚威第三章 血戰出城第十六章 琴音仙子第十八章 驚聞噩耗第六章 山上學藝第四章 書院初試第四十八章 陸榛揚威第十九章 公主求助第十六章 琴音仙子第三十六章 喬裝探查第二十五章 漢水圍殺第六章 山上學藝第三章 血戰出城第四十七章 羣雄中計
第二十九章 初現端倪第二章 一見如故第二十七章 再起波瀾第四十三章 環環相扣第四十九章 一勝一負第三十八章 圖文使者第四十八章 陸榛揚威第三章 血戰出城第三十四章 真相大白第四十三章 環環相扣第二十六章 疑雲再起第四章 小馬奔宵第四十九章 一勝一負第三十八章 圖文使者第七章 臺下觀武第三章 五原書院第四十章 勝負難料第十章 以酒論友第三章 五原書院第三十四章 真相大白第十七章 各抒己見第二十四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二章 堂前智鬥第四十二章 語驚四座第二十五章 漢水圍殺第十一章 你來我往第三十章 堂中舌戰第二十六章 疑雲再起第十八章 驚聞噩耗第二章 長街突圍第五章 晉國王子第十一章 你來我往第七章 臺下觀武第二十七章 再起波瀾第十一章 你來我往第二十四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八章 城中絕殺第二章 長街突圍第四十三章 環環相扣第二十章 赴宴風波第三十六章 喬裝探查第二十章 赴宴風波第二十七章 再起波瀾第三十一章 或怒或喜第十九章 公主求助第三十二章 怒火中燒第四十一章 琴韻救場第八章 掌碎石鎖第十八章 驚聞噩耗第三十三章 真相初現第五章 晉國王子第二十六章 疑雲再起第四十六章 再出奇招第五章 相聚石鍾第三十四章 真相大白第二章 長街突圍第六章 山上學藝第四十一章 琴韻救場第十八章 驚聞噩耗第四十五章 襄州首富第一章 官道偶遇第二十八章 城中絕殺第四十九章 一勝一負第四十一章 琴韻救場第一章 酒樓破襲第七章 臺下觀武第四十四章 推波助瀾第二章 長街突圍第七章 藝成下山第三十一章 或怒或喜第四十七章 羣雄中計第二十八章 城中絕殺第三章 五原書院第二十章 赴宴風波第三十三章 真相初現第二章 一見如故第十六章 琴音仙子第三十八章 圖文使者第六章 山上學藝第二十五章 漢水圍殺第十一章 你來我往第三十章 堂中舌戰第四十二章 語驚四座第十四章 何去何從第四十章 勝負難料第四十八章 陸榛揚威第三章 血戰出城第十六章 琴音仙子第十八章 驚聞噩耗第六章 山上學藝第四章 書院初試第四十八章 陸榛揚威第十九章 公主求助第十六章 琴音仙子第三十六章 喬裝探查第二十五章 漢水圍殺第六章 山上學藝第三章 血戰出城第四十七章 羣雄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