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徐州之戰

中元興隆元年三月,宋軍攜戰勝之餘威,進軍山東。神武左軍由淮西軍改編而來,而淮西軍又從趙點的神武中軍裡分出來,神武中軍呢,又是以原西軍秦鳳帥司所部爲基礎擴編,戰鬥力自然是不俗。當年兀朮打到長江邊上,趙點統率部隊死守揚州,任兀朮如何猛攻,也無法撼動。

因此,戰事一開,神武左軍打得非常順利。甚至根本就沒怎麼打,許多州縣望風而降,不等神武左軍到來,金國派駐的官員們就已經改旗易幟,專候王師了。其實這些人很多本就是原大宋官員,這回臉一抹,又從金臣變回宋臣,沒什麼難度。

真正似模似樣的戰鬥,是攻打徐州。徐州號稱“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向爲兵家必爭之要地,拿下徐州就等於打開了收復山東的大門,因此劉光國劉光遠兩兄弟很重視,在沒怎麼費力掃清外圍之後,因得知金國派駐的徐州知州原是宋臣,遂起了招降之意。劉光國以國丈太尉之尊,親筆寫信給徐州知州,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示之以強,希望對方棄暗投明,迷途知返。

所以說一樣米養百樣人,這邊數萬強軍兵臨城下,自己又是宋室舊臣,按說反水沒有什麼心理障礙。可那知州卻嚴辭拒絕,而且話說得很有意思,解釋得通俗點,就是“我已經錯了一次,不能再錯第二次”,劉光國一看,鬱悶得不行。收拾起幻想,準備打仗。

要說劉光國急不可待,提前發兵,是出於“爭功”的心態。但這樣一來,還真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爲此時耶律馬五對於山東的防務還沒有完全整頓妥當,劉家兄弟這一來,正好打馬五一個措手不及。

時徐州守軍只有區區六千人,要擋住淮西軍的猛攻難度很大。不過,馬五派了他一名得力俾將,雲州人,姓孫名和。名字倒是很溫和,但此人十分剽悍,左右兩手都能開二百五十石的硬弓,箭無虛發,善使槍,據說能在奔馳的馬背上刺中飛雀。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孫和此人久從馬五征戰,無役不與,戰功赫赫。當年,徐九在鄜州兵敗,領兵伏擊的,正是這個孫和。

徐州知州縱是想投降,有孫和在,他敢麼?面對來勢洶洶的宋軍,孫和心知情急,一面向耶律馬五報急,一面佈置城防。他發現宋軍雖然來者不善,但準備似乎不足,大型攻城器械缺乏。預估前段戰鬥強度應該不大,他對守城將士說,宋軍初來,必求速勝,我等宜堅守磨其銳氣,待敵疲弊,方可圖之。

基於這個想法,孫和搬出徐州家底,城上多置強弓硬弩,要給神武左軍來個當頭棒喝。在經過匆忙準備之後,劉光國就下令攻城。因爲提前出兵,大型器械都扔在了後頭,因此宋軍只能暫時藉由簡易的器械強扣徐州城。

哪知金軍防守十分頑強,神武左軍的將士們在缺乏防護的情況下,冒着箭雨猛衝幾輪,死傷嚴重。幾次攻城受挫,劉光國到底是將門出身,心知這麼拼下去,跟添油一般。於是斷然下令停止進攻,催促器械趕緊送達。

神武左軍裡也有多名將領曾經到西軍去觀摩學習過,見識過威遠砲,只是川陝遠在西部,威遠砲還沒有來得及傳到南方來。現在南方諸軍使用的仍是舊式的那種靠人力拉扯的多梢砲車,也缺乏火器的支援。但是,用來對付山東的金軍足夠了。

因爲多方面的原因,金軍主力的駐防地點是不會過黃河的。金軍序列中,女真兵,渤海兵都不會過黃河,他們主要駐防在燕雲、河東、河北,黃河以南的防務多依靠契丹兵、奚兵、漢籤軍等。這類部隊屬於金軍中的“第二梯隊”,算不得主力,戰鬥力和戰鬥意志也無法和女真精銳相提並論。這就是爲什麼此次朝廷對南方諸軍統帥進行重賞的消息傳到川陝以後,很多西軍將領對此不以爲然的原因,因爲他們打的,從來都是金軍精銳。少有的幾次對陣籤軍的戰例,無一不是摧枯拉朽。

在宋軍停止進攻,等待器械之際,孫和判斷,敵攻城受挫,士氣遭到打擊,停止進攻必是待援,當趁此機會圖之。遂於三月十一夜間,挑選精悍之卒兩千人,由他親自率領出城摸營。也不知是輕敵還是大意,又或者兵力不足,神武左軍在後臨徐州城,進攻不順之後,並沒有圍城,甚至沒有設置必要的鹿角、拒馬、陷坑等障礙帶。孫和率領的兩千死士得以順利摸過城池和宋營之間的地帶,突襲了劉光遠轄下一部。

因爲猝不及防,該部宋軍被打得暈頭轉向,不少人沒鬧明白怎麼回事,人頭就被金兵削了去。但劉光遠反應也快,一得知金軍摸營,立即下令全軍鼓譟,神武左軍的將士皆放聲大呼!喊的什麼不重要,關鍵是聲勢要大!

神武左軍到底不是泛泛之輩,短暫的慌亂之後,穩住了軍心,開始反擊。劉光國收到消息後,按兵不動,嚴令諸部不得擅離。因爲被偷襲時最害怕的就是士卒潰亂,這黑燈瞎火,虛實不明,一旦亂起來就收拾不住。

事實證明,他的決定是正確的。偷襲的金軍沒過多久就被劉光遠壓制住,孫和見此情形,心知無法得手,也不敢戀戰,下令撤退。這一戰,持續時間並不長,宋軍損失也不大,事後一清查,折了三百多人。但事情的結果,讓雙方主將都十分惱火。

孫和惱火的是,摸營沒有收到預想的效果,神武左軍出乎他的意料。而劉家兄弟惱火的是,儘管損失不大,但栽了面子,挫了士氣,最要緊的是,在混戰中,劉光國和劉光遠的外甥被擊成重傷,天明時就不治身亡。北伐勝利以後,神武左軍上下都是志得氣滿,再加上上頭一再宣稱,山東金軍不過是烏合之衆,手到擒來。現在被偷襲一把,好比一個壯漢出門,被個小孩子伸手一個大嘴巴子,你好還意思混麼?

震怒之下,劉光國下令,徐州城一破,不接受投降!

第168章 斬盡殺絕第65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14章 行伍世家第八百八十一章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404章 環慶事變第325章 一頭驢第311章 不聽徐九言第702章 直撲燕雲?第161章 三路強援第137章 轉機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121章 大捷第133章 川陝第34章 亂刀分屍第29章 執照到手 正式營業第649章 徐郡王第七百八十八章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263章 後顧無憂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八百六十一章第八百五十九章第239章 搶佔先機第362章 掘城第624章 文武爭權第五百一十章第136章 失控第230章 煙消雲散第554章 班師凱旋第519章 韓軍反水第四百三十六章第四百四十五章第286章 千鈞一髮第110章 衝突第473章 大難不死第261章 炮車互射第七百八十七章第267章 總攻在即第112章 帶御器械第360章 勸說徐原第351章 全城動員第774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756章 河北!河北!第232章 謀劃陝西第八百六十六章第八百五十章第290章 爲了勝利,歡呼吧!第580章 攻克西城第494章 政變之兆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732章 成都之行2第八百五十四章第795章 檯面下的事第八百三十二章第222章 捅月亮第122章 冠禮第八百八十一章第八百七十二章第602章 父子大戰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173章 殺馬充飢第392章 徐紹入陝第317章 無事獻殷勤第140章 小娘子第282章 愛莫能助第687章 遼軍復國第559章 十三萬步騎!反攻!第811章 雞飛狗跳第774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一百七十六 音徐衛婚事第297章 張深託三州第56章 論邊事第202章 蠶食河北第712章 凱旋而歸第553章 全線反撲第541章 徐大病危第431章 調虎離山第282章 愛莫能助第621章 王庶致仕第119章 誘敵深入第523章 戰機閃現第369章 謀劃襲擊第466章 鄜州潰退第636章 任得敬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442章 遼國重現第595章 兩強相遇第553章 全線反撲第121章 大捷第八百六十八章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350章 授予全權第778章 無限榮耀第264章 軍閥規劃第148章 罷相第11章 什麼叫畜生第397章 地下黨
第168章 斬盡殺絕第65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14章 行伍世家第八百八十一章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404章 環慶事變第325章 一頭驢第311章 不聽徐九言第702章 直撲燕雲?第161章 三路強援第137章 轉機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121章 大捷第133章 川陝第34章 亂刀分屍第29章 執照到手 正式營業第649章 徐郡王第七百八十八章第631章 扼西夏之喉第263章 後顧無憂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八百六十一章第八百五十九章第239章 搶佔先機第362章 掘城第624章 文武爭權第五百一十章第136章 失控第230章 煙消雲散第554章 班師凱旋第519章 韓軍反水第四百三十六章第四百四十五章第286章 千鈞一髮第110章 衝突第473章 大難不死第261章 炮車互射第七百八十七章第267章 總攻在即第112章 帶御器械第360章 勸說徐原第351章 全城動員第774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756章 河北!河北!第232章 謀劃陝西第八百六十六章第八百五十章第290章 爲了勝利,歡呼吧!第580章 攻克西城第494章 政變之兆第590章 威震狄夷第732章 成都之行2第八百五十四章第795章 檯面下的事第八百三十二章第222章 捅月亮第122章 冠禮第八百八十一章第八百七十二章第602章 父子大戰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173章 殺馬充飢第392章 徐紹入陝第317章 無事獻殷勤第140章 小娘子第282章 愛莫能助第687章 遼軍復國第559章 十三萬步騎!反攻!第811章 雞飛狗跳第774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一百七十六 音徐衛婚事第297章 張深託三州第56章 論邊事第202章 蠶食河北第712章 凱旋而歸第553章 全線反撲第541章 徐大病危第431章 調虎離山第282章 愛莫能助第621章 王庶致仕第119章 誘敵深入第523章 戰機閃現第369章 謀劃襲擊第466章 鄜州潰退第636章 任得敬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442章 遼國重現第595章 兩強相遇第553章 全線反撲第121章 大捷第八百六十八章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350章 授予全權第778章 無限榮耀第264章 軍閥規劃第148章 罷相第11章 什麼叫畜生第397章 地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