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旁邊偏廳裡,果是備下了一桌豐盛的酒席。這三個人,都是出生入死過來的,也沒那麼多窮講究。上了桌,二話不說,先吃一碗,然後大塊朵頤。王彥索性連僕人也撤了去,只留他三人在廳上。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王彥終究還是忍不住,道:“兩位,咱們這些人,都是幾十年追隨徐宣撫從屍山血海中滾出來的!咱們多少弟兄浴血疆場,纔有今天的局面!他劉光世憑什麼敢對咱們抖威風?就憑他是皇親?我去他娘地!他那一套,在別處好使,在這陝西地上卻不中用!”

馬擴將手裡一塊大骨扔在桌上,拍拍手,道:“這種小人得志的事,難道還少?沒聽過好人不長命,小人活千年麼?徐宣撫那麼大的功勞,那麼大的名聲,不也避着他們去?就因爲他劉光世的特殊背景,所以,他可以從一路帥守直接作到川陝長官。”

“那就拿他沒辦法?眼睜睜看着他爲所欲爲?看着他攪屎棍子一樣,壞了宣撫相公多年經營的成果?”王彥又有些怒了。

張慶在碗邊抿了一口酒,咂巴着嘴道:“子才兄,不是我說你。當初宣撫相公臨走之前是怎麼跟你說的?就是知道你的脾氣,所以讓你忍辱負重嘛!這纔到哪兒,你就公然跟他對抗起來。你讓他下不來臺,對你又有什麼好處?你還不知道吧?跟你置的氣,結果撒在曹大身上,替你捱了二十軍棍!”

“這馬參謀跟我說了。孃的!他這哪是打曹大?這簡直是在打宣撫相公!曹大是追隨宣撫相公多年的老人,結果被尋個由頭挨這一頓!這口鳥氣,如何咽得下?”王彥嘆道。

張慶拿着筷子敲着碗邊道:“這口氣,你不咽也得咽!劉光世把環慶軍弄到興元府周邊來,你以爲他要幹什麼?”

王彥聽了,疑惑道:“不就是捨不得他環慶兵權麼?恨不能別在褲腰帶上!”

“此其一。”張慶道。“其二,他想吞併你的部隊。”

王彥一蹦三尺高!大聲道:“什麼?他想吞併我的部隊?”

“你能小點聲嗎?”張慶皺眉道。“就你這嗓門,街外都聽到了。”

王彥哪裡還坐得下?將桌面拍得嘭嘭作響,杯盤碗盞也叮咚作響,怒不可遏道:“我是真沒看出來,他還有如此野心!不得了,不得了!這是要變天了!這是要大亂了!老子跟他翻臉!我要去四川,請了宣撫相公回來!”

馬擴看着暴跳如雷的他,道:“越說越不着調。你要兵變吶?還請宣撫相公回來?”

王彥腦袋一熱,脫口道:“就是兵……”後頭的話,他終究是還有顧慮,沒有說出來。

“你坐下,慢慢聽我說。”張慶招手道。王彥本來已經喝紅的臉,這會兒有些青了,緩緩落座下去,竟不言不語。

“子充兄,我今日想了想,劉光世在堂上所說什麼改編、整頓、撤司,其實全是障眼法。他就是想通過這麼搞來搞去,最終,兩興安撫司沒了,部隊合作一處了,直接歸他節制了。他繞這麼多彎子,就是繞來繞去,把咱們都繞進去。整頓是假,其志在並軍!”張慶分析道。

馬擴此時擺出了正形,道:“有理。但是,劉光世想吞併兩興軍,關鍵還在王安撫身上。部隊是子才兄帶了多年的,只要子才兄在,他就難以得逞。我估計,他要通過整編改組,把王安撫排除在外。說不定,要弄到宣撫司來,搞明升暗降這一套。”

張慶搖了搖頭:“不會,他沒有這麼大膽子,或者說,沒有這麼大魄力。如此明目張膽地這麼搞,陝西其他大帥怎麼看?朝廷也不會同意他這麼作,畢竟,萬一整出事來,那非同小可。”

這兩個你來我往,說好大一陣,王彥只是埋頭吃酒,大碗大碗,一聲也不言語。張慶看着不對,提醒道:“子才兄,宣撫相公跟你說的話,可萬萬不能忘了。”

王彥怒極反靜,將滿滿一碗酒,喝得半滴也不剩,將碗往桌上一頓,長嘆一聲:“自我當年在東京求門路,遇上宣撫相公以來,老弟兄們南征北戰,東征西討,雖然是拋頭灑血,也終究快意恩仇!何曾有這等鳥氣受?依着我的性子……罷!他若真要吞併兩興軍,我大不了扔給他,也學相公那般,歸隱泉林去!”

張慶臉色一暗,正經道:“萬萬不可!你這樣他是求之不得!宣撫相公辭職,那是不想將川陝攪得一團亂,將來不好收拾。也是以退爲進,靜待時機!你若是辭職,三萬精兵可就歸了他姓劉的!宣撫相公當日告訴你,千難萬難,讓你盯住了這三萬弟兄。你可不能使性子來!”

“那我怎麼辦?他真撤了我的職,讓我去作馬伕,我也去麼?他若把我弄到宣撫司,給個空銜,我也幹麼?老子不受這鳥氣!”王彥橫勁上來,誰的勸也不聽了。

“撤職?他憑什麼撤你職?你只記住一條,只要你在軍中,弟兄們便都望着你。你若不在了,他們就沒有主心骨。權宜忍耐一時,看他能蹦噠多久。咱們還守不到撥開雲霧見青天?你等着吧,照他們這麼搞下去,北邊早早晚晚是要出事的。到時候,他收不了場,還不得你我來?”張慶勸道。

王彥也不知聽進去沒有,悶着頭不說話。

馬擴此時道:“怕只怕,吞併兩興軍只是第一步啊。接下來,不知道他還要耍什麼把戲。”

張慶竟是默認了。劉光世不比其他朝廷派員,他是將門子弟,武臣出身,最看重的,就是軍隊。可以沒有地盤,但是不能沒有隊伍。所以,他即使主政川陝,也要把環慶軍帶在身邊。如此還嫌不夠,要拿兩興軍開刀。

爲什麼選兩興安撫司?因爲這是陝西諸路里,兵力最少,實力最弱,影響最小的一支。這是在撿軟杮子捏,先吞了兩興軍,再看下一步。左右,只要他在西軍統帥這個位置上,行事就會方便許多。想必,他的目標,就是將徐家軍,變成劉家軍。

不出張慶馬擴等人所料,很快,劉光世就露出其“志在並軍”的面目了。他借朝廷之手,撤銷了兩興安撫司建制。將原兩興軍和原環慶軍合併一處,又不另置一司管轄,而是直接隸屬於川陝宣撫司,也就是說,直接對他負責。

爲了掩人耳目,或者說掩耳盜鈴,他給這支部隊弄了一個番號。西軍的官方名稱,不是“神武右軍”麼?這支七萬人的部隊,番號便是“神武右副軍”。合軍之後,重中之重,便是人事安排。

他也確實不敢太過激,沒有將王彥排除在外。而且還任命王彥爲神武右副軍都統制。什麼是都統制,方面大員之下,真正總管軍中事務的將領,喚作都統制。看這個安排,好像王彥不止沒有被剝奪兵權,反而還多節制四萬部隊。

但別急,王彥作了都統制。劉光世又將這七萬人的部隊,分作三軍,每軍設一“統制”,這纔是真正掌管本軍事務的軍事主官。三位統制官直接對他負責,還有王彥這個“都統制”什麼事情?可能是爲了安撫王彥及其他徐衛舊部的情緒,他還奏請朝廷,將王彥加官一級。

王彥接到任命當天,就想撂挑子不幹,沒有這麼糊弄人的!你委我爲都統制,結果我屁事不頂!我連個機構都沒有,光禿禿一個禿尾巴雞!三個統制都是你的人,事情都管完了,還有我什麼鳥事?與其在這裡現眼,不如我自己走罷!

張慶等人好說歹說,又把徐衛搬出來,這才勸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你要是一撂挑子,咱們就被動了,兩興軍就真完蛋了!

歷史這個東西,總是驚人地相似。你一旦內耗,那麼同時,外患就肯定在滋生!就在劉光世費盡心機,吞併兩興軍的同時。邊境上,出事了。

以前,徐衛“在位”時,邊境貿易是非常繁榮的。不管是西夏時代,還是契丹入主之後,陝西與夏境的貿易往來一直不曾中斷。即使是宋遼聯軍伐夏之後,邊境貿易也只是受到較大影響而已。但是,在雙方共同努力之下,榷場互市很快就恢復了相當水平。

那麼,陝西跟夏境之間的貿易,到底是賣些什麼東西?是不是還在籠統的,凡中國所出,必絲綢、瓷器、茶葉?凡外國所入,必珠寶、香料、地毯?

其實不然,宋夏之間的貿易。西夏輸出的,主要是青白鹽,馬匹,牲口等。其中,以青白鹽爲最大宗。所謂青白鹽,就是出自西夏境內烏白二池的食鹽。陝西關隴地區是不產鹽的,吃鹽主要依靠西夏的青白鹽輸入。所以,輸出食鹽,曾經給西夏帶來了豐厚的經濟利益,如今契丹人入主夏境,同樣,也依靠出口青白鹽來獲利。

此外,就是馬匹和牲口。昔年宋夏交惡時,西夏曾經嚴厲禁止馬匹夫牲口的出口和走私,規定“一等牛、駱駝、馬不論大小,敢私相販敵者,主犯斬,從犯當得無期、長期徒刑。有官當以官品當”

因爲宋朝缺馬,馬匹屬於戰略物資。西夏從軍事角度出發,禁絕馬匹出口是有道理的。但是夏亡之後,契丹人入主,他們跟大宋有共同的敵人,再加上徐衛的緣故,所以並不禁止馬匹出口。所以,邊境主馬匹貿易很活躍,每年向陝西輸出的馬匹,動輒數以千計萬計。

這麼看起來,好像錢都讓外人掙走了。陝西盡在買,沒有賣。這當然不是,陝西輸出茶葉、布帛、瓷器、酒麴等物。其中茶葉爲最大宗,唐代以來,茶葉是流行於社會的新興商品。西北諸夷以食肉飲酪爲生活習性,對茶的需要特別大,也特別重。你漢人可以不十天半月不吃茶,甚至一輩子不喝茶也沒事,但他們不行。沒茶日子就難過。

當初,宋夏因爲戰爭,或者交惡,禁絕貿易。西夏茶價漲瘋,一斤茶,換一頭羊。徐衛主政,川茶大宗輸往夏境,獲利頗豐。

由此可以看出,陝西跟夏境之間的貿易,是互相依賴,不存在什麼傾銷。你輸出的鹽,我必需,我輸出的茶,你也必需。另外,夏境輸出的產品,基本上屬於“原材料”性質,而陝西輸出的產品,則屬於“高附加值”。

陝西輸出的一匹絹,在邊境榷場上,論品質,價格當在一貫到兩貫上下。但到了夏境,可以賣到四貫以上,無論契丹党項,都爭相購買。你說這貴?當年宋夏禁止邊貿貿易時,一匹絹漲到十多貫,還不是有人買?

當然,也不是什麼東西都能賣。徐衛就曾經親自簽發命令,嚴禁貴重金屬出口!不是說黃金白銀才叫貴重金屬,銅鐵亦在此列。這是大宋朝廷的慣例,因爲西夏缺乏礦源,所以缺乏金屬。曾經,從宋境流出的銅錢,鐵錢,到了夷人手裡,“悉銷鑄爲器”,拿去造兵器了。

陝西與夏境之間的貿易,並不是只有專業的商人才在參與。幾乎邊境上的所有“邊民”,都涉及其中。倒騰一匹馬,幾袋鹽,再不然就幾斤茶,幾斤曲,然後換糧食布帛等生活必須器。商人賺的是利,他們賺的是口糧。

受惠于徐衛主政期間的邊貿繁榮,邊境上的夷民們日子還是過得去的。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的部族首領將兒子送到徐衛麾下作人質,以示忠心。

但是現在,大宋朝廷一紙禁令,關閉了所有榷場,禁止了邊境貿易。其他人還不說,邊民們怎麼辦?他們本來就是靠倒騰這些貨品獲利過活的,現在不讓作買賣了,讓他們吃西北風去?

既然官方不準,那麼暗地裡,走私就出現了。其中,尤以涇原邊境上最爲嚴重。國境兩邊都是党項人,沒有語言障礙,你帶茶和布曲出來,我就帶鹽,毛皮,牲口。童叟無欺,銀貨兩訖。

可是官府察覺之後,不能不聞不問啊。劉光世三令五申,封閉邊境,禁絕貿易,嚴查走私。涇原帥徐成,秉持他的意思,給邊境守軍下了嚴令,揪出一批典型來,殺雞警猴。你說官府真要逮你,你能逃得過他們的耳目?

威州邊境上,從夏境鳴沙過來的一夥武裝走私匪徒,帶了上千斤鹽,一百多匹馬,四百多張毛皮,正跟威州這邊出去的邊民團夥,交換茶葉和布帛。哪知,盯了許久的官兵從天而降!騎兵殺過來!

夏境的武裝匪徒自侍有器械在手,又捨不得貨物,竟應戰。一個回合沒完,就被殺散,逃之夭夭。威州這邊出來的宋籍邊民沒來得及逃的,全部被抓,貨物查抄。結果回去一清點,不止走私數額特別巨大,而且其中還夾帶了違禁品,嚴禁出口的銅錢和鐵錢。

事情報到徐成處,徐少帥大手一揮,嚴懲不怠。就這麼一回,被處死的邊民便有四十多人。消息傳出,邊境夷民聞風喪膽,苦主哭告無門。徐成也不知怎麼想的,還派人到各部族大肆宣揚,這都是現在主政川陝劉宣判的鈞旨,誰敢走私,絕不輕饒!數額到一定數目,便有徒刑相待,若涉及違禁器,定斬不饒!

這麼一宣傳,誰還敢明目張膽地大肆走私。膽小的,洗手不幹,膽大的,也不敢再結夥作伴,只是偷偷的一兩人,兩三人,夾帶少許貨物,不過換些日常生活所必須的物資,養家活口罷了。

但是,在高壓之下,民怨總是積累得非常迅速。邊境諸夷都在風傳,徐宣撫相公已經拋棄川陝,不管我們了。現在上臺這個劉宣撫,哪顧我們邊民的死活?這日子是沒法過了!

於是,邊區是非不斷。先是偷盜,搶劫等犯罪陡增!夏境的夷人沒有茶,消化不良,沒有曲,喝不了酒,便來宋境的部落村莊偷盜搶劫。而宋境的夷民沒有鹽吃,沒有糧吃,眼看冬天要到了,沒有衣料,他們肯定沒法去搶夏境的同族,便轉頭來搶來偷宋境的漢人。

起初,地方官府只當這是治安事件。可後來成羣結隊的,就不是治安事件能說得過去。直到某一天之內,接連發生兩場夷人與夷人之間,夷人與漢人之間的械鬥之後,地方官府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

諸羌牧獵爲生,天性兇悍自不必說,而秦隴漢兒,有漢唐遺風,重義輕生,民風剽悍。你好好到我家裡,我就算只剩一口吃的,說不定也分你一半。你敢來搶,我去你娘地!

事態如果持續惡化下去,那麼,就將從偷盜搶劫,演變爲騷亂、民變、暴動!又因爲涉及到多民族,情況尤其複雜!搞不好就要整個你死我活!

消息報到徐成處,徐少帥冷笑一聲,下令,如實上報興元府,川陝宣撫司,請此事的始作俑者,劉宣判定奪。

第566章 夏軍突來第124章 細作第772章 恢復中原第762章 淮西軍第123章 意外收穫第69章 密謀第334章 騎兵對衝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769章 朱仙鎮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69章 密謀第328章 動粗第119章 誘敵深入第187章 迂迴出擊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440章 韓嶽出頭第351章 全城動員第535章 百花齊放第689章 摧枯拉朽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八百八十二章第88章 漢奸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七百四十六章第八百六十四章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四百一十四章第777章 馬泰之子第699章 鳥槍換炮第215章 寧死不退第727章 南方軍官團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你奸我不第665章 兵臨杭州第37章 已婚少婦與黃花閨女第5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27章 黃知縣有請第754章 心驚肉跳第356章 軍隊執法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543章 發兵潼關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104章 內情第371章 雞飛狗跳第八百五十四章第19章 一門三將第587章 徐處仁離任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457章 負隅頑抗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93章 大哥第八百七十章第113章 擴編第668章 鬧劇收場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384章 興師問罪第105章 內憂第3章 千王之王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228章 全部繳械第236章 議升官第330章 兵臨鄜州第817章 太原郡王第703章 巨炮轟城第497章 陰雲密佈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322章 進軍鄜州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四百零九章第555章 鎩羽而還第616章 進攻第795章 檯面下的事第459章 開城投降第13章 殺人就是這樣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七百四十一章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198章 情比金堅第22章 驚動皇帝第382章 樂極生悲第184章 壯志雄心第17章 別高興得太早第五百一十章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389章 劉子羽第66章 長輩第775章 勝利了第624章 文武爭權第565章 鬥智鬥勇第44章 棋子第190章 縛太急乞緩之第360章 勸說徐原第739章 謀而後動第八百七十九章第668章 鬧劇收場第98章 面君第468章 深夜驚魂
第566章 夏軍突來第124章 細作第772章 恢復中原第762章 淮西軍第123章 意外收穫第69章 密謀第334章 騎兵對衝第78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769章 朱仙鎮第505章 火冒三丈第69章 密謀第328章 動粗第119章 誘敵深入第187章 迂迴出擊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440章 韓嶽出頭第351章 全城動員第535章 百花齊放第689章 摧枯拉朽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八百八十二章第88章 漢奸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七百四十六章第八百六十四章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四百一十四章第777章 馬泰之子第699章 鳥槍換炮第215章 寧死不退第727章 南方軍官團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730章 謎一樣的男人你奸我不第665章 兵臨杭州第37章 已婚少婦與黃花閨女第5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27章 黃知縣有請第754章 心驚肉跳第356章 軍隊執法第306章 瑜亮情結第543章 發兵潼關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104章 內情第371章 雞飛狗跳第八百五十四章第19章 一門三將第587章 徐處仁離任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457章 負隅頑抗第444章 皇帝召見第93章 大哥第八百七十章第113章 擴編第668章 鬧劇收場第241章 策反李植第384章 興師問罪第105章 內憂第3章 千王之王第700章 表示無壓力第228章 全部繳械第236章 議升官第330章 兵臨鄜州第817章 太原郡王第703章 巨炮轟城第497章 陰雲密佈第128章 又見九月第322章 進軍鄜州第710章 捷報入朝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四百零九章第555章 鎩羽而還第616章 進攻第795章 檯面下的事第459章 開城投降第13章 殺人就是這樣第9章 王八蛋縣尉第七百四十一章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198章 情比金堅第22章 驚動皇帝第382章 樂極生悲第184章 壯志雄心第17章 別高興得太早第五百一十章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389章 劉子羽第66章 長輩第775章 勝利了第624章 文武爭權第565章 鬥智鬥勇第44章 棋子第190章 縛太急乞緩之第360章 勸說徐原第739章 謀而後動第八百七十九章第668章 鬧劇收場第98章 面君第468章 深夜驚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