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回家

此時徐衛意識到,耶律馬五極有可能是看穿了他的意圖,因此駐兵甘泉觀望局勢。這樣一來,想奪鄜州可就難了。延安已經得到了增援,不管來了多少,自己都不可能真去打延安。馬五顯然是得知了這個情況,因此纔敢放心大膽地停在甘泉。他這是在等水清了,再仔細看看水下到底有什麼魚。

“大帥,照眼下情況來看,恐怕……”李貫話說一半。

徐衛不得不點點頭,坦承道:“確實如此,本帥倒小看了耶律馬五。”

“卑職不是這個意思。”李貫說道。

徐衛直視着他,後者思索片刻,直言不諱道:“如果甘泉金軍在我軍攻打鄜州之際迅速回防。我軍奪取鄜州的計劃落空是一定的。但卑職擔心的還不止於此,卑職是擔心王稟。”

王稟原是太原守將,當初,金軍猛攻、圍困、誘降,使盡了一切手段,用了大半年的時間,沒能從他手裡將太原打下來。經此一戰,王稟名震河東。並受到西軍元老級大將种師中的器重,效命麾下,在種家軍中擔任要職。這個人的的確確是一員良將、能將、干將,本事在那兒擺着,誰都得承認。但這個人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自負,爭強好勝之心較他人尤盛。

他初歸麾下,而且是首次帶兵獨擋一面,建功之心甚切。如果在他全力攻打鄜州之際,甘泉金軍殺個回馬槍,按常理說,他應該立即撤退。畢竟他手裡只有三萬餘兵馬,又要扣城,又要打援,那是不可能的。但以王稟的性格來說,他有可能會冒險一搏。李貫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

徐衛自然明白這一點,他用這個人,就會考慮他的優點和缺點,儘量揚長避短。用他爲正,就是揚長,以張慶爲副,就是避短。因此,當李貫擔出這個擔憂時,他倒並不在意,只說道:“王正臣是個明白人,他知道應該怎麼做。”

李貫聞言,便不再多嘴。徐衛在原地站了半晌,搖了搖頭,嘆道:“此事若成,收復陝西至少提前個兩三年,唉,還真他孃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罷罷罷,再等兩天,裝裝樣子吧。”語氣中難掩那一絲惋惜。

九月十三,戰局果然朝有利於女真人的方向發展。王稟在鄜州城下拿出了壓箱底的本事,指揮部隊全力攻城。開戰當天,他就在火器的助威下攻破了鄜州兩座甕城。但守城金軍殊死反擊,馬五又在鄜州經營得法,儘管宋軍攻勢猛烈,但兩天下來,幾次打進城門口都被擋回來。

十三日這一天,收到鄜州告急消息的耶律馬五大呼慶幸。就一直覺得紫金虎這回醉翁之意不在酒,果然如此來不及向延安報告,他立即率部重回鄜州增援。這時候,正是宋金兩軍膠着之際,王稟立功心切,快打紅了眼睛。探聽到有金軍來增援時,儘管猜到有可能是鄜州金軍沒有走遠,這是來回防了。可他認爲,宋軍攻勢猛烈,照這個程度,再有個一天多的樣子,必能取得重大進展。

因此他決定,讓張憲引軍前去阻擊金軍援兵,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拖住對方。但這個時候,陪同王稟前來的張慶極力反對。他認爲,既然金軍回防,那麼再攻城的意義就不大了。就算讓你把鄜州城拿下來,又怎樣?帥司的兵力,大半都在此處,你是想等對方再來攻城,還是看對方去襲擊坊耀兩州,又或是長安城?

兩人發生了激烈的爭執,王稟甚至說出來他是主將,一切後果由他負責這樣的話。但很快他就發現,張慶吳璘等統兵官也和張慶是相同的意見,都反對他的主張,認爲這樣會把部隊陷在鄜州。手底下的統兵官們都這麼說了,王稟也無可奈何,只得下令撤軍。

發生在隆興三年秋天的這場陝西戰役,最後以宋金兩軍平局而告終。金軍韓常部入侵環慶,徒勞無功。宋軍徐衛部欲圖鄜州,也無功而返。戰事結束之後,徐衛撤回長安一線,宋金兩軍又回到了戰前的軍事分界線。

婁宿虛驚這一場,一時也不敢再作他想,對於馬五數度抗命拖延一事,他也十分識趣地閉口不提。但有件事情他無論如何也迴避不了,那就是活女兵敗華州,損失慘重,尤其是鐵浮屠全軍覆沒,實在是扎心地痛。在給金國朝廷的上報中,婁宿倒也沒有隱瞞,但着重強調宋金兩軍在華州是打了一個兩敗俱傷。

消息傳到金國國內,主持軍事的粘罕正忙於應付兀朮的奪權行動,也無暇顧及陝西。指示婁宿說,暫時不必再發動大的攻勢,緊守鄜延,等待命令。

徐衛回長安以後,也將戰況如實上報宣撫處置司。徐紹並不覺得可惜,鎮江行在給陝西的指示,是發動一場報復性的攻勢,以警示金人在兩河更立異姓的作法。徐衛在華州擊敗活女,兵鋒一直抵達黃河岸邊,這已經足夠向鎮江方面交差了。在他的設想裡,收復陝西全境,不是一年半載就能辦到的事情。本來沒抱太大的期望,也就無所謂失望了。反倒是徐衛這回出征,損失破大,陣亡數名中高級將領,徐紹知他不易,在公函中再三撫慰。並通知他,九月底到秦州去一趟,宣撫處置司召集各路帥守,有要事相商。

徐衛回到長安城後,第一件事情當然是率文武官員前去馬府致哀,看望馬泰的家屬。馬泰的遺體護送回長安後,已經暫時被安葬在長安城西北郊。徐紹按慣例,命官府拔出喪葬資費,又派遣徐良代表他親自來祭奠。同時,上奏鎮江行在,表述馬泰之功,要求撫卹追贈,凡此種種,自不待言。

“九哥,我送你回去?”從馬府出來,徐衛楊彥情緒都很低落。馬二的老爹原是軍中的鐵匠,馬泰娶妻生子後,他也樂得清閒,在家含飴弄孫。方纔徐衛率帥司文武官員前去致哀,馬父象是已經哭幹淚,只是一個勁的搖頭嘆息。而馬母則因爲悲傷過度,臥病在牀。臨出門的時候,馬父還拉着徐衛、楊彥、張慶他們三個,說你們四弟兄打小就在一處廝混,馬泰如今走了,你們若得空,就來看看。這話聽得這兄弟三個差點眼淚沒下來。

“不必了,你新婚燕爾的就出徵,還是趕緊回去吧。這幾日就在家好生歇歇,把身上的傷養養。”徐衛說道。

楊彥應了一聲,調轉馬頭就要走,徐衛又在背後道:“對了,見着你爹孃,替我問聲好。改天我再登門拜訪。”

目送他離開後,衆官大多告辭。只留徐衛張慶兩個,並鞍而行。馬泰陣亡之時,張慶在坊州,當他得知噩耗時,也是五內俱焚。方纔看到馬家孤兒寡母的,着實讓人傷感。雖然朝廷對英烈的遺孀遺孤,都有一套完備的撫卹制度。足可以保證馬泰的父母妻兒衣食無憂地過一生,但那只是物質上的。

“馬泰的婆姨還年輕,改嫁是必然的,以後就得他老爹老孃拉扯他那娃了。”張慶嘆道。

徐衛也是神色黯然,低聲道:“無妨,有你我這些叔伯在,他們不會吃苦的。他婆姨若是改嫁,孩子自然由祖父母撫養。若是他們有個什麼,你我誰不能養?”

“嗯,我家那口子也還沒有生養,真到了那份上,大不了就當是我兒子。”張慶也道。

“你我倒把心操得遠,真到那時候,楊彥只怕比你我搶得快。”徐衛苦笑。

張慶也露出一絲笑容,兩人的馬到了岔路口,正要分道時,徐衛忽道:“張三,這回打鄜州雖然無功而返,但也虧得你,纔不至於有什麼損失,辛苦了。”

張慶拱拱手道:“職責所在。”語畢,稍作停頓,又補充道“有個事我給大帥提個醒,這回在鄜州,和王稟鬧得有些不快。旁人也就罷了,但王稟的個性大帥也清楚。”

“我心裡有數,回吧。”徐衛點頭道。

張慶抱個拳,打馬而去。徐衛長長地舒出一口氣,又回頭眺望了馬府一眼,心中不勝嗟嘆,這才催動戰馬不緊不慢地向自家府邸而去。

他在長安城裡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一路上都有人給他打招呼。徐衛歸心似箭,有些日子沒看到九月,心裡怎能不想?

到了家門口,勒住戰馬,徐衛突然有點近鄉情卻起來。在那馬背上竟忘了下去,還是看門的老家人見他歸來,歡天喜地上來替他牽住繮繩,才喚醒了他。

跳下馬背,徐衛一身戎裝,征塵未洗地跨進了家門。老僕先前那一聲喊,已經驚動了府裡的下人,這時候消息早已傳遍。

丫頭老媽子們都出來迎接,徐衛有些晃神,我這家裡幾時有這麼多下人?我記得胡茂昌送我宅子的時候,就三丫環,一門房,一馬伕,外加兩廚娘。這些人都從哪冒出來的?

那些下人看他似乎也陌生得緊,一個個只曉得站在路旁,頭也不敢擡。膽大的稍稍瞄一眼,見他一身鎧甲,腰裡還挎着刀,凶神惡煞的模樣,也駭得低頭不語。

一陣婦人尖銳的笑聲從裡面傳出來,徐衛一聽,不禁眉頭一動。果然,笑聲未止,已有一婦從花廳裡奔過來,邊走邊打着哈哈。早過而立之年,卻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舉手投之足之間,都有一股巾幗不讓鬚眉的風範。正是徐衛的親姐姐,徐秀萍。

“我說什麼來着?弟妹說她早一起牀就打噴嚏,我說十有八九是老九要回來了,果不其然吧?”徐秀萍跟陣風似的捲到弟弟面前,接過他手裡捧着的頭盔,仔細地打量。

剛纔還笑得花枝亂顫,這一看之下,眼睛突然爲之一紅,心疼道:“兄弟,你一日三餐到底吃是沒吃?怎黑瘦成這般模樣?”

徐衛對這個親姐姐是束手無策,苦笑道:“姐,行軍打仗不比在家,有口吃的就吃,趕不上就撐,都這樣。”

剛說完,徐秀萍又象是想起什麼事,四處搜索,尖聲道:“哎,兒子,人呢?不是整天唸叨小舅麼?你舅回來了,還不快過來磕頭?”

徐衛這纔看到,他那外甥範宜正在花廳的門檻那裡躲躲藏藏,只露出半張臉來看他,顯得有些畏懼。徐衛一看到他,臉上笑容滿面,張開雙手喚道:“來,舅父抱”

可不知怎地,那孩子象是不認識他了,咬着指頭不敢近前。徐衛那個鬱悶,因爲他還沒有子女,因此對這個外甥非常疼愛,今天怎麼這副德性?我又不吃人

“嗨,想是你穿身鎧甲,又帶着器械,孩子害怕。來,兒子,別怕,這是小舅,最疼你了。”徐秀萍一邊解釋,一邊呼喚兒子。

終於,在徐衛堅持不懈地努力誆哄之下,範宜慢騰騰地跨過門檻來。徐衛一把將他抱起,親了又親,那胡茬子扎得孩子哇哇亂叫。

“哎哎哎,行了行了,這麼喜歡孩子,自己不知道生一個?”徐秀萍說這話時,眼睛一直往裡瞄。徐衛順着看過去,終於看到了朝也想,晚也思的人兒。

她永遠沒有命婦那份飛揚的神采,也從不以錦衣綾羅示人。仍舊穿一身樸素的衣裙,收拾得整整齊齊,臉上不施粉黛,素面朝天。可即便如此,她往那裡一站,深刻地解釋了什麼叫大氣,什麼叫得體。

徐衛和她成婚也有幾年了,可這會兒居然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就只會看着她笑。而九月似乎也高興得不知道說什麼好,瞪着一雙鳳眼看着朝思暮想的人,臉上既是驚喜又是意外。

徐秀萍接過兒子,看着弟弟弟妹這副模樣,到底是過來人,遂笑道:“你兩個不必大眼望小眼,有甚話回房去說,我就不打擾了。小九,看你哪天得空,過來聚聚。”

她要走,倒把徐衛兩口子急了,張九月立時道:“姐姐這是哪裡話?官人方纔回來,今晚正好團聚,還得把姐夫也請來。”

徐衛也勸道:“娘子說的是,姐,你不許走,我派個人去請姐夫來。晚上,好生陪他喝幾杯。”雖說他這個小舅子當初和姐夫鬧得不太愉快,但畢竟是一家人,萬事看姐姐面上。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得了。

“這話怎麼說的?堂堂徐大帥出征歸來,該是他陪你纔對。這樣吧,你纔回來,你兩口子也有些日子沒見,好生說說話。我左右無事,回去一趟,晚上再和你姐夫一起過來,行麼?”徐秀萍哈哈笑道。

“如此甚好,也不必等到晚上,姐姐快去快回。”徐衛笑道。

徐秀萍本想再打趣他幾句,但想到小別勝新婚,也就不再聒噪。答應下來後,神秘莫測地說了一句:“弟弟,九月有件喜事要告訴你。”語畢,引着兒子離開了徐府。

目送姐姐走後,九月轉過頭來,當觸及丈夫的目光時,心裡沒來由地一甜,手不由自主地就撫上了小腹,露出幸福的笑容。也怪徐衛沒經驗,愣是什麼都沒有察覺出來,還情深款款地上前拉起娘子的手,緊緊攥住,小聲說道:“娘子,我回來了。”

張九月雙手捧着丈夫的臉,感受着那扎手的胡茬子,不無心疼地說道:“怎瘦成這般模樣?氣色也不好,眼睛怎麼也是紅的?沒睡好嗎?吃過飯沒有?還吃還是先洗?”

徐衛的目光,在看到她的那一剎那,已沒有了萬軍統帥的威儀,全換作了一腔柔情。抓下她的手,握在掌心裡,拿到嘴邊輕輕地吻着……

臥室中,一支黃桶裡盛滿了熱血,嫋嫋地冒着霧。張九月一支手探到桶裡試着水溫,另一支手不斷地往裡加着涼水。徐衛在牀前卸下鎧甲,又脫下那身臭得能把他自己薰個倒栽蔥的衣裳,一看領口袖口,居然能反光了

將衣裳一扔,就這麼赤條條地走過來,直接跨進桶裡。溫度適宜的水讓全身所有的毛孔都舒展開來,征伐的疲倦在此時一掃而空。徐衛將頭埋進水裡,憋了好一陣,方纔鑽出來,用力吐出一口氣,大聲道:“痛快”

張九月滿臉含笑地看着丈夫,拿起一塊瓜布,輕輕替他搓着背。這早也想,晚也想的人突然就在跟前了,這本是實實在在的事情,可她卻感覺有點發暈,不知是真是假。可手指頭觸摸到他肌膚,感受着那份溫暖,卻分明是那麼地真實。

徐衛僕在澡桶上,愜意地享受着。帶兵在外的時候,滿心想着打仗,不覺得怎樣。可當真在回到家的時候才發現,家原來是這麼好。家,不僅僅是指溫暖的浴水,可口的飯菜,思念的妻子,更多的是,是一種氛圍。一種沒有金戈鐵馬,沒有生死搏殺,沒有奇謀詭詐,讓人卸下所有的防備,完全放鬆的氛圍。當然,你也可以把這種氛圍,叫作倖福。

“來。”徐衛側過身,火辣辣的目光直色色地盯着娘子。

九月抿嘴一笑:“不方便。”

徐衛突然有些急了,如果沒有記錯,他上次出征回來,也是正碰上這事

“沒這麼巧吧?又不方便?”徐衛瞪大眼睛道。

張九月象是在極力忍住笑,指了指自己的肚子。徐衛盯着那肚子看了半晌,心說你今天中午吃的啥?咋吃這麼撐?難怪這回回來我覺着你長胖了些呢。

見他一副二愣子的模樣,張九月哭笑不得,把話說得更明一些了:“也不是我方便,是他不方便。”

徐衛臉上的震驚難以形容,他盯着妻子看了許久,嘴脣動了好幾次都沒說出話來。良久,方纔十分鄭重地問道:“真的?”

第318章 大鬧節堂第八百七十二章第86章 盾陣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508章 我來助剿第16章 殺!殺!殺!第312章 鬥神不死第200章 嚴肅點 拜堂呢第47章 屠殺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131章 人氣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446章 偶遇佳人第735章 舉國振奮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775章 勝利了第100章 難怪第390章 同意進攻第682章 捕風捉影第328章 動粗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311章 不聽徐九言第492章 試炮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八百七十六章第275章 兄弟密謀第131章 人氣第566章 夏軍突來第八百五十九章第481章 八牛弩第123章 意外收穫第185章 三道金牌第80章 新君第124章 細作第391章 火燒麥田第八百三十四章第八百七十九章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761章 發大財了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439章 鎮江來人第486章 得意忘形第484章 本來面目第130章 虎捷鄉軍第492章 試炮第526章 生死激戰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780章 拿什麼封賞你?我的大帥們第33章 一刀三貫錢第795章 檯面下的事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124章 細作第492章 試炮第371章 雞飛狗跳第312章 鬥神不死第130章 虎捷鄉軍第79章 逼宮第168章 斬盡殺絕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315章 集結耀州第262章 堅決抗戰第122章 冠禮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140章 小娘子第138章 佈防第796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四百二十章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334章 騎兵對衝第八百三十一章第八百三十九章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501章 新政第672章 新的篇章第117章 好險第336章 謠言?事實?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146章 升官第624章 文武爭權第553章 全線反撲第557章 雄心勃勃第441章 徐九當爹了第490章 回是不回第8章 土匪來了第562章 策反暗殺第98章 面君第379章 萬年圍殲第314章 端午節吃包子第36章 手下留情 我等投降第401章 出事了第七百四十九章第302章 粘罕第496章 湖上密謀第五百一十一章第八百七十五章第641 兀朮的哀嘆
第318章 大鬧節堂第八百七十二章第86章 盾陣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508章 我來助剿第16章 殺!殺!殺!第312章 鬥神不死第200章 嚴肅點 拜堂呢第47章 屠殺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131章 人氣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446章 偶遇佳人第735章 舉國振奮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775章 勝利了第100章 難怪第390章 同意進攻第682章 捕風捉影第328章 動粗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311章 不聽徐九言第492章 試炮第525章 有敵無我第八百七十六章第275章 兄弟密謀第131章 人氣第566章 夏軍突來第八百五十九章第481章 八牛弩第123章 意外收穫第185章 三道金牌第80章 新君第124章 細作第391章 火燒麥田第八百三十四章第八百七十九章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761章 發大財了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439章 鎮江來人第486章 得意忘形第484章 本來面目第130章 虎捷鄉軍第492章 試炮第526章 生死激戰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780章 拿什麼封賞你?我的大帥們第33章 一刀三貫錢第795章 檯面下的事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124章 細作第492章 試炮第371章 雞飛狗跳第312章 鬥神不死第130章 虎捷鄉軍第79章 逼宮第168章 斬盡殺絕第509章 殺入敵境第315章 集結耀州第262章 堅決抗戰第122章 冠禮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140章 小娘子第138章 佈防第796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2章 夏津小霸王第四百二十章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334章 騎兵對衝第八百三十一章第八百三十九章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501章 新政第672章 新的篇章第117章 好險第336章 謠言?事實?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146章 升官第624章 文武爭權第553章 全線反撲第557章 雄心勃勃第441章 徐九當爹了第490章 回是不回第8章 土匪來了第562章 策反暗殺第98章 面君第379章 萬年圍殲第314章 端午節吃包子第36章 手下留情 我等投降第401章 出事了第七百四十九章第302章 粘罕第496章 湖上密謀第五百一十一章第八百七十五章第641 兀朮的哀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