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

“不用老夫動手,你自己應該知道該怎麼做了吧?”

張儉翻動着地上的屍體用無所謂的口氣對蕭孝先說道。

蕭孝先已經絕望,他不知道這些如殺神一樣的悍卒是從哪冒出來的,但當他看到一身破爛皮甲的耶律喜孫後便猛然驚覺,這些人不都是在車駕抵達時恭恭敬敬跪在一旁的奴隸嗎?!

在蕭孝先的面前只有一張紙和一支筆,連墨汁都沒有,地上的血液就是墨汁,蕭孝先顫抖的拿起毛筆,哆嗦的手臂甚至無法寫出一個字。

張儉嗤笑道:“怎麼,這個時候反而害怕了?想想你幹得惡行,想想那些冤死在你刀下的忠烈,這就是你的報應,因果循環,你蕭孝先的報應來了,如果你招供,寫下廢立陰謀,也許還能似得體面,禍不及家人!”

蕭孝先哆嗦着嘴脣說道:“能保全我家中之人?”

張儉微微點頭道:“陛下豁達大度,已經下過口諭,若蕭孝先如實招供,朕便免除株連之禍。”

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後,蕭孝先的心中微微好受了些,提筆在紙上寫下了那一日在太后寢宮中所發生的一切,張儉看到了內容,幾乎和耶律重元所說的如出一轍。

倆個人所說的一切是那麼的相似,這便能看定太后確實有過陰謀廢帝的打算,並且即將要實施。

這次西北行宮避暑其實是一場釜底抽薪之計,無論是張儉還是耶律宗真都知道,只有廢掉太后蕭耨斤才能穩定大遼的局勢,才能平息這場母子之爭。

權力面前是沒有親情的,親情這種東西對一個帝王來說是奢侈品,比任何財富都來的珍貴的多。

這也是爲什麼趙禎努力維繫皇家中親情的原因。

在權利的爭奪前國事被放在了後一位,此時的耶律宗真並未把大宋的軍演放在心上,這已經不是大宋第一次在自己的家門口耀武揚威炫耀武力了,比起太后的威脅,這點事情算什麼?

手持寶刀的他帶領着先帝留下的精銳一路走向位於行宮中央的宮帳,斡魯朵很快發現了這羣不速之客,但皇帝在前,他們自然不敢動手,當頭領上前阻攔的時候,長刀瞬間劃過了他的脖子,血水飛濺喚醒了斡魯朵的戰鬥素養。

斡魯朵們抽出長刀禦敵,可他們哪裡是耶律喜孫這幫精銳悍卒的對手,即便穿着簡陋的盔甲,但這幫人的戰力是毋庸置疑的,每一刀,每一擊都是那麼的精準,避過格擋直取要害。

這幫奴隸戰士身手敏捷,即便在西北之地也沒有磨去他們身上的本能。

即便是一邊倒的屠殺,也沒人敢把手中的刀伸向耶律宗真,身爲皇帝的他有着至高無上的威嚴,多年養成的習慣使得這些斡魯朵有心無力。

在他們的心中,皇帝是一國之君,最高的統治者,大遼的主宰,至高無上的存在。

無論是誰獲得最後的勝利,對皇帝下手的人都沒好下場。

衝進宮帳的耶律宗真看着手中蕭孝先的招供文書,擡頭瞧了一眼聲色俱厲的母親微微閉眼,隨手把供詞甩在母親的臉上:“母后爲何如此絕情,虎毒尚且不食子,難道朕在母后的眼中只是您權利路上的絆腳石而已?或者說朕是您控制大遼享受權利的傀儡工具?!”

看着鮮血書寫的供詞,蕭耨斤天旋地轉,這份供詞猶如一把大錘擊碎了她的權利美夢,她此時第一個念頭還是自己再也沒有機會再踏上上京皇宮中的御座了。

失去權利比的得不到它更可怕,曾經擁有過權利的蕭耨斤已經習慣了權利所帶來的一切,先在就要失去它當然接受不了,一種不甘如魔鬼的低語在耳邊迴響。

“逆子!安敢害我?!這是謀逆,這是篡位,這是叛變!”

所有人都用憐憫的目光看着眼前這個發瘋的女人,她已經被權利的慾望折磨瘋了……

當避暑的皇駕回到上京城的時候,所有的的遼朝百姓都徹底瘋狂了,妖后蕭耨斤被囚禁在一輛龐大的囚車中,如同一個犯人般帶着枷鎖。

遼朝百姓對她的恨意瞬間爆發出來,蕭耨斤臨朝稱制的時間內發生多少慘案,有多少的無辜被她的命令所屠殺?這個數字已經難以勝記。

罄竹難書的罪過被人翻了出來,無數的孤兒寡母披麻戴孝的在車駕邊上嚎啕大哭,這一舉動讓許多受害者家屬開始效仿,一時間遼朝上京被陰鬱的白色所籠罩。

張儉呆呆的看着突發的情況,而耶律宗真面色不善,他這麼做是因爲要讓百姓看到曾經的妖后已經被自己所囚禁,大遼的權利即將走向正軌,但不是爲了讓自己的臉面難堪。

畢竟蕭耨斤再怎麼無道,再有什麼滔天大罪,也是自己的生母,這樣一來他身爲大遼皇帝的臉上也會無光。

慢慢的人羣也開始發現問題,在一部分人的帶領下開始呼喝萬歲的口號,漸漸的萬歲之聲開始擴散,整個上京城都沉靜在這個聲浪之下。

這纔是耶律宗真希望看到的事情,自己獲得百姓的認同感,並且獲得百姓的尊敬,否則自己這麼做有什麼意義,難打只是獲得本就該屬於自己的東西?

耶律宗真收回了本就屬於他的權利,那些原本投靠蕭耨斤的黨羽惶惶不可終日,蜷縮在府邸中瑟瑟發抖,他們害怕皇帝的報復,因爲這是這個世界上最爲可怕的報復,無處可躲,無處可逃。

但顯然耶律宗真不打算全部株連,只把和蕭耨斤關係緊密的幾人治罪,並且放過了罪魁禍首蕭孝先的家人,只治罪蕭孝先一人,並抄沒其家產。

耶律宗真的寬仁大度讓遼朝的官員爲之嘆服,無不臨表涕零的跪在大殿之中感激。

可事實上是耶律宗真恨不得把這些人五馬分屍,但他卻不能這麼做,其中的官員有不少都是朝中重臣,關係複雜,有些甚至和宗室聯繫在一起,一旦處決定會造成遼朝的動盪。

再說沒有這些人來處理朝政,這對幅員遼闊的大遼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災難。

現在對耶律宗真來說最要緊的是實現權利的過度,並且使得大遼的朝堂恢復穩定,把那些被蕭耨斤廢除的政策重新拾起來。

耶律宗真想要做的是把遼朝經營成能和大宋抗衡的王朝,這就勢必要恢復並實施先帝的改革。

對他來說這次囚母收權的意義在於恢復大遼的強盛,而不是使得大遼退步,大宋的強盛是個人都能看得出來,如果此時大遼不砥礪前行,必將被大宋遠遠的甩在身後。

耶律宗真是個有野心的皇帝,他想要在有生之年使得大遼成爲整個中原的霸主,消滅西夏,收服大宋,讓契丹這個遊牧民族入主中原。

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嗎?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
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兩千四百五十五章瀘州的酒和火鍋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嗎?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兩千兩百一十二章內侍殿頭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