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空殼”擋箭牌

“空殼”擋箭牌

夕陽尚未落山,大霧已經瀰漫了洛陽帝都。那溼霧愈來愈濃,遮天蓋地,把最後一抹晚霞也掩得無影無蹤。

司馬府里正到了該用晚宴的時候了。

如今,司馬懿雖然兵權在握、位極人臣,桌上卻和以前一樣,仍然只有三樣菜餚:一碟牛肉脯、一鉢豌豆羹、一碗青菜湯而已。這是司馬懿從仕以後養成的膳食習慣。他在未入宦途之前,那碟牛肉脯是不可能吃到的,平時就是用一碟蘿蔔絲開胃的。司馬懿的樸素、節儉在朝野上下是出了名的。

即使是在吃着晚飯,司馬懿也沒有休息——他一邊舉筷用餐,一邊傾聽着張春華坐在他身邊彙報府門內外的各項事情和朝廷上下的各種消息、情報。

“夫君這一次平叛有功、晉升爲驃騎大將軍之後,朝廷百官幾乎都在私下裡給您送來了賀禮。”

“哦?幾乎都送了?那還有誰沒送呀?”

“除了華歆那個老怪物,其他的大臣都送了,甚至曹真、曹休兩家也都給您送了。”

“唔……他們送來的這些禮數,有些是當得了真的,有些卻當不得真。你自己心底一定要有個分寸,不要以爲別人一送禮一示好就真的會對你怎麼怎麼樣了。不過,凡是給爲夫送禮的人,你都要好好記下他們的名字,無論尊卑貴賤,日後咱們都要找準機會十倍、百倍地向他們答謝回去。”

“好的,妾身記得了。不過,有些同僚送來的禮物似乎就很特別,咱們一時還不好回報……”

“哦?是怎麼個特別法啊?”司馬懿停了往嘴裡送飯,擡起頭來望着張春華饒有興趣地問道,“你說來聽一聽……”

“比如前太尉賈詡的嗣子北海郡太守賈穆,他就送了一件禮物來,卻聲稱是他父親當年臨終之際特別交代的,一定要在司馬大都督持節掌兵、立下第一次實戰之功後再贈送上門。”

“把那件禮物拿來給爲夫看一看。”司馬懿立刻擱下了雙筷,坐正了身子。

張春華淺淺一笑,從身後推過一方長長的錦匣來,然後輕輕打開,裡面赫然竟是一卷帛圖畫軸。

司馬懿順手拿起畫軸一下抖了開來:嵯峨高聳的山岡頂上,一頭威猛雄壯、活靈活現的吊睛白額錦毛大虎昂昂然提爪擺尾攀將上來,它扭頭長嘯遙望之處,一輪紅日正冉冉升起!

“好一幅‘冢虎登山望日長嘯圖’!”司馬懿深深地凝視着這幅帛圖,“賈太尉可謂深知吾心也——這幅畫是爲夫此番凱旋所收到的最好的一件禮物!”

說罷,他慢慢卷好了帛圖,放回錦匣之中。靜了一會兒,他才幽幽道:“賈穆在北海郡太守

任上也差不多幹了兩三年吧?春華啊,你記着在今年年底一定要把他擡舉到青州別駕的位置上去!這也算盡到我司馬家對他賈氏一族的一份拳拳報答之心吧!”

“夫君不忘舊恩,真乃有情有義的大丈夫!”張春華禁不住深深讚了一句。

司馬懿又從桌几上端起飯碗來:“朝中近來有何消息?”

“妾身從陳司空府中的荀夫人那裡打探到,陳矯將要接替您辭讓出來的尚書僕射一職,三弟他將轉任到陳矯空出來的度支尚書之職上……三弟騰出來的吏部尚書,卻是由廣平郡太守盧毓前來接任。”

“盧毓?前朝名公盧植的那個小兒子嗎?”司馬懿沉吟着問道,“他在黃初年間曾經因爲據理直言而頂撞過先帝,所以被先帝貶出朝堂長達四五年。當今陛下真乃一代明君,竟然不念舊過又將他調升回來,實在是難能可貴!”

他一邊在口裡這麼說着,一邊卻在暗想:這個曹叡,果然有些手腕,登基之初便通過擢用自己的新寵將吏部悄無聲息地抓到了手中,控制了百官任免進退之權,正好施行他身爲新君的“立威正位”之大略!

張春華何等的冰雪聰明,一下便聽出了他話中的隱憂,嘻嘻笑道:“夫君也無須過慮,盧毓與三弟的關係一向不錯,三弟曾在先帝在世之時就向朝廷建議以他爲吏部侍郎——所以,盧毓升到吏部尚書一職之上,應該對我司馬家先前佈下的人事格局不會帶來太多衝擊和影響的。”

司馬懿微微皺了皺雙眉:“對我司馬家先前佈下的人事格局衝擊不大,這自然是肯定的。但是,我司馬家日後若想再插手吏事進退任免之機務,豈不是有些困難?唔……讓爲夫閒下來細細思量一番,總得巧妙化解這道難題纔是……你且繼續講吧!”

“還有,寅管家從孫資那裡得來的消息:太祖武皇帝時的軍謀掾、汝南太守滿寵,即將升任爲揚州牧了;郭太后的弟弟郭表終於拿到了皇宮大內中壘將軍的職位;曹真的長子曹爽也被陛下提了起來,擔任了武衛將軍;前徵西大將軍夏侯淵的嗣子夏侯霸將出任羽林總監一職;駙馬都尉秦朗也要出任衛尉之職了……”

司馬懿一聲不吭,非常認真地聽着這些話,一邊用竹筷夾起牛肉脯在嘴裡慢慢嚼着,一邊沉沉地思索着。

“對了,華歆這個老匹夫一味阻撓和打壓夫君您,未免欺人太甚了!”張春華也曉得了那日朝堂之上華歆百般刁難之事,不禁憤憤然講道,“依妾身之見,不如向寅管家吩咐下去,讓他找幾個得力的死士,不留痕跡地把華歆乾脆除掉算了,免得他妨礙了我司馬家的千秋偉業……”

司馬懿聽罷,稍稍頓了一頓,將竹

筷擱在了桌上,平視着張春華,緩聲而道:“夫人你和寅管家如此關心爲夫,爲夫心底甚是感激。但道家之言曾有明誡,‘爲人行事之大弊,在於只知進而不知退、只知堵而不知疏、只知彼而不知此。’在爲夫看來,華歆此人萬萬殺不得!留着他作爲爲夫一個明面上的,又能對付得了的政敵,這樣會讓曹魏皇室認爲‘羣臣互制,勢均力衡’的局面未曾破壞,從而沾沾自喜、自詡得計,從而對爲夫放鬆警惕和提防……倘若你們伺機刺殺了他之後,無論你們留沒留下痕跡,所有明裡暗裡的嫌疑最後都得指向爲夫的!這反而會將爲夫置於非常不利的境地啊……”

“啊呀!夫君說得真對!”張春華立時反應過來,雙掌一拍,“妾身一時太過關心夫君,差點兒釀成大錯了!”

司馬懿心頭一陣感動,擡眼看到她鬢角微微露出的幾根銀絲,一瞬間百感交集,聲音都有些哽咽了:“春華——你不用這麼爲爲夫擔心!你放心,當年太祖武皇帝那麼精明刁鑽的角色,都沒把爲夫怎麼樣——他區區一個華歆,又搞得出什麼名堂呢?”

張春華卻沒注意到他的情感反應,坐在那裡,拿手慢慢絞着自己的裙帶,沉吟而道:“夫君,這朝廷裡有人要害你,妾身怎麼放心得下?!俗話說得好,‘不怕賊來偷,就怕賊惦記!’對於華歆,既是不能除掉他,又何妨拉攏他到我司馬家這邊來?妾身這裡還有一策——董昭大夫的何夫人和妾身談起,她和華歆府中的高夫人自幼交好,不如請她出面做個媒,將華歆的愛女華寧說給昭兒爲妻吧!”

“這似乎也有些不妥:華歆本就是曹操、曹丕專門用來監視爲夫的一條‘老狗’,倘若爲夫一反常態與他結爲姻親,這肯定會引起曹魏皇室暗生疑忌的……還是就把他擱在那裡,讓他成爲我司馬家的一個‘空殼’擋箭牌。曹魏皇室宗親們可是非常樂意看到華歆和爲夫‘狗咬狗’、互相拆臺的好戲呢!他們既然要看戲,呵呵呵……爲夫就認認真真地配合華歆把這齣好戲給他們紮紮實實地表演好!”

張春華靜靜地看了他半晌,語氣幽然地說道:“夫君的這個驃騎大將軍、鎮南大都督當得也真是步步艱辛——面對那個華歆太尉,殺又殺不得,親又親不得,打了不還手,罵了不還口……這一份‘唾面自乾’的本事,真是難爲夫君你如何練得來?”

司馬懿遙遙凝望着窗外愈來愈濃的暮色,默默無語:當年曹操身任丞相、權傾朝野之際,他就是一時按捺不住,不能“動心忍性,克己制怒”,才一刀斬了和他“高唱反調”的太中大夫孔融,結果過早地暴露了他的篡漢野心,給他招來了無窮後患,自己今天又怎能再重蹈他的覆轍呢?

(本章完)

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司馬懿再度出征第四章 智除異己,司馬懿三做託孤輔政之臣_魏帝託孤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諸葛亮的遺策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出山!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軟蛋太守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籠絡賢才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孫權移禍荊州第一章 東漢亂局_董卓遇刺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曹爽引衆怒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天生奇才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裂變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藏得再深也會露馬腳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天衣無縫的反間計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徹底搞定曹丕這顆棋子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通達時務司馬懿吃三國5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曹營軍心已亂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曹營軍心已亂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青年小吏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徹底搞定曹丕這顆棋子第一章 東漢亂局_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卓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曹丕又算一卦第十章 魏代漢主_蝗災,人禍第十章 魏代漢主_孫權大獻殷勤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柏夫人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敲山震虎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一人一口酥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勸進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血陰蠱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族的驚天大計第十章 魏代漢主_提拔清吏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病中”理事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冒進的曹休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司馬孚殺青芙滅口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的擔心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誰是曹操畢生的勁敵?第十章 魏代漢主_提拔清吏第七章 搶奪夏口_直奔夏口城!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辣手除酷吏,安一方之民第十章 魏代漢主_提拔清吏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烈女沈麗娘司馬懿吃三國1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苦肉計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回龍灣偷襲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宗室重將第四章 火燒連營_連環計連戰船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震懾張郃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司馬懿再度出征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司馬懿血濺聚賢閣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青年小吏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朝中新局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不倒翁”的一票投向誰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司馬懿再度出征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唱雙簧籠絡崔琰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丁儀的選擇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惡人先告狀第五章 暗礁突現_“鬼才”賈詡的前世今生司馬懿吃三國4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臨機決斷尾聲 三分天下,盡歸於晉第一章 東漢亂局_董卓遇刺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百忍血書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孔融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七章 蜀魏之爭_諸葛亮偷襲上邽原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隱隱於朝第五章 暗礁突現_“鬼才”賈詡的前世今生第十章 魏代漢主_孫權大獻殷勤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袁紹的面子最重要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糧草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曹操之能,荀彧之智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誰才能坐得穩這江山?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曹操之能,荀彧之智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破格擢賞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伴君如伴虎第十章 魏代漢主_來自孟達的“嘉禾”第七章 搶奪夏口_藏兵於民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伴君如伴虎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曹操倉皇北顧第十章 魏代漢主_襲吳還是擊蜀?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夫婦論政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收復新城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司馬父子縱議天下大勢第九章 吳蜀聯盟_魏室之憂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屈伸之訣第四章 火燒連營_潛龍在淵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出山!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蔣幹過江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幕後黑手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魏宮立嗣的主導者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擇將出徵第四章 火燒連營_英雄同心不同志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曹家的四大阻力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隱隱於朝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智鬥郭氏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丕脫穎而出
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司馬懿再度出征第四章 智除異己,司馬懿三做託孤輔政之臣_魏帝託孤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諸葛亮的遺策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出山!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軟蛋太守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籠絡賢才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孫權移禍荊州第一章 東漢亂局_董卓遇刺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曹爽引衆怒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天生奇才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裂變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藏得再深也會露馬腳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天衣無縫的反間計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徹底搞定曹丕這顆棋子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通達時務司馬懿吃三國5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曹營軍心已亂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曹營軍心已亂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青年小吏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徹底搞定曹丕這顆棋子第一章 東漢亂局_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卓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曹丕又算一卦第十章 魏代漢主_蝗災,人禍第十章 魏代漢主_孫權大獻殷勤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柏夫人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敲山震虎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一人一口酥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勸進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血陰蠱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族的驚天大計第十章 魏代漢主_提拔清吏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病中”理事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冒進的曹休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司馬孚殺青芙滅口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操的擔心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誰是曹操畢生的勁敵?第十章 魏代漢主_提拔清吏第七章 搶奪夏口_直奔夏口城!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辣手除酷吏,安一方之民第十章 魏代漢主_提拔清吏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烈女沈麗娘司馬懿吃三國1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苦肉計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回龍灣偷襲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宗室重將第四章 火燒連營_連環計連戰船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震懾張郃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司馬懿再度出征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司馬懿血濺聚賢閣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青年小吏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朝中新局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不倒翁”的一票投向誰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司馬懿再度出征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唱雙簧籠絡崔琰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丁儀的選擇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惡人先告狀第五章 暗礁突現_“鬼才”賈詡的前世今生司馬懿吃三國4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臨機決斷尾聲 三分天下,盡歸於晉第一章 東漢亂局_董卓遇刺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百忍血書第五章 暗礁突現_堯舜禹三代之後第一盛世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孔融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七章 蜀魏之爭_諸葛亮偷襲上邽原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隱隱於朝第五章 暗礁突現_“鬼才”賈詡的前世今生第十章 魏代漢主_孫權大獻殷勤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袁紹的面子最重要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糧草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曹操之能,荀彧之智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誰才能坐得穩這江山?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曹操之能,荀彧之智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破格擢賞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伴君如伴虎第十章 魏代漢主_來自孟達的“嘉禾”第七章 搶奪夏口_藏兵於民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伴君如伴虎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曹操倉皇北顧第十章 魏代漢主_襲吳還是擊蜀?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夫婦論政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收復新城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司馬父子縱議天下大勢第九章 吳蜀聯盟_魏室之憂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屈伸之訣第四章 火燒連營_潛龍在淵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出山!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蔣幹過江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幕後黑手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魏宮立嗣的主導者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擇將出徵第四章 火燒連營_英雄同心不同志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曹家的四大阻力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大隱隱於朝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智鬥郭氏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曹丕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