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

三十名太子親衛的精銳在趙禎的帶領下向着東宮外的城牆進發。

東宮的城牆與東華門的城牆相連,現在被換成殿前司的禁軍後就等於切斷了趙禎的退路,即使東華門在控制之下趙禎也出不得皇城。

趙禎一路上都在想曹利用到底是誰的人,在他看來曹利用沒必要爲皇后如此的賣命。誰都知道文臣在大宋造反是絕不會成功的。

皇后即使要臨朝稱制也要等老爹駕崩以後,現在動自己就是在找死!趙禎不認爲劉娥會蠢到這種程度。

東宮的城牆上,一班禁軍正在站班,與其說是站班不如說是在原地休息,他們的任務是防衛東宮,但誰也不相信東宮會出事,禁軍們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圍着火把取暖,冬夜來的特別早,站在高高城牆上的楊崇勳對楊懷吉苦笑道:“這下咱們是真的倒黴了,居然被曹樞密派來幹這腌臢事,得虧太子是個仁慈的性子,不然咱們吃不了兜着走!”

楊懷吉看了一眼內城高高豎起的梔子燈嚥了口口水,“你知道什麼!我可聽說官家的景福宮除了皇后誰也出入不得,就連寇相公都被軟禁在裡面,今天晚些時候才被送回府上!”

楊崇勳手中的火把突然哆嗦了一下,火光扭曲的把影子投射在地上就像舞動的惡魔,“真有此時?我還以爲又是宮人瞎說的嘞!”

“老哥哥我能騙你嗎?咱們現在在哪?”

“東宮的城牆上啊!”

“那太子要出宮必須要經過幾道門?”

“兩道一道東華門一道……你的意思是咱們是在軟……嗚嗚。”

楊懷吉伸手捂住他的嘴低聲喝到:“這話可萬萬不敢說,你想吃掛落我可不想!”直到楊崇勳連連點頭才鬆開手又道:“你別忘了咱們是反水周懷政有功纔在殿前都虞候司謀了這諸班直都虞候的差事。”

看着楊崇勳驚恐的眼神楊懷吉又伸出五個手指使勁的在他面前晃了晃,“從五品嘞!你要是等着咱武將勘磨到從五品,老得連牙都沒了!”

楊崇勳的眼神慢慢的變得平靜,用力的點了點頭,“兄弟說的沒錯!這差事不是得罪曹樞密就是得罪太子,可太子仁慈,咱們只要守在這就行,萬萬不敢動其他心思,這時候可要小心點嘞!”

“是極!是極!”

兩人相視一笑,這時候情願得罪太子也不能得罪曹樞密,太子好說話,如果他真的找來便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曹樞密頭上便是,反正自己等人只是得了曹樞密使的差遣而來,否則誰願意大冬天的在城牆上喝冷風?

“報~!兩位虞侯,太子殿下率三十親衛登城!”

“什麼?!”

楊崇勳和楊懷吉兩人沒想到太子來的這麼快,真是說曹操曹操到,暗自抽自己一個嘴巴,真是晦氣的烏鴉嘴啊!

趕緊整理一下身上的鎧甲轉身向臺階迎去,還沒走到臺階就見身着戎甲的太子帶着三十個如狼似虎的親衛上來了,兩人是多年從軍,一眼便看出來者不善,每個親衛都是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一派殺氣騰騰的景象。

對望一眼趕緊上前行禮:“殿前都虞候司楊崇勳,楊懷吉參見殿下!請恕我等甲冑在身無以施全禮。”

“兩位是我大宋的功臣,當年周賊作亂,還是兩位通風報信的,孤怎麼會在意施禮這種小事?”

楊懷吉小心的擡頭,“殿下您要保重身體啊!這冬夜裡寒風如刀,上這城牆上來怕是不妥的。”

“不妥?”趙禎笑了笑,“孤的東宮被爾等圍了個嚴嚴實實水泄不通,你居然和孤說上城牆不妥!哈哈真是好笑的緊!”

一旁的楊崇勳瑟瑟發抖,太子的笑聲比這冬夜的寒風還扎人!

兩人對視一眼,往日的殿下可不似如今這般猙獰,平日裡和煦如風的他,今夜就像是甦醒的兇獸,只要自己稍稍走錯一步就會被囫圇的吞個乾淨。

楊懷吉見身旁的楊崇勳不說話,乾嚥了一下口水:“殿下恕罪!我等皆是奉了差遣前來的……”

“又是廢話!奉了誰的差遣,你的上官又是哪位,統統給孤道來!”

楊崇勳一咬牙,“奉的是曹樞密的差遣,上官是殿前司都指揮使曹瑋!”

趙禎步步緊逼,“哦?是曹偉親自派下的差遣?”

楊懷吉趕緊接口道:“是曹樞密的換防差遣!”他在曹樞密這三個字上咬的緊緊地,彷彿是在威脅趙禎太子,一旁的楊崇勳臉色變的難看,雖然太子好脾性,但你也不能這樣刺撓人家啊!

“既然如此爲何爾等不去請示上官?即使是樞密使調防禁軍也要告知本部長官,否則樞密使調兵圍了皇城又該如何!”趙禎這頂大帽子扣的兩人啞口無言,誰讓曹樞密圍了東宮。

曹彬是三代老臣,深得太祖太宗和老爹的信任說是輔弼之臣也不爲過,曹彬在死前對老爹留下的爲一句話就是“兩個兒子才能可用,我如果內舉,都堪任爲將,但曹璨不如曹瑋。”趙禎不相信曹瑋會做出這種傻事來。

機靈的楊懷吉眼睛一轉,“殿下有令莫敢不從!”

趙禎的瞳孔瞬間一縮他的話有問題,什麼叫殿下有令莫敢不從?自己沒有調動禁軍的權利,現在下令就是授人以柄,自己率衆而來爲的是要讓這些人歸附而不是調動他們。

“孤無需下令,該怎麼辦你們自己清楚!”趙禎說完就緊緊盯着楊懷吉和楊崇勳兩人,只要他們不是曹利用的人就明白現在帶人離開是最好的選擇,如果不走……殺他個血流成河!

楊崇勳深深的看了一眼楊懷吉,“殿下的意思是按朝堂的規矩辦事,既然如此我等帶人會營請示都指揮使便是!”他的選擇無疑是最正確的,這樣一來把責任推卸到曹利用和太子身上,無論哪邊責問都有話應對。

四周的禁軍也跟着舒了一口氣,太子帶着三十個如狼似虎的親衛,真要搏殺起來必將死傷慘重,到時追究下來他們也脫不了干係。

但就在衆人以爲無事的時候,楊懷吉突然拔刀疾呼:“太子謀逆!欲闖禁中!”說完如刀切黃油一般插進楊崇勳的胸口,毫無防備的楊崇勳應聲倒地,雙眼死死的瞪着楊懷吉,“你……原來是你!”

廝殺開始了,太子親衛緊緊的把趙禎圍住,牆上的禁軍已經開始自相殘殺,顯然楊懷吉所部早有準備,每人都纏着一條紅色的布帶在胳膊上,在聽到自家虞侯下令後便一刀插進毫無準備的袍澤胸膛。

以有備對無防勝負很快揭曉,倆個指揮本就一千人分散着整個城牆上互相廝殺,即使損失很少的楊懷吉也只剩下三百多人,在他看來這三百多人對付三十幾人毫無問題!

太子親衛把趙禎護在中間不斷的向階梯移動,楊懷吉帶人飛快的圍堵:“兄弟們絕不能讓逆賊下城牆!”

正在移動中的趙禎怒喝:“楊懷吉,你即使殺了孤也難逃一死!束手就擒還能保全一家老小……”

“哈哈,殿下也有求饒的時候?真是難得,可你聽聽只有這東宮城牆有喊啥聲嗎?”

趙禎臉色一變,遠處的左承天祥符門和宣祐門也都是喊殺聲不斷,隱約聽見:太子謀逆,欲闖禁中之類的話。

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二百章真相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
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六百八十四章雲中大同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二百章真相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怪人”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