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面君

城內的情況並不比城外好多少,商鋪大多關門歇業,因爲城門封閉已多時,各地的貨物根本運不進來,沒有東西可賣,如今的東京城裡,新鮮瓜果已是鳳毛麟角,天價之物。街市上也少有行人,間或幾人也是行色匆匆,見到騎馬之人低頭避開。整個東京城,顯得十分冷清。倒是一隊隊全副武裝的士兵往來巡邏,爲這座幾朝古都憑添肅殺氛圍。徐衛上次來東京時,不過是幾個月前,可同樣的地方,如今卻是天壤之別。上百年安逸太平的日子使東京百姓早就忘記了戰爭的滋味,如今金軍驟然入侵,甚至隔河威脅京師,這讓他們難以置信,心驚膽戰。

行至御街之前,宮外之外,徐衛望見數百人跪於地上,最前頭一人雙手舉着一件東西,紋絲不動。四周衛士虎視眈眈,手中長槍都放下對準。有人聽得背後馬蹄聲急促,回頭一望,突然喊道:“是李右丞!”話音一落,那跪於地上的人紛紛起來,將徐衛一行人團團轉住,七嘴八知的說着什麼。這些人情緒激動,攔住道路不讓他們通過。徐衛聽了半天才明白,他們是在向朝廷請願。再一細看,發現都是二十上下的年輕人。宮門衛士見狀,一擁而上想隔開他們。可這些年輕人寸步不讓,大聲呼喝着,推擠着,人吼馬嘶,場面一時極度混亂。

李綱身負皇命,急着回去交差,見衆人拒不放行,大聲道:“諸位學子不必擔憂,你們看這是誰?”說罷,望向种師道。

有人朝這邊看過來,發現种師道,臉色一變,奔到馬前仔細辨認,忽然伏拜於地,激動地喊道:“種公到了!”本來嘈雜混亂的人羣瞬間安靜下來,學子們面面相覷,種公?真是種公?幾個人跑了過來,發現果然是种師道,遂奔走呼告。數百人云集种師道四周,將徐衛等人隔在外頭。與他並肩而騎的姚平仲面露不耐之色,低聲罵道:“這等窮酸腐儒,只會誇誇其談,真要事到臨頭,屁事不頂!”

徐衛料想,這些人便是京城的太學生。歷史上,正是以陳東爲首的太學生聯名請願,逼得趙佶趙桓兩父子拿以蔡京爲代表的“六賊”“十惡”開刀。從古至今,中國的學生們從來都是熱血,愛國的代名詞,每每國難當頭之際,學子們都是振臂高呼,左右輿論,其力量不可小視。但話說回來,姚平仲所言也不是全無道理,書生空談誤國的例子還少麼?

此時,太學生們激憤地向种師道訴說着朝廷上某某畏戰,某某又弄權辱國,矇蔽官家。紛紛要求种師道率西軍擊退強敵,保境安民。李綱見場面無法收拾,官家又在宮內等候,遂下馬擠了過去,對种師道說道:“且打發了學子們,速速進宮面聖吧。”

种師道暗歎一聲,他何嘗不想提王者之師禦敵?只是,有的事情沒法對這些一腔熱血的學子們說,也沒有必要說。望着四周一張張英氣勃勃的年輕面孔,這位沙場老將於馬背上拱手道:“諸位稍安勿躁,此次回京便是面見官家。別的不敢保證,老夫定當克盡職守。”

學子們仍舊激憤難當,姚平仲惱怒,狂吼道:“你等讓是不讓?行軍打仗,抗敵御辱是我輩職責,何需你……”

种師道厲聲喝止,再三安撫太學生後,才得以通行。在宮門口下馬,解了兵器,一行人在李綱帶領下直奔講武殿。此時,任誰也沒有心情去欣賞這座宏偉的皇城,女真人將黃河以北攪得一團糟,除西北外,各路兵馬都被打殘打散。粘罕仍舊圍着太原,去年還算一派昇平的大宋王朝,轉眼間便亂成一鍋粥。倒是徐衛注意到,這東京皇宮裡,五步一崗,十步一哨已經不是誇張之詞,看來皇帝是真嚇怕了。

行至一處,眼前豁然開朗,長寬數百步的校場想來是皇帝檢閱三軍的所在。穿過廣場,拾階而上,种師道有病在身,走得極爲吃力。剛過幾十階便氣喘喘喘,低聲道:“徐衛,希晏,你二人扶我走一程。”

希晏是姚平仲的表字,聽到這話,與徐衛上前架起种師道繼續前行。即便如此,他也是步履艱難,李綱在旁看到,忍不住嘆息一聲。國家倚若長城的大將已然是百病纏身,幾乎到了油盡燈枯之時。若有個三長兩短,朝廷還能指望誰?

區區幾百步臺階,种師道被兩個後輩扶着走上去,也不免滿頭大汗。到殿門口,還得休息一陣,才讓內侍進去稟報。趁着這個空當,他特意對姚平仲說道:“見了官家,不可莽撞,一切小心在意,不問你話切莫多嘴。”姚平仲心頭雖不喜,嘴上還是應了一聲。扭頭看了徐衛一眼,少保爲何不說他?种師道又望向徐衛,一個字也沒有,只是微微點頭而已。

片刻之後,內侍出來報道:“官家宣種少保等晉見。”

空蕩的大殿上,大宋第九代君王趙桓身披絳紗袍,頭戴通天冠,正襟危坐。一張俊秀白淨的臉上,掩飾不住憂色,雙手雖攏在袖中,卻不斷地搓着。只有一名內侍立在旁邊,使這大殿分外清冷。种師道一行人入得殿內,推金山,倒玉柱,山呼萬歲。

趙桓的語氣顯得格外親切,甚至伸手虛託,朗聲道:“快快請起,老大人爲柱國之臣,不必拘禮。”皇帝稱呼臣子,歷來直呼名諱,或親近些,便稱聲“愛卿”也是隆寵。如今趙桓卻呼种師道爲“老大人”,其意義非同尋常。

种師道拜謝,以手撐地怎麼也爬不起來,徐衛伸手去扶。趙桓一見,失聲道:“老大人這是……”

种師道勉強起身,告罪道:“臣征戰多年,舊疾復發,驚擾了陛下。”

趙桓臉上閃過一抹驚色,關切道:“老大人爲國之長城,萬望保重纔是。既然身體抱恙,從今以後,面君不必下跪,入宮可乘軟轎。朕初登大位,國家又是如此局面,卿等都是帶兵之人,掌國家之戎器,朕還需卿等勉力團結,共渡時艱。”

面君不跪,向來是把持朝政的權臣和勞苦功高的元勳之專利,种師道聽罷,堅決推辭。無奈趙桓再三不肯,只得接受。禮節已畢,官家命人賜座,便詢問起前線戰事來。

..............

今天第二更!

第八百四十二章第779章 意在兩河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285章 輕騎突進第141章 定情第434章 回家第140章 小娘子第389章 劉子羽第392章 徐紹入陝第385章 真相大白第八百六十七章第454章 太上趙佶第44章 棋子第446章 偶遇佳人第五百一十章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98章 面君第222章 捅月亮第八百三十八章第441章 徐九當爹了第680章 割地求和第812章 女真陰險第740章 三年後第八百五十章第557章 雄心勃勃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337章 想後路第155章 設伏第5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395章 勢同水火第580章 攻克西城第470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四百一十八章第50章 率部歸來第352章 徐衛的身價第239章 搶佔先機第480章 女人的撫慰第248章 河東危急第421章 陳兵耀武第237章 一招臭棋第八百七十二章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八百六十一章第八百六十四章第670章 徐六拜相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八百八十二章第476章 馬軍驍將第八百七十一章第177章 兄弟聚首第430章 混亂的延安第八百二十二章第235章 煤老闆第264章 軍閥規劃第608章 四個女人第775章 勝利了第196章 託媒說親第348章 衆望所歸第336章 謠言?事實?第823章 別來惹我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212章 又見馬擴第181章 耗子鑽風箱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665章 兵臨杭州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756章 河北!河北!第368章 誰是大爺第120章 爛招第673章 徐衛功大第675章 徐郡王第235章 煤老闆第714章 對宋求和第八百七十八章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291章 大軍凱旋第135章 苦果第360章 勸說徐原第95章 統帥第633章 說話要硬氣第329章 收麥忙第四百零八章第665章 兵臨杭州第739章 謀而後動第375章 急追馬擴第497章 陰雲密佈第七百四十六章第49章 欲擒故縱第507章 曙光初現第429章 兄弟聯手第92章 又見援兵第823章 別來惹我第714章 對宋求和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七百四十三章第629章 郡王跋扈
第八百四十二章第779章 意在兩河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583章 同州投降第285章 輕騎突進第141章 定情第434章 回家第140章 小娘子第389章 劉子羽第392章 徐紹入陝第385章 真相大白第八百六十七章第454章 太上趙佶第44章 棋子第446章 偶遇佳人第五百一十章第378章 突進!突進!第98章 面君第222章 捅月亮第八百三十八章第441章 徐九當爹了第680章 割地求和第812章 女真陰險第740章 三年後第八百五十章第557章 雄心勃勃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337章 想後路第155章 設伏第5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395章 勢同水火第580章 攻克西城第470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四百一十八章第50章 率部歸來第352章 徐衛的身價第239章 搶佔先機第480章 女人的撫慰第248章 河東危急第421章 陳兵耀武第237章 一招臭棋第八百七十二章第159章 熊熊大火第八百六十一章第八百六十四章第670章 徐六拜相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八百八十二章第476章 馬軍驍將第八百七十一章第177章 兄弟聚首第430章 混亂的延安第八百二十二章第235章 煤老闆第264章 軍閥規劃第608章 四個女人第775章 勝利了第196章 託媒說親第348章 衆望所歸第336章 謠言?事實?第823章 別來惹我第790章 翁婿和睦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212章 又見馬擴第181章 耗子鑽風箱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665章 兵臨杭州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756章 河北!河北!第368章 誰是大爺第120章 爛招第673章 徐衛功大第675章 徐郡王第235章 煤老闆第714章 對宋求和第八百七十八章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291章 大軍凱旋第135章 苦果第360章 勸說徐原第95章 統帥第633章 說話要硬氣第329章 收麥忙第四百零八章第665章 兵臨杭州第739章 謀而後動第375章 急追馬擴第497章 陰雲密佈第七百四十六章第49章 欲擒故縱第507章 曙光初現第429章 兄弟聯手第92章 又見援兵第823章 別來惹我第714章 對宋求和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七百四十三章第629章 郡王跋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