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智雨瀾狀告王媽媽

正說着話,就有丫鬟進來稟:“五太太來了。”

“快請!快請!”老太太一疊聲地說。

不一會兒,就有個穿娟紗金絲繡花長裙的女子進來。一進來就跪下給老太太磕頭:“媳婦又來晚了,請母親責罰!”

老太太急忙叫丫鬟扶了起來。“不妨事,不妨事!”只有疼惜,沒有不滿。

五太太這才站起來,在二太太的下首坐了。

雨瀾細心打量起這位年輕的五嬸嬸。

剛二十出頭的模樣,身量不高,嬌小秀美,笑的時候左頰有個淺淺的梨渦,十分的討喜。只是看上去面容非常憔悴,眼角眉稍都是愁容。

楊家五老爺是老太太的老來子,老太太三十五歲才生下他,對他愛如珍寶,老太爺忙於政務疏於教育,五老爺性子就有些佻脫,年紀小的時候經常和簪纓鐘鼎之家的公子們鬥雞走狗,賞花玩柳,很有些紈絝之名。好在本質不壞,大了終於慢慢收了心回來。不過終究不像幾位哥哥,在科舉上有所建樹。總算老太爺當着首輔,便給他捐了官,如今在都察院任着巡城御史。

五太太出身江南大族謝家,謝家書香世家,祖、父輩官職雖然不高,但卻家業興旺,人才鼎盛,多有人在朝中做官。這門親事也是老太爺親自相中的,爲的就是五太太的賢名。指望着五太太能把五老爺帶上道去。

五太太爲人開朗大方,絲毫沒有世家小姐的酸腐之氣,嫁到楊家之後一心孝敬公婆,而且從不摻合後院的爭鬥,楊家上上下下沒個不喜歡她的。

難得是這盲婚啞嫁的時代,五老爺與她一見鍾情,伉儷情深,自從有了五太太,竟將其他女人一概視作土雞瓦狗,年輕時惹來的風流孽債全都一一處理乾淨,房內除了這個正妻,不要說妾室,就連一個通房都沒有。

妻賢夫禍少。在五太太的影響下,眼看着五老爺越來越上道,衙門裡的差事也是越辦越好,上峰對他的讚賞也眼看着越來越真誠。

叫雨瀾好生羨慕。

只不過世上的確沒有十全十美的事。大太太如此,五太太也是如此。

五老爺五太太結婚兩年纔好不容易得了一個恩哥兒,序齒排了第六,寶貝得和眼珠子似的。孩子卻在孃胎裡便有了不足之症,生下來就開始吃藥。那藥吃得幾乎和飯一樣多,還是三天兩頭的不好,宮裡的御醫隔三差五就來瞧。

五太太爲了兒子簡直操碎了心。大太太便攛掇着老太太給五老爺納妾,綿延子嗣。也不爲什麼,就是看着人家小兩口親親熱熱的一團和睦,心裡不舒服。巴不得別人不幸了才暢快。

好在老太太一直沒鬆口。

老太太一臉的關切:“恩哥兒身子又不好了?可看過太醫了?”昨晚上五太太便差人來給老太太送了信,所以今天請安來得遲了,老太太也沒有絲毫介懷。

五太太嘆了口氣:“還是那個病歪歪的樣子,吃了太醫開的藥,倒是不燒了。可這方子許是吃得太久了,效用越來越差了!”

感嘆了一番,大太太道:“五弟妹別怪我說話實在。恩哥還這麼小,又病了這麼久,五弟妹你也要早有個心理準備……”

五太太眼淚就掉下來了。

老太太不由橫了大太太一眼,眼裡滿是責怪。

雨瀾算是看出來了,大太太是屬狗的,見誰咬誰!明明和二太太不對付,還要損人不利己地在五太太的傷口上撒鹽,到處樹敵,太不智了!

大太太的小氣刻薄,向太后不知道說過她多少次了,可她就是改不過來。

老老小小的一羣人就開始勸解五太太。

二太太的兒子嗣哥兒才五歲大的孩子,生得虎頭虎腦的十分可愛,跑過來拉着五太太的衣角,不停地說:“五嬸嬸別哭!五嬸嬸別哭!給你吃我最愛吃的椰子糖!給你吃我最愛吃的椰子糖……”

五太太摸着嗣哥水嫩的臉蛋,終於收住眼淚。抱在懷裡親了又親,羨慕得不得了。一個勁的說:“二嫂是有福氣的人。”

雨瀾看了也不由惻然。

二太太便邀了五太太明天一道去空山寺給嗣哥兒、恩哥兒祈福。

又安慰了幾句,五太太便起身告辭。老太太就說:“知道你孝順。可恩哥兒那兒離不得人,以後的晨昏定省就不要來了。沒人挑你的理。”眼睛卻看向了大太太。

大太太微露尷尬:“沒人會挑理,沒人會挑理!”有點訕訕的。

老太太這話前前後後也說了十幾次了,可五太太還是一次不拉的來請安。

大太太一直沒能挑出毛病來。

五太太謝了老太太才辭出去。

熙攘了這一陣子,老太太也有些乏了。就叫大家都散了。楊家詩禮傳家,姑娘們自然也要比別家的多些學問,所以也要在內院開了學堂,楊家講究尊師重道,讓師傅等可不好。

雨瀾隨着衆人行禮之後就要離開,老太太卻開口道:“瀾姐兒留一下。”

雨瀾反應了幾秒才反應過來,老太太叫的是她。

她不由一陣詫異。老太太孫子輩的孫女孫子可是一大堆,因爲自己生母曾是當紅的清倌人,老太太一直對她很疏遠,今天爲什麼要單獨留下她呢?

想起嫡母昨天大晚上的派人來叫自己早上過來問安,看來就是老太太的意思了。

隨着雨瀾一道留下來的還有大太太和二太太。老太太雖然放手讓兩個人管着內院,但出於對老太太的敬重,她們還是每隔幾天就要來回報一下自己的工作情況,有些有分歧的地方還要老太太裁決。

除非是非常重大的事情,老太太一般也不會干涉媳婦們的權利。

老太太把雨瀾叫到身邊,伸手拉着她的手,上上下下打量着她。

雨瀾被她看得一陣心虛。

二太太沒走,嗣哥兒也跟着留下了,依偎在老太太的身邊,睜着一雙大眼睛打量着雨瀾,充滿了好奇和親近。

孩子的感覺是敏銳的,知道誰對他真的好。

雨瀾衝他眨眨眼,他就咯咯地笑起來。

雨瀾也的確喜歡孩子。

老太太拉着雨瀾的手,先是問起她的病情,又問起當初救嗣哥兒時的情況。

面對着楊家內宅有限責任公司的第一號大BOSS,雨瀾同學不敢絲毫怠慢,恭恭敬敬地一一回答,表現得還算大方得體。

雨瀾給自己的表現打了九十分。

老太太眉眼漸漸舒展開來。她是知道這個孫女的,生母早逝,沒少受大太太搓揉,養成了膽小怯懦的性子,最是上不得檯面。

對於這些事情,老太太心知肚明。因着她有那麼一個母親,那樣的出身,又那樣的美貌,老太太本就是個嚴肅的性子,最重規矩,最講出身,對這個孫女,她就一直不怎麼待見,知道她受了這許多苦卻一直冷眼旁觀,始終沒說什麼。

今日忽見這丫頭一番回話條理清晰、大方得體,神態間也少了往日的誠惶誠恐,竟隱隱有了進退有據的風采。心裡雖略有詫異,卻也只當是她年紀大了,開了竅懂了事了。

既有這樣的底子,j□j一番之後倒也可以帶出去見人了。老太太不由就將心事放下了一半。

不由拍着雨瀾的手連連誇獎:“瀾姐兒大了,懂事了!知道照顧弟弟了!”

二太太在一旁湊趣道:“瀾侄女,你是不知道啊。嗣哥兒不但是我們二房的命根子,也是老太太的命根子呢!老太太最疼的就是我們嗣哥兒了!”邊說邊去看大太太。

大太太的臉色頓時難看了幾分。

老太太笑着對二太太說:“你倒是個護短的,一天眼睛裡只知道有個嗣哥兒。祖哥兒、業哥兒、宗哥兒,還有恩哥兒,哪個不是我孫子?哪個不是我的命根子了?”

二太太就笑道:“還是母親會說話。不像我,一天笨嘴拙舌的,心裡想什麼,嘴上就說什麼,嘴上沒個把門的。”

於是大家都笑了起來。

笑了一陣,老太太見雨瀾一身半舊褙子,因有些小了,穿在身上顯得侷促,且一看便知是漿洗過多次的了,再看她全身上下只戴一隻絹花,竟連一支首飾也沒有。不由暗暗嘆了一口氣。溫和說道:“瞧你這一身打扮,也太素淨了一點,我這黃土埋半截的老婆子也比你穿戴的鮮亮些!奢華靡費固然不好,可也要體體面面的。畢竟是我們楊家的女兒,小姐嘛,就該有些小姐的樣子。你的祖輩、父輩們好歹在朝裡大小當個官,你也得顧着他們的臉面不是?難不成有哪個敢短了你的份例不成?”

雨瀾垂頭應是,說:“都是孫女考慮不周!”心裡卻如明鏡似的:這哪裡是在說她,這分明就是在敲打大太太。

二太太見縫插針添了一把火:“老太太,您是不知道啊。昨個兒媳婦去了趟侄女院子,地方小又偏僻,滿院子的荒涼凋敝,那真是吃也吃不好穿也穿不好!婆子丫鬟們也憊懶,也沒個盡心侍候的,指不定怎樣怠慢呢。這沒了媽的孩子,真真是可憐!”

大太太的臉色十分難看,雨瀾的一應起居飲食,都是大太太照管着的,二太太這不啻於在老太太面前說她“苛待庶女”呢,大太太心下暗恨,但事實俱在,有無可辯駁。只得欠身道:“都是媳婦瑣事冗繁纏身,疏於照應……”

雨瀾心中一動,想着怎樣告王媽媽一狀呢,可巧的機會就來了。雨瀾遂起身,在老太太身前跪了下去。

“你這是做什麼?”老太太不由楞了。

雨瀾道:“老太太,請容孫女爲母親說一句。”

老太太道:“有什麼話你就說,不用這樣。”一面吩咐丫鬟扶起來。

雨瀾就勢起來,老太太讓她在椅子上坐了。雨瀾低垂着腦袋,委屈地說:“孫女生在這樣的人家,祖父祖母疼愛不說,二叔二嬸五叔五嬸無不疼愛,我前幾日病了,二嬸親去看我這個小輩,送來的東西,無不是最好的。”二太太聽了臉上就有了笑容。

“……太太更不消說,吃的用的,從沒短了我,待我比那親生的姐妹好要好些。總是教導我和妹妹,說我們年紀不小了,也該到了自立理事的時候了,一應婆子丫鬟們,都要管起來立起規矩。以前我總是不懂,今天才體會到太太用心良苦。到了如今這田地,都怪孫女自己糊塗,叫小人矇蔽了……老太太千萬不要責怪太太,這府中上上下下多少事要煩她,我又是個心裡沒數的,也從不會在她面前唸叨……”把大太太也撇清了,大太太臉色也就緩和了些。

老太太不由問道:“哪裡來的小人?”

雨瀾道:“就是我院子裡的管事王媽媽!”

二太太插言道:“原來是她,我昨個兒去也見她來,看着果然不像個有規矩的。”

雨瀾道:“前幾日我跟前的丫頭曉玉稟了我,說已兩個月沒有月例到手了,我這才醒覺。叫了這婆子問,她只是推搪,說我吃穿用度都是公中的,也用不上月例錢。又說看我還小,怕有人引誘着,把錢亂花了去。所以想幫我攢着,等我大了,有用錢的地方了,再一總還給我……”

老太太拍着椅子扶手道:“這等混賬婆子!真真是可惡!”

雨瀾續道:“……除了月例,她竟將公中發給我的衣裳也拿出去賣作了銀子,來補貼她的兒子。按照定例,公中每季發給我四套衣服,我前幾次只得了兩套,還道定例本如此,叫丫頭去問了姐姐妹妹,才知竟叫這黑心的婆子貪了去……”

老太太怒道:“楊家竟有這等膽大包天的奴才?真是駭人聽聞了!”

二太太冷笑道:“好個欺主的刁奴!上次問起那婆子,卻說是大嫂賞給瀾侄女的。不知這話可是真的?”

大太太也是心中驚怒,她一向懶得理會綠靜齋的事情,只派了王媽媽去,並暗示她拿捏住綠靜齋一應事務,不教雨瀾好過了。卻沒想到這老婆子如此膽大包天,幹得這麼出格。只得辯駁道:“王媽媽也是我用過的老人,看着忠厚本分,誰知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都怪我不識不明……她怎麼會變成這樣,難道是有什麼緣故不成?”

雨瀾暗歎一口氣,不管她怎樣不喜歡大太太,和這樣的BOSS對着幹總是沒有什麼好處的。嫡母要收拾一個庶女,辦法實在太多了。她告狀只是要收拾王媽媽,改善生活環境,並不像連大太太也一塊扳倒,何況這麼一點事也不可能扳得倒大太太。

於是就賣她個人情說道:“太太說的是。我差人去外院打聽了一番才曉得,原來這婆子有個兒子,本也是個本分人,娶了一房媳婦,也守着幾畝田土,儘夠一家人嚼用的。誰知他最近不知怎麼的迷上了賭,一年下來不知在那賭場中輸掉了多少銀錢。王媽媽那點子月例哪夠她填窟窿的。所以王媽媽也就起了這等歪心思……是我年輕識淺不懂事,和太太無干。”

老太太見這麼說,容色稍霽,目注大太太道:“誰也有個看走眼的時候,既原是你身邊的人,就還是發還到你那裡發落吧!只一點,不可叫瀾姐兒再受委屈了。想那貪去的銀錢一時也追不回來,你且吩咐賬房和針線上的,這陣子瀾姐兒短了的銀錢、衣裳先一總給補齊了吧。”

大太太這才長出一口氣,起身應是。雨瀾也連連施禮道謝。心裡卻很不是滋味。將王媽媽發還到大太太那裡處置?王媽媽可是大太太的人,這不等於沒有處置嗎?這和自己的預期差的有點大了。本想着一狀告倒了王媽媽,再在老太太面前求個恩典,將自己的乳母從莊子上接了來。誰知道……

老太太這是壓根就沒想落大兒媳的面子!也是,人家畢竟是皇太后的侄女!自己又算什麼?

雨瀾心裡不由得生出一股怨憤。老太太對自己這個孫女的關愛,實在是太廉價了……她纔不相信,老太太直到今天才看到自己缺衣少穿!那她爲什麼忽然對自己變了態度呢,如果想不通這一點,就沒法針對性地採取措施,以便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老太太又安慰了雨瀾幾句,忽然問道:“我一直聽閨塾的女先生說,你的字寫得很好!”

雨瀾心裡一跳,謹慎回答道:“孫女資質愚鈍,只是學了些皮毛而已,哪裡敢說好?”

老太太就吩咐身邊一個叫“杏黃”的大丫頭,叫她取紙筆來。

不一會紙筆都取了來,老太太道:“你就寫幾個字給我、你母親還有你嬸子瞧瞧吧。”

雨瀾恭敬地答應着,提起筆來,心裡卻轉過無數個念頭。這個字應該怎麼寫呢,是寫得好看一點呢,還是寫得難看一點?老太太忽然讓她寫字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杏黃磨了一池墨,在書案上鋪好了紙,雨瀾便拿起了狼毫筆。這是一支大楷筆,是用來寫大字的。雨瀾更加奇怪了,要知道毛筆字越大越不好寫,女子的字一般走得都是秀美嫵媚的路子,流行的是衛夫人的簪花小楷,擅長寫大字的女子就不那麼多。

沉吟片刻,雨瀾揮毫潑墨,一氣呵成寫下福祿壽喜四個大字。

字字有力,柔美婉麗,端端正正的正楷。

老太太見了這幾個字,眼中閃過一絲激賞。

二太太毫不吝嗇地叫了一聲好:“嬸子雖不會寫什麼,卻也知道侄女寫得好看。”大太太無奈之下,只得也跟着誇幾句。

“教長輩們見笑了。”雨瀾連忙謙讓。這些可都是原主人的底子啊。她的生母雖然身份卑微,卻真正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奇女子。從小便教她寫字讀書,吟詩作畫,能寫出這樣的字便也不足爲奇了。

老太太滿意地連連點頭,吩咐杏黃去拿一本《楞嚴經》來,又解釋道:“你們也知道,我的年紀大了,佛經上的字密密麻麻的,看着也越來越累眼了。就起了個念頭,找人將經書用大字重新抄一遍,看着也方便些。老大他們幾個忙着外邊的事,祖哥兒幾個又學業繁重,你們姐妹是最合適的。所以我問了女先生,說你的字是姐妹中寫得最好的。你可願意爲祖母抄經?”杏黃已將經書取來,在老太太的示意下交給了雨瀾。老太太溫言道:“得閒的時候,給祖母抄寫經書吧。”

雨瀾大喜答應。她當然明白這意味着什麼。老太太這一舉動不啻於想告訴大家:楊雨瀾是我的人了,從今之後我罩着,以後打狗的時候先看看主人!

至於剛纔那一大堆話,好像缺了雨瀾就沒人能幫她抄寫經書似的,那個誰信呢。雨瀾纔多大點,外院養着那麼多請客相公,字寫得好的一抓一大把。

老太太又囑咐幾句,終於叫她們散了,臨了臨了還不忘提醒大太太:“瀾姐兒年紀不小了,該帶着她四處走動走動,見見世面了。”

雨瀾能聽出老太太話裡鄭重其事的意味。她實在有些弄不明白老太太的立場了。難道她真的轉了性子,想要補償雨瀾這個孫女了?

114 議遷都偶遇小世子141 傲嬌王爺另類寵愛111 病染膏肓王爺怒急209 形勢逆轉62 解難題雨瀾再入宮326 雨馨出宮185 一八五57 雨霞鬧事怒摔船模150 路遇潑皮有驚無險349 團圓(大結局)326 雨馨出宮69 小王爺出宮遇刺客206 怒火311 末路窮途16 路遇姨娘挑撥離間308 珠姐進宮178 一七八273 二七三78 古徑幽幽佛寺重逢75 嘆自古多情空遺恨4 王媽媽刁奴欺幼主118 護雨瀾王爺賜女侍63 小王爺心思悄萌動175 新年快樂馬到成功311 末路窮途27 性涼薄雨霏斥生母272 風平23 衆姐妹私語話表哥308 珠姐進宮303 奇葩26 對對子七姑娘展才266 私話158 溫馨重聚品茗論道5 二太太來訪顯親厚22 七姑娘無緣上巳節131 嫌隙生惠妃憎雨瀾118 護雨瀾王爺賜女侍51 及春軒初見謝之遠80 火場王爺英雄救美266 私話236 後續190 一九零166 王爺親登門婚事定75 嘆自古多情空遺恨230 地震216 驚變332 威逼利誘71 選秀女趙王送如意54 挺身而出勇救皇子142 雨瀾及笄郡主撐場186 一八六180 一八零33 晉親王怒闖慈寧宮208 挑釁296 一打盡326 雨馨出宮232 新年7 五小姐毒舌利如劍149 上元節出門賞花燈153 雨霞受罰自食苦果264 事端176 馬年吉祥萬事如意46 機智雨瀾處變不驚167 小王爺情癡愁腸結300 出手254 審訊102 賽神會被困十里堡284 昏聵13 綠靜齋主僕議出路294 陰謀243 詛咒308 珠姐進宮28 癡妄雨霞恨嫁太子83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237 通房153 雨霞受罰自食苦果134 回京又陷瑣事家常58 四姑娘爲婚事發愁179 一七九48 後花園巧遇小皇子287 難產269 入獄281 好事114 議遷都偶遇小世子130 情意重小王爺擋石95 徵沙場謝之遠從軍233 成孕290 洗三287 難產171 良辰吉日等待迎娶315 陳年恩怨216 驚變254 審訊328 王爺的抱負280 化解301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238 婚事237 通房108 雨瀾生病火速回京261 比較
114 議遷都偶遇小世子141 傲嬌王爺另類寵愛111 病染膏肓王爺怒急209 形勢逆轉62 解難題雨瀾再入宮326 雨馨出宮185 一八五57 雨霞鬧事怒摔船模150 路遇潑皮有驚無險349 團圓(大結局)326 雨馨出宮69 小王爺出宮遇刺客206 怒火311 末路窮途16 路遇姨娘挑撥離間308 珠姐進宮178 一七八273 二七三78 古徑幽幽佛寺重逢75 嘆自古多情空遺恨4 王媽媽刁奴欺幼主118 護雨瀾王爺賜女侍63 小王爺心思悄萌動175 新年快樂馬到成功311 末路窮途27 性涼薄雨霏斥生母272 風平23 衆姐妹私語話表哥308 珠姐進宮303 奇葩26 對對子七姑娘展才266 私話158 溫馨重聚品茗論道5 二太太來訪顯親厚22 七姑娘無緣上巳節131 嫌隙生惠妃憎雨瀾118 護雨瀾王爺賜女侍51 及春軒初見謝之遠80 火場王爺英雄救美266 私話236 後續190 一九零166 王爺親登門婚事定75 嘆自古多情空遺恨230 地震216 驚變332 威逼利誘71 選秀女趙王送如意54 挺身而出勇救皇子142 雨瀾及笄郡主撐場186 一八六180 一八零33 晉親王怒闖慈寧宮208 挑釁296 一打盡326 雨馨出宮232 新年7 五小姐毒舌利如劍149 上元節出門賞花燈153 雨霞受罰自食苦果264 事端176 馬年吉祥萬事如意46 機智雨瀾處變不驚167 小王爺情癡愁腸結300 出手254 審訊102 賽神會被困十里堡284 昏聵13 綠靜齋主僕議出路294 陰謀243 詛咒308 珠姐進宮28 癡妄雨霞恨嫁太子83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237 通房153 雨霞受罰自食苦果134 回京又陷瑣事家常58 四姑娘爲婚事發愁179 一七九48 後花園巧遇小皇子287 難產269 入獄281 好事114 議遷都偶遇小世子130 情意重小王爺擋石95 徵沙場謝之遠從軍233 成孕290 洗三287 難產171 良辰吉日等待迎娶315 陳年恩怨216 驚變254 審訊328 王爺的抱負280 化解301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238 婚事237 通房108 雨瀾生病火速回京261 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