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帶御器械

朝廷既然要你們各還本部。身爲軍人,自當執行。臨行之前,我徐衛沒有別的話,還是那一句。當兵一天,就要記得你拿的餉銀,吃的糧食都是那辛苦耕作的農夫之血汗。不管你們回到哪一軍,一旦狼煙再起,切莫忘記我輩軍人的本分。”徐衛神色肅穆,聲傳四方。他比誰都心疼,大宋的禁軍雖然爛了,可這些兵都是好樣的。至今他還清楚地記得,當時李貫探聽到有一支金軍正在追擊官軍殘部,自己率靖綏營趕往增授時,有位禁軍士卒追在後頭喊“大人,給我一把刀”。

“我等謹記指揮使訓誡!”一人喊道,徐衛視之,正是黃河南岸守軍中留下來的那位九品武官。他一帶頭,所有士卒齊聲發喊,聲入雲霄。

徐衛重重地點了一下頭,不再多話,抱拳爲禮。躬身一揖。死戰衛國的士兵,值得受這一拜。

“我一會兒就提把刀殺進東京城,剁了姓姚的狗頭,誰也別攔我。”楊彥一臉嚴肅,衝着向東京方向開拔的弟兄們送別,嘴裡卻說着這樣的話。

“沒誰攔你,你一走我就替你把棺材準備好。”張慶盯了他一眼,一本正經地說道。

楊彥爲之語塞,孃的,那姚平仲純粹就是根攪屎棍!九哥好不容易拉起七千人馬,這下倒好,只剩三千多人。你說那廝跟咱有這麼大的仇麼?

正說着,忽見數騎飛馳而來,那奔在最前頭的人,烏紗都險些被風吹掉。行至軍營前,勒停戰馬,還未停穩就迫不及待地跳了下來。這不是何太尉麼?怎麼着急忙慌地?一時,靖綏營衆軍官心裡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糟了,人倒黴的時候,喝涼水都塞牙縫。該不是又有什麼壞消息吧?

徐衛迎了上去,抱拳道:“卑職……”

“少廢話!進去!”何灌神色凝重,一陣風似的旋過徐衛身邊,直向營裡走去。後者一愣,這是怎麼回事?能讓何太尉急成這樣,莫非金軍又南下了?暗自心驚,趕緊跟在後面。還沒到中軍帳,前頭行色匆匆的何灌突然回頭,只命徐衛一人進來,並讓自己隨行武士把守大帳,任何人不得入內。

兩人鑽進帳中,何灌拖過一條凳子坐下,氣喘如牛,顯然一路狂奔而來。徐衛見狀,倒過一碗茶水遞上,何灌接過,一口喝乾,重重地喘出一口氣,這才擡頭盯着徐衛。盯就盯吧,怎麼一盯就是好大一陣?奇了怪了,你今天才認識我麼?還是我臉沒洗乾淨?

“徐衛,你的機會來了。”何灌沒頭沒腦這麼一句,聽得徐衛一頭霧水。還沒等他開口詢問原由,何灌起身正色道:“徐衛聽詔!”

心頭一震,下拜聽旨。何灌從身上取出詔書,朗聲念道:“皇帝制曰,賞罰分明。三軍方纔效命。人盡其才,天下則無遺珠。今有徐衛,年少才高,且兼膽略,朕心實慰。特賜帶御器械,爾當克盡職守,勿負朕望。欽此,靖康元年三月十六。”

帶御器械,不是職務,甚至不是官階,只是一個頭銜,民間俗稱爲“御前帶刀侍衛”。從五代開始,皇帝多出身行伍,安全自然是首要之務。於是皇帝任命自己的親信之人爲“帶御器械”,意爲帶着武器保皇護駕。到了宋代,皇帝不再隨時出沒于軍營之中,禁宮大內也有殿前司衛戍,自然就不需要誰再帶着武器晃悠。於進“帶御器械”成爲一種榮耀,除得到皇帝信任的親近武臣外不授。而且規定十分嚴格,全國只有六個名額,不是阿貓阿狗都能得到這個榮銜。

徐衛謝恩,何灌將詔書雙手遞給他並解釋一番後,笑道:“我少年投軍,戎馬數十載,不敢說戰功顯赫,也算是兢兢業業幾十年。如今已爲三衙統帥,卻不見官家賜我‘帶御器械’之榮耀,徐九,你要知道這四個字的分量纔是啊。”

“卑職何德何能。敢受官家如此厚愛?真是惶恐難安,慚愧慚愧。”這些表面工夫,徐衛還是做得來的。

勉勵幾句後,兩人坐下,何灌這才問道:“方纔我來時,見你部隊開拔,可是京河制置使司強令逃散禁軍士卒各還本部?”

徐衛點了點頭,何灌本以爲他會連番抱怨,心生不滿,卻見他並無任何異樣。心裡暗思,這小子纔多大,如此沉得住氣?思索一陣,建議道:“這也無妨,你爲兩河忠義巡社巡檢使,有節制義軍之權。又兼鄉勇營指揮使,朝廷不設定額,你直管從義軍中擇勇壯之人充入營中便是。”

徐衛聽後暗想,自己本來就在打這個主意,沒想到何太尉想到一處去了。他是三衙統帥,如今提出這個建議,是不是可以理解爲,這是步軍司的意思?若果真如此,那自己便沒有任何顧忌。只管大肆擴編!不是吹牛,東京周邊義軍數萬,多的不敢說,靖綏營擴編兩三萬沒有問題!自己如果有兩三萬人馬在手,只要朝廷保證裝備糧餉,再嚴格訓練,假以時日……慎重起見,他還是問道:“這麼做,妥當麼?”

何灌高沉莫測地笑了笑,趨身向前,小聲道:“你以爲這是步軍司的意思?”怪了。你親口所說,難道不是?

見徐衛不明所以,何灌笑容越發神秘,起身拍着他肩膀說道:“只管放心幹,反正朝廷管糧管餉管裝備。”

徐衛聞言大喜!從前靖綏營組建之初,朝廷以廂軍待遇減半對待,後來還是因爲要鄉兵替禁軍幹活,才特批一批裝備。而且那大名都作院所產器械,質量實在不敢恭維。五六十斤重的全套步人甲,該刀槍不入了吧?可在與金軍野戰中陣亡的士卒,不少人就是因爲這粗製爛造的鎧甲而送命!現在軍營裡還堆着一百多套甲葉散落的破爛!如今何灌親口答應配給裝備,對於靖綏營來講,簡直是雪中送炭!何灌爲步帥,掌管軍隊的統領,訓練,衛戍等事,自然有權配給裝備!義軍多爲兩河之地的農夫,是上等優質兵源。如今朝廷又管糧餉裝備,如此充足的條件,自己要是帶不出一支精銳來,甭說辜負何太尉這番信任,連自己都對不起!

“別高興得太早,醜話我說在前頭,兩月之內,要達到令行禁止,步伍整肅!四月之內,士卒要熟練運用各種器械,並初步適應各種陣法。半年之內,形成戰力!如果做不到,現在就撂挑子。否則,你頭上這頂烏紗也就甭戴了。”看得出來,何灌雖然欣賞徐衛,可到底還是不放心。

徐衛並沒有大包大攬,何太尉擺明要自己立下軍令狀。半年之內,將一羣農民訓練成剽悍勇武的士兵,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聽何太尉言下之意,自己如果把這事辦砸了。還得丟烏紗帽,搞不好連靖綏營也跟着一塊遭殃。

思之再三,徐衛朗聲道:“只要太尉答應卑職一個條件,我就敢保證辦到!”

“說!若在本官職權範圍之內,立馬就辦。縱然難些,也儘快促成。”何灌看來對此事期望頗大,否則也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既然太尉已經答應配給裝備,那卑職現在不缺錢,不缺糧,不缺器械,只缺人才!”徐衛也不拐彎抹角,直接提出要求。

何灌聞言,不禁點頭讚許。這還沒開始動手,他就已經清楚自己的薄弱之處。只是這個問題怕是不好辦,徐衛的部隊是鄉兵,現在營中的統兵官大多沒有經歷過戰陣磨鍊。可那久經戰陣的禁軍軍官,又怎麼會捨棄優厚的待遇來你鄉勇營任職?再者說,禁軍中本來就已經缺乏統兵軍官,否則,官家又怎會逼得下求賢詔,要求各衙各路推薦人才?思慮半晌,說道:“這樣,此事本官儘量幫忙,但不做任何承諾。”

“有太尉這句話,卑職心裡就有底了。”徐衛後退兩步,長揖一拜。忽地想起一人,趕緊補充道“有一人,金軍南侵後棄家赴京,求遍所有衙門不得見用……”

“姓甚名誰?”何灌問道。

“王彥,上黨人。”徐衛得答道。

何灌嗯了一聲:“似這等人,你召來便是。”

又說了一陣,何灌再三囑咐,千萬用心,不可馬虎大意。徐衛見平日裡豪邁灑脫的他也如此婆婆媽媽,只當是重視此事,也不疑有他,應允之後,送何灌出了大帳。後者命其不必相送,儘快着手準備。

目送何灌離去後,徐衛折身回帳,剛轉身,忽然吸了一口氣。不對,何灌雖爲步帥,有統兵大權,但在天子腳下,新建一隻幾萬人規模的軍隊,絕不是他能一手包辦的。再說,朝廷財政吃緊,城下已有數十萬勤王之師,沒理由再組新軍。剛纔,何太尉方纔說什麼在他職權範圍之內的,立馬就辦,不在他能力之內的,也儘快促成。如此大包大攬,分明就是一愣頭青的風格,哪像位高權重的步帥?可如此大事,豈同兒戲?如果何灌沒瘋,那此事就值得深思了……

第165章 捷報飛傳第201章 洞房花燭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25章 酒後好辦事第727章 南方軍官團第692章 禍從口出第四百二十章第八百六十二章第326章 亮招第477章 天授之地第77章 韓世忠第345章 東京來人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675章 徐郡王第674章 平夏鐵鷂子第283章 過河!過河!過河!第八百六十三章第589章 再次議和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47章 屠殺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406章 大變動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553章 全線反撲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四百一十七章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七百四十四章第101章 問婚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555章 鎩羽而還第98章 面君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602章 父子大戰第105章 內憂第49章 欲擒故縱第42章 小螞蚱第277章 紫金虎來了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八百五十八章第382章 樂極生悲第七百四十五章第571章 摧枯拉朽第688章 船堅炮利第768章 絕路第431章 調虎離山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817章 太原郡王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348章 衆望所歸第57章 饅頭第332章 撤得詭異第514章 朱記關首戰第546章 出奇制勝第265章 驚天動地第651章 政變苗頭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768章 絕路第527章 鐵血軍魂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678章 中樞派員第576章 二次勸降第764章 徐家莊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343章 羣情激憤第100章 難怪第103章 無拘無束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562章 策反暗殺第496章 湖上密謀第659章 忠奸自辨第133章 川陝第326章 亮招第562章 策反暗殺第369章 謀劃襲擊第307章 楊猛將兄第625章 以退爲進第407章 先定環慶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649章 徐郡王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771章 勝利的曙光第697章 太原!太原!第737章 遼國國喪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638章 宗弼求和第八百四十九章第725章 弄走万俟卨第326章 亮招第508章 我來助剿第239章 搶佔先機第387章 故人來訪第80章 新君第630章 天賜良機第143章 當頭一棒第431章 調虎離山第333章 回馬槍第430章 混亂的延安第657章 改天換日
第165章 捷報飛傳第201章 洞房花燭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25章 酒後好辦事第727章 南方軍官團第692章 禍從口出第四百二十章第八百六十二章第326章 亮招第477章 天授之地第77章 韓世忠第345章 東京來人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675章 徐郡王第674章 平夏鐵鷂子第283章 過河!過河!過河!第八百六十三章第589章 再次議和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47章 屠殺第537章 楊彥上位第406章 大變動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553章 全線反撲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四百一十七章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七百四十四章第101章 問婚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555章 鎩羽而還第98章 面君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602章 父子大戰第105章 內憂第49章 欲擒故縱第42章 小螞蚱第277章 紫金虎來了第460章 棄城逃跑第八百五十八章第382章 樂極生悲第七百四十五章第571章 摧枯拉朽第688章 船堅炮利第768章 絕路第431章 調虎離山第178章 德高望重第817章 太原郡王第634章 欲擒故縱第348章 衆望所歸第57章 饅頭第332章 撤得詭異第514章 朱記關首戰第546章 出奇制勝第265章 驚天動地第651章 政變苗頭第359章 研討戰術第768章 絕路第527章 鐵血軍魂第452章 吉凶未卜第678章 中樞派員第576章 二次勸降第764章 徐家莊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343章 羣情激憤第100章 難怪第103章 無拘無束第802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562章 策反暗殺第496章 湖上密謀第659章 忠奸自辨第133章 川陝第326章 亮招第562章 策反暗殺第369章 謀劃襲擊第307章 楊猛將兄第625章 以退爲進第407章 先定環慶第601章 軍政一把抓第649章 徐郡王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771章 勝利的曙光第697章 太原!太原!第737章 遼國國喪第18章 夏津保衛戰第638章 宗弼求和第八百四十九章第725章 弄走万俟卨第326章 亮招第508章 我來助剿第239章 搶佔先機第387章 故人來訪第80章 新君第630章 天賜良機第143章 當頭一棒第431章 調虎離山第333章 回馬槍第430章 混亂的延安第657章 改天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