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

興慶府的城門已經被各種各樣的紅綢色帶裝飾成一番喜慶的模樣,遠遠望去就如一個高高的繡樓,兩根長長的紅色布帶一直從城門樓子上的大花團中延伸出來拖到了道路兩旁。

城門外已經匯聚了數萬人,這些人中有党項百姓,有士卒,有文臣,有武將,也不乏党項貴族,他們都是前來送別這位帶領他們投入大宋的太后。

對於未來的生活,党項百姓顯然是充滿信心,因爲那些橫山的党項部族在大宋的生活已經成功的說服了他們,他們相信,既然橫山部都能收到大宋的厚待,更別說自己這些興慶府的百姓了,太后在大宋皇帝面前肯定會爲党項人說話。

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幻想,興慶府的百姓對這場曠世迎親特別的熱情。

但是相比百姓,人羣中的文官卻是面色難看,他們是最不受大宋重視的人,甚至還不如那些武將得到的待遇好,難道防範自己要超過那些党項武將?自己可是真正的漢家漢種!

只不過他們忘了,自己只是沒藏黑雲用來控制軍權的工具,也是大宋用來攏絡西夏人的宣傳工具,其中有不少人開始的時候還是一副觀望態度,只不過在大宋戰勝遼朝之後而轉變,這種牆頭草趙禎可不敢要。

當然西夏文臣中一直有支持大宋的臣子,他們自始自終都認爲歸附大宋要比遼朝好得多,對於這些人,大宋自然不能忘恩負義。

夏竦和蔡伯俙兩人拱手和這些西夏文臣道別,而他們袖子中的數封舉薦信卻悄然傳遞給了被選中的人,兩人的手法很是嫺熟,不留一絲痕跡……

即便是要走了,沒藏黑雲也不過才露了一次面而已,更多的時候她依然是待在大宋的皇駕之中,禮官的聲音在外面高呼,她卻只能待在馬車之中,這是大宋迎親的規矩,這段時間她都不能離開皇駕。

大宋的行動極爲迅速,朝堂已經派出大批的基層官員連夜趕往興慶府,其中便有范仲淹這位穩重的路政使,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大宋的副相,參知政事。

派遣一國之相前來治理興慶府,可見大宋的朝堂對西夏的重視,而在范仲淹以及大量基層文官抵達之前,興慶府以及所有西夏歸順之州府,皆有大宋軍隊管理。

原因很簡單,爲了鎮壓反抗者。

不過,他們同樣也會如同文官一樣,在西夏的各處宣揚大宋的“仁愛”“忠君”等等思想,替那些即將到來的地方官做好鋪墊,只不過他們的手段要更加嚴厲一些。

肅清西夏的殘餘反抗力量纔是他們的重中之重,趙禎在臨走之前特意交代狄青,一定要把西夏所有的反抗者肅清的一乾二淨,同時也要把各地的党項人,甚至山中的山民全部統計出來,聚攏到一塊準備內遷。

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將近三百萬的人口的遷移,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同樣的,他們也爲大宋帶來了巨大的勞動力。

農耕時代人口就意味着生產力,就意味着稅收,就意味着可招募的兵力,以及等等等等。

趙禎自始自終對這三百萬党項人垂涎三尺,一旦他們融入大宋,便會創造出價值與財富,党項人常年生活在西北之地,雖然河套平原土地肥沃,但離開了河岸附近的平原,依然是旱地較多,而在大宋的南方,卻有着大片無人開闢的土地未經,這些人便是開墾的主力。

趙禎早就想好了安置他們的辦法,打散了之後安置在大宋的各處,絕不可能安置在一起,並且要讓他們和漢家百姓安置在一個村落,讓他們緩緩融入到大宋之中,當然所謂的打散並不是一家一戶的安置,而是要幾家幾戶的安置。

既不能讓他們強大起來欺負大宋鄉鄰,也不能讓鄉鄰團結起來欺負他們,這纔是平衡之道最好的結果。

在趙禎眼中,無論是這些西夏百姓,還是大宋的百姓,都是一樣的存在,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亦沒有親疏內外之別,受到後世民族大融合的影響,這些百姓在趙禎心中都有一個同樣的名字,華夏之民。

互相通婚,同文同語,所有的權利都是平等的,那麼多少年之後,党項族就將徹底的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之中,他們身上的特徵和獨立性都會被時間以及習慣打磨的一乾二淨,這難道不比率兵屠殺,並且留下隨時可能爆發的後患要強得多嗎?

趙禎翻身下馬,信步走到夏竦的跟前道:“此次回京你便暫且不往,輔助狄青處理好西夏的公務,漢臣雖從軍多年,但治理府城經驗不足,待范仲淹抵達西北,你再追趕皇駕。”

夏竦轉頭望向蔡伯俙,哪知他開口就道:“我是外戚不得授以文資,更何況州府之長乃高品官價,景蕃何德何能擔此重任?”

最後拉人下水的機會被堵上,夏竦無奈只能躬身道:“臣遵旨……”

趙禎笑了笑,領着蔡伯俙走向大駕滷薄,他是故意把夏竦留下來的,有這老倌在,狄青將會少了很多煩惱,就比如那些西夏的文臣騷擾之類的……

狄青不離開,也就意味着大軍不得班師回朝,現在的他們開始擔任駐紮西夏的任務,等同於戍邊一樣,待大宋百姓遷徙而來,西夏百姓南下而去之後,他們才能班師回朝,這場滅夏之戰對於他們來說纔算是徹底結束。

趙禎相信數十萬大軍在外,只能等到西夏百姓遷走大宋百姓遷來才能離開,這樣的負擔會壓得朝臣以最快速的速度安排調度,他們絕不會希望戰事結束之後,狄青手握重兵安然呆在興慶府……

蔡伯俙樂呵的望着夏竦,從他報復性的眼神中便能知曉他此時的快慰,不用說夏竦這段時間沒少折磨這位“駙馬爺”,爲此蔡記簽下了不少“不平等”的條約。

當然就算是夏竦不提這事,趙禎自己也會安排蔡記幫助興慶府的發展,作爲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商賈,趙禎自然知曉什麼是互通有無,更是知曉什麼叫共同發展。

但是現在……趙禎終於可以登上自己的馬車,舒服的享受一下溫暖的車廂和軟綿綿的錦榻,他的大腿已經快被磨破了……

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六百章對策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六百章對策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八十七章倭女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
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六百章對策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奇貴的辣椒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六百章對策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契丹換新主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五百六十七章守夜暗流來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八十七章倭女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