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

蔡伯俙最後還是得到了蕭撻裡的單獨召見,剛剛在大殿之上的囂張和目中無人完全收斂起來,恭謙的模樣就像是蕭撻裡的“家臣”,臉上無時無刻的不掛着諂媚的笑容。

即便是圖魯都有些受不了,這笑容也實在太過明顯,太過瘮人了些。

可惜蔡伯俙完全不當回事,你以契丹內侍頭子,管我這個大宋使節呢?我想怎樣難道你還有意見嗎?

於是蔡伯俙就在圖魯鄙視的目光下獻上了趙禎的國書,因爲是單獨召見,所以也沒有什麼避諱,圖魯把國書遞給蕭撻裡之後,她便直接拆開。

剛剛在大殿之上被蔡伯俙氣的不輕,但蕭撻裡知道蔡伯俙說的都是實話,大宋的目標不是毀滅契丹民族,而是更大,更加執着,他要統治整個草原。

這麼多年來雖然見得少,但並不妨礙蕭撻裡對自己心中男人的瞭解,趙禎是個什麼樣的人?

瘋狂執着的人,爲達目的不惜放棄一切,從燕雲開始,他對契丹就已經盯上了,雖然對契丹的用兵不是持續進行的,但幾乎大宋所有的戰爭都和契丹有關。

即便是用兵西域,用兵倭國,或是滅亡西夏,都是在爲北伐做準備,都是在爲他趙禎征服草原做準備,這些暗藏在其中的東西蕭撻裡還是能看得見的。

而大宋對西北的用兵最爲明顯,奪取黑汗之後,拿下了西域,徹底堵死了契丹西遷的可能!

西遷原本是張檢給契丹的最好出路,可誰知道他趙禎再次領先一步。

張儉曾經說過,那裡有草場,有河流沒有湖泊,有戈壁有沙漠,最關鍵的是氣候宜人,不似北國這般完全是冰天雪地之態。

農業在這裡很難發展,糧食只能依靠貿易,或者是大量的肉食來滿足,遊牧成爲他們生活下去的基礎,但遊牧有一個致命的缺點,產量不足。

打開趙禎的“國書”,蕭撻裡從頭到尾一口氣看完,一目十行,速度極快,並且把每個字都刻進了腦子裡。

國書的內容很簡單,但卻又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其中甚至還有露骨的情話,讓人羞紅的詩詞,但蕭撻裡在品嚐到甜蜜的同時也有苦澀。

因爲趙禎的國書中也寫的很清楚,把契丹的現狀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他是個皇帝,同時也是一個相當出色的政治家,在這裡他變成了“謀臣”的角色。

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和語氣,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上把契丹的問題逐一分析給蕭撻裡。

這纔是最打擊蕭撻裡的地方,因爲她本身也知道契丹的現狀以及將來所需要面對的問題,而趙禎說的一點不差,甚至有一些她沒想到的小節都被趙禎說的一清二楚。

在趙禎的描繪之下,契丹必然失敗,或是和党項一樣成爲大宋的一部分,或是繼續向北遷徙,而再度北遷是唯一能延續契丹血脈的辦法,可再向北會是一副什麼模樣?

即便是抵達巨母城後的蕭撻裡都覺得這裡無法與上京道相比,寒冷是一個他們無法戰勝的敵人,再向北幾乎就是把契丹逼上了絕路。

在國書中趙禎明確的表示會把她們母子二人接回大宋,說的很清楚也很堅決,這讓蕭撻裡心中甜蜜的同時也更加擔憂。

擔憂契丹這個民族的未來,她知道一旦自己被趙禎擊敗,成爲他的皇妃,整個契丹也會喪失最後的鬥志,但她無法殘忍的把契丹百姓帶去苦寒的北方。

在草原上,最爲信奉的就是力量,蕭撻裡也是如此,眼下趙禎就如同天底下最爲強大的勇士,他囂張的話語雖然讓蕭撻裡不舒服,可就是這種不舒服反而讓她心中甜滋滋。

哪個女人不希望自己的男人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更何況他趙禎文治武功,完全符合世上女子選擇男人的標準。

“陛下,這些都是官家的心裡話,您有所不知,官家整理心心念唸的都是您和太子,常說心愛之人居於北國,殫精竭慮,此乃大聖大賢之人,天下男子尚不得做到,況一纖纖女子乎?”

蔡伯俙在官場和生意場上摸爬滾打這麼多年,豈能看不出蕭撻裡心中所想?從她的神態,目光中就能知道她對趙禎的又愛又恨。

而這時候就應該下猛藥了…………

“陛下,官家對您一片真情,對契丹也是仁愛有嘉,官家說了,只要契丹願意歸附,自然要比党項人和倭人過的更好,甚至連草原都能給契丹留下!”

蔡伯俙的話讓蕭撻裡微微驚訝,而邊上的圖魯更是吃驚。

大宋一直對契丹咬着不放還不就是因爲要徹底統治草原,剛剛蔡伯俙還說要把草原納入大宋囊中,大宋無論契丹態度如何都要出兵收復草原,怎麼現在突然就改了口風?

蔡伯俙得到了趙禎的真傳,在外交上基本是打一棒子給一個甜棗,現在大宋佔據優勢,沒必要把契丹人給逼急了,這一點也是蔡伯俙在來之前趙禎特意交代的。

眼下他的任務就是理智的用所佔據的優勢對契丹人進行精神上的打擊,同時也留有退路。

華夏數千年曆史之中,通過外交的手段所獲得的利益要遠比戰爭上獲得的多得多。

趙禎希望蔡伯俙能說動蕭撻裡,讓她徹底死了心,認認真真的看待大宋與契丹之間的問題,想要存續民族的獨特性不太可能。

大宋不是一個具有包容性的王朝,看似包容的漢家其實是在悄然改變任何融入其中的人,他趙禎要做的便是消除契丹的獨特性。

如今的大宋土地上已經找不到非常特殊的党項人了,因爲他們要麼是被龐大的漢家百姓給同化,要麼是自己主動融入其中。

党項人發現若是自己不再堅持党項的習俗和特用的東西,漢家百姓基本上不會有什麼排斥。

於是他們自己便開始了改變,所有的行爲習慣,服裝髮飾等等的一切都向大宋百姓趨同,只不過短短十年的時間,党項人幾乎不存在。

除了他們自己知道自己身上流淌着並不純粹的党項血統外,其他的一無所知,而這一點党項血統他們都希望完全忘記。

因爲成爲漢人所得到的好處實在太多了。

大宋沒有逼着党項人融入大宋,只不過把他們放在了大宋之中,他們是自己融入大宋的,趙禎要做的只是等待而已。

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八十七章倭女
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八百二十六章堅守待援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八十七章倭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