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

神都城,這個兀然出現的大宋都城幾乎成爲這個世界上所有文明崇拜的目標。

它是最富貴的地方,最強大的地方,世界政治的中心。

無論是吐蕃還是天竺,無論是塞爾柱還是歐羅巴,只要是這個世界上的擁有自己商隊的文明,便都知道這個東方強大帝國的都城。

www t tkan co

無數的吟遊詩人在抵達過神都城之後便不願離開,有些回到了故鄉成爲貴族們眼中的紅人,因爲這些吟遊詩人能抵達大宋的國都。

他們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告訴每一個嚮往而無法前往神都城的人,他們把大宋的強大描繪出來,這裡的強大不光是這個文明強大的武力,還有他們的文化,技術,修養以及政治…………

等等這些都可以成爲一場宴會上的主題,羅馬帝國的使者約翰更是大宋皇帝在私下裡的朋友,只不過這一次他回到家鄉之後便辭去了他本國皇帝亨利三世特使的職務,一心在家鄉經商。

他擁有大量來自宋帝國的貨物,而且宋人商賈對他的身份非常的敬畏,畢竟他和大宋皇帝的私交非常好。

神聖羅馬帝國在東南的戰爭非常順利,塞爾柱王朝並沒有對拜占庭帝國進行太多的支援,只是在財物上進行了一定的援助。

這使得神聖羅馬帝國陰謀吞併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的行動獲了很大的助力,沒人知道這個王朝最終的命運,但有一點,拜占庭帝國已經在神聖羅馬帝國的進攻下幾乎沒有辦法抵抗。

約翰在家鄉非常有名望,即便是羅馬的皇帝也對他相當的客氣,在約翰向皇帝請辭的時候,皇帝十分驚訝,他的身份非常榮耀爲何在法蘭克尼亞王朝鼎盛的時候放棄這一切?

約翰的回答很簡單:“大宋的皇帝說過,我不適合作爲政治家或是操弄權謀的人,我只適合做一個簡簡單單販賣貨物的商人,您是我的陛下,他也是我的陛下,我覺得您應該聽從他的建議,把腳步停在君士坦丁堡之外。”

這樣的回答讓亨利三世笑了笑:“他真的有你說的那麼強大?”

“陛下相信我,他只會比你想象的更爲強大,此次他在攻陷塞爾柱的東方防線之後便收手了,整個大宋的西方防線向前推進了數百里,而這意味着什麼您一定知道。”

亨利三世當然知道,臉色有些難看,從牙縫中擠出一句話:“他在告訴圖格魯克,他和我不是一夥的!”

“是的陛下,他在告訴所有人,大宋不會和任何國家結盟,他的強大已經不需要任何盟友,而任何人也不能利用他,無論我是不是您手中的棋子都不重要,他只是在警告我,不要逼他殺掉我而已。”

亨利三世驚訝的望着約翰:“這麼說來他已經知道你和我排演的這場戲?”

約翰苦笑着點了點頭道:“他是不會相信我這個使者會成爲您手中的棋子的,要麼當初您就不要告訴我計劃,讓我成爲棋子,您告訴了我,便也是等於告訴了大宋皇帝,什麼都瞞不過他的眼睛,除非我也被放置在迷霧裡!”

亨利三世用手摸了摸腦袋:“和這個精明人下棋還真是一件傷腦筋的事情,他總能把局勢看的一清二楚,這一點我非常的討厭!”

“尊敬的陛下,還請您停下前進的腳步,稍稍休息一下,大宋的皇帝能說出這番話,一定是有原因的,無論是因爲塞爾柱人,還是因爲拜占庭人,都有一個威脅在暗中蟄伏,這一點遠在東方的宋帝國皇帝卻能看見,您應當好好觀察一下。”

亨利三世的臉色變得猙獰,握着拳頭道:“拜占庭我是志在必得,只有如此我才能成爲第一個登上教皇寶座的羅馬皇帝!”

約翰長長的吸了一口氣,事實上他之前已經隱隱猜測到亨利三世的不尋常,出兵拜占庭是那麼的堅決甚至是義無反顧,無論多少人的反對最後都會被他強硬的回絕。

甚至是不惜殺掉那些反對自己的諸侯派人攔截他們的使者等等,這些手段已經用盡了,如果不能獲得理想的戰果,最終的結果便是法蘭克尼亞王朝氣數已盡。

強大的諸侯都有可能成爲選帝候,爲有強大才能掌控一切,這是羅馬帝國皇帝的宣言,所以眼下這一戰對法蘭克尼亞王朝非常重要。

約翰知道自己的皇帝已經賭上了一切,作爲羅馬帝國的皇帝,若是能再成爲教皇,那必定會把法蘭克尼亞王朝推上巔峰。

但同樣的,收穫越大所需要的風險便越大,沒人能輕易得到寶座,也沒人能不承擔其中的風險,只是連約翰也不明白,眼下法蘭克尼亞王朝的風險在什麼地方?

塞爾柱人並沒有實質幫助拜占庭王朝的打算,畢竟拜占庭自稱也是羅馬帝國,他們從未承認自己是拜占庭帝國,相反他們一直以羅馬帝國自居。

同樣信奉的也是基督耶穌,只不過他們是從基督教中分裂出去的東正教而已。

而現在,基督教和***教之間的已經勢同水火,塞爾柱根本就沒有可能援助拜占庭帝國,相反,圖格魯克在處理完和大宋帝國之間的戰爭後,一定會把精力放在西面。

說不定塞爾柱和羅馬帝國一樣,窺視着拜占庭帝國,這是亨利三世覺得自己唯一需要小心的事情。

法蘭克尼亞王朝的輝煌也將會由自己開啓,一旦登上教皇之位,他一定要把這個不斷削弱皇權的宗教重新帶上正軌。

還是大宋皇帝說的對,宗教就是應該爲皇權所服務,而不能稱爲皇權的掣肘之物,否則這個世界上都是由“神”說的算,而不是人了!

自己要擁有更多的權利,要讓法蘭克尼亞王朝稱爲羅馬帝國曆史上最統一,最強大的王朝,要如同東方的帝國一般大一統,消滅掉那些諸侯國,消滅掉那些反對自己的人,讓自己稱爲羅馬帝國最有實權的皇帝!

天主教會與皇帝之間對世俗權力的爭奪已經進入白熱化了,約翰敏銳的發現這一點,並且打算聽從趙禎的建議,遠離這一切,若是有可能,他甚至希望搬遷到大宋,永遠也不回來。

他現在每天做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回想起大宋神都城中的一切,從最外側的天安門開始,一直沿着御街抵達宣德門,御道上的一切他都記憶猶新…………

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
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兩千四百零二章血戰瑪兒敢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