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殷王玉印

殷王玉印

漢光和二年(公元179年)的十月初八下午,正值初冬季節,天氣漸已趨寒,灰白色的太陽亦似在濃濃的密雲之間被凍得暗淡少光。

一陣寒風徐徐拂過,幾片枯黃的樹葉飄落而下,掉在了佇立庭院空壩當中的京都洛陽令司馬防的腳邊。這位執掌着天子腳下中樞要地管轄大權的中年官僚,此刻正用雙掌極其小心謹慎地託着碗口般大小的一方玉印,默默地翻來覆去地端詳着,眉宇間滿是恭肅之色。

這玉印顏色淡青,晶瑩剔透,上面用一筆端方雋永的小篆工工整整地鐫刻着“殷王之印”四個大字。玉印的印鈕,被雕成一匹仰天長嘶、揚蹄奔馳的駿馬,姿態靈動、凜凜有神、栩栩如生。

原來,司馬防的先祖司馬卬在秦末戰亂之際曾是趙國大將,隨同項羽、劉邦、張耳、陳餘等各路英豪一齊討伐暴秦。秦亡之後,他被西楚霸王項羽封爲殷國之王,擁有河內、朝歌等方圓數百里屬地,並被授予這方“殷王之印”作爲信物。可惜,司馬卬的殷王沒當幾年,便捲入了楚漢紛爭之中。後來,劉邦掃滅了項羽,降伏了司馬卬,廢除了各個異姓王,統一了天下。殷國被劉邦改爲河內郡,隸屬漢室中央直轄。而司馬卬和他的子孫也隨之從昔日顯赫一時的王室降爲貴族,世世代代就居住在河內郡中。但司馬氏卻一直未曾忘卻本族曾經貴爲王室的輝煌歷史,把這方“殷王之印”當做傳家之寶代代留傳了下來。時光整整過去了近四百年,那方“殷王之印”居然還被保存得好好的——煥然如新,一絲未損。

凝望着這方玉印,司馬防的眼前有些恍恍惚惚起來——不知不覺之中,他又沉浸到昨天夜裡所做的那個異夢中去了:雲海蒼茫的天際,一道灼目的電光刷地閃過,緊接着便是一個霹靂凌空炸響!夢境裡的他也和現在一樣站在庭院當中,駭然仰頭望去,但見一條渾身鱗甲閃閃發光的五爪金龍撥雲劃霧騰躍而來!它飛到庭院上空盤旋數匝,昂昂然一聲長嘯,清越入雲,餘音嫋嫋!突然,司馬防陡覺眼前一花,燦燦金光如瀑一瀉而下——那條五爪金龍竟然倏地一下鑽進庭院裡側妻子劉氏的臥室內不見了!

隨着啊的一聲驚叫,司馬防被嚇得冒了一身冷汗,驀地驚醒過來,才知原來是一場夢!他半坐在榻牀上側目一看,已有九個月身孕正待產而眠的妻子,幾乎也是同時猛醒過來,睜眼一見到他便戰戰兢兢地說道:“夫……夫君,妾身剛纔夢見一道金光破……破窗而入,竟……竟然鑽進了妾身的腹……腹內……當真是嚇煞妾身了……”

“沒事兒,沒事兒……”司馬防急忙溫言軟語地撫慰自己的妻子,讓她安下心來好好休息。同時,他心底卻暗暗生了疑念,今天一大早起牀之後便尋出占夢之書來翻閱查看,居然找出了一句“金龍入夢,必生

麟兒,貴不可言”的吉祥斷語。於是,驚喜異常的他在將此事悄悄稟過父親司馬俊之後,便從宗祠供堂裡取來這方“殷王之印”,拿到庭院中爲自己將要出生的這個“麟兒”祈福驅邪。

就在他認真端詳那方玉印之際,庭院東廂的那排屋舍的廊柱處,傳來了一聲輕輕的咳嗽。

聽到這熟悉的咳嗽聲,司馬防隨即回過頭去,只見父親司馬俊正揹負雙手從走廊那邊緩步而來。司馬俊曾任儒學人文淵藪之地——潁川郡的太守,素來博學好古、飽讀詩書,而且爲人豪爽大方,在朝野士庶之間人緣極佳。他今年六十五歲,早在兩年前便已告老致仕在家。這位當過二千石官秩的高官,回到府裡養老期間也一直沒閒着,每天就和一個普通老農一樣到郊外上坡下田自力耕作、勤勞苦幹。他的故交和鄰居都對他這般勤儉清樸的舉動有所不解,紛紛勸告他。司馬俊卻對他們呵呵笑道:“孟子有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老夫如今將其踐而行之,外則可化知己之鄉黨,內則可示家人以模範,以求自食其力、經世致用,不亦宜乎?”此語一出,諸位故交和鄰居無不佩服,一時竟在街裡坊間傳爲美談。不過,這種勤勞實幹的作風也給司馬俊本人帶來了莫大的好處:他雖然早就年過六旬,看起來依然滿面紅光、精神矍鑠,全無衰弱之相。

“父親大人……”司馬防見他漸漸走近,連忙將那玉印抱在懷中,同時向司馬俊躬身行了一禮。

“免禮。”司馬俊面色凝肅,猶如王侯一般氣象儼然地緩緩行到司馬防身前,向他輕輕擺了擺手。司馬防這才應了一聲,慢慢直起腰來,屏息斂神,靜靜地恭候着司馬俊發話。他們父子之間的交往禮接顯得如此肅穆,與司馬氏“尊卑有序,長幼定位”的傳統家教觀念有關。《管子》有云:“君不君則臣不臣,父不父則子不子,上失其位,則下逾其節。上下不和,令乃不行。衣冠不正,則賓客不肅。進退無儀,則政令不行。且懷且威,則君道備矣。”這段銘言自先祖司馬卬時起一直是河內司馬家族奉爲圭臬的家規銘訓,由司馬氏代代後人紮紮實實地身體力行了下來。

“防兒,今早聽你講的昨夜那個異夢,實在值得細細琢磨啊!”司馬俊的目光凝定在司馬防懷抱着的那方玉印上面,語氣隱隱透出一種莫名的激動,“爲父左思右想之下,愈來愈覺得這是咱們司馬家先祖在天顯靈,降下此等吉兆之夢……看來,我司馬家族飛黃騰達、昌隆鼎盛的日子指日可待了……”

“父親大人……”司馬防急忙欠身恭然答道,“咱們司馬家素以文治武功爲立身之本,前有高祖徵西將軍司馬鈞驅除羌夷揚名天下,今有父親大人在潁川郡大興儒學建樹羣賢。孩兒得此‘金龍入夢’之兆,實乃我司馬家父祖積德深厚所致……但願這吉兆能夠化夢爲實才好啊!”

“呵呵呵……這等吉兆成真之事,史冊上記載着的實例數不勝數。”司馬俊頓時心中興起,凝視着司馬防的雙眼禁不住灼灼然放出光來,“爲父剛纔特意翻閱了一下《史記》,裡邊寫有當年高祖皇帝劉邦降世時的情景——高祖之母劉媼曾息於大澤之陂,夢與神遇。其時雷電晦冥,高祖之父太公往視,則見蛟龍盤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此番情景,豈非與你昨夜所做之夢極爲相似?”

司馬防一聽,微微變了臉色,口裡沉吟着,一時竟是不敢接話。他心中何嘗不知《史記》這段內容與自己的夢境相似,只是如今尚是漢室天下,王綱密罩,父親這些話講得如此直白,難免有大逆不道之嫌……他有些怯怯地擡眼瞧了一下司馬俊,囁嚅而道:“父親大人所言,孩兒自是明白。不過,此事異乎尋常,還請您三緘其口,切勿向外輕泄……”

“爲父自有分寸的。這‘金龍入夢’之事,日後只可由你我二人知曉,絕對不能向外泄漏絲毫的。”司馬俊聽了,面容一肅,緩緩點了點頭,慢聲說道,“眼下朝廷宦閹專權、外戚爭勢、朝綱紊亂、民怨沸騰,而聖上又偏聽奸臣之言,大興黨錮之獄,殘害天下賢士……唉!時局之亂,迫在眉睫矣!

“爲防天下有變,爲父已讓你二弟徽兒不再輕涉仕途,潛往荊楚之地交結諸賢,藏器於身,待時而動……防兒啊!你在洛陽令任上,亦須暗暗尋覓有爲有才之士,傾心結爲知交朋友,多方聯絡,爲我司馬氏有朝一日在亂世之際立基建業而積累深厚人脈啊……”

“父親大人年事已高,尚爲我司馬家族未來之屈伸進退苦心籌謀,孩兒等感激不盡。”司馬防聞言,只覺心頭一股暖流緩緩淌過,不禁眼眶一熱,差點流下淚來,“孩兒等一定遵照您的悉心教導切實去辦。”

“天下風雲際會,我殷國王室司馬氏豈是甘於碌碌雌伏之輩?”司馬俊伸手取過那方玉印,託在右掌之上,深深注視着它,朗聲而道,“天下有道,我司馬氏必爲一世之良輔,足以安上澤下;天下無道,我司馬氏亦能爲一代之英豪,足以濟世拯溺。防兒哪!你既得此異夢,焉知這不是我司馬氏在這沒落之世大展雄風的吉兆?——咱們須得有這一份堅不可摧的自信纔是!”

“父親大人……您……您……”司馬防聽罷,心中暗暗震盪不已,垂手肅然答道,“您這番話真是振聾發聵,孩兒受教了。”

“罷了。此刻不是在此多講這等話語的時候。漢武帝時的大儒申公曾言:‘爲治者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你們且將爲父這些肺腑之語牢記於心、紮實去做才行!”司馬俊心神一斂,舉目向司馬防之妻的臥室那邊瞥了一下,淡淡說道,“防兒,你該到你媳婦兒那裡去照看一下了,你娘和接生婆可都在那裡忙着呢!”

(本章完)

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城池之下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伴君如伴虎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形勢逼人,曹操不得不速戰速決第一章 東漢亂局_董卓遇刺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嫁禍天子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通達時務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見招拆招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杯酒獲機密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貪官與豪強第二章 退吳之戰_天縱將才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曹丕又算一卦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曹家的四大阻力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司馬懿還鄉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軟蛋太守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賈詡做了一個夢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美人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孫權稱帝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敲山震虎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漁翁之利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雞肋?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的大秘密第七章 搶奪夏口_長阪橋頭張飛一聲吼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眼線遍佈,盯緊曹魏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最壞的敵人往往也是最好的老師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梟雄曹操也說要忍!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投毒曹操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袁紹的面子最重要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替身:諍臣桓範第一章 東漢亂局_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卓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司馬孚殺青芙滅口第四章 智除異己,司馬懿三做託孤輔政之臣_魏帝託孤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高平陵之變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錦囊妙計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曹家的四大阻力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一箭三雕第十章 魏代漢主_魏國朝貢大典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空殼”擋箭牌第五章 暗礁突現_“鬼才”賈詡的前世今生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司馬懿出生的那一天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第七章 搶奪夏口_長阪橋頭張飛一聲吼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藏得再深也會露馬腳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城池之下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賈詡的三大防疫步驟第十章 魏代漢主_來自孟達的“嘉禾”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司馬懿的佈局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以舉薦之名,暗植勢力之軍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魏帝的制衡之策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孫權稱帝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援軍天降第五章 暗礁突現_“鬼才”賈詡的前世今生第五章 暗礁突現_賈詡這個絆腳石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司馬懿的官路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丁儀的選擇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辣手除酷吏,安一方之民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將門虎子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殺招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烈女沈麗娘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投毒曹操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孫劉一聯盟,何須懼曹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賈詡做了一個夢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抉擇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美人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九品中正舉士之制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漢室骨鯁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命懸一線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治大國若烹小鮮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眼線遍佈,盯緊曹魏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蔣幹來了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冰綃帳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密會老君殿第十章 魏代漢主_魏國朝貢大典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替身:諍臣桓範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誰才能坐得穩這江山?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通達時務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軟蛋太守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青年小吏第十章 魏代漢主_曹操的臨終遺言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司馬懿的官路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臨機決斷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司馬懿大壽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以舉薦之名,暗植勢力之軍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不倒翁”的一票投向誰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出山!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最後的囑託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桓範設局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籠絡賢才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司馬孚殺青芙滅口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南陽臥龍——諸葛亮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族的驚天大計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司馬懿大壽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一代儒宗荀彧抱憾而終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護鄉塢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司馬懿出生的那一天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引刀成一快,不負忠漢情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曹操駐紮荊州
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城池之下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伴君如伴虎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形勢逼人,曹操不得不速戰速決第一章 東漢亂局_董卓遇刺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嫁禍天子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通達時務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見招拆招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杯酒獲機密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貪官與豪強第二章 退吳之戰_天縱將才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曹丕又算一卦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曹家的四大阻力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司馬懿還鄉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軟蛋太守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賈詡做了一個夢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美人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孫權稱帝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敲山震虎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漁翁之利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雞肋?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的大秘密第七章 搶奪夏口_長阪橋頭張飛一聲吼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眼線遍佈,盯緊曹魏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最壞的敵人往往也是最好的老師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梟雄曹操也說要忍!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投毒曹操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袁紹的面子最重要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替身:諍臣桓範第一章 東漢亂局_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卓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司馬孚殺青芙滅口第四章 智除異己,司馬懿三做託孤輔政之臣_魏帝託孤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高平陵之變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錦囊妙計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曹家的四大阻力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一箭三雕第十章 魏代漢主_魏國朝貢大典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空殼”擋箭牌第五章 暗礁突現_“鬼才”賈詡的前世今生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司馬懿出生的那一天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第七章 搶奪夏口_長阪橋頭張飛一聲吼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藏得再深也會露馬腳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城池之下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賈詡的三大防疫步驟第十章 魏代漢主_來自孟達的“嘉禾”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司馬懿的佈局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以舉薦之名,暗植勢力之軍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魏帝的制衡之策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孫權稱帝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援軍天降第五章 暗礁突現_“鬼才”賈詡的前世今生第五章 暗礁突現_賈詡這個絆腳石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司馬懿的官路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丁儀的選擇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辣手除酷吏,安一方之民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將門虎子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殺招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烈女沈麗娘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投毒曹操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孫劉一聯盟,何須懼曹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賈詡做了一個夢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抉擇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美人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九品中正舉士之制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漢室骨鯁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命懸一線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治大國若烹小鮮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眼線遍佈,盯緊曹魏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蔣幹來了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冰綃帳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密會老君殿第十章 魏代漢主_魏國朝貢大典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替身:諍臣桓範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誰才能坐得穩這江山?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通達時務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軟蛋太守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青年小吏第十章 魏代漢主_曹操的臨終遺言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司馬懿的官路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臨機決斷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司馬懿大壽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以舉薦之名,暗植勢力之軍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不倒翁”的一票投向誰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出山!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最後的囑託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桓範設局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籠絡賢才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司馬孚殺青芙滅口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南陽臥龍——諸葛亮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族的驚天大計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司馬懿大壽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一代儒宗荀彧抱憾而終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護鄉塢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司馬懿出生的那一天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引刀成一快,不負忠漢情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曹操駐紮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