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峰迴路

話都說得這麼明瞭,徐良覺得沒有再繼續下去的必要。誠然,趙點拒絕起兵,可能也有對事情真僞的擔憂,但更多的,則是不願冒這個風險。否則,他大可將自己抓了,綁赴杭州。“拿不準”云云,不過是個藉口而已。

“既然如此,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徐良冷笑一聲,扭頭就走。趙點手都伸出手,似乎還有什麼話想說,但猶豫一下,終究還是沒有說出來。

徐良出了房,徑直朝外走去,當他到大門口時,只見一輛馬車已經等在趙府門前,那趕車的車伕手裡執着鞭,見他出來,一把掀起了車簾。顯然,這是趙點吩咐的。徐良在臺階上立了片刻,深吸一口氣,大步而下。

上了車,車馬一甩鞭子,馬車駛動,朝城外而去。徐良揭開簾子問道:“你送我去哪裡?”

“江邊,渡口。”車伕話不多。徐良沒再問,趙點指望不上,他現在只能寄希望於折彥質了。雖說趙點的態度讓他有些意外,但之前他已經有過兩手準備,如果趙點這條路走不通,他就去找折仲古。

而且,找折仲古應該是最靠譜的,他是最受官家信任和重用的大臣,此次北伐雖然失利,他也受到處分,但官家極爲維護他,只削奪了王爵,罷去了都督,根本沒有動他的兵權。只要官家在,將來還會有他建立蓋世殊勳的機會。

沒多久,車到江邊渡口,車伕在外喊了一聲:“官人,到了。”

徐良聞聲下車,落地一看,這處港口停泊的竟然全部是戰艦!這應該是水師的軍港!在他觀察之際,車伕道:“官人請隨我來。”語畢,徑直朝前走去。

到水邊,有一艘戰船似乎早就等在這裡,幾名水軍士卒見到車伕來,都從船上起身,將木板伸了下來。車伕停下腳步,轉身道:“這艘船送會官人過江,這個官人帶上。”說着,將肩膀上的包袱取下,遞到徐六面前。

徐良接過,感覺頗爲沉重,裡頭應該有錢。他也不拒絕,直接挎上肩頭,踏上了木板。到船上,也沒誰跟他說話,士卒們立即開船,朝對岸駛去。趙點之所以安排水師送他過河,想必是出於安全和保密的原因。如果走民用碼頭,人多眼雜,說不定撞到鬼。

此時徐良對趙點的恨意稍稍消解,這個人雖然怕事,但還算良心未泯。且他從的安排來看,折彥質現在應該人在淮西,否則他何必送自己過江?只是經過這麼一遭,徐良更加着急,時間拖得越久,對官家越不利……

過了長江,到達揚州揚子鎮,徐六下了船,本欲在鎮中僱傭車馬,卻遍尋不着。原來前些日子打仗,別說馬,連牛都徵用了。沒奈何,只得步行往揚州城趕,希望在州城裡能僱到車。

一直走到下午,才至揚州城。揚州是淮東名城,號稱富甲天下,只是再繁榮的地區也經不起戰爭的折騰。眼下的揚州城倒不至於破敗,但昔日榮光已經不在。徐良行走於街市上,感嘆着亂世艱難。

因爲走了大半天的路,腹中飢渴,他尋了個不起眼的小館子,買了些飯食,狼吞虎嚥地吃着。又抽空問了店裡跑堂哪處能僱在車馬,得到的回答卻說,難,除非你在軍隊裡有關係。

這館子因爲小,食客並不多,除他外,只靠門的地方有兩桌有人。他剛開吃不久,又來幾個人,年紀都在三四十左右,進來以後,也坐在靠門的地方,卻不點酒飯,而跑堂的居然也不去問他們。

那幾人的目光不時朝徐良這邊飄來,時而又交換眼色,不一陣,幾人同時起身,兩個向前,剩下的把住門口。就在他們起身的同時,徐良放下了筷子,猛然站了起來!那向前的兩人突然停住,保持戒備的姿勢盯着他。

回過頭來,凌厲的目光在幾個臉上掃過,徐六沉聲問道:“你等作甚?”

“嘿嘿,你心知肚明。勸你束手就擒,省得受皮肉之苦。”一名漢子獰笑道。

徐六觀察的局勢,對方有五個人,又把住了出口。想要奪門而出,少不得要來硬的了。嘆了口氣,他故意道:“休動手,我跟你們走便是。”

那兩名漢子一聽,即舉步上前,就在此時,徐六猛力掀翻了桌子,趁對方本能躲閃之際,一把抄起長凳,劈頭蓋腦打過去!腳下卻也沒停,直衝門口!那幾人不防他猝然發難,等回過神來時,他已經竄出門口!

街上一片驚呼!行人見他衝出來,紛紛閃避!徐六扔了長凳,拔腿就跑!那幾人追在後頭,大聲呼喊道:“莫走了逃犯!”

徐良不顧一切狂奔!也不知撞了多少人,堂堂參知政事,竟被人追得滿大街逃竄!正當他飛奔之時,突然,前面竄出一羣身着軍衣的士卒,徐六收勢不及,一頭撞了上去!倒地之後,還沒來得及掙扎,人就已經被壓制住了!

先前幾個漢子氣喘吁吁地追上來,一見犯人落在軍漢手裡,幾人面面相覷,最後一人出面上前道:“諸位節級,此人乃朝廷通緝要犯,我等是揚州衙門捕役,還請諸位……”捕役和快手這些人,在當兵的眼裡,那就是個屁。

士兵們沒一個鳥他,將徐六提起來,反剪了雙手,竟然要直接押走。幾外捕役根本沒膽去擋,只在後頭道:“節級們抓走了人,我等無法交差!還請周全則個!”

“想要人?叫你們上頭管事的拿錢來營裡取!這抓逃犯,不都有懸賞麼?咱們弟兄不能白替你們抓是吧?”一名估計是小軍官的漢子笑道。說罷,將手一揮,帶着弟兄揚長而去,街上的行人避之唯恐不及。

幾名捕役無奈,其實徐六進城不久,他們就發現了,一路尾隨,直到對方吃飯時才動手。誰知半路殺出一夥賊配軍,白白壞了好事。看來,只好請州衙出面,問軍隊要人了。

卻說這一頭,士兵們押着徐六往營裡去報功。落在當兵的手裡,徐良反而不着急了,淮西安撫使劉光國,是劉延慶的長子,而劉延慶跟自己老爹關係還不錯。再說,劉延慶的次子,劉光國的二弟,劉光世,是老九麾下大帥之一,有了這層關係,事情或許有轉機。

一念至此,他拼命挺起腰板問道:“你們是誰的兵?”

“嘿嘿,咱是天子之師,趙官家的兵!”有士卒打趣道。

“我是問你們,受誰節制?劉光國和劉光遠何在?”徐六急道。

先前放話給捕役的小軍官聽了這一句,一腳過去,罵道:“你個該死挨刀的逃犯,安敢直呼長官姓名?”

“我是你們長官的故人!帶我去見劉光國!劉光遠也成!”徐六大聲道。

那軍官一聽,側首打量他幾眼,見這人倒也不像是跑江湖的,心裡雖然不信,卻還是問道:“既是長官故人,我問你,可知劉安撫出自哪家?”

“劉安撫是劉樞密長子,他二弟劉光世如今是西軍環慶帥,三弟劉光遠,也在淮西軍中作統制官。”徐六脫口而出。

“哎,哥哥,這廝怎這般清楚?”有士卒疑惑道。

軍官也是狐疑,思量片刻,又看幾眼,道:“且不管,先交給統制官人再說。”

“哪個統制?”徐六追問道。因爲他是分管軍務的副相,淮西軍統制以上的軍官,他還知道兩三個。

那軍官卻不再回答他,只顧走路。一陣之後,至營區,來來往往的都是官兵,幾名士卒推推搡搡將他趕進一間營房,先是來了一個三十幾歲的軍官,看了幾眼,問了幾句,便走了。

又過好一陣,纔來一個官人,三十多歲,生得好相貌!身長七尺有餘,體魄雄健,神態威武,穿一領紅袍,未戴襆頭,進營房以後,揹負雙手,打量徐六幾眼,問道:“你所犯何罪?怎敢自稱劉安撫故人?”

見他穿紅袍,當是五品以上官員,徐六心裡有了底,問道:“閣下既不是劉光國,那該是李顯忠?”

來人怔住了,背在後頭的雙手也放開來,疑惑道:“你怎知我是李顯忠?”

“淮西軍裡,能穿紅袍的,也就那麼三個人。你不是劉光國,又是這般年紀,除了李顯忠,我想不出還有誰來。”徐六揉着發酸的胳膊道。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徐良參知政事不是白當的,分管軍務也不是白乾的。李顯忠北伐有功,雖說整個戰局失利了,但有功就必須得賞,朝廷拔擢他爲淮西安撫副使,這事還是徐良親自經手的。

“你到底是誰?”那軍官問道。

“你還沒有回答我,可是李顯忠?或者,該叫你李世輔?”徐六反問道。

連這個都知道?那軍官變了有色,沉默片刻之後,點頭承認:“我便是李顯忠,你終究是何人,報上名來,倘有半句虛假……”

“少唬我!”徐六輕道,“你能歸國,任職淮西,都是我弟一手促成。你升任淮西安撫副使的任命,還是我經手的。”

李顯忠仔細查看了他的容貌,確實不認得,但把他的話反覆思考了一遍,試探道:“我引軍歸國,賴川陝徐宣撫提攜;而拔擢安撫副使,又必經宰執之手。你莫非自認是……”

“不用自認,我便是徐良。”徐六正色道。

李顯忠大吃一驚!無論如何,他也不能把身居高位的徐參政,跟面前這個逃犯聯繫在一起!他不是三歲孩童,遂問道:“你既自稱徐參政,何有憑據?”

“你引軍歸國,在我弟麾下效命攻打延安時,我在綿州的川陝宣撫司。等我回到行朝,你已經到外頭帶兵了,所以不認得我。但北伐之時,你攻取靈壁,虹縣,又助攻宿州,戰果報上來後,對你晉升,是我和趙鼎擬定的。”

李顯忠還是不信,質疑道:“這些事,想知道,並不難。”

徐六一笑,補充道:“那這麼地吧,昔年你和你父李永奇,身陷金營。曾想有投奔西軍,我弟命令環慶帥劉光世予以接應,但不幸事泄,你父及滿門遇害,你只引二十六騎投奔党項,平青面夜叉之亂,夏主借兵予你,與王樞等人同往延安。後面的事,還需要說麼?”

“真是徐參政?”李顯忠失聲道。此刻,他毫不懷疑徐良的身份,因爲能知道得這麼詳細,已經足以證明了。“那參政如何淪爲通緝逃犯?”

“這,說來話長了,但我可以告訴你,朝廷裡發生了變故,我必須儘快見到折宣撫,晚了,就變天了!”徐六道。

趙桓指使人發出海捕通緝,遍佈兩浙路,甚至越過長江,來到了揚州。所以,徐六纔會被捕役盯上。但這事淮西軍中並不知道。

既然確認對方是徐六,再加上徐九這層關係,李顯忠當然不會阻攔,立即表態道:“這好辦!折宣撫現在人應該還在壽州,卑職這就派人護送參政過去!”

“如此最好不過!”徐六大喜。

有了李顯忠的幫助,徐六安全上再無顧慮,他由士兵保護着,快馬加鞭往壽州趕。十月二十日,徐良一行達到壽州,一問,折彥質果然還在!折家軍遭受大敗之後,折彥質一直在淮西處理善後,佈置防務,最近正在壽州何整,還沒有來得及回江西。

徐六直接找上了門,折彥質一聽徐良到此,大感意外!

花廳上,徐良正喝着茶,折彥質從內間匆匆而出,一邊走,一邊拱起手道:“徐參政如何到了此地?”

一見到他,徐六有些把持不住,起身拱手,話沒出口,倒像是被堵住了,索性深深一禮下去!

折彥質滿頭霧水,快步上前扶起,驚道:“徐參政這是作甚?”

徐良抓着他的手,痛聲道:“折宣撫,行朝禍事了!”

折彥質心頭一跳,趕緊問道:“這從何說起?”

徐六不廢話,直接扯開胸襟,扒掉外衣,而後背對有對方。折彥質雙眼圓瞪,仔細看了背部的趙諶親筆詔以後,驚得面如土色!連聲道:“這,這,這是怎麼回事?”

徐良穿上衣,將事情原原本本轉告予他,而後道:“此番天子安危,都在宣撫相公身上了!”

聽聞此事,折彥質的態度跟趙點有些類似,他也沒有急於回答,而是沉默以對。轉身緩緩坐到主位以後,喃喃道:“這恐怕不是逆臣脅迫太上皇。”

與面對趙點不同,折彥質是文階,正經進士出身,而且曾經作過西府長官,身在宰執之列,所以徐良毫不避諱地說道:“你我心裡都清楚這是怎麼回事。”

哼了一聲,折彥質不屑道:“朝臣鼠目寸光,此次北伐雖然失利,但卻吹響反攻號角!其意義重大!官家不曾失德,他們如何敢作下此等事?”

“正是如此!或許,折宣撫也知道,太上皇當年被迫禪位以後,一直沒有停止過對朝政的干預,此番,借北伐失利之機,悍然發動政變,這無論是於法、於理、於情,都說不過去!還望折宣撫早發勤王之師,肅清朝綱,拯救天子!”徐六正色道。

折彥質擺了擺手:“這事,先不說。”

徐六已經在趙點那裡吃了一回憋,所以分外敏感,霍然起身道:“怎麼?連折宣撫也要學趙點?你置官家於何地?不需要我再提醒……”

折彥質見狀,趕緊解釋道:“你誤會我的意思,我是指,先把事情理順,擬定好策略。”

徐六轉怒爲喜:“這麼說來,宣撫相公是同意發兵勤王了?”

折彥質嚴肅道:“這是自然!官家親筆詔書在此,我如何不奉詔?太上皇身體不便,且已經禪位,如今悍然復辟,是何道理?官家即位以來,銳意進取,矢志恢復,這纔是中興明君該有的架勢!兵,我一定發!”

聽到此處,徐六終於放下了半顆心,讚道:“宣撫相公深明大義,在下欽佩至此!”

折仲古招招手,示意他坐下,沉吟道:“發兵倒是容易,但得師出有名。矛頭,自然不能對準太上皇,否則天下人都將看笑話。只能按你的說法,指朝中逆臣脅迫太上皇復辟,所以我出兵勤王,是爲了征討逆賊!這一點,我們必須堅持!”

“宣撫相公所言極是!”徐六拱手道。

“另外,爲了儘快到達杭州,必須經過趙點的防區,你認爲他會配合麼?”折彥質問道。

“配合不一定,但觀他言行,放我們過去應該沒有問題。”徐六分析道。

“如此最好,倘若行不通,就得繞路,空費時日。”折彥質點頭道。“另外,你說那幫人控制着殿前司的部隊?殿前司有多少人馬?”

“殿前司禁軍、班直、內衛,加起來不到七千人。”徐良道。“不過,我個人認爲,一旦宣撫相公大軍兵臨城下,打起來的機會,不大。”

“話是這麼說,但總要作好最壞的打算纔好。”折彥質小聲道。

第729章 三路伐夏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41章 抱大腿第124章 細作第594章 聯絡西遼第514章 朱記關首戰第四百零八章第七百四十三章第362章 掘城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775章 勝利了第596章 再見何書瑩第55章 張叔夜第507章 曙光初現第236章 議升官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614章 河西走廊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231章 中秋故人來第42章 小螞蚱第570章 如虎添翼第127章 攪局第97章 進京第320章 潛回長安第八百七十一章第四百一十五章第152章 東京來客第632章 插旗燕雲第283章 過河!過河!過河!第81章 議戰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483章 軍閥第四百四十五章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709章 雙方罷兵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572章 旗開得勝第134章 徐家將第681章 三國同盟第783章 折家攪屎棍第686章 望風而逃第170章 必滅斡離不第649章 徐郡王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61章 恩怨第800章 徐折並稱第752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八百一十九章第145章 力挽狂瀾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318章 大鬧節堂第667章 威逼利誘第713章 遍植黨羽第八百四十七章第725章 弄走万俟卨第33章 一刀三貫錢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543章 發兵潼關第326章 亮招第658章 生死關頭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177章 兄弟聚首第797章 意料之外第701章 河東總動員第127章 攪局第686章 望風而逃第607章 妻不如妾?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325章 一頭驢第500章 政變(下)第402章 鐵浮屠重現第475章 擔起責任第543章 發兵潼關第656章 杭州劇變第503章 大興土木第47章 屠殺第109章 威望第八百六十六章第569章 引軍歸國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206章 司儀行政第600章 防備宋軍第17章 別高興得太早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659章 忠奸自辨第143章 當頭一棒第733章 成都之行3第117章 好險第五百一十一章第170章 必滅斡離不第717章 包藏禍心第633章 說話要硬氣第381章 意外之喜第258章 暗戰第555章 鎩羽而還第235章 煤老闆第204章 奔赴陝西第372章 決定退兵第331章 見風轉舵第303章 捲土重來
第729章 三路伐夏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41章 抱大腿第124章 細作第594章 聯絡西遼第514章 朱記關首戰第四百零八章第七百四十三章第362章 掘城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775章 勝利了第596章 再見何書瑩第55章 張叔夜第507章 曙光初現第236章 議升官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614章 河西走廊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231章 中秋故人來第42章 小螞蚱第570章 如虎添翼第127章 攪局第97章 進京第320章 潛回長安第八百七十一章第四百一十五章第152章 東京來客第632章 插旗燕雲第283章 過河!過河!過河!第81章 議戰第224章 大帥曲端第483章 軍閥第四百四十五章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709章 雙方罷兵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572章 旗開得勝第134章 徐家將第681章 三國同盟第783章 折家攪屎棍第686章 望風而逃第170章 必滅斡離不第649章 徐郡王第451章 小徐的鬱悶第61章 恩怨第800章 徐折並稱第752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八百一十九章第145章 力挽狂瀾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318章 大鬧節堂第667章 威逼利誘第713章 遍植黨羽第八百四十七章第725章 弄走万俟卨第33章 一刀三貫錢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543章 發兵潼關第326章 亮招第658章 生死關頭第520章 投奔西軍第177章 兄弟聚首第797章 意料之外第701章 河東總動員第127章 攪局第686章 望風而逃第607章 妻不如妾?第611章 擁兵自重第325章 一頭驢第500章 政變(下)第402章 鐵浮屠重現第475章 擔起責任第543章 發兵潼關第656章 杭州劇變第503章 大興土木第47章 屠殺第109章 威望第八百六十六章第569章 引軍歸國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206章 司儀行政第600章 防備宋軍第17章 別高興得太早第518章 勝利在望第659章 忠奸自辨第143章 當頭一棒第733章 成都之行3第117章 好險第五百一十一章第170章 必滅斡離不第717章 包藏禍心第633章 說話要硬氣第381章 意外之喜第258章 暗戰第555章 鎩羽而還第235章 煤老闆第204章 奔赴陝西第372章 決定退兵第331章 見風轉舵第303章 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