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冰釋前嫌

麼飛業已西沉,餘輝將天空一角染得血紅一北奴裡之外的羣山下,宋軍據着必經之道排開了陣勢。陣前環繞着以戰馬、鹿角、拒馬等組成的障礙,刀已出鞘,箭已上弦。徐成駐馬于軍陣之前。緊盯着前方。數名統兵官就立在他身後,等待着軍令。陣中,一杆虎捷軍旗挺立,在晚風中獵獵作響。

遠方,一片黑點快移動。徐成極目眺望,現這支人馬並不多。只十數騎,當是金軍前哨。對方看來很是謹慎,遠遠地便勒停了繮繩,在原地看了一陣之後,又調轉馬頭,不一陣便消失在山裡。徐成見狀。舉起右手,身後的數名統兵官一見。便立即奔回本陣,準備指揮作戰。

約莫過了一盞茶的時間,在先前金軍遊騎消失之處,出現了大片人影,如同一條黑蛇般緩緩移動。當金軍越行越近之時,宋軍將士們現,敵人來得還不少。如潮的隊伍行進在山林溝壑之間,漸漸迫近。

終於,在敵前行進五百步距離時,宋軍得以一窺真容。虎捷的官兵們幾年以來跟女真人打了不少的仗,這是頭一次兩軍對陣之時看到金軍沒有大規模的騎兵部隊。

徐成突然縱馬躍出,直朝金軍奔去,足足跑出近兩百步方纔停下。對面,少量的馬軍護在陣前,以防止陣未組成而受到攻擊。看到這種架勢,他終於寬心一些。金軍沒有了騎兵優勢,那便不用懼它!

調轉馬頭,跑回陣前,他將手一揮。布在最前面的槍兵立即蹲於地上,將長槍駐在地面,形成一道尖銳的障礙。戰鼓聲驟然響起,雄渾的聲響震動着四野,激勵着將士們的士氣!而金軍此時,也毫不示弱地呼響了號角,出震天的吼聲!

第一次獨立指揮作戰,徐成多少有些緊張。不斷地提醒自己,我率領的是九叔一手創立的虎捷勁旅。還有堅不可摧的“疊陣”而對方又沒有騎兵優勢,擋住它就跟耍子一般。

一頓飯的功夫過去了,天色已經漸漸轉暗,讓宋軍疑惑的是,金軍已經布好陣勢,卻遲遲不見進攻。在幹啥?等着吃晚飯?徐成深深吸上一口氣,儘量使自己平靜一些,他一時摸不透對方的用意,心裡越不安。

“別是在等我撤吧?”腦子裡突然閃過一個這樣的念頭。這支金軍受命迂迴包抄姚平仲,事前應當考慮到避不開丹州守軍。既然如此,卻還不進攻。莫非是想等姚平仲潰退之後,也給我來個兩面夾擊?同樣。他們肯定也知道,姚平仲支撐不了多久,因此並不急於進攻!是想把我拖在這裡。讓我無法去增援!

一念至此,心頭大駭。等天完全黑盡,若是進攻姚平仲的金軍前進到此。我除了退入丹州城以外,就沒有別的路可走!而金軍已經渡河,丹州城被困於城中就是死路一條!

“徐統制,背後有人來”。一名軍官大聲說道。徐成回頭望去,果見一支數百人規模的部隊正朝他軍陣奔來。不一陣。行至軍前,徐成看見一人,渾身血污。手裡提把斷刀,連本來面目也瞧不出來了。

對方奔到他馬前,還沒說話。便看向了不遠的金軍。

“徐成!趕緊撤!蟒頭山的金軍很快就會趕到此處!”他一說話,徐成才現,這不是姚平仲姚知州麼?

“兩軍對陣,我軍一旦陣腳鬆動,對方就會掩擊。現在撤,是不是徐成擔憂道。

姚平仲還能不知道這個。?不到兩個時辰前,他就是一聲撤退令下之後,金軍奮起追擊,如果不是楊再興斷後。莫說這幾百兵馬,就連他,也得折在荒野之中。氣喘如牛,容不得片刻歇息,他疾聲道:“必須撤!否則,就將遭到夾擊!金軍在不停地渡河,人馬越聚越多,再不走就走不了了!”

徐成朝對面看了一陣,將牙一咬,大聲道:“撤!”

因爲援兵的棄城逃跑,姚平仲在蟒頭山苦撐兩日後終於頂不住金軍瘋狂的進攻,被迫撤退。在金軍掩殺中。部隊傷亡慘重,四千人去最後隨徐成撤到同州的,只有數百而已。金軍隨即在丹州境內全部登岸。佔據了城池。最讓他痛心的,還是麾下猛將楊再興引軍斷後,怕是凶多吉少。狂怒之下。他誓不把張中彥軍前正法,絕不善罷甘休!

定戎城,陝華經略安撫司。

身着公服的徐衛行色匆匆。在張慶陪同下自二堂出來,直奔花廳。剛轉出門口,便看到姚平仲坐於廳中,垂着不語,哪還有往日那服跋扈桀驁的模樣?聽到腳步聲,姚平仲擡起頭來。見徐衛到了,站起身來。

“希晏兄徐衛上前抱拳喚道。

姚平仲神情陰暗,扭過頭。抱拳還禮:“此番平仲能逃出生天,多仗徐大帥施以援手,這份情,姚某記下了。”

徐衛知他素來驕傲,這次慘敗而歸,心中定然是不好受。又尤其是被“自己人。所拋棄,這讓身爲西軍姚家的子弟他既恨且悲。因此道:“不必客氣,你我數年以來,累次並肩作戰,又在同一杆帥旗下共過事,何分彼此?”

姚平仲聞言,這才轉過面來,看了徐衛一陣。沉聲道:“說老實話。我沒有料到你會救我這簡單的一句話裡,包含了太多的意思。他和徐衛都被視爲軍中年青一輩,又都是官家親手提拔的少壯將領。所以互相之間,難免就會有攀比競爭。而此前,他們兩個素來不對頭,杞縣劫糧一般。他甚至聽信小人讒言。遷延不前。可現在,在本軍都拋棄他的情況下,徐衛這個對頭卻拉了他一把。

徐衛淡然一笑,就在他旁邊坐了下來:“若今天希晏兄處在徐某的位置上。你會坐視我滅亡麼?。

這句話更使得姚平仲心中不安,他真的沒有想到,徐衛還是個厚道人。再度執禮,面露慚色道:“徐經略,從前種種不周之處,今天姚某在此賠罪了以他“志得氣滿。的性格,

徐衛將手一揮:“既然是從前的事,那還提它作甚?希晏兄請集

姚平仲這才坐下,兩人沉默片刻。姚平仲那股氣上來,切齒道:“張中彥棄丹州而逃,置我軍生死於不顧,這件事情,我必上報曲端!非將這狗賊軍前正法不可!上次在河中府,徐經略真該一刀結果了這狗賊!”

徐衛見他這麼一說,便笑道:“你我從前同在曲都統麾下,難道你還不知道咱們這位大帥的性格?”

姚平仲側看着他,疑惑道:“怎地?他還敢包庇張中彥不成?

“會不會包庇,我不敢肯定但有件事情。想必希晏兄還不知道徐衛說道。

姚平仲眉頭一皺:“何事?”

“我剛剛收到消息,曲都統已經率領部隊撤出廊州,迴環慶去了。”徐衛此話一出。姚平仲猛然坐椅子上竄起來。緊緊盯着徐衛,大聲問道:“當真?”

“我豈會拿這等軍務大事玩笑?”徐衛正色道。

姚平仲臉色鐵青,重重坐了回去,目光遊離不定。這纔是他最最沒有料到的事情,代代環慶帥司以後,曲端現在擁兵六萬以上。奉命接手三州防務,這纔多久?居然沒捂熱就丟了!

“想不通,想不通,這卻是爲何?。良久,他搖頭嘆道。

“這可能就要去問曲都統才知道了。”徐衛端起茶杯笑道。

姚平仲百思不得其解,這坊、廊、丹三州,是拱衛延安府的外圍,現在曲端一撤,等於是陷延安於重兵圍困之中。而此地是陝西六路的咽喉所在,失延安,則陝西已去其半。這個道理。曲端不可能不知道。可他竟然放棄三州,返回環慶!

“罷,待我回環慶,當面問個清楚姚平仲說道。

徐衛看他一眼,放下杯子,欲言又止,終究還是道:“我奉勸希晏兄一句。環慶,還是別回了

姚平仲大疑不解:“這卻是爲何?”

徐衛一笑,反問道:“你進駐丹州之時,曲都統可曾特別關照過?。

仔細一想,姚平仲回答道:“我率軍赴丹州時,他下過命令,緊守城池。若金軍登岸,則還師廊州。”

“這不就對了。你要是回去,就不怕他治你違抗軍令之罪麼?。徐衛說道。

還以爲對方要說什麼,原來卻是這個,姚平仲擺手道:“這倒不至於,他若要責怪於我,早在在我求援之時便該說明了。既然派張中彥來援。便說明他也是支持我軍行動的

徐衛見他這麼說,暗歎一聲。剩下的話他也不便明說了。只是提醒道:小心爲上。”

“我曉得。”姚平仲點頭道,片刻後,忽地悲嘆道“失了丹州我不痛心。可楊再興隨我數載,屢立奇功,如今卻是生死不明,,孃的,見了張中彥,我一刀結果了他!”什麼?楊再興?徐衛吃了一驚,急忙問原因。得知楊再興率部斷後。至今杳無音訊時,也不禁痛惜。避開工卜商河,卻逃不出蟒頭山,這莫非就是逆天悍將的宿命?

四月下旬,在宋軍放棄三州之地後,金軍迅推進,進佔城池。在前進到坊州之後勒兵不前,開始在延安外圍集結重兵。廊延大帥張深在曲端率軍撤走之後,就預料到了危險,給兩司送去急報,除狀告曲端之外。還請求援兵。

李綱聞訊後大怒!這位讀聖賢書,科考出身的人,也拍桌子罵娘了!爲了讓曲端保衛延安,他甚至同意何灌的要求,許給了曲某人廊延經略安撫使的差遣。現在倒好,曲端一刀沒砍,一箭沒,全部撤回了環慶,置延安於重圍之中!延安府如果一丟,陝西就失去了前沿重鎮。麟府路的折家就將出現孤立無援之勢,這個損失是絕對承受不起的!

氣急的陝西宣撫使親自到了制置司,面見何灌,有責怪之意。何灌雖然很想統一六路兵權,而張深就是他的攔路虎,但用金軍去搞掉張深,這顯然萬萬不行的。張深就算再不對,他也是大宋的一路帥臣,這次曲端委實做得太過了。

因此,好言寬慰李綱,並保證會催促進兵之後,何灌給曲端去了命令。讓他立即前往廊延。同時,又給陝華的徐家兄弟下令,讓等曲端一到,便揮師北上,準備在廊延境內。與金軍對決。

可是,曲端接到命令之後。仍舊按兵不動。回覆制置司說,這次金軍捲土重來,是由金國國相粘罕親自率領。那三州之前曾被金軍佔領。破壞嚴重,根本無法堅守。現在,西軍應該做的,是撤出關中平原,退守險要之地與金軍周旋。等到炎天暑熱,北人不耐酷暑之時。再作計較。延安府是陝西前沿重鎮。城池堅固無比,且張深雖然折了一陣,但他的兵力守住城池應該不成問題。

李綱得知此事後,更加震怒,要求何灌撤掉曲端制置司都統制一職。後者頂住壓力,再次強令曲端出兵。這一回,曲端也再次詳細地解釋了他的戰略企圖,並指出,現在去嘟延跟金軍野戰,實在是不明智的決定。至多等到六月,天氣炎熱之時。金軍就有可能會撤。哪怕他不撤,那時西軍再出擊,也會事半功倍。

四月末。金軍佈防完成,集數萬大軍圍定延安府,揮師猛攻!兩司震動。除了下令各處守將小心應付之外,幾乎是不間斷地給曲端下令,命其出兵救援。可曲端仍舊是那番說辭。拒不出兵。

李綱的忍耐到了極限。差點跟何灌撕破臉皮。要他立即撤掉曲端都統制的職務!改由涇原經略安撫使徐幕接任。何灌此時也覺得曲端似乎不好掌控,遂同意了李綱的建議,下令免去其制置司都統制一職。但他留了一手,並沒有立即命徐原接手,而是想看看曲端後續的反應。(未完待續)

第647章 瓜分西夏第657章 改天換日第718章 高燒會死人麼第806章 協商起事第238章 圖謀河東第247章 詔書飛傳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190章 縛太急乞緩之第189章 生擒藥師第374章 种師中的囑託第121章 大捷第199章 大功告成第181章 耗子鑽風箱第228章 全部繳械第106章 大動作第340章 徐衛的轉折點第355章 炮彈橫飛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四十五章第八百四十二章第367章 坐堂問政第339章 左右爲難第221章 小別勝新婚第八百五十八章第702章 直撲燕雲?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八百七十三章第329章 收麥忙第341章 真正的英雄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85章 金國求和第12章 徐家莊的二愣子們第141章 定情第194章 媒婆上門第402章 鐵浮屠重現第八百七十八章第1章 徐家老九第503章 大興土木第44章 棋子第391章 火燒麥田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297章 張深託三州第99章 金腰帶第475章 擔起責任第139章 競爭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210章 初戰告捷第100章 難怪第62章 熟人特別多第七百八十六章第八百五十三章第134章 徐家將第76章 死戰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752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643章 將星隕落第八百七十二章第600章 防備宋軍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675章 徐郡王第60章 榮歸第798章 麟王回京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249章 活見鬼了第343章 羣情激憤第286章 千鈞一髮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71章 整編第195章 非卿不娶第476章 馬軍驍將第558章 金國求和第八百七十一章第664章 迫退千軍第665章 兵臨杭州第772章 恢復中原第322章 進軍鄜州第427章 手足之情第659章 忠奸自辨第234章 討價還價第800章 徐折並稱第八百六十五章第815章 朋友 利益第586章 千里報捷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675章 徐郡王第661章 無膽鼠輩第715章 韓昉入蜀第629章 郡王跋扈第320章 潛回長安第19章 一門三將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262章 堅決抗戰第230章 煙消雲散第80章 新君第295章 馬擴獻鄜延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七百四十二章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88章 漢奸第22章 驚動皇帝
第647章 瓜分西夏第657章 改天換日第718章 高燒會死人麼第806章 協商起事第238章 圖謀河東第247章 詔書飛傳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190章 縛太急乞緩之第189章 生擒藥師第374章 种師中的囑託第121章 大捷第199章 大功告成第181章 耗子鑽風箱第228章 全部繳械第106章 大動作第340章 徐衛的轉折點第355章 炮彈橫飛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四十五章第八百四十二章第367章 坐堂問政第339章 左右爲難第221章 小別勝新婚第八百五十八章第702章 直撲燕雲?第544章 輕取洛陽第八百七十三章第329章 收麥忙第341章 真正的英雄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585章 金國求和第12章 徐家莊的二愣子們第141章 定情第194章 媒婆上門第402章 鐵浮屠重現第八百七十八章第1章 徐家老九第503章 大興土木第44章 棋子第391章 火燒麥田第635章 請爲附庸第297章 張深託三州第99章 金腰帶第475章 擔起責任第139章 競爭第308章 仁至義盡第210章 初戰告捷第100章 難怪第62章 熟人特別多第七百八十六章第八百五十三章第134章 徐家將第76章 死戰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752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643章 將星隕落第八百七十二章第600章 防備宋軍第801章 認清形勢 站對位置第675章 徐郡王第60章 榮歸第798章 麟王回京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249章 活見鬼了第343章 羣情激憤第286章 千鈞一髮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71章 整編第195章 非卿不娶第476章 馬軍驍將第558章 金國求和第八百七十一章第664章 迫退千軍第665章 兵臨杭州第772章 恢復中原第322章 進軍鄜州第427章 手足之情第659章 忠奸自辨第234章 討價還價第800章 徐折並稱第八百六十五章第815章 朋友 利益第586章 千里報捷第821章 徐衛的算盤第675章 徐郡王第661章 無膽鼠輩第715章 韓昉入蜀第629章 郡王跋扈第320章 潛回長安第19章 一門三將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262章 堅決抗戰第230章 煙消雲散第80章 新君第295章 馬擴獻鄜延第666章 人心向背第七百四十二章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88章 漢奸第22章 驚動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