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

噶日噠措陷入了一種迷茫,他居然不知道自己該做何選擇。

身上的繩索被解下,大宋皇帝在不斷的走遠,一個下巴上沒有鬍子的“老男人”牽着一匹馬走了過來,並把繮繩交到了他的手中。

噶日噠措知道眼前這個內侍的身份,他是大宋皇帝的貼身內侍,所以自然而然的問到:“宋人如何保證說到做到?”

這回變成三才不屑的嗤笑道:“我大宋天朝上國,氣度非凡,党項,契丹,都能在我大宋生活的很好。

吐蕃人久居高原,你們和這些部族不同,不需內遷,還住在自己的家鄉,只不過朝廷會在吐蕃駐兵,徵兵,也會派遣漢家官吏前來治理吐蕃,到時候不光宋人回來,財富,貨物也會來!官家從來都沒苛待過大宋的子民!”

噶日噠措陷入天人交戰之中,他一面知曉自己應該效忠贊普,另一面又覺得自己應該活着,好好的爲自己活着。

其實趙禎偷換了一個概念,把精神上的歸屬和自己與物質以及安定相替代,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否則後世怎會有“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這樣的名言?

只可惜在這個時代,安定繁榮的環境比什麼都重要,這意味着家人能夠活的更好,子孫後代能夠安定的繁衍。

不爲吃穿發愁,這對於吐蕃的百姓來說有時也是挺奢侈的一件事。現在的吐蕃雖然好了一些,可還是不如大宋活的舒服體面。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會用自己的雙腿投票,做出自己的選擇,但前提是要有選擇的權利。

原本的吐蕃人是沒有多餘的選擇權,他們身在高原就必須受到吐蕃王朝的統治,而眼下大宋進入了高原,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有了選擇權。

瑪兒敢的吐蕃人已經成爲大宋的子民,大宋吸納他們的方式很簡單,就是按照大宋的管理方式進行,把這些人當作是大宋的百姓,一切都和大宋的模式一樣,沒有過多的限制,給予他們應有的權利和自由,甚至會給瑪兒敢免稅,享受大宋沒有的待遇。

俗話說的好,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大宋的統治下,瑪兒敢的百姓知道什麼叫富足,什麼叫幸福。

吐蕃的重稅消失了,而大宋的免稅政策也讓他們忽然發現,原來賺多少錢都是他們自己的,這種感覺讓他們覺得非常好。

幾年的時間裡,瑪兒敢的百姓就能積攢下大量的財富,足夠完成一種積累,形成蛻變。

這也是一種心態上的轉變,噶日噠措和大多數吐蕃人一樣,原本他們是沒得選的,但現在卻不同了,他們有了可以選擇的機會。

手中的繮繩忽然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但更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已經有吐蕃士兵開始做出了選擇,他們選擇留下,留在瑪兒敢!

只要是想留下的人,大宋的官員便會立刻給他們辦理戶籍,同時允許他們回到家鄉拖家帶口的遷徙到瑪兒敢。

這幾乎是一種和放走他們沒有區別,要知道這些可都是降俘,原本是應該帶回神都城向太廟獻俘的。

但趙禎就在瑪兒敢,所以免去了這個步驟,只要這些吐蕃人做出了自己的選擇,那接下來就和大宋無關,宋軍進攻的方針不會改變,戰爭也不會停下。

只不過這些被釋放的降俘會有一部分回到他們的家鄉帶着妻兒父母投靠瑪兒敢,趙禎知道這些人肯定有一些是不會再回來的,但只要有人回來那就夠了。

如此一來一方面是瓦解敵人的鬥志,另一方面也是動搖他們的信心,讓吐蕃人看到大宋的政策,讓他們明白被大宋統治對平民百姓的生活不會產生壞的影響,甚至會比原先更好。

瑪兒敢就是一個例子,以方便大宋對高原的土地和城池進行管理,只要政策合理穩定,就不擔心會有人抵抗,這就是時代的特色。

安定民心是戰爭中一項重要的舉措,也是消除反抗的最好辦法,若是大家的生活都好了,穩定了,甚至比之前更富足了,那誰還會去反抗大宋的統治?

所謂的正統已經不再重要,吃飽飯過上好日子纔是最重要的事情,大家都有好生活,吃喝不愁的情況下,即便有人反對大宋的統治,大多數人都是不幹的,如此也就不會產生動盪。

瑪兒敢的吐蕃百姓爲何遵從大宋的統治,因爲他們在這裡過的好,不願意回到從前。

噶日噠措最終也沒有跨上戰馬,他的想法已經產生了動搖,看着不斷修繕的瑪兒敢,看着逐漸有人離去和留下,他忽然間覺得也許成爲大宋的治下之民也並不是一件羞辱的事情。

而大宋並未招攬他爲宋軍作戰,他在瑪兒敢彷彿是一個自由的人,宋軍並不關注他,而跟隨他的親兵居然勸說他把家中的老小都接過來。

不少留下的吐蕃降俘在登記過戶籍之後便成爲了大宋的子民,而他們自覺的加入到了清理瑪兒敢廢墟的隊伍中去。

越來越多的吐蕃人開始清理廢墟,勞作一天後回到營地,宋軍送來了“美味”的吃食,同時大宋的官員還和他們聊天說話,這讓噶日噠措非常的“新奇”。

在思想上的攻勢沒人比得上大宋,潛移默化之中這些降俘的思維開始改變,大宋的官員帶着一些士兵來和他們“閒談”,讓這些人瞭解大宋。

尋常百姓是如何在大宋生活的,官府在他們的生活中起到什麼樣的作用,有什麼地位,該說清楚的一定會不厭其煩的說清楚,並且解答吐蕃人的疑問。

夜幕降臨後,噶日噠措端着一碗糊糊吃的香甜,戰爭結束之後他第一次如此的輕鬆,看着曾經自己手下的士兵和宋人閒聊,說着各種各樣的葷段子,噶日噠措知道再也不會有戰爭出現在瑪兒敢城。

宋人說到做到,天亮之後城中的一片土地就被劃給了這些降俘,並且宋軍還要招募他們擴大瑪兒敢城的規模。

據說要把瑪兒敢變成一座更爲龐大的城池,以後這裡就會是大宋在高原上的重要交易地點,並且還免稅三年!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一千章科舉之危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兩千零四十五章河湟谷地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四百九十五章客來歐羅巴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六百第二十章顛倒黑白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一千章科舉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