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將門虎子

將門虎子

棚堂前空地之上旗幟高揚,在習習夏風中發出呼啦啦的聲響。

曹操、馬騰、韓嵩、魯肅和高卿大夫、相府掾屬們站立在用木板搭起的高高的看臺上面,俯望着碧波盪漾的朱雀池。

看臺的左側設有一隻大鼓,兩個身材高大的鼓卒手持鼓槌,肅然而立。看臺的右側懸着一隻金光閃閃的大鉦,鉦旁左右站着兩個手持鉦槌的鉦卒。

曹操目光一掃,向侍立在臺側的曹仁使了個眼色。

“擊鼓!”曹仁一見,隨即大喝一聲。

“咚咚咚”的鼓聲中,一排戰船順着大溝中的水流,魚貫駛入朱雀池中。

但見一位容貌軒昂、氣宇清奇的青年小將穩穩站立在首艦船頭之上,手執一面繡有白虎之紋的三角赤旗,倏上倏下,忽左忽右,向身後的戰船舵手們打着旗語。

那一排戰船隨着這小將手中的三角赤旗所指的方向,忽聚忽散,左旋右衝,前突後退,步調一致,有陣有序,宛若一條條巨鯊,極是靈敏迅捷。船上的兵卒則分列兩側船舷,順着戰船的划動圜轉之勢,時而並矛劈刺,時而舞盾屏護,時而舉刀砍殺,個個身手矯健、勇猛如豺。

“此乃本相長子曹丕。”曹操面露喜色,伸手指着那船頭上的青年小將向馬騰、韓嵩、魯肅等說道,“此兒自幼精於騎射,卻不習水戰。本相於三月之前,方命其日日駕舟操練。韓君、魯君來自江南,對水戰之法應是熟知在心。不知在兩位先生眼中,本相丕兒的水戰之技能否博得一笑?”

“在下常在荊州觀看水軍演練,雖其精銳之師,亦不過如此矣。”韓嵩呵呵一笑,拱手隨口便贊。

魯肅亦是面含笑意,心中暗道:曹操果是不懂水戰。在這一池死水之中,縱是日日駕舟操練,又豈能訓練得出什麼精銳水師來?真要訓練,須在大江大河之上驚濤駭浪之中馭舟行船實地操練方可。像他這樣的訓練之法,最多隻能搞出一支堪供觀摩欣賞的“表演型”水師罷了。他轉眼瞥見曹操正向自己橫目看來,便也躬身一禮答道:“曹丞相果然是練兵如神的曠世奇才——短短數月之際,這些水卒已能如風如電馳騁江表,委實令我江東兒郎不得不望風拜服。”

“哈哈!兩位先生過譽了。”曹操揚聲笑着,擺了擺手,“本相平生別無長處,唯有‘好學’二字堪與人比。”

魯肅在一旁聽得暗暗發笑:爲人好學固然不錯,但至少應該學得其法、學得其要、

學得其精才行啊!似你這般一味想當然地亂學亂練,這水戰之技怕是永遠也未必能學到手罷。

這時,曹操已是轉過頭去,又向曹仁丟了個眼色。

“鳴金!”曹仁見狀,大喝一聲。

“噹噹噹……”鉦卒揮槌敲響了銅鉦。

銅屬於“金”類,軍中行軍征戰,歷來是聞鼓則進,聞金則退。

曹丕聽到銅鉦敲響,立即指揮戰船列隊退出了朱雀池。

“擊鼓!”曹仁又是陡地一聲大喝。

如雷的鼓聲裡,一匹雪白的駿馬如一道銀練般從右側柳林飛馳而出,疾衝到看臺前面的空地之上,然後忽地一旋,揚着前蹄在長嘶之中仰立而起。

駿馬背上那位白衫少年身形穩若磐石,他那披垂腰際的黑亮長髮隨着馬身一旋一仰,頓時猶如一片烏瀑流雲般飛揚開來,將他整個人襯托在一派栩栩如仙、飄飄欲飛的高華超然之氣中,恍恍然若夢若幻——讓全場人士都睜圓了雙眼只看得癡了、呆了、怔了。

那一刻,以司馬懿之沉篤淡定,也不禁被這翩翩少年的瀟灑飄逸驚得歎爲觀止。此君合當天上有,實若謫仙降凡塵!

驀地一聲鶴唳般的清嘯破空而起,那白衫少年忽然拔出腰間長劍,縱身一躍,離了馬鞍,已是凌空起舞。

但見劍光如瀑,夭矯翔騰,橫空宛若潛蛟乘雲,沖天又似鷹擊蒼穹,揮灑之間氣吞四宇、沛然莫御,令人嘖嘖稀奇。就在左右騰挪之際,那白衫少年已是在漫天劍花中放聲高吟起來——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蹈驅匈奴,左顧凌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吟唱之聲一止,猝然一縷清嘯穿雲而去,但見劍光瀉地,那白衫少年已然撫劍而立,恍若玉樹臨風俊逸不凡。

“好!好劍法!”

“好詩啊!”

“好身手!”

“好文采!”

“好氣魄!”

……

看臺上突然喝彩之聲四

起,就似一陣陣響雷從衆人頭頂掠過,迴音久久震盪在雲邊天際。

這時,與魯肅比肩而立的楊俊一邊興高采烈地鼓掌喝彩着,一邊微側着臉向魯肅介紹道:“這位便是曹府的三公子曹植曹子建了。他非但劍法好、文采好,而且身手好、心地也好!這兩三年來,他隨同丞相大人征討冀州袁氏殘寇之時,一向都是奮勇當先、戰功彪炳。每次凱旋,他還把朝廷頒給他的賞賜分文不留地全捐給了戶曹,讓他們拿去替自己撫貧問飢……這位曹三公子的德行,那在咱們許都青年才俊當中可算是一等一的吶。”

魯肅滿眼裡都含着笑意,聽得不住地點頭稱讚。

“哈哈哈哈!”那邊,曹操放聲大笑,目光已是向馬騰、韓嵩、魯肅等人臉上掃視過來。

“丞相大人這位公子身手好生了得!”馬騰不懂詩賦,只看出這白衫少年劍法精妙過人,“我那超兒倘若與他臨陣對敵,只怕也要甘拜下風吶!”

韓嵩卻向曹操深施一禮,讚歎而道:“久聞丞相大人之三公子年少英銳、逸才無雙,今日一見,方知傳言不謬——三公子堪稱人中龍鳳,文武雙絕,恭喜丞相大人巍巍功業後繼有人了。”

“韓嵩大人初到許都,一眼便能認出本相這植兒來,實是大快吾心、大快吾心啊!”曹操撫須大聲說道,毫不掩飾他的得意之色,“在本相諸兒之中,唯有此兒天生聰穎絕倫,最可與之共定大業也!”

他身後的高卿大夫、相府僚屬等見曹操高興異常,更是附和着爭相稱讚這位白衫少年——相府三公子曹植,喧譁之聲響成一片。

唯有荀彧、司馬防二人聽到他說“最可與之共定大業”這句話時,都不禁面有微驚之色,卻是一顯即隱,各有所思,並不多言。

曹操聽着衆人的稱讚,連連點頭,滿臉都放出紅光來,過了好一會兒,才揮手讓曹植退下。

“本相還有次子曹彰,眼下他正鎮守鄴城。”曹操笑着又道,“諸君今日倒是見不着他了。”

魯肅這時也開口讚道:“在下亦曾聽聞丞相大人二公子神武超羣、所向無敵,只怕我們江東當年的孫策將軍遇之亦難爲其敵吶!”

“魯君過譽了。彰兒雖然精通騎射攻堅之術,也只是一介猛將耳,不值一提。”曹操凝望着曹植那漸漸遠去瀟灑脫俗的身影,緩緩而道,“欲掃六合歸一統,欲令亂世返太平,最重要的還是須得爲天下蒼生覓得賢德蓋世之才、睿智無雙之器啊!”

(本章完)

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讀《史記》,觀天下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伴君如伴虎第一章 東漢亂局_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卓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孫權稱帝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司馬懿被曹操玩弄於股掌之間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魏國老漢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見招拆招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沒錯,曹丕就是這盤棋的關鍵一子!第四章 火燒連營_英雄同心不同志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柏夫人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丞相府的“聖臣”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第四方人物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天生奇才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天衣無縫的反間計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十章 魏代漢主_誰讓曹丕沒面子,曹丕就讓他一輩子不安生。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孔融捅了個“大婁子”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族的驚天大計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糧草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水鏡先生竟是詐死!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最後的囑託第九章 吳蜀聯盟_魏室之憂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十章 魏代漢主_襲吳還是擊蜀?第四章 火燒連營_潛龍在淵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唱雙簧籠絡崔琰第五章 暗礁突現_賈詡這個絆腳石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曹操徵辟,先禮後兵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既生懿,何生亮?第四章 火燒連營_英雄同心不同志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紫龍玦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雞肋?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情爲我所用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震懾張郃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名動朝野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屈伸之訣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朝中新局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破格擢賞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離間計第七章 搶奪夏口_煙幕陣第二章 退吳之戰_巧勝吳軍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辣手除酷吏,安一方之民第四章 火燒連營_曹操後悔了第一章 東漢亂局_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卓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溫柔鄉,英雄冢乎?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讀《史記》,觀天下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回龍灣偷襲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惡人先告狀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復仇大計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病中”理事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柏夫人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內憂外患的漢室尾聲 三分天下,盡歸於晉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裂變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司馬懿背後的女人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抉擇第九章 吳蜀聯盟_魏室之憂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滿足曹操想要的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臨機決斷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流寇匪兵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司馬懿出生的那一天第七章 搶奪夏口_藏兵於民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永別了,昔日的盟友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排除異己第七章 蜀魏之爭_木門道的捷報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桓範設局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諸葛亮的遺策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曹操廢三公,獨攬相權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族的驚天大計第七章 搶奪夏口_藏兵於民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袁紹兵敗身亡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司馬父子縱議天下大勢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以兵養兵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復仇大計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賈詡的三大防疫步驟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一代鴻儒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丞相府的“聖臣”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復三公”是假,“廢三公”是真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曹操借刀殺孔融第十章 魏代漢主_襲吳還是擊蜀?第十章 魏代漢主_孫權大獻殷勤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諸葛亮的禮物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破格擢賞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的大秘密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殺兄之仇,孫權報是不報?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方瑩死而復生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臨機決斷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九品中正舉士之制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天生奇才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曹操強壓荊州地頭蛇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謠言四起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
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讀《史記》,觀天下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伴君如伴虎第一章 東漢亂局_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卓第八章 帝室的沉浮_孫權稱帝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司馬懿被曹操玩弄於股掌之間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魏國老漢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見招拆招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沒錯,曹丕就是這盤棋的關鍵一子!第四章 火燒連營_英雄同心不同志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柏夫人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丞相府的“聖臣”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第四方人物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天生奇才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天衣無縫的反間計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十章 魏代漢主_誰讓曹丕沒面子,曹丕就讓他一輩子不安生。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孔融捅了個“大婁子”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族的驚天大計第二章 回鄉招兵屯糧,蓄養死士_糧草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水鏡先生竟是詐死!第一章 司馬懿初掌兵權_最後的囑託第九章 吳蜀聯盟_魏室之憂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漢天子的等待第十章 魏代漢主_襲吳還是擊蜀?第四章 火燒連營_潛龍在淵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唱雙簧籠絡崔琰第五章 暗礁突現_賈詡這個絆腳石第七章 搶奪夏口_心照不宣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曹操徵辟,先禮後兵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既生懿,何生亮?第四章 火燒連營_英雄同心不同志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紫龍玦第八章 魏太子之爭_雞肋?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情爲我所用第五章 諸葛亮揮師進犯_震懾張郃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名動朝野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屈伸之訣第三章 魏帝的反擊_朝中新局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破格擢賞第十章 司馬氏權傾朝野_離間計第七章 搶奪夏口_煙幕陣第二章 退吳之戰_巧勝吳軍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辣手除酷吏,安一方之民第四章 火燒連營_曹操後悔了第一章 東漢亂局_十八路諸侯興兵討董卓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溫柔鄉,英雄冢乎?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讀《史記》,觀天下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回龍灣偷襲第五章 隱姓埋名,初入仕途_惡人先告狀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復仇大計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方公子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病中”理事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第七章 欲擒故縱,司馬懿告老還鄉_柏夫人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內憂外患的漢室尾聲 三分天下,盡歸於晉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裂變第五章 戰後的掃雷工作_過招,拆招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司馬懿背後的女人第四章 曹操一出錯,司馬氏笑了_抉擇第九章 吳蜀聯盟_魏室之憂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滿足曹操想要的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臨機決斷第四章 三寸之舌,智退董卓殘兵_流寇匪兵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楔子 司馬家族的異夢_司馬懿出生的那一天第七章 搶奪夏口_藏兵於民第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_永別了,昔日的盟友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排除異己第七章 蜀魏之爭_木門道的捷報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桓範設局第二章 死諸葛“嚇”走活司馬_諸葛亮的遺策第一章 入仕丞相府_曹操廢三公,獨攬相權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族的驚天大計第七章 搶奪夏口_藏兵於民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袁紹兵敗身亡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_司馬父子縱議天下大勢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以兵養兵第八章 曹爽惡事做盡,司馬懿待時而發_復仇大計第三章 移花接木,剪除曹操羽翼_賈詡的三大防疫步驟第三章 從名師,學帝王之術_一代鴻儒第七章 建奇功,遭外放_丞相府的“聖臣”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和氏璧的傳說第六章 收集民意,助曹操上位_“復三公”是假,“廢三公”是真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第二章 漢曹不兩立_曹操借刀殺孔融第十章 魏代漢主_襲吳還是擊蜀?第十章 魏代漢主_孫權大獻殷勤第一章 大破火攻計,攻諸葛之心_諸葛亮的禮物第四章 掌控曹家半壁江山_破格擢賞第七章 裝癱拒入曹營,密謀大計_司馬家的大秘密第八章 司馬懿密盟孫劉_殺兄之仇,孫權報是不報?第三章 弱曹四步走_方瑩死而復生第三章 掃平叛將孟達_臨機決斷第十一章 埋首庶務,籠絡人心_九品中正舉士之制第五章 司馬兄弟招兵買馬_天生奇才第二章 司馬徽蠱整水師_曹操強壓荊州地頭蛇第六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_謠言四起第一章 東漢亂局_司馬兄弟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