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

雖然在政治上查理並沒有平步青雲,但他依舊是在法蘭克尼亞王朝中獲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在這裡沒有一個貴族是好相與的,若是沒有能力和智慧以及過人的手段,你即便是一位公爵也很可能沒落下去。

越是貴族就越應該明白一個道理,一個家族的興盛需要的是數代人的努力,而對於查理來說,他只是延續家族榮耀的開始。

眼下這個來自東方的“智者”讓他看到了自己率領家族出人頭地的希望,他覺得來自東方的禮制完全能夠改造成爲適合法蘭克尼亞王朝的東西。

這個念頭如同野草一般在查理的的心中瘋長,他彷彿看到了自己的這個建議被亨利三世所採納,並且也使得自己的家族成爲更高的存在,小小的子爵已經不能滿足查理的胃口。

於是查理便決定讓這位智者留下輔助自己,並給出了極爲豐厚的待遇,這也讓大宋的“儒者”任山頗爲驚訝。

沒想到自己的學識在大宋並不受待見,反而在異國他鄉獲得如此尊重,並且給出了價格不菲的薪俸,每月二十枚金幣,這相當於每月二百貫錢的高價!

於是任山欣然接受了查理的聘請,只不過他需要一個聽得懂漢話的翻譯,之前給他做翻譯的人是商隊中精通大秦話的管事…………

但這卻難不倒查理,在法蘭克尼亞王朝擁有極多的會說漢話的人,甚至有一些東方宋帝國的商人常駐,要知道在神聖羅馬帝國,大宋的商人無處不在。

這些來自東方帝國的商人彷彿是語言天才,在這裡待上一段時間就能學會當地的方言。

宋帝國的人就是會做生意,整個神聖羅馬帝國到處充斥着他們的貨物,他們彷彿什麼都賣,只要是用錢能夠買到的東西,他們應有盡有,茶葉,絲綢,寶石,琉璃,藥材等等,甚至連美女他們都有!

對於查理來說,交流不是問題,他不可能照搬東方帝國的這種禮制,他要做的是“借鑑”把一切有利於皇帝管理帝國的想法全部借鑑過來!

經過小半年的整理,查理的手中已經有了一套符合神聖羅馬帝國統治的《法典》這是一部吸取了東方宋帝國經驗的《法典》。

其中有着大量的尊卑制度,人被劃分爲了三六九等,並且這一制度加強了皇權和貴族手中的權利。

要知道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權利雖然強大,但貴族同樣有着大量的特權。

在貴族這件事上,神聖羅馬帝國和大宋之間有着天差地別,看看大宋之前的朝堂就會發現兩者之間的區別在何處。

自宋之前,漢家文明的朝堂上充斥着大量的貴族,即便是開了科舉制度的隋唐時代同樣如此,可到了宋朝這一現象出現了根本性的改變。

尤其是在眼下,大宋的朝堂上已經瞧不見一個貴族,或者說權力中心已經沒有貴族的存在,他們被排擠了出去。

這一切無不要歸功於趙禎的“便宜老爹”大宋的真宗皇帝,他的勸學篇以及對科舉公平性的改革影響了整個大宋。

大量的平民百姓能夠入閣拜相,平民或是小資產階級已經佔據了朝堂的主要位置。

這樣一來權利就不會被勢力較大的人所壟斷,更加有利於皇權的統治,當然也更加有利於大宋的發展,畢竟這些來自於民間的權臣明白“下面”的疾苦,知曉天下的不容易。

可以說大宋的朝堂更加的開明,更加的“健康”,更加的高效。

但這樣的思想在查理看來是不符合神聖羅馬帝國的,即便是在任山看來大宋的制度也有優越性的情況下,查理依舊是固執的把許多內容進行了刪減。

他自己是什麼人?他自己就是貴族啊!怎麼會有人自己反對自己?再說神聖羅馬帝國就是由衆多貴族所組成的,無論是在亨利三世統治之下的法蘭克尼亞王朝,還是整個神聖羅馬帝國都是這樣。

若是反對貴族統治,神聖羅馬帝國會變成什麼模樣?

再說亨利三世反對的是教權,而不是貴族的特權,貴族的特權是與生俱來的,但他們同樣也要效忠於皇帝。

若是不然皇帝完全可以出兵討伐,並且在征服土地後把那裡變成王朝的土地。

眼下皇帝的掌控力還不能控制法蘭克尼亞王朝之外的土地,但亨利三世依舊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並且擁有極大的權利,他甚至可以廢立教宗。

查理從任山那裡瞭解到了大宋對宗教的態度,並且瞭解到宗教在大宋的地位,這與神聖羅馬帝國天差地別。

在大宋,無論是什麼宗教都不得在街頭宣傳,不得招收民衆皈依,只能由民衆主動皈依,並且不得大興寺廟,道觀,教堂,禮拜堂之類的地方。

已經存在於大宋土地上的這些宗教建築若是人數不能達到規定,必須要移交官府打理,充作他用。

這在查理看來,皇帝的權利不是大於宗教的權利,而是遠遠凌駕於宗教權利之上!

他想要知道爲什麼,從任山那裡他得到了不可思議的答案,因爲皇帝是天子,是東方宋帝國至高神的兒子,是他在代替至高神管理百姓!

這一下徹底讓查理蒙了,怎麼會這樣?這說不通啊!

宋帝國的皇帝是天神的兒子,那他就相當於天主教中的耶穌,如此一來他自己就是東方文明古老信仰的代言人,也是宗教的代言人啊!

因爲漢家百姓有着一種非常清醒的邏輯認識,既然老天爺存在,並且諸多宗教中都有關於他的擬人形象,那這些宗教便都是假的,誰能說的清楚?

如此一來,上天是存在的,也是不存在的,最直觀的反應就是皇帝這位天子,他是在代天牧民,也是在履行自己的職責。

這下查理弄清楚了一切,原來在宋帝國,人們的至高信仰不是神,也不是宗教,而是皇帝!

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八十七章倭女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
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八十七章倭女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