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事端

萬一真出了什麼事,說不定祖哥兒的婚事也要受到影響。以二太太對自己孃家嫂子的的瞭解,她絕對是做的出這種事來的。

雨瀾只得安慰兩位長輩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大哥哥和三弟弟又沒有真的賄買考題,只是一些謠傳,不打緊的。當今聖上乃是聖明之君,定能分辨真僞,還大哥哥和三弟弟一個青白的。母親和二嬸千萬不要着急,若是急壞了身子,那可就要令親者痛仇者快了。”

大太太和二太太雖然對於內宅的事情門清兒,可是這種官場上的事情,她們懂得不多,若是雨瀾把太宗朝那件案子怎麼判的都告訴她們,她們恐怕就不會像是現在這樣,生氣歸生氣,到底還沒怎麼害怕。

二太太便道:“老太爺還沒回來,你父親和二叔都是沒用的,事到臨頭了竟然一點主意都沒有。若是王爺肯出面幫忙打點,他人頭熟,面子大,手面寬,只要他點個頭,這件事就沒有什麼大問題。”二太太壓低了聲音:“這件事,還要你在旁邊多吹點枕頭風才行啊!”

二太太倒也爽直,什麼話都敢直說。大太太聽她說到大老爺是個沒用的,心裡又些不快,雖然她和大老爺鬧得雞飛狗跳的,卻仍然不願意聽見別人在背後這樣說她的當家人。

不過大太太到底沒有開腔反駁。

雨瀾聽了就點點頭;“母親和二嬸就放心吧。大哥哥和三弟弟都是我的至親,我怎麼也不會坐視不管的。這事兒我已經求過王爺了,王爺也答應了出手幫忙。一定沒有問題的。”

忍不住囑咐了兩句道:“你們還是回去等消息吧,這個時候,更是一定要沉得住氣,最好是閉門謝客。千萬不要一時慌亂出了什麼昏招,也不要四處求人打探,叫人拿住了把柄。更是千萬不要去和姜政姜大人的家眷聯絡。”就怕她們上躥下跳的,被人乘虛而入栽了贓,再想辯白清楚可就難了。好在另一個舉子張琳的家眷不在京師,倒不用擔心。

大太太和二太太齊齊一震,她們還真想到處託關係走門路,聽雨瀾這麼一說,二太太首先回過味兒來。她連連點頭:“還是侄女有見識,這個時候的確要小心謹慎,沉住了氣,不能叫人藉機生事。”

大太太想了想,也跟着點了點頭。

雨瀾又溫言對大太太說:“既然已經走了王爺的路子,東宮那邊,就不要給太子添亂了。”以她對大太太的瞭解,大太太肯定會去走雨馨的路子,叫雨馨說動太子幫忙。

王爺和太子的關係說不上好,以葉邑辰的脾氣,肯定只會自己做自己的,不會去和太子通氣。倒時候兩個人各自找不同的人出面,很有可能反而把事情給搞砸了。所以雨瀾纔不得不勸一句大太太。

大太太有些不服氣地道:“人多力量大,若是太子也肯出面幫忙,豈不是更能迎刃而解。”在她看來,最大的依仗不是葉邑辰而是太子。太子畢竟是國之副君,論身份地位,比葉邑辰這個親王還要高上一籌。

二太太也有些遲疑。雨瀾深覺頭痛,不知道怎麼跟她們解釋好。總不能很直白地告訴她們,太子是個沒用的,論人脈論能力論影響力你女婿都甩他好幾條街,而且說不定這事兒針對的目標就是太子,那樣的話肯定還有後招,到時候太子捲進來指不定連自身都難保呢,就更別提把人撈出來了。

這些話雨瀾不能和她們直說,再說朝政的事,就是說了,她們也未必能聽明白。只能含含糊糊地道:“本來就不是什麼大事,若是把太子也牽扯進來,只會讓事情變得更復雜。母親和嬸嬸請相信我,相信王爺。我們是絕不會看着大哥哥和三弟弟前程盡毀的。”

大太太有些不服氣:“難道就只能一直這樣坐在家裡等着?”

雨瀾道:“對,咱們現在就應該在家裡坐着等着。這事本來就是男人們的事兒,咱們什麼都不懂,貿然插手,不是幫忙,而是添亂!咱們在內宅裡做好自己的本分,外頭的事就託付給男人吧!”

二太太沒什麼表示,大太太卻有些面色不虞。雨瀾好一番勸解,掰開了揉碎了,也不知道她們聽進去多少。送走了大太太,雨瀾只覺得疲憊至極。

錢媽媽看着十分心疼,勸道:“您現在是雙身子的人,可累不得。還是躺下來歇歇吧。”雨瀾搖搖頭,對錢媽媽和曉月道:“扶着我去小書房吧,我要給太子妃寫封信。”大太太的樣子,一看就是沒聽進去勸。

葉敏文事件之後,雨瀾恢復了對葉邑辰的全部信任,雨瀾完全相信葉邑辰,不代表大太太也信任葉邑辰。如果沒猜錯的話,大太太肯定還要進宮去求雨馨。承宗,可以算作是大太太后半輩子的依靠了。

雨瀾想得很深,她是真害怕太子牽扯進來,事情搞得太複雜,反而很有可能把承宗和張琳當成棋子給犧牲掉了。

所以她得先寫封信,請雨馨穩住太子,不要插手這件事。

有些事,不方便和大太太、二太太明說,卻可以和雨馨說明白,只要她把事情解釋清楚了,她相信雨馨是會聽她的話的。

王府正房一共七間,原來白王妃在的時候是沒有設書房的,雨瀾嫁過來之後,因爲喜愛讀書寫字,就把東側的一個明間佈置成了一個小書房。雨瀾自從懷孕之後,身體一直不好,已經有些日子沒有進來了。

這裡每天都有丫鬟打掃,雖然主人不常來,依舊收拾的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錢媽媽扶着雨瀾坐下,曉月開始磨墨,不一會兒磨好了墨,鋪上上好的澄心堂紙,雨瀾揮毫潑墨,不大一會兒就將給雨馨的信寫好了。

她不由的有些嘆息,現在她身體不好,哪裡都去不了,若非如此,自己遞牌子進去一趟,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雨瀾叫曉月小心地用火漆封號封口,又蓋上隨身的小印,這才吩咐曉月拿着信去找馬總管。請他想辦法把這封信交到太子妃手上。嫁給葉邑辰這麼就,她已經知道葉邑辰的能量有多大。

就是一個小小的王府總管,也是手眼通天之輩,很多事情根本不需要葉邑辰出手,只要交代馬福一聲,就能辦得妥妥當當的。

雨瀾一再叮囑曉月,叫她和馬總管交代清楚,這封信千萬不能落在別人手裡,這裡頭可有不少宮裡宮外的辛秘,若是傳了出去,鐵定會引來軒然大波。

交代完了這一切,雨瀾已是疲倦欲死。錢媽媽扶着她回到了內室,早有小丫鬟鋪好了牀,雨瀾倒頭就睡。直睡了一個時辰,才醒了過來。

錢媽媽侍候她梳洗穿衣服,有點擔心地道:“要不要請白大夫來給您把把脈?”

雨瀾覺得自己沒有什麼不舒服的,不過爲了穩妥起見,還是點了頭。錢媽媽就叫曉玉親自去請白大夫。

白大夫很快就帶着小徒弟跟着曉玉過來了。隔着簾子給雨瀾把了半天脈,最後說她胎相平穩,就是身體很虛,叫她多吃些補品,好好補身,不要多思所慮。方子不用另開了,就是以前的那一個就行了。

百大夫每隔三天就給她診脈一次,每一次都會勸她一句,敞開心扉,不要多思多慮。雨瀾苦笑一聲,她也不想多思多慮,可是事情一件接着一件的來,她又沒有那麼大的心,怎麼能不多思多慮。

她摸着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心裡說:寶寶,是媽媽對不起你!她在心裡暗暗下定決心,爲了孩子,以後再有什麼事,就算天塌下來,她也要努力往好處想,儘量保持一個開朗樂觀的心態。

白大夫出去的時候,正好碰見下了學進來給雨瀾請安的葉敏文。白大夫給他行禮,叫了一聲“大少爺”。葉敏文早就認識白大夫了,也跟着規規矩矩地還了一禮。

葉敏文進了內室,看見小丫鬟正在捲起帷帳,雨瀾靠在大迎枕上,臉色有些發白。葉敏文小跑着就過來了。奶孃急得衝着他直使眼色。看見王妃了要先見禮啊。

葉敏文早忘了見禮這回事了,緊張地拉着雨瀾的手說:“母妃,我看見白大夫了,還有,還有秋紅姐姐正在院子裡煎藥,母妃您是又生病了嗎?”一副很擔心的樣子。

雨瀾看着心裡就是一暖。總算沒有白疼他,葉敏文這孩子是個知恩圖報的。

他輕輕攬着葉敏文的肩膀,笑着說:“母妃沒什麼事,就是覺得有點累,吃幾服藥就好了。”

“那母妃您一定要快點好起來,我再也不鬧着去多樂園了,我就在正院裡侍候母妃。”這幾天小傢伙一直鬧着要去多樂園和四個伴讀的小孩子一塊兒住。雨瀾怎麼放心得下。當然是各種委婉拒絕。

葉敏文不敢和葉邑辰說,卻天天纏着雨瀾撒嬌,雨瀾都快有點兒招架不住了。沒想到今天偶然的機會下竟然想通了。

雨瀾高興地摸摸他的頭:“咱們文哥兒懂事了!”

說得葉敏文有點不要意思起來,害羞着低下頭。

雨瀾看了就覺得他十分可愛。問他:“今天孟先生講了什麼?”

說起功課的事情葉敏文就高興:“這幾天先生一直給我們講《幼學》……”就把先生講了什麼內容一一說給雨瀾聽。雨瀾從前只教他學着認了一些字,《幼學》這些並麼有涉及。

雨瀾面含微笑地聽着,偶爾插話兩句,屋子裡歡聲笑語的,氣氛十分融洽。雨瀾的心情也跟着開朗了起來。

葉敏文有些小得意地道:“今天先生考我們五個功課,我答得最好,先生還誇我來着。”

雨瀾心中一動,葉敏文是龍之風孫,那四個陪讀的孩子恐怕沒有人敢真在這種場合下越過他,搶奪他的風頭,大概來之前,四個孩子的家長早就教好了他們了。

這樣,似乎和自己的初衷有些背離了。她最初的想法,是想給他找幾個同齡人的玩伴,培養他與人交往、團體合作諸如此類的精神,讓他在健康快樂的環境下成長,可是如今……

葉邑辰的這麼個搞法,和她想象的雖然不能說離題萬里,但是總是有很多的不一樣。一開始孩子們就有了明顯的階級之分,葉敏文和他們不用講平等,甚至不用顧忌他們的感受,他要做的是收攏他們,叫他們爲自己所用。做葉敏文堅實的班底。

到哪山唱哪歌!現代的平等自由的思想或許根本不適合這個時代,不適合葉敏文,或許葉邑辰的這種思路纔對?

人,有時候不能太一廂情願了!

想到這裡,雨瀾也就沒有再多說什麼。只是表揚了葉敏文幾句。

這個時候葉邑辰回來了。

“說什麼呢,這麼高興?”葉邑辰在外頭就聽見了葉敏文歡快的笑聲。小丫鬟打了簾子他走進來,看見葉敏文偎在雨瀾的懷裡,臉上都是笑,葉邑辰原本顯得有些冷峻的臉就變得柔和了起來。

雨瀾喝了藥斜靠在湘妃榻上,把葉敏文摟在懷裡。看見葉邑辰進來,她便站了起來迎上前:“王爺回來了!”

葉敏文也跳起來給葉邑辰行禮:“參見父王!”

葉邑辰揮手叫他起來,問了幾句課業上的事兒,說:“快到吃飯的時辰了,你去換件衣裳再過來!”

葉敏文答應着,行禮之後退下去,奶孃帶着他去廂房換衣裳。葉邑辰也看見秋紅在院子煎藥了,就面露關心地問:“怎麼又叫丫頭煎藥,是哪裡不舒服嗎?”

雨瀾笑着說;“和太太、二太太說了一上午的話,又給八妹妹寫了一封信,覺得有點累,就叫錢媽媽請了白大夫過來,沒什麼事,王爺不比掛心!”

葉邑辰“嗯”了一聲:“大太太和二太太來過了?”

雨瀾就把大太太和二太太過來拜訪的情況說了一遍,又把自己的擔心以及給雨馨的那封信都講了一遍。

葉邑辰聽完了,眼中的欣賞之色一閃而過:“你做得對!這件事本來就和太子有些牽連……”

雨瀾微訝,微微擡眸,沉靜地看着他。葉邑辰手眼通天,消息靈通,知道一些□□辛秘不足爲奇。

葉邑辰道:“只是一些道聽途說的消息,不足爲信,且先等等看看罷。時候到了,自然有人忍不住會跳出來的。”

雨瀾也就沒再問,叫了丫鬟進來,服侍葉邑辰到屏風後面換過了家常穿的衣裳,出來的時候雨瀾剛好親手沏了一杯碧螺春,捧了給他。

葉邑辰接過茶盞,有些玩味地看着雨瀾。本來以爲雨瀾會迫不及待地問他承宗那件事情的進展,沒想到她居然能夠沉得住氣。

雨瀾不是不急,只是她相信葉邑辰既然答應了幫承宗洗脫嫌疑,他就一定能做到,這個時候就是催他也沒有用,不如就這樣等着,免得打亂了他的思路和部署。

想到這裡,就和葉邑辰談起了葉敏文上學的事:“文哥兒在學堂裡表現得很好,我以爲他總要適應幾天呢,沒想到這麼快!”

葉邑辰也抽空和孟先生談過了,對於葉敏文的表現也是滿意的:“文哥兒到底是大了……”又看了雨瀾一眼,笑着道:“這裡頭也有你的一份功勞!”

雨瀾連忙笑着謙遜:“臣妾只是做了應該做的,關鍵還是要孩子自己爭氣……”

吃了飯,一直到上了牀榻歇息,到底沒有再問一句承宗的事情。葉邑辰不由得嘖嘖稱奇。

第二天中午剛吃過飯,小丫鬟進來稟報說太子妃身邊的綠枝姑娘來了。雨瀾叫曉月去垂花門把綠枝迎了進來。

綠枝常跑王府,雨瀾懷孕以後,三天兩頭的不消停,太子妃不放心,就三不五時地派了綠枝過來瞧她。早已數門熟路,見過禮,問了好,雨瀾叫小丫鬟擺了錦凳給她做,又遣退了丫鬟,綠枝就開門見山地道:“王妃的信,太子妃已經收到了。”

雨瀾點了點頭。馬大總管辦事,還是叫人放心的。

綠枝又道:“今天一大早,大太太就遞了牌子請見太子妃,和太子妃說了一個時辰,想叫太子出面洗脫三少爺的罪名,太子妃好不容易纔把她勸了回去。太子妃說一事不煩二主,這件事既然求了王爺,太子再□□去徒然變得複雜起來。”大太太果然還是信不過她,又去求了雨馨。

雨馨還是聽從了自己的意見。雨瀾的心就放輕鬆了下來。大太太不肯聽自己的,可是雨馨確實她的捧在手心的親閨女,雨馨的話她總要聽的。

雨瀾就問:“太子妃有沒有什麼別的話?”

“太子妃讓女婢轉告王妃,大少爺和三少爺是楊家未來的希望。王爺雖然手掌乾坤,胸懷日月,卻還是要請王妃多多看顧着點兒,別讓王爺出工不出力纔好!”

這話十足是雨馨的口氣,話又說得十分直白,雨瀾聽了不但不生氣,反而心頭卻是一暢。她笑着說,“你回去回稟太子妃,就說這件事包在我身上,我一定看好了王爺!”

綠枝聽她說得有趣,也跟着笑了起來。又說了幾句閒話,綠枝就要起身告辭:“太子妃還在宮裡等着奴婢的回信呢!”

雨瀾道:“也不急在這一時。你先坐下,有件事還要問問你。”

綠枝有些奇怪地又坐了回去。雨瀾笑着道:“聽說八妹妹要放你出去成親了?”

綠枝從小跟着一起雨馨長大,性子也如同雨馨一般爽直,聽了這話,卻不像一般的姑娘那般羞紅了臉。“不瞞王妃,其實奴婢是不願意出宮的!”

雨瀾聽了有幾分詫異,打趣道:“難不成是對未來的夫婿不滿意嗎?”

綠枝這下也有些微囧:“瞧王妃您說的!太子妃是個什麼樣的人您最清楚。她就是表面看着厲害,實際上人是最厚道仁義不過的。奴婢從小跟着她一起長大,什麼事她都替奴婢考慮的週週道道的。”說着,綠枝的眼圈就有點紅了:“這一次,她不但把奴婢的身契還給了奴婢,還把奴婢一家的子的奴籍全給去了。這份大恩大德,奴婢就是死也報答不了。”

雨瀾微微點頭,雨馨就是這種性子的人,她要是喜歡一個人,那就恨不得把你捧到天上去。這種性格,和葉邑辰倒是有幾分相像。

“爲了給奴婢找個合適的人家,太子妃更是花了無數的心思,最後選中了一個大興一個陪嫁莊子上莊頭的長子。太子妃親自和奴婢商量,說他家底殷實,相貌堂堂,家裡只有這麼一個兒子,將來是要繼承家業的。這些都不算什麼,最關鍵的是這個人人品上佳,對待父母極爲孝順,對兩個妹妹也極爲愛護。”

“太子妃說日子都自己的,自己過得舒坦纔是最重要,門第的高低都在其次,要是嫁給一個白眼狼,不能夫妻恩愛和睦,就是嫁得再高又有什麼用處!”

雨瀾聽得心頭大震。雨馨說得不就是她自己嗎!她嫁給了太子,可不就是天下間的第一豪門,可是丈夫無德,夫妻不和不說,連唯一的孩子都沒能保住,到頭來,她空有太子妃的榮耀,女子應該有的幸福,她卻一丁點都沒有撈到。

綠枝擡起頭來,已是淚眼婆娑:“太子妃都是爲了奴婢好,奴婢心裡又怎麼不知道!可是奴婢真的不忍心離開太子妃,如今東宮之中妃嬪衆多,沒有一個消停的。五姑娘更是個不安生的。她們一個個虎視眈眈地盯着太子妃,奴婢真怕……怕一旦奴婢離開了,太子妃一時不慎,就給她們害了!”

綠枝說到這裡忽然跪了下來:“今天既然已經說到這兒了,奴婢就斗膽請王妃幫奴婢在太子妃跟前說說話,請太子妃留下奴婢吧,奴婢願意伺候她一輩子,終身不嫁,絕對沒有一絲怨言!太子妃最聽您的話,您就替奴婢說句話,成全了奴婢的這番忠心吧!”

190 一九零340 潛回京師84 蕭妃挑唆太子受辱5 二太太來訪顯親厚333 被迫進宮196 小夫妻沒有隔夜仇233 成孕78 古徑幽幽佛寺重逢275 團聚256 和諧315 陳年恩怨57 雨霞鬧事怒摔船模212 發威253 祈氏331 後宮52 承業誤考雨瀾入宮191 一九一130 情意重小王爺擋石247 驚變341 逼宮166 王爺親登門婚事定212 發威35 論朝政宮闈秘事多38 遺失繡帕雨瀾心驚236 後續259 探視3 悲總監穿越意難平172 結良緣抱得美人歸114 議遷都偶遇小世子299 氣節283 諸事159 仇深似海唯有和離216 驚變211 陰謀醞釀142 雨瀾及笄郡主撐場229 側妃268 平息117 迴歸府邸籌備南巡244 上香317 儲位之爭118 護雨瀾王爺賜女侍78 古徑幽幽佛寺重逢215 表哥235 殺妻288 降生252 醒來151 姦夫淫婦陰謀暴露148 新年至心盼王爺歸195 夫妻生隙委屈流淚209 形勢逆轉14 郡王府兄弟話離情349 團圓(大結局)266 私話236 後續177 一七七182 一八二345 有情人終成眷屬140 訴衷情願結連理枝212 發威277 難關102 賽神會被困十里堡140 訴衷情願結連理枝272 風平345 有情人終成眷屬195 夫妻生隙委屈流淚320 皇上駕崩196 小夫妻沒有隔夜仇54 挺身而出勇救皇子309 風雲變幻316 魔高一尺187 一八七251 背叛335 妒火中燒129 蜀漢設計敏昭中伏21 同仇敵愾雨馨贈銀348 尋親343 一家團聚89 風雲突變各顯其能103 烽火起晉親王入城100 路遇晉王戰事流言20 薄情寡義夫妻生隙222 父子21 同仇敵愾雨馨贈銀139 退婚餘波二入王府115 小妾試探王爺回府39 再會表哥智解難題293 野種29 連環計去除眼中釘74 議親事初定謝之遠142 雨瀾及笄郡主撐場321 攝政王317 儲位之爭124 隱患除巧使離間計100 路遇晉王戰事流言45 雨霞受欺雨瀾解圍198 你儂我儂152 雨霞失算小妾夢碎270 籌謀76 引誘太子雨馨出走57 雨霞鬧事怒摔船模
190 一九零340 潛回京師84 蕭妃挑唆太子受辱5 二太太來訪顯親厚333 被迫進宮196 小夫妻沒有隔夜仇233 成孕78 古徑幽幽佛寺重逢275 團聚256 和諧315 陳年恩怨57 雨霞鬧事怒摔船模212 發威253 祈氏331 後宮52 承業誤考雨瀾入宮191 一九一130 情意重小王爺擋石247 驚變341 逼宮166 王爺親登門婚事定212 發威35 論朝政宮闈秘事多38 遺失繡帕雨瀾心驚236 後續259 探視3 悲總監穿越意難平172 結良緣抱得美人歸114 議遷都偶遇小世子299 氣節283 諸事159 仇深似海唯有和離216 驚變211 陰謀醞釀142 雨瀾及笄郡主撐場229 側妃268 平息117 迴歸府邸籌備南巡244 上香317 儲位之爭118 護雨瀾王爺賜女侍78 古徑幽幽佛寺重逢215 表哥235 殺妻288 降生252 醒來151 姦夫淫婦陰謀暴露148 新年至心盼王爺歸195 夫妻生隙委屈流淚209 形勢逆轉14 郡王府兄弟話離情349 團圓(大結局)266 私話236 後續177 一七七182 一八二345 有情人終成眷屬140 訴衷情願結連理枝212 發威277 難關102 賽神會被困十里堡140 訴衷情願結連理枝272 風平345 有情人終成眷屬195 夫妻生隙委屈流淚320 皇上駕崩196 小夫妻沒有隔夜仇54 挺身而出勇救皇子309 風雲變幻316 魔高一尺187 一八七251 背叛335 妒火中燒129 蜀漢設計敏昭中伏21 同仇敵愾雨馨贈銀348 尋親343 一家團聚89 風雲突變各顯其能103 烽火起晉親王入城100 路遇晉王戰事流言20 薄情寡義夫妻生隙222 父子21 同仇敵愾雨馨贈銀139 退婚餘波二入王府115 小妾試探王爺回府39 再會表哥智解難題293 野種29 連環計去除眼中釘74 議親事初定謝之遠142 雨瀾及笄郡主撐場321 攝政王317 儲位之爭124 隱患除巧使離間計100 路遇晉王戰事流言45 雨霞受欺雨瀾解圍198 你儂我儂152 雨霞失算小妾夢碎270 籌謀76 引誘太子雨馨出走57 雨霞鬧事怒摔船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