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以退爲進

“太尉,張三官人來了正當這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在外頭響起。?

徐衛這才直起身來,頗有些掃興,祝季蘭則放下筆起身道:“那奴家就先行去了。”?

“嗯,好。”徐衛微笑道。?

祝季蘭身子一動,卻又轉回來看了案上一眼,繼而道:“若太尉不急着看,奴家就將這些文稿拿去,等謄抄完了再送回來了,不知……”?

“最好不過,那我就提前謝你了?”徐衛道。祝季蘭一笑,便將案桌上的文稿疊整齊,連同着選的那幾本書一齊帶走。?

“叫他們請張三到我書房來。”徐衛在背後說道。?

不一陣,張慶快步而入,一進來臉上似笑非笑:“太尉,家中多了個擡筆桿的,如何?”?

“挺好,不錯。”徐衛連連點頭。張慶哈哈一笑,兩人都坐了下來,不等徐衛開口去問,張三已經從袖子裡拿出一件東西來,一邊遞給對方一邊道:“說來也怪,剛剛收到王彥和徐四哥報來的急件,說是綿州方面下文給他們,讓兩當安撫司以後聽綿州節制。”?

徐衛本來臉上一派和氣,聽到這話,頓時嚴肅起來。展看公文看畢,勃然『色』變道:“這幫豎儒!”?

張慶打量他幾眼,道:“我也覺得這事作得有些過了,兩興安撫司雖說是由從前的宣撫司直屬部隊組成,但一直是受制置司節制的。再說了,太尉如今是川陝長官,這還不是一樣麼?何必多此一舉?”?

徐衛一聲冷哼:“你有所不知,在此前,綿州那幫人揹着我調了兩興安撫司兩千人馬。我去興元府時得悉此事,便命他們將大印交出來。前後兩次命令,人家充耳不聞!現在又來這手,擺明了,是要跟我過不去!”?

張慶並不知道還有這一樁,聽罷細想,也覺得不對。收到王彥和徐四哥這封急件時,自己還認爲事情可大可小,但現在看來,這事不可能小。四川官員是想挑戰太尉的權威!?

“不行!宣撫處置司的大印我必須接掌!否則,任由他們發號司令還得了?”徐衛斬釘截鐵地說道。?

張慶擺擺手:“太尉先別急,這事不太對。他們爲何這般作?現在是張浚等人在主持宣撫司日常事務吧?他怎麼……”?

“哼哼,張德遠想管幹宣撫司?他還差得遠!我作陝南招討使時,他不過是我的幕僚!”徐衛看來是真有些光火。?

張慶想得出了神,喃喃道:“還是不對,徐宣撫和王宣撫俱已退休,你是宣撫司唯一長官,他們沒理由這麼作啊。要不,太尉親自去趟綿州?”?

“我沒那麼閒!你給我下文綿州宣撫司,讓主管官員馬上到秦州來!孃的,平日裡老子對他們和和氣氣,這幫撮鳥還登鼻子上臉了!”徐衛怒道。?

張慶應下,隨即又道:“那王彥和徐四哥怎麼辦?怎麼回覆他們?”?

徐衛一時沉默,按說吧兩興安撫司是受陝西制置司節制,王彥是我的老部下,四哥那就更不用說了,而且兩興安撫司的部隊當初組建時,也是我秦鳳將士佔大頭。我一句命令,誰敢擅自調動部隊?但話轉過來說,這件事情有可能會鬧到杭州去,我不能作得太絕了。否則,當時行朝那幫人又該有想法。?

正這麼想時,張慶建議道:“我的看法是,還是讓王彥回覆綿州,表示遵從節制。因爲畢竟宣撫處置司是川陝兩地主管衙門,而且他們又蓋着大印,用宣撫處置司的名義下的令。至於賬,慢慢算不遲,太尉意下如何?”?

這跟徐衛的想法不謀而合,紫金虎當即應允道:“對,就這麼辦,免以授人以口實。”?

“那好,我回去衙門就給兩司行文。”張慶道。?

當以徐衛名義發出的徵召傳到綿州時,張浚知道徐宣撫肯定怒了,本想親自到綿州向長官解釋原由,但又有些畏懼。王次翁則說,不必去,咱們把事情向他報告清楚也就是了。直到這時,綿州方面才以書面的形式向徐衛解釋爲什麼不交印。徐衛收到他們的報告以後,怒歸怒,但對方有一點說得卻是實情。儘管自己入朝覲見後,官家下詔擢自己爲“樞密副使”,並且將陝西諸司都歸制置司節制,進而沒有再重申說什麼“免籤書本司公事”這樣的話。但也確實沒有明確規定就讓自己參與宣撫司決策。不過,張浚等人不請示自己,就擅自以宣撫司的名義下令,就算制度上沒錯,道理上也說不過去。?

不管綿州那些人是有意鑽空子,跟自己對着幹,還是真的恪守制度,這件事情都必須儘快弄明白。有鑑於此,徐衛決定上奏行在。?

六月七月兩個月,宋金雙方在襄漢和淮南兩地全面接戰。完顏宗弼奪取隨州和光化軍以後,開始全力進攻襄陽城。岳飛退到郢州後重整兵馬,打算奪回隨州,但此時何灌下令給他,讓他先不要着急。眼下金軍攻襄陽正急,以韓世忠和劉僉的手段再加上襄陽城防的堅固,金軍想拿下來還缺副好牙口。我們暫時等上一段時間,待其士氣低落時再作計較。?

何灌這個做法,不僅僅是想等金軍士氣受挫,更重要的是,他在等折家軍。從前,襄陽一旦有事,折家就從江西馳援。但這一回卻不同,折家軍早早地進入了淮西,兀朮的偏師進攻淮西時,被劉光國等人當頭一棒。不久,扳回一城,但好景不長,折家軍精銳隨即趕來,不久之前,在黃州麻城,兩軍展開決戰,折家軍和淮西軍聯手,取得了大捷。殺金軍五千餘人,俘虜一千餘。金軍被迫退往光州,折彥文和劉光國驅師掩進,金軍復戰,卻因寡不敵衆,再敗。一路逃到汝陽,慌忙向兀朮報急。?

兀朮聞訊後異常震驚,他滿以爲自己出渤海兵一萬五千,契丹軍五千,再佐以一萬籤軍,攻淮西是綽綽有餘了吧?怎麼淮西剛還給南朝不久,應該說沒怎麼經營吧?他哪知,淮西軍是由趙鼎的一萬兩浙宣撫司部隊,加李顯忠所部組成,在開戰之前,折彥文折彥野兄弟又已經率領三萬折家精銳進駐,打你一支混合編成的偏師該不是問題吧??

金軍偏師敗退汝陽,不但全部退出了淮西地界,更引發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宋軍可以出淮西,進入汝陽所在的蔡州。而宋軍一旦進入這個地方,往北就是東京故都,往南就是如今正打得火熱的襄漢戰場。就算他們也不作,就『插』在中間,也足夠讓兀朮頭痛了。?

有鑑於此,兀朮急忙派了一個萬夫長,率一萬女真本軍前往蔡州坐鎮,企圖扳回戰局。這個萬夫長大有來頭,他的老爹,就是剛剛去世的完顏宗幹,他女真名叫作“迪古乃”,而他的漢名則更加響亮,叫作“完顏亮”。?

他因爲“宗室子”的身份,雖方纔二十一歲,便被授以龍虎衛上將軍,赴宗弼帳下轄萬人隊。危急之時,兀朮將這個侄兒派來救火,不難看出對此子的信任。?

完顏亮至蔡州,整頓敗軍,振奮士氣,準備等宋軍來後大幹一場。然而,自從將金軍趕出光州以後,淮西軍和折家軍就沒有再往前拱,也不知是休整還是怎地。?

杭州,禁中,中書省,政事堂。?

這些日子以來,朝中宰執最忙的,非徐良莫屬。作爲副相,他主管軍務方面事宜,各地的戰報、請示、要求,他都要處理。還要隨時備皇帝和宰相的諮詢,已經連續三天住在禁中沒有回家了。?

在他的辦公堂裡,這位年輕的參知政事雙眼佈滿血絲,不住地打着呵欠,手中的筆寫着什麼,有時候他自己都不知道。實在困不得行,他對旁邊的佐吏道:“困得緊,我眯一刻,你去告訴他們,若非十萬火急之事,就容我一陣。”?

佐官應聲外傳,他就伏在那案上,想小睡片刻。剛剛埋下頭去,還沒睡着,就聽一個聲音道:“徐參政?”?

“什麼事?”萬分無奈地擡起頭來,徐六問道。?

“剛剛收穫江西宣撫司折郡王上奏。”那官員說道。?

折郡王的奏本誰敢大意?徐良強打精神,讓他送進來,打開一看。卻是折仲古建議,不要按原定計劃突時,扼守淮西,誘敵再來,若再勝一陣,方可與何灌合而擊之。因爲他探到,金軍派出了援兵進入蔡州汝陽。?

徐六看罷,倒有些爲難。因爲進行是擬定了戰略的,何灌的任務就是堅守襄漢,確保襄陽不失。折郡王的任務,就是和淮西軍一道,擊敗來犯之敵,伺機進入京西地界,威脅金軍的退路。?

思量片刻,他不得不拖着疲倦的身軀,帶着這奏本來到了次相趙鼎的辦公堂。哪知趙鼎比他更忙,整個辦公堂裡至少立着七八個各司官員等着他批覆。徐六擠進去,嘶聲道:“相公,折郡王上本。”?

一聽折郡王,趙鼎擡起頭來,謂佐官們道:“你們等一下。”語畢,接過奏本看了起來。?

“前線用兵,要聽將帥的意見,你直接回復他,讓他自己定奪。”趙鼎看罷之後表態道。?

“是。”徐六應了一聲,正打算回去補個覺,不料剛折身,就聽趙鼎道:“徐參政留步,本相正要使人去請你,你稍待片刻,隨後與本相去面君。”?

徐六能說什麼?只能應下,在旁邊乾等着。好在有官員見他實在疲憊,便搬了把椅子讓他在旁邊坐下,就這麼一會兒工夫,當趙鼎來喚他時,他卻已經睡着了。?

正副兩位宰相來到皇帝日常理事的勤政堂,卻發現首相朱勝非和參知政事黃潛善已經在了。遂上前行了禮,趙諶看起來心情不錯,見徐六滿面倦容,還關切道:“這幾日『操』勞,徐卿今晚無論如何也得回家好生歇歇,卿乃朕之臂膀,不可壞了身體。”?

“謝聖上掛懷,此臣之本分。”徐六俯首道。?

“好,賜坐。”趙諶點頭道。“淮西取得大捷,使朕喜出望外啊,一掃隨州丟失的晦氣!這非但是前線將士的功勞,也和諸卿在中樞的運籌帷幄分不開。望卿等休辭勞苦,待得勝之日,朕決不吝惜重賞!”?

四位宰執都謙遜一番,趙諶這纔對趙鼎道:“今日召諸卿來,是有件事,實在拖不得了。”語至此處,對沈擇使個眼『色』。後者,即將一道奏章送到趙鼎面前,趙鼎看罷,又轉交給徐六。?

徐六本來已經到了走路都能睡着的地步,此時哪有心去細看奏本?使勁眨了眨又澀又痛的眼睛,瞄了一眼排頭。?

“天水郡公,鎮西軍、定邊軍、鎮戎軍三鎮節度使,樞密副使,充川陝宣撫處置副使,陝西制置使,秦鳳經略安撫使兼知秦州,營田使,太尉,上柱國,臣衛。”?

當看完這一排冗長的頭銜和職銜以後,徐六才發現這是堂弟的奏本。不由得精神一振,細看起來。?

徐九這道奏本講了幾件事。第一,就是在王庶退休離開四川以後,設在綿州的宣撫處置司向兩興安撫司調了兩千兵;第二,也是綿州方面下文給兩興安撫司,讓他們從今以後聽綿州節制;第三,就是他自己向綿州方面討要宣撫處置司大印,因爲與制度不合,而被拒絕。?

如果只看這三件事,徐衛這本奏章好像是來告狀的。其實不然,徐衛在以客觀的態度報告這三件事情以後,才提出了主要目的。?

他請求進行儘快派出新任“川陝宣撫處置使”,以免川陝兩地因爲機構的重疊,職權劃分的混『亂』,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摩擦和誤會,破壞川陝兩地官員的團結。?

這本奏章,通篇措辭溫和,沒有任何指責和抱怨的話,可徐六看下來,卻分明感覺到綿州那些官員作得過分了吧?又是調兵,又是更改節制,居然不請示川陝唯一的長官,我堂弟?哎,莫不是那個高級幕僚抱着大印,就當自己是最高長官了?

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616章 進攻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105章 內憂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374章 种師中的囑託第23章 老九這回歡喜了第38章 兵精糧足錢管夠第423章 火器失效?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239章 搶佔先機第345章 東京來人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四百一十六章第697章 太原!太原!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647章 瓜分西夏第337章 想後路第八百七十九章第546章 出奇制勝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60章 榮歸第389章 劉子羽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814章 服不服第623章 擅自調兵第222章 捅月亮第765章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四百一十六章第118章 張憲第80章 新君第八百七十八章第594章 聯絡西遼第516章 強力反擊第736章 怎麼回事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81章 議戰第八百四十章第81章 議戰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796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824章 也別惹我第334章 騎兵對衝第八百八十三章第446章 偶遇佳人第581章 張俊伏誅第248章 河東危急第50章 率部歸來第797章 意料之外第454章 太上趙佶第202章 蠶食河北第814章 服不服第692章 禍從口出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第673章 徐衛功大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796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332章 撤得詭異第277章 紫金虎來了第732章 成都之行2第337章 想後路第七百四十八章第331章 見風轉舵第481章 八牛弩第137章 轉機第649章 徐郡王第187章 迂迴出擊第672章 新的篇章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130章 虎捷鄉軍第479章 恥而後勇第593章 徐太尉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434章 回家第232章 謀劃陝西第327章 質問曲端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295章 馬擴獻鄜延第161章 三路強援第719章 詭異的禁中第602章 父子大戰第491章 徐原禍事第82章 出逃第818章 三國演義第55章 張叔夜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323章 血債第八百八十二章第455章 激戰江北第112章 帶御器械第739章 謀而後動第531章 滿朝歡騰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四十五章第820章 邊境大逃亡
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616章 進攻第158章 激戰正酣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105章 內憂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374章 种師中的囑託第23章 老九這回歡喜了第38章 兵精糧足錢管夠第423章 火器失效?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239章 搶佔先機第345章 東京來人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四百一十六章第697章 太原!太原!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647章 瓜分西夏第337章 想後路第八百七十九章第546章 出奇制勝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60章 榮歸第389章 劉子羽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814章 服不服第623章 擅自調兵第222章 捅月亮第765章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四百一十六章第118章 張憲第80章 新君第八百七十八章第594章 聯絡西遼第516章 強力反擊第736章 怎麼回事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81章 議戰第八百四十章第81章 議戰第35章 瓦罐裡捉王八第796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824章 也別惹我第334章 騎兵對衝第八百八十三章第446章 偶遇佳人第581章 張俊伏誅第248章 河東危急第50章 率部歸來第797章 意料之外第454章 太上趙佶第202章 蠶食河北第814章 服不服第692章 禍從口出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第673章 徐衛功大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796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332章 撤得詭異第277章 紫金虎來了第732章 成都之行2第337章 想後路第七百四十八章第331章 見風轉舵第481章 八牛弩第137章 轉機第649章 徐郡王第187章 迂迴出擊第672章 新的篇章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399章 喜事一樁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130章 虎捷鄉軍第479章 恥而後勇第593章 徐太尉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434章 回家第232章 謀劃陝西第327章 質問曲端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295章 馬擴獻鄜延第161章 三路強援第719章 詭異的禁中第602章 父子大戰第491章 徐原禍事第82章 出逃第818章 三國演義第55章 張叔夜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323章 血債第八百八十二章第455章 激戰江北第112章 帶御器械第739章 謀而後動第531章 滿朝歡騰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四十五章第820章 邊境大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