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錦囊妙計

錦囊妙計

曹魏黃初三年六月十六日,在劉備於夷陵慘敗的十五日後,曹丕在洛陽南郊設壇封拜曹真爲徵南將軍、夏侯尚爲鎮南將軍、曹休爲平南將軍,以尚書令陳羣爲軍師,親率三十萬大軍,御駕移往宛城,欲趁陸遜追襲劉備而深入巫峽之際狙擊江東孫氏諸軍。

在臨行之前,他頒下了兩道詔書,其中一道是特意寫給留守在洛陽的司馬懿的:“朕今當南征,深以後事爲念,故而一委於卿。曹參雖有戰功,而蕭何爲重。使朕無後顧之憂者,盡在卿矣!”他這道詔書寫得情理交融、匠心獨運,司馬懿縱是懷有再大的不滿,自然也是隻得恭然受之。

另一道詔書卻是頒給後宮的:“皇后甄氏,言行乖戾,屢觸禮法,不堪母儀天下,掌領六院,特此廢位賜死。”當時,御史大夫鍾繇、司空王朗、侍中辛毗、議郎桓範,以及中書省、尚書檯等官員紛紛上表勸諫,亦是無濟於事。隨着皇后甄宓的被賜自盡,郭貴嬪在後宮中的地位從此異峰突起,愈加凸顯。而且,她最後還儼然以三宮六院未來之主的身份大搖大擺地陪着曹丕出宮南征同行而去。

這日傍晚,餘暉如金,洛陽城郊的老君廟院壩裡荒草萋萋,在晚風中瑟瑟而抖。

司馬懿讓手下的死士們守住了廟中四角,獨自一人邁步登上了老君廟後院“三清閣”的第六層閣樓。遠遠望見一個風姿綽約的美婦背對着他,正自倚窗遠眺。她的長髮沒有如同往常一樣盤在頭上結成靈芝髻,而是僅用素帶一挽,瀑布般披肩而下。身着白裙,無一裝飾,腰間素錦輕束,流淌着碎碎的細弱光澤,盈盈然不堪一握。腰側潔白的綢帶在略帶涼氣的風中輕輕飄舞,更顯得體態輕盈之極,彷彿便要乘風飛去。撫在窗欄上的素手明淨如玉,晶瑩剔透。

用着眼角的餘光,她分明看到:司馬懿遠遠地在樓梯閣門處站定,目光有些癡癡地凝視了自己片刻,脣角驀然抽動了幾下,終於還是微微地俯下身去,囁囁地輕呼道:“貴嬪娘娘,司馬懿這……這廂有禮了……”

聽着這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聲音,方瑩的心口宛若被剜了一下似的劇痛了一陣兒:這個司馬懿,終身都忘不了禮法的拘束,終究是不敢邁出那艱難的一步來!

她苦苦一笑,緩緩仰起頭來,望向沉入燦爛金海般的晚霞叢中的那一輪圓日,長長地嘆出一口氣來,慢慢吟道:

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

衆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

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

莫以麻枲賦,棄捐菅與蒯。出亦復苦愁,入亦復苦愁。

邊地多悲風,樹木何修修。從君獨致樂,延年壽千秋。

司馬懿靜靜地聽着。他已經知道這首《塘上行》之詩乃是甄皇后在生前遭到曹丕疏遠之時所作,其中的哀婉悽切之情曾經令他聽了潸然淚下,感慨不已!

這時

,方瑩已然吟罷,臉頰兩邊的清淚猶如斷線珍珠一般滾滾滴落下來。司馬懿看在眼裡,心頭更是隱隱刺痛,卻聽她愴然而道:“說什麼‘但使情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永不棄’……想當年陛下於鄴城初見甄姐之時,愛慕之情何等之濃;而如今陛下手詔賜死甄姐之際,刻薄之意又何等之深!瑩見了,亦是心寒如冰凜然自危啊!”

他聽了這話,眸中淚光頓時隱隱閃爍,卻是低頭暗暗沉吟不已,幾乎將雙脣都咬得滴出血來。

“師兄,您要切加小心啊!陛下對待夫妻結髮之情尚且如此涼薄,於君臣之交、骨肉之義更是全無章法不足爲恃……當年他在尋求師兄您幫他登上嗣位的艱危關頭,裝得比周文王還要禮賢下士!沒想到他一旦登基掌權之後,就換了另外一副面孔!不過,現在細細想來也沒什麼奇怪的,他本就是爲貪權奪利而生,自然也就習慣了爲保權護位而不擇手段、機關算盡……曹彰將軍其實早就遵從先皇之命歸順於他了,他還是不放心,直到將他這個耿直豪爽的二弟親手毒死才罷手;三公子曹植若不是有卞太后爲他苦苦求情,只怕也難逃陛下的毒手!師兄,您與他相處,須要多加小心啊!”

待得方瑩的話講完之後,司馬懿才慢慢開口了,他的聲音在晚風中顯得十分堅硬:“師妹不必過慮——懿自有方法讓曹丕退避三舍,不敢加害的!哼!想當年曹操對懿是何等的忌憚?!他尚且奈何不得懿,又何況區區一個曹丕乎?”

方瑩聽了他這番自信滿滿的話,方纔漸漸平靜下來。她倚着窗欄靜立了片刻,款款言道:“司馬師兄……瑩今日秘密約會於您,是有要事相商。瑩親受甄姐臨終囑託,要求瑩代她照護她的兒子平原王曹叡、女兒東鄉公主曹妍……如今郭貴嬪那賤人在宮中極力挑唆陛下廢長立幼,企圖令平原王不得入繼大統,另立徐貴人所生的六歲幼子元城王曹禮爲儲君,爲她日後‘垂簾攝政’作好鋪墊……”

“這是她癡心妄想!”司馬懿冷冷而笑,“平原王曹叡如今年近弱冠,正可擔負社稷重器,豈是區區一個郭氏便可阻撓他入繼大統的?眼下正是兵戈交爭之亂世,朝野上下俱知宜立長嗣以鎮四海,此乃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便是陛下自己亦難違逆!陛下若立幼子曹禮爲嗣,豈不是甘願將萬里江山拱手讓給劉備、孫權乎?此等至愚至拙之事,陛下決不會貿然爲之!師妹儘可恬然高枕無憂,平原王必無易儲之患!”

“雖說人心大勢的趨向對叡兒他確實有利,但瑩還是忍不住很爲他擔心哪!師兄,您有什麼立竿見影,綿密細緻的錦囊妙計授予平原王嗎?”

司馬懿沉思了一會兒,肅然正視着方瑩,徐徐而道:“微臣唯有短短數語請師妹務必轉告平原王——‘莫交外臣、莫議時事、潛結內黨、恭行子道’。切記!切記!”

方瑩聽罷,在心底細細思忖起來:“莫交外臣、莫議時事、恭行子道”這三句話都好理解——曹丕當年自己就是依靠私交外臣、廣樹朋黨、蓄養羽翼、僞裝孝順而奪嗣成功的。那麼,反過來,曹丕必定會對平原王曹叡揹着他

暗植外廷羽翼的舉動格外敏感多疑——萬一曹叡日後因擔憂易儲之患而“病急亂投醫”,周章失措之際去亂交外臣以自保,則必會適得其反,弊莫大焉!只不過,司馬懿所教的這“潛結內黨”又究竟是何含義呢?於是,她開口問道:“司馬師兄,您這‘潛結內黨’指的是……”

司馬懿雙目微微垂簾,精芒內斂,語氣淡淡地說道:“本座建議平原王‘莫交外臣、莫議時事’,其背後的蘊意是指本座與鍾大夫、王司空、陳令君等臺閣外臣自會爲平原王的儲位穩定而奔走效勞,不需平原王前來聯絡。這是我等身爲社稷之臣的職責所在,只要平原王心裡有數就行了。

“至於‘潛結內黨’之策嘛,依本座之見,平原王可不交外臣,但卻不能不在內廷中暗納內援!曹真、夏侯尚、曹休等如今都是陛下跟前的宗室寵臣,在陛下那裡也很能說進話去……平原王便可以求覓侍讀之友爲名,與曹真的兒子曹爽、夏侯尚的兒子夏侯玄、曹休的兒子曹肇等結爲骨肉之交,在東宮中以親室助力對抗郭氏外戚!畢竟郭氏意欲在後宮當中‘一手遮天’,也會大大損及曹家宗室的利益,他們自然是不會坐視不理的!師妹,你覺得呢?”

“嗯!師兄,您這條計策實在是精妙!”方瑩聽罷,雙眉一舒,展顏而笑,“師妹一定會牢牢記住,並一字不差地轉告平原王。同時,師妹在這裡也代表平原王多謝師兄您的出謀暗助之功了!”

司馬懿擺了擺手,深深一嘆:“師妹,這是哪裡的話?當年甄皇后與師妹在陛下龍潛東宮之時對微臣的多方栽培扶持之恩,微臣點點滴滴俱是牢記於心……如今微臣於平原王保嗣之際終有區區一報,已是深感萬幸,又豈堪受你們的謝意呢?”

方瑩粲然一笑,忽又蛾眉一蹙,遙遙望向天際那一抹金邊似的晚霞,幽幽而道:“師兄,您不知道,自甄姐去世之後,師妹在這森森宮苑之中再無留戀之人,再無繫心之事……待師妹將您的‘錦囊妙計’轉告給叡兒之後,師妹便要振翮高飛而去了。唉,您不知道,師妹真的是太累太累了……先前呢,師妹還有甄姐在宮中左右照應,大家還可以聚在一起說說話,解解悶。現在,師妹待在後宮那裡,就像待在一個大墳墓裡,幾乎要成一個‘活死人’了……”

司馬懿腮邊淚流如珠,一時哽咽着說不上話來。過了許久許久,他才顫聲道:“師妹,這麼多年來你爲懿在後宮中實在是吃盡了太多太多的苦楚……師兄我沒有什麼可以回報你的,但爲了讓你實現‘振翮高飛而去’的心願,師兄卻立誓要竭盡全力爲你搏上一搏……”

……

一個月後的一個深夜,方瑩在皇宮內院所居的寢閣猝然失火,燒了整整兩個時辰。宮中的侍衛武士們撲打了幾乎一宿的工夫,纔在拂曉之際撲滅了大火。他們後來在寢閣的廢墟中搜尋到了一具被燒得面目全非的華服女屍。那女屍身材的高矮肥瘦都與方貴嬪別無二致,而且她的手腕上還戴着當年陛下欽賜給方貴嬪的七寶靈珠釧——這一切都證明方貴嬪已香消玉殞於這熊熊烈焰之中了……

(本章完)

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讀《史記》,觀天下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族的驚天大計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魏帝的制衡之策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曹營軍心已亂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司馬家的春天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滿足曹操想要的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丁儀的選擇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曹爽的潰敗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離開京都禍亂之地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曹營軍心已亂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軟蛋太守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離間兄弟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悲情一生司馬孚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司馬父子縱議天下大勢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裂變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雞肋?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病中”理事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太后一黨的覆滅第七章 搶奪夏口_藏兵於民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賈詡的三大防疫步驟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美人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伴君如伴虎司馬懿吃三國1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杯酒獲機密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籠絡賢才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護鄉塢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滿足曹操想要的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空殼”擋箭牌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伴君如伴虎第七章 搶奪夏口_煙幕陣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糧草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見招拆招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病中”理事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冰綃帳第二章 退吳之戰_牆頭之草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家最厲害的死敵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護鄉塢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袁紹的面子最重要第七章 搶奪夏口_煙幕陣第七章 搶奪夏口_聲東逃西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悲情一生司馬孚第四章 火燒連營_英雄同心不同志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族的驚天大計第七章 蜀魏之爭_暗算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蔣幹過江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司馬懿背後的女人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憋屈的蔡瑁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雙劍合璧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魏宮立嗣的主導者第七章 蜀魏之爭_諸葛亮偷襲上邽原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司馬懿的城府司馬懿吃三國2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唱雙簧籠絡崔琰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青芙被抓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青雲山莊,秘密據點第七章 搶奪夏口_聲東逃西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悲情一生司馬孚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投毒曹操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諸葛亮的遺策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城池之下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丁儀的選擇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司馬家的春天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備戰東關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的大秘密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城池之下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塵埃落定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諸葛亮的遺策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烈女沈麗娘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揮師,南方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無辜慘死的婢女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朝中新局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替身:諍臣桓範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司馬孚殺青芙滅口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司馬懿的佈局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劍拔弩張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計賺賈詡第七章 搶奪夏口_煙幕陣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屈伸之訣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滿足曹操想要的第二章 退吳之戰_巧勝吳軍第二章 退吳之戰_巧勝吳軍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貪官與豪強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南陽臥龍——諸葛亮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糧草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曹操徵辟,先禮後兵第四章 火燒連營_英雄同心不同志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舉事在即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最壞的敵人往往也是最好的老師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宗室重將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懷疑與信任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幕後黑手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永別了,昔日的盟友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滿足曹操想要的
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讀《史記》,觀天下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族的驚天大計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化敵爲友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魏帝的制衡之策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曹營軍心已亂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司馬家的春天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滿足曹操想要的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丁儀的選擇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曹爽的潰敗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離開京都禍亂之地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曹營軍心已亂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軟蛋太守第一章 司馬懿對內的無間道_離間兄弟第七章 搶奪夏口_劉備跑了!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悲情一生司馬孚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司馬父子縱議天下大勢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裂變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雞肋?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病中”理事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太后一黨的覆滅第七章 搶奪夏口_藏兵於民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賈詡的三大防疫步驟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美人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伴君如伴虎司馬懿吃三國1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杯酒獲機密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籠絡賢才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護鄉塢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滿足曹操想要的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空殼”擋箭牌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伴君如伴虎第七章 搶奪夏口_煙幕陣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糧草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見招拆招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病中”理事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冰綃帳第二章 退吳之戰_牆頭之草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曹家最厲害的死敵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護鄉塢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袁紹的面子最重要第七章 搶奪夏口_煙幕陣第七章 搶奪夏口_聲東逃西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悲情一生司馬孚第四章 火燒連營_英雄同心不同志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族的驚天大計第七章 蜀魏之爭_暗算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蔣幹過江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司馬懿背後的女人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憋屈的蔡瑁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雙劍合璧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魏宮立嗣的主導者第七章 蜀魏之爭_諸葛亮偷襲上邽原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司馬懿的城府司馬懿吃三國2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唱雙簧籠絡崔琰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青芙被抓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青雲山莊,秘密據點第七章 搶奪夏口_聲東逃西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悲情一生司馬孚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投毒曹操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諸葛亮的遺策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城池之下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丁儀的選擇第十章 司馬懿最後一擊,三國盡無敵手_司馬家的春天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備戰東關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的大秘密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城池之下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塵埃落定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諸葛亮的遺策第六章 曹爽威信驟減,司馬懿欲清內患_烈女沈麗娘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揮師,南方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無辜慘死的婢女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朝中新局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替身:諍臣桓範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司馬孚殺青芙滅口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司馬懿的佈局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劍拔弩張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計賺賈詡第七章 搶奪夏口_煙幕陣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屈伸之訣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滿足曹操想要的第二章 退吳之戰_巧勝吳軍第二章 退吳之戰_巧勝吳軍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貪官與豪強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南陽臥龍——諸葛亮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糧草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曹操徵辟,先禮後兵第四章 火燒連營_英雄同心不同志第九章 滅曹爽,司馬懿獨攬大權_舉事在即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最壞的敵人往往也是最好的老師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宗室重將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懷疑與信任第九章 暗通賈詡,助曹丕上位_幕後黑手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永別了,昔日的盟友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滿足曹操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