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雷厲風行

爲父召卸任東京留守,奉詔富撫陝西,外胃軍慌愕心道。

徐六徐九互相對視,均感驚訝,怎麼這麼快?朝廷答應得如此爽利?不是說主和的吳敏上臺了麼?而且耿南仲還是相,他就沒有從中作梗?

徐紹見他這兩個子侄的模樣。故意問道:“你們且猜猜,鎮江行在爲何同意?那些人又因何不加阻撓?”那些人,指的便是以耿南仲爲的一夥主和派大臣,他這麼問,便是有意考考兒子和侄子對時政的見解。

徐衛從李綱那裡就知道,宋代,凡是宰相執政這一級別的大臣,一旦放了外任,到地方上主管兵民政務,基本就沒有再回中央的希望了。三叔原來是樞密使,位列執政,趙狂不管出於什麼目的讓他留守東京,三叔再回中樞都是極爲艱難之事。再加上他一貫是堅定的主戰派,眼下朝中是主和派掌權,他回去也只能受到排擠。這種情況下,選擇到陝西來,與其說是爲國效力,爲君分憂,不如說是主動知趣,甚至無可奈何。

耿南仲向來視三叔爲頭號政敵,一旦得知他主動請求宣撫陝西,還不趕緊燒高香?他正巴不得三叔趕出權力核心。至於趙桓的想法嘛,猜不到,這位大宋天子實在讓人難以捉摸,只能用反覆無常來形容。估計也是考慮到陝西需要徐紹這樣文也來得,武也了得的大臣主持局面。

徐衛搖了搖頭:“不知

徐紹笑笑,又朝兒子問道:“徐六,你說說。”

徐良思索片玄,從容答道:“耿吳容不得父親在中樞,官家又需要父親鎮陝西

徐紹聞言,頻頻點頭:“我兒之言甚是,官家如今傾向主和,再算勉強回朝中,也是個兩頭受堵的差事。不如自覺一些,到陝西來主持前線,反倒落得自在

聽他說起“自在”徐衛苦笑道:“行在給陝西下了一道含糊的命令,讓西軍組織一次攻勢,報復金人在兩河更立異姓的作法。又提到不以收復失地爲目的,倒叫人好生不自在

徐紹擺擺手,搖頭道:“這事我知道,你不必擔心。”頓了頓,又問“現在陝西的情況如何?

徐良接過話頭:“這便要問徐經略了

徐衛也不推託。將目前局勢簡明撫要地說了一遍,末了補上一句:“卑職已經下令給前線部隊,讓他們擾亂金軍收糧。”

“作得對!正該如此”。徐紹朗聲道。“金人連誆帶詐,迫行在和議,如今又立高逆僞朝,若不還以顏色。他日必得寸進尺!”

“父親,西軍諸路帥守擁兵自重,素來違節,不好調度啊。”徐良提前給老子提個醒。

徐紹似乎全不在意,笑道:“如今多事之秋,正是武臣效命之時,如果誰自認手裡握着幾個兵,無視上司,那說明他不想幹。既然如此,就別站着位置,趁早讓賢吧

徐良從他的話裡聽出來些弦外之音,低聲道:“百餘年來都是如此,恐怕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不能操之過急。”

“亂世用重典!不可循規蹈矩!罷,也不歇了,直接去宣撫司。”徐紹說動就動,話音落地時,人已經站了起來。命子侄兩個出外等候,他自在裡間更衣。穿了紫色公服,戴上烏紗,束了金帶,掛了魚袋,收拾整齊之後出得門來。將天子詔命交由陝西撫諭使徐良,出館驛而去。

那諸司官員並不認得他,只瞧見徐六徐九兩個陪着他進去,估計來頭不等他穿戴整齊重新出現時,館驛裡頓時熱鬧起來。紫色公服,非三品以上文武官員不能穿!再配上他的金帶和魚袋,一眼就看出,這是朝廷一品大員!

都是在官場上廝混的,這點眼力還是有,當下便有不少人意識到,可能是鎮江行在委派的新任宣撫使到了。不好,趕緊去準備準備,稍後這位新長官必定要點閱諸司!

徐紹領了徐良徐衛出館驛,也不排什麼儀仗,就讓紫金虎領了一隊親兵,前後擁護,往宣撫司而去。

秦州地方上的百姓,從來沒有見過如此高官,都在街邊駐足觀望,議論紛紛。有人認出了徐衛,激動地對身旁的人說,此小徐經略相公!他進城那天,咱在城門口看到過!一路遊街似的到了宣撫司,徐紹翻身下馬,略整衣冠,擡腿往裡而去。此時,那宣撫司的官員大多都還沒到。只有幾個不入流的佐吏在瞎忙。見他們三人進來,都吃了一驚,忙上前見禮。

徐紹至正堂方纔落座,便有尾隨而來的官員前來參拜,他們並不知道眼前這山祜一足什麼來頭。但能讓紫金虎跟在他身後的,級別能低出性

不論誰來拜見,徐紹沒話說,只點頭而已。衆官都立在堂上。見他如此模樣,也不敢議論,只盼着宣撫判官王庶趕緊到。

左等右等,終於將王判等來。一上堂,他就愣住了,見滿堂的官員垂手肅立,一言不。又見徐衛徐良一左一右隨侍,再看坐了主位那人,心裡一驚,不由得加快了腳步,上前一揖,也不知道怎麼稱呼。

徐良小聲說了一句什麼,徐紹聽後,向下問道:“你便是陝西宣撫判官王庶?”

“正是下官。”王庶回答道。

“宣撫司上下人等,可到齊?”徐紹又問。

王庶四處一數,點頭道:“都到了

“好,陝西撫諭徐良何在?”徐紹坐正身子,朗聲喚道。

“下官在徐良手捧詔命,下堂言道。

“宣示詔命

徐良應了一聲,面向衆官,展開手中天子詔,大聲宣讀。堂下一衆官員跪接聖旨,當聽到坐於堂上那位,便是原樞密使,東京留守徐紹時,都感驚訝。可更讓他們震驚的還在後頭,徐紹此來,並非接任宣撫使那麼簡單。他的正式差遣,全稱爲“陝西宣撫處置大使”。

李綱是作過宰相的人,他宣撫陝西,也只稱“使”而這位卻是“大使”一字之差,地位權限大不一樣!而且詔書裡說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凡陝西兵民諸事,悉聽裁奪!講得通俗點,便上馬管軍,下馬管民,陝西這片地頭,任何事情,他說了就算!記住,是任何事情!不管是政務、軍事、人事、財賦!除了便宜行事外,更有生殺予奪的大權!十足的權柄在握!詔命宣達,諸官都賀,徐紹估計也是因爲武臣出身的緣故,不來這些客套,也沒有多餘的廢話,就一句:“國難當頭,金寇猙獰,陝西爲國家強兵之地,責任猶大!望諸位精誠團結,共赴國難!”

聽得衆官心頭一凜,齊聲稱是。

一般來說,新官上任,總還有個熟悉地方情況的過程,可徐紹不管這些,立即吩咐道:“眼下要之事,便是貫徹行在指示。想必諸位都知道,金人在兩河更立高逆世由,建僞朝。對此,西軍必須作出強硬反應!徐衛”。

“卑職在!”紫金虎應道。

“此前你主持制置司事務,可擬定作戰方略?”徐紹“明知故問

“回相公,諸路件守多有不便,因此尚未擬定方略徐衛答道。

“國家養兵,便爲此時!沒有任何理由推脫!你即刻召集諸路將帥!”徐紹道。

下面那羣宣撫司官員豎着耳朵聽了半晌,心說新官上任,果然是雷厲風行!可陝西不比他處,西軍這班潑皮,一百多年來都是這模樣,要想統一指揮他們,可不是容易的事,哪怕你是徐紹。

就在徐紹上任之際,金軍就給他送上一份大禮,嚴格說起來,這份禮送給徐衛的。

自從紫金虎從秦州布命令。讓前線軍隊破壞金軍收成後。長安耀州的宋軍騎兵密集出動,將個關中平原攪得一團糟,更不用說還有那些打游擊的義軍在編風點火。

半個月下來,金軍疲於應付。糧食收完一統計,跟預想目標差着一大截!這批糧食,根本不可能吃到下次麥收!

狂怒的委宿也不顧什麼和議,動了對西軍的報復。從五月中旬開始,金軍遊騎越過宋金兩軍默認的分界線,頻繁襲擊村鎮,屠殺百姓。金軍上下也憋着一口氣,但西軍控制範圍之內,決不留一個活口!不管你男女老少,只要是活的,都逃不開女真人的快馬彎刀!

只幾天時間,跟金軍相接的耀州和京兆府東部,被屠殺的百姓竟達數千之衆!常常是一整個村莊雞大不留!從前金軍劫掠,對漢子痛下殺手,可對婦人卻是擄走,送至浣衣院供其泄獸慾。可這一回,他們爲了顯示自己的憤怒,採取了斬盡殺絕!不留一個活口,不留一間完房!

稍稍安定的長安周邊,再度陷入戰爭陰雲籠罩之下,恐慌的百姓再次涌向了長安,尋求西軍的庇護。代徐衛主持軍務的王稟和吳階,商議之後決定反擊。但因主帥不在,不可能集結大軍報復,只能和金軍一樣,密集地派遣少量騎兵突襲,又於自己地盤上嚴密佈防。

整個五月中旬,關中平原刀光劍影,兩軍騎兵你來我往,大戰一觸即!(未完待續)

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608章 四個女人第337章 想後路第104章 內情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150章 入夥第647章 瓜分西夏第519章 韓軍反水第12章 徐家莊的二愣子們第448章 胡馬南來第529章 捷報頻傳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547章 招安收降第780章 拿什麼封賞你?我的大帥們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91章 援兵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761章 發大財了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640章 一頓臭罵第633章 說話要硬氣第366章 民變第767章 噩耗傳來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501章 新政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131章 人氣第四百四十五章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81章 議戰第530章 雙喜臨門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50章 率部歸來第165章 捷報飛傳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330章 兵臨鄜州第四百零八章第八百八十一章第772章 恢復中原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459章 開城投降第八百四十六章第805章 不由分說第四百一十七章第237章 一招臭棋第381章 意外之喜第285章 輕騎突進第577章 攻破城門第238章 圖謀河東第389章 劉子羽第189章 生擒藥師第769章 朱仙鎮第421章 陳兵耀武第八百六十章第517章 楊彥鎮鳳翔第566章 夏軍突來第八百七十三章第526章 生死激戰第137章 轉機第175章 老將出馬第392章 徐紹入陝第四百二十章第206章 司儀行政第22章 驚動皇帝第432章 撲朔迷離第629章 郡王跋扈第226章 河東變故第422章 漫天箭雨第517章 楊彥鎮鳳翔第351章 全城動員第595章 兩強相遇第41章 抱大腿第715章 韓昉入蜀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489章 驚變第642章 產馬基地第805章 不由分說第307章 楊猛將兄第222章 捅月亮第508章 我來助剿第683章 河東!河東!第691章 決戰在即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440章 韓嶽出頭第309章 結下深仇第792章 攤牌第八百五十五章第八百三十八章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482章 激烈爭奪第662章 峰迴路第108章 賞賜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一百七十六 音徐衛婚事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八百三十四章第532章 最年輕的節度使第124章 細作
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608章 四個女人第337章 想後路第104章 內情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150章 入夥第647章 瓜分西夏第519章 韓軍反水第12章 徐家莊的二愣子們第448章 胡馬南來第529章 捷報頻傳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547章 招安收降第780章 拿什麼封賞你?我的大帥們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91章 援兵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761章 發大財了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640章 一頓臭罵第633章 說話要硬氣第366章 民變第767章 噩耗傳來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501章 新政第364章 全面壓制第131章 人氣第四百四十五章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81章 議戰第530章 雙喜臨門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50章 率部歸來第165章 捷報飛傳第567章 各方角力第330章 兵臨鄜州第四百零八章第八百八十一章第772章 恢復中原第437章 大刀闊斧第459章 開城投降第八百四十六章第805章 不由分說第四百一十七章第237章 一招臭棋第381章 意外之喜第285章 輕騎突進第577章 攻破城門第238章 圖謀河東第389章 劉子羽第189章 生擒藥師第769章 朱仙鎮第421章 陳兵耀武第八百六十章第517章 楊彥鎮鳳翔第566章 夏軍突來第八百七十三章第526章 生死激戰第137章 轉機第175章 老將出馬第392章 徐紹入陝第四百二十章第206章 司儀行政第22章 驚動皇帝第432章 撲朔迷離第629章 郡王跋扈第226章 河東變故第422章 漫天箭雨第517章 楊彥鎮鳳翔第351章 全城動員第595章 兩強相遇第41章 抱大腿第715章 韓昉入蜀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489章 驚變第642章 產馬基地第805章 不由分說第307章 楊猛將兄第222章 捅月亮第508章 我來助剿第683章 河東!河東!第691章 決戰在即和七百五十七章還鄉團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440章 韓嶽出頭第309章 結下深仇第792章 攤牌第八百五十五章第八百三十八章第20章 知府的垂青第482章 激烈爭奪第662章 峰迴路第108章 賞賜第257章 愛護有加第一百七十六 音徐衛婚事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八百三十四章第532章 最年輕的節度使第124章 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