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

bookmark

趙禎騎在戰馬之上,前面是一片黑壓壓的人羣,神都城的禁軍單膝跪地,百姓們自發的以大禮拜下,這是對皇權,對最高統治者的敬畏。

在大宋,即便是見到皇帝也不用伏地參拜,只需拱手施禮便好,跪拜之禮只用於祭祀和朝拜,在大宋百姓見君不跪也是常有之事,在這個風氣開放,天家寬容的朝代實屬正常。

但在這一次卻不同,大駕滷薄沿着公路向前駛去,四周皆是拜下的百姓,無一人立於道側,無一人開口喧譁,只有靜靜的等待,等待車駕路過的一瞬間,小心的探頭看上一眼趙禎的模樣。

這是大宋百姓發自內心的尊重,也是一種敬畏,當他們看到大駕滷薄以及騎着戰馬一身戎裝歸來的帝王,心中充滿了踏實。

萬人低頭,一人獨立,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趙禎體會到了,這還是他在親政一來第一次遇到這種震撼人心的場面,他現在忽然明白,君王不單單是一國之主,更是精神上的領袖,是一個國家的膽氣,脊樑,道德,氣質的體現。

一路進入神都城的天安門,迎祥門後,便是大宋皇宮的宮門宣德門,城中百姓幾乎都走上街頭,迎接他們的君王回朝,鴻臚寺官員在門口大聲唱和:“天子回朝,守牧四方!”

“恭迎陛下回朝!”……………………

無數的聲音匯聚成一句溫暖的話,趙禎終於感覺回家了!

這還只是開始,到了宮門之前,趙禎就不能寸進了,前面是一個龐大的禮臺,上面全是神情嚴肅的禮官,趙禎知道自己要想進入這近在眼前的宮門怕是會沒有那麼簡單。

雖然沒有跨火盆之類的儀式,但拜祭先祖,天地卻少不得,而教坊司已經準備好了所有曲目,樂奏“始平之章“是開始,趙禎對着天地一頓祭拜。

接着到高大的祭臺主位、配位前奠玉帛,樂奏“景平之章“,趙禎回拜位,然後還要再次起身到主位、配位前進俎,樂奏“鹹平之章“,回拜位,接着是再次到主位前跪獻爵,回拜位,樂奏“奉平之章“,教坊司的人開始了“干鏚之舞“。

趙禎便瞧見一個上了歲數,滿頭華髮,連鬍子都白的沒有一根雜毛的老司祝跪讀祝文,樂暫止。讀畢樂起,趙禎行三跪九拜禮,併到配位前獻爵。

這還不完畢,趙禎繼續起身,爲諸神位獻爵,奏“嘉平之章“,教坊司的人早已準備好,待樂起,便舞“羽龠之舞“,而帝王回拜位。

剛坐下,樂聲又起,綵衣再舞,這次奏的是“永平之章“舞的是“羽龠之舞“,爲諸神位依次獻爵。

光祿寺卿奉福胙,進至上帝位前拱舉。皇帝至飲福受祚拜位,跪受福、受祚、三拜、回拜位,行三跪九拜禮,再奏“熙平之章“。

繁瑣的理解使得趙禎一個從遼朝殺回來的真男人都有些吃不消,而一羣禮官和老儒卻精神矍鑠,神采奕奕,行三跪九拜禮,奏“清平之章“。

終於到了最後一個步驟,一羣內侍還上前,推着小車,把祭品送燎爐焚燒,趙禎至望燎位,奏“太平之章“。

待趙禎坐下觀看焚燒祭品的時候,教坊司奏“佑平之章“,這纔算是結束,但此時此刻的趙禎卻非常難受,並非是被煙熏火燎,這種不適他還能忍受,問題是燒的祭品……

望燎其實就是向天地,祖先焚燒祭品,每次大祭要焚燒紙一萬張、金銀箔一萬錠,因爲格物的出現,紙張在大宋已經變得不值錢,隨處可見的東西怎麼能用作天家的祭祀?

於是乎那一萬張紙就被金銀箔所替代,這裡的金銀箔可不同於後世那種塗有類似金銀顏色的紙,而是真正的金銀所敲打出的薄紙片!

金箔當然不能燃燒,可銀箔卻是可以,銀要遠比金活躍的多,所以趙禎只能看着大把的金銀箔被倒入燎爐,心中是那麼的無力和絕望……

也許皇帝就該揮金如土,否則便顯小氣,但趙禎現在卻揮霍不起來,這些祭祀之用的開銷全都來自朝廷的國帑,而這些國帑在明年卻是要作爲北伐之用的。

在禮官上前給他遞禮器的時候,趙禎不經意間拉住他,從牙縫中擠出一句話:“待祭禮結束,這些金箔若是少了一張,朕便摘了你的烏紗帽,便是那銀箔化成的銀水也要給朕收集起來上繳三司!”

面對趙禎快要吃人的眼神,禮官顫顫巍巍開口:“臣……遵……旨……”

趙禎微微點頭,這才氣定神閒的進入宮門大開的皇宮,文武百官緊隨其後,蔡伯俙在路過禮官身邊的時候被他一把拉住:“蔡都尉,本官是不是和招惹官家不快了?這次祭禮了是用時最少的一次。”

蔡伯俙小聲道:“給你指條明路,你錯就戳在不該用金銀箔代替黃紙,官家最恨奢費,你在祭禮上來這一出,官家能不計較?這些東西能收回的就收回,發往三司入賬入庫,即便是不做他用,待祭天之時也能再使。”

被他這麼一開解,禮官望着燃燒的燎爐堅定的點頭:“下官明白了!”

……………………

隨着趙禎的迴歸,所有事情都走上了正軌,神都城中原本的壓抑氣氛一掃而空,官員配合皇帝治國,每日早朝,常朝不墜,百姓們每天都能在一大早看到官員的馬車挑着燈籠前往皇宮的待漏院。

皇城四角厚重悠揚的晨鐘再次響起的時候,所有人都覺得安心,爲何?官家終於開始上朝了,但很快這份安寧就被拋之腦後,拿起當天的報紙,巨大的橫幅出現在頭版之上。

題目很正式,也很官方《論朝廷官制疏》這已經是用上了奏疏的形勢,雖然不是官員所寫,但誰都知道這奏疏是給官家看的,從各種各樣的小道消息,大宋的百姓沒有不知道官家每日必看報紙的。

這疏中的內容更適合讓看報的百姓驚訝,居然是向官家提出,大宋如今的官制需要改變,內容詳實,有理有據,堪比一片精彩的策論。

而這篇奏疏的作者馮京也因此一舉成名。

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
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千七百零一章遍地機遇,遍地黃金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兩千零三十九章封駁繳詔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