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檯面下的事

三年的時間,夠發生多少事?你離職了,朝廷得繼續運轉吧?不可能空着宰相的位置等你回來。因此,一旦丁憂,結束以後基本不可能重新擔任原職。所以,參知政事朱倬才建議秦檜聯名上奏,要求皇帝下詔,奪情。

秦檜一時沒有表態,只道:“此事暫時不急,怎麼地也要等到老太君葬禮完畢,入土爲安再說。走,且回中書。”

六月,天氣炎熱,遺體必須儘快安葬。因此一些禮數只能從簡,在徐老太君入斂三天以後,等不及長子徐洪及長孫徐勇回來,徐良就作主出殯,因祖籍大名還在女真人控制之下,靈柩歸不得桑梓,他遂葬母於杭州西南一塊風水寶地。因爲她的丈夫兒子都身居高位,地位顯赫,因此朝廷也給予她極大的哀榮,葬禮風光,自不用提。

等這一切儘快完,徐良是否丁憂的問題就再也拖不下去了。其實,就在老太君去世之後,朝中許多官員就已經在討論此事,私下裡普遍都有共識,認爲徐良身份特殊,理當奪情。他是政fu首腦,朝廷的許多大政方針都是他在主持,沒理由讓他守制三年。只是這事還沒有擺上檯面,就等葬禮結束。

母親去世,徐良自然是悲痛的,但就在處理後事的同時,他也有所安排。安葬了母親的第二天,朝中就有大臣上奏,請皇帝下詔,予以奪情。參知政事朱倬也單獨上奏力主。按說這是一件理所當然,水到渠成的事情。可葬禮結束已經小半月,皇帝遲遲沒有詔命下達。徐良大概猜到是什麼原因,又授意相關大臣一陣風似的往上捅本子,紛紛要求皇帝下旨奪情。

這日早朝完畢,皇帝趙謹悶悶不樂地回到後宮,內侍省都知沈擇捧着皇帝的冠冕,亦步亦趨地跟在後頭。

劉皇后迎上前來,見狀問道:“官家何事不悅?”

趙謹一屁股坐下去,就是不言語,劉氏遂轉向沈擇詢問,後者看了皇帝一眼,答道:“今日早朝,大臣們衆口一詞,都請求官家降詔,對徐相予以奪情。”

劉氏聞言,趕緊問道:“那官家應允了麼?”

“朕就是一直拖着,這才讓大臣們逼得沒奈何。唉,上到宰執,下到諸寺監,都要求奪情,朕看此事也拖不下去了。”趙謹道。

“官家,徐良獨攬朝政,若是平常還拿他沒辦法。如今他喪母,正是天賜良機,此番若官家退步,以後可就沒這種機會了。”劉氏攛掇着丈夫。

趙謹有些聽到這話,越發煩惱,不悅道:“他一沒貪贓,二沒枉法,更不曾有什麼過錯可供指責,你讓朕……朝廷上的事情你不懂。”

皇后聽着口風不對,忙對沈擇使眼色,後者會意,放下了帽子,斟了一杯茶雙手奉到皇帝跟前,小聲道:“官家,徐相縱使沒有過錯,也無異心,但防備着總是好的。娘娘殫精竭慮,也是爲官家考慮。”

“你們都說防備,防備,可怎麼個防備法?難不成朕一道詔書,罷了徐良相位不成?到時候,你去作宰相?”趙謹問道。

也不知是被問住了還是怎地,沈擇一時之間無言以對,道是劉皇后搶道:“莫非舍了他徐良,這大宋天下還沒人作得宰相?”

趙謹不勝其煩,站起身來就想回自己寢宮去。說心裡話,他自己並不想借這機會對徐良怎麼樣。如他從前所說,徐良一來是擁立他登基的大臣,二來又功在社稷,至少他現在沒覺着徐良有什麼不對勁。只不過老婆一再地勸,而防人之心卻確實不可無,因此便拖着不下詔奪情。可現在明顯拖不下去了,你能怎麼辦?

就在此時,沈擇忽然道:“官家,今日朝會上,小人發現有一人未對此事態度曖昧。而他,是絕對不該如此的。”

沒等皇帝過問,劉皇后已經搶道:“是誰?”

“參知政事,秦檜。”沈擇答道。

趙謹眉頭一皺:“秦檜?他後來不是也出來附議麼?”

“回官家,附議是有的,但秦參政並沒有本子遞上來,這在宰執大臣中,是獨一個。”沈擇道。

聽他這麼說,趙謹倒想起來了,這幾日,政樞二府的主要官員都有本子呈上,要求奪情,好像就只秦檜一人沒有上書。只是,這又能說明什麼?

劉氏卻好似撿到寶貝一眼,兩眼放光,臉上也有了笑容,上前攙着皇帝的手,拖他坐了回去,輕聲道:“官家,可曾記得當日徐良秦檜來呈送淮南宣撫司奏本時的事情?”

“皇后是說,當日徐良堅持反對和談,而秦檜認爲可以的事?”趙謹問道。

“正是此事”劉氏挨着丈夫坐下,語速極快道。“據說,一直以來,秦檜和徐良都是同聲共氣,但在此事上,卻有分歧。”

趙謹細想一陣,拿不定主意,轉向沈擇道:“你也這麼認爲?”

“回官家,不但有分歧,秦參政此次不上奏,恐怕是有深意在的。”沈擇答道。

劉皇后見皇帝沉默不語,不失時機勸道:“官家何不召秦檜來,問問他對此事的意見?”

趙謹琢磨片刻,道:“這方纔下朝,此時召他來不合適。”

“無妨,官家,下午他總得到勤政堂,到時官家再問他不遲。”沈擇道。此人原本是先帝趙諶的親信。肅宗趙諶,是個銳意進取,大有抱負的有爲之君,他唯一被人詬病的,就是信任宦官,沈擇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因此趙諶一駕崩,他就失了勢。

可這廝是個極有心計的人,蟄伏在宮中,伺機再起。他有個同鄉,就在新帝趙謹跟前當差,通過這個關係,纔有了當日趙謹到勤政堂緬懷先兄時,“正好”撞見沈擇。也正因爲這一次見面,他纔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趙謹對沈擇十分倚重,而沈擇又見皇帝十分寵愛皇后,因此極力討好巴結劉氏,把劉家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就這麼地,皇帝皇后對他的信任與日俱增,到了如今可以討論軍國大事的地步

第711章 原來如此第574章 回回炮第656章 杭州劇變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八百七十二章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71章 整編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616章 進攻第295章 馬擴獻鄜延第42章 小螞蚱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163章 勝利在望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41章 抱大腿第202章 蠶食河北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七百四十一章第393章 雷厲風行第八百八十二章第21章 八品官都不要第281章 重返陝西第31章 人頭就是賞錢第92章 又見援兵第469章 頑強阻擊第八百五十章第580章 攻克西城第388章 有本事使出來第756章 河北!河北!第569章 引軍歸國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808章 弒君篡位第763章 決戰前夕第400章 堵新郎第778章 無限榮耀第291章 大軍凱旋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395章 勢同水火第116章 太上皇第565章 鬥智鬥勇第439章 鎮江來人第349章 定戎大撤退第八百六十四章第785章 徐州之戰第79章 逼宮第587章 徐處仁離任第98章 面君第143章 當頭一棒第530章 雙喜臨門第712章 凱旋而歸第557章 雄心勃勃第205章 先擒賊王第582章 長期圍困第163章 勝利在望第329章 收麥忙第八百七十五章第265章 驚天動地第八百六十六章第783章 折家攪屎棍第一百七十六 音徐衛婚事第八百七十七章第550章 竟收奇效第338章 託付種家軍第七百四十八章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519章 韓軍反水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204章 奔赴陝西第八百六十四章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594章 聯絡西遼第348章 衆望所歸第163章 勝利在望第431章 調虎離山第81章 議戰第244章 汾州大戰第587章 徐處仁離任第380章 張浚追來第七百四十三章第777章 馬泰之子第530章 雙喜臨門第592章 銳意進取第1章 徐家老九第八百七十九章第348章 衆望所歸第125章 契丹人第272章 逼近關中第192章 班師凱旋第440章 韓嶽出頭第八百七十五章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403章 爲何冒險第12章 徐家莊的二愣子們第816章 真會來事第238章 圖謀河東第152章 東京來客第590章 威震狄夷
第711章 原來如此第574章 回回炮第656章 杭州劇變第738章 兩相相爭第八百七十二章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71章 整編第807章 就是今天第653章 宰相救火第616章 進攻第295章 馬擴獻鄜延第42章 小螞蚱第504章 軍事會議第163章 勝利在望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41章 抱大腿第202章 蠶食河北第722章 皇帝殯天第七百四十一章第393章 雷厲風行第八百八十二章第21章 八品官都不要第281章 重返陝西第31章 人頭就是賞錢第92章 又見援兵第469章 頑強阻擊第八百五十章第580章 攻克西城第388章 有本事使出來第756章 河北!河北!第569章 引軍歸國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808章 弒君篡位第763章 決戰前夕第400章 堵新郎第778章 無限榮耀第291章 大軍凱旋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395章 勢同水火第116章 太上皇第565章 鬥智鬥勇第439章 鎮江來人第349章 定戎大撤退第八百六十四章第785章 徐州之戰第79章 逼宮第587章 徐處仁離任第98章 面君第143章 當頭一棒第530章 雙喜臨門第712章 凱旋而歸第557章 雄心勃勃第205章 先擒賊王第582章 長期圍困第163章 勝利在望第329章 收麥忙第八百七十五章第265章 驚天動地第八百六十六章第783章 折家攪屎棍第一百七十六 音徐衛婚事第八百七十七章第550章 竟收奇效第338章 託付種家軍第七百四十八章第396章 出不出兵第519章 韓軍反水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618章 又見花木蘭第204章 奔赴陝西第八百六十四章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594章 聯絡西遼第348章 衆望所歸第163章 勝利在望第431章 調虎離山第81章 議戰第244章 汾州大戰第587章 徐處仁離任第380章 張浚追來第七百四十三章第777章 馬泰之子第530章 雙喜臨門第592章 銳意進取第1章 徐家老九第八百七十九章第348章 衆望所歸第125章 契丹人第272章 逼近關中第192章 班師凱旋第440章 韓嶽出頭第八百七十五章第288章 黃雀在後第403章 爲何冒險第12章 徐家莊的二愣子們第816章 真會來事第238章 圖謀河東第152章 東京來客第590章 威震狄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