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誘敵深入

還有何憂?何太尉在說笑?你忘了女真人之所以縱橫天下。靠的是什麼?說得膚淺點,靠的就是其騎兵無與倫比的機動性,來去如風,快逾閃電!金軍如果再來,必然會採用上回兩路分進的戰略。一路取太原,一路出燕雲。官家把東京四面幾十萬軍隊都散了去,表面上來看,既在救太原,又在黃河以北密集佈防。好像萬無一失,可這世上本沒有天衣無縫的事情。你把東京城剝得光溜溜,連根紗都不沾,金軍兩路無論哪一方突破宋軍防線,都可直抵東京城下。這事好有一比,暗室中的油燈,能照亮滿堂,惟獨照不到自己腳下。

官家把西北顧及了,也把東面想到了,可怎麼就忘了東京這茬?歷史上,金軍兩次攻宋,採取的都是千里奔襲,直取心窩的打法。因爲女真人深知。他們剛剛滅遼,國內局勢還沒有穩定,如果逐步推進,中原王朝地大人多,打到猴年馬月?所以,他們藉着騎兵優勢,千里突進,一刀斬首!

面對女真鐵騎,宋軍有着先天的弱勢,唯一能彌補的,就是仗着人多,地大,城固。密集佈防,堅壁清野。這樣,就算開戰之初讓他們佔些便宜,但時間一長,女真人孤軍深入,後勤補給就會出問題。如此一來,想不退兵也不成。

當徐衛將這番顧慮說出時,何灌也隱約感覺到似乎的確有些不妥。但金軍無論哪一路想要殺到東京來,都必須經過黃河。西路有大宋精銳的西軍,料想問題不大。東邊一線的各處要地都有重兵把守,黃河浮橋南岸,還有種師道在鎮守滑州。你徐衛七千雜牌都能守住黃河,何況種公?

徐衛卻不以爲然,縱觀古今中外,沒有哪條防線稱得上萬無一失。黃河之長何止千里?誰敢保證沒有半點疏漏?不過。折家軍,姚平仲,种師中已經率軍去救援太原,如果步步爲營,穩紮穩打,如今氣候炎熱,圍困太原的完顏銀術可確有可能暫退。太原之圍如果解除,金軍再南侵,其西路軍又將重蹈覆轍,被牽制在太原一線。那麼,最大的威脅仍在東路軍。若金東路軍想速戰速決,還是會一門心思想着直取東京。但經歷上次奪取浮橋失敗的挫折後,這回肯定會另闢蹊徑,極有可能繞開宋軍重兵防守的黃河浮橋,尋找合適地點,以舟船渡河。宋軍的戰術歷來保守,長於依託堅固城池防守,不擅野戰。可能會出現金軍在黃河以北從容尋找渡口,而大宋河北之軍堅守不出的狀況。

一旦金軍出現在河南地區,黃河天險不復存在,野戰不可避免。但种師道上陣一生。實戰經驗無人可比,金軍想一擊而潰,恐怕沒有那麼容易。想到這一層面,遂向何灌問道:“官家給了種公多少兵馬?”

何灌一陣乾咳,無言以對。在徐衛追問下才有些惋惜地說道:“這話別外傳,官家認爲种師道年老,不復往昔之勇,是以不肯重用。雖派其出鎮滑州,其實並無兵馬隨行。”

徐衛心頭一沉,什麼?又不給一兵一卒?這麼說來,滑州兵力,就是大哥徐原那點部隊?朝廷是到底是怎麼想的?既然決定抗金,那就要不惜一切代價!上下一心,舉國同力!如今雖然表面上對金強硬,卻將李綱所陳之策打了折扣再實行。你打折扣就罷了,至少也在有限的條件下做最大的合理部署纔是,怎麼最重要的滑州和東京反而不設重兵防禦?

見徐衛憂心,何灌寬慰道:“無妨,上回被金軍打到河北,很大的原因在於我方猝不及防。此番已作周全佈置,女真人便是三頭六臂也休想威脅帝闕。至於滑州麼,已有萬餘兵力,且有種公坐鎮,萬無一失!就算他們想繞開浮橋,借舟船渡河,那河北諸鎮都有重兵防守,豈容他安然通過?”

徐衛不再說話了。如果連何灌這種一直對女真保持高度戒備的軍中元老都這般樂觀,那官家和文臣的態度可想而知。

何灌見他這般模樣,細細一思索。徐衛對宋金局勢有深刻而清醒的認識。上次他斷定金軍必然儘速南侵,又推測其進兵路線,都被言中。這次的抗金策略,又是他提出來的,如果他認爲不妥,那想必確有隱患。遂問道:“你認爲滑州和東京有危險?”

徐衛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道:“以我們目前實力,禦敵於國門之外已經無法辦到。既然如此,就必須保證東京萬無一失。”

何灌半晌無言,確實,東京若有個閃失,大宋承受不起。帶兵之人都知道,將失一令,而軍破身死。然君失一策,則國破族亡。是得尋個機會,提醒官家纔是。

又說一陣,何灌起身告辭,再三囑咐他用心練兵。徐衛應允,一直送出帳去,正要分別時,心中一動,突然問道:“姚平仲和种師中都爲制置副使,誰節制誰?”

“哦。這個我倒是想到了。當初官家有意讓姚平仲獨當一面,但我觀此人……”姚家正受官家倚重,有些話,身爲武臣,還是不要亂說的好。“但我向官家奏明,种師中爲西軍宿將,臨敵應變非姚平仲可比。官家遂以种師中節制姚平仲。”聽到這話,徐衛稍稍放心。種家兩兄弟都爲宋軍名將,既有膽氣,又富韜略,應該沒有問題。

送走何灌之後。徐衛立在帳前思量局勢,一時竟入神。也不知過了多久,才被人喚醒。定睛一看,卻是張憲立在面前。心頭不由一喜,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王彥張憲都爲歷史上有名的勇悍之將。如今都投身靖綏營,大大緩解營中缺少統兵官的局面。

“徐指揮使,不知對於在下加入鄉勇營一事……”張憲抱拳問道。

徐衛一怔,笑道:“你能加入靖綏營,我求之不得,這樣,就在營中作個都頭如何?”徐衛這營中的都頭可不比他處,禁軍都頭管個百十來個已經封頂,靖綏營的都頭,卻管着好幾千人馬!

張憲聽聞,臉上竟露出一絲慚愧的笑容:“指揮使,張憲知道,家父與何太尉私交頗厚。但你不必看何太尉情面而收留於我。”頓了頓,四周一望,瞧見那巡邏士卒手中長槍,心頭一動,補充道“帶兵之人,既要有臨敵決斷之智,又要有身先士卒之勇。請徐指揮使看我手段之後,再作決定如何?”

他這話與徐衛平日教導軍官的相思不謀不合。而且,他不想依靠關係,而想憑真本事出頭,這樣的人,值得看重。徐衛將手一揮,大聲道:“不必。”

“這是爲何?”張憲疑惑道。

“因爲你是張憲!”

靖康元年五月末,六月初,金國使臣王訥離開東京。宋廷拒絕割讓三鎮之地,拒絕大宋天子尊金帝爲伯父。只答應賠款,數額也只有女真人提出的三成不到。同時,考慮到宋金戰力的懸殊,以及局勢的艱難。趙桓同意從今以後,凡兩國文書,使節稱呼等方面,在女真國號之前加“大”字,稱爲“大金國”。

王訥在離開之前,當着趙桓的面威脅說,“不日復來者,必非王訥也!”意思就是說,用不了多久再來大宋的,就不是我王訥了!而是女真精銳,虎狼之軍!

金使走後,大宋新任的執宰們都圍繞着備戰這一中心,運轉着行政。何灌上奏,言東京滑州,爲咽喉之地,不得不防。請求朝廷加派兵力,以防不測。趙桓雖然也表示了贊同,但此時,他的眼睛盯着太原,並未引起重視。何灌再三勸說,朝廷才下詔給鄧南道兵馬都總管張叔夜,命其戒備,一旦東京有險,隨時準備開拔。

滄、衛、孟、滑等州,各自駐進大軍。加固城池,修繕戰備。因上番金軍二太子斡離不從燕山一路打到河北,來去之時,都大肆破壞,劫掠。這幾州的百姓南逃者甚衆,往往十餘里不見人煙。各州守將,按照朝廷指示,一切物資,能轉移的全部轉移,不能轉移的就地毀壞。此舉,遭到朝中文臣極力反對,李邦彥,白時中,張邦昌等人累次上書,奏請停止這種“害民禍國”之舉,執宰李綱等人嚴辭駁斥,趙桓也不予理會。

此事之後,朝中一段時期以內,保持着相當的“和諧”。主和派們知道,官家如今重用李綱等人,又接連提拔任用熟悉軍務的武臣,是想一振萎靡之勢。他們清楚,官家剛剛登基,雄心勃勃,以爲憑着一腔熱血就可以左右局勢,這個時候說什麼他也聽不進去。所以,主和派大臣們集體收聲,但他們不是改變了主張政見,而是等着看太原是否解圍。

六月,姚平仲,种師中兩部計馬步軍七萬有餘逼近壽陽,遙震太原。壽陽爲金軍所佔,有守兵兩千餘人。見宋軍援至,十分輕視,出城迎敵。姚平仲請纓出戰,种師中許之,只兩陣,敗金軍,克壽陽,一時士氣大振!而此時,折可求也奉詔率西軍兩萬從汾州出發,馳援太原。

姚平仲向种師中請求,獨自率軍取榆次,然後三軍合進,太原之圍便可解除。种師中權衡之後,認爲此舉可行,且符合朝廷分兵進擊,穩紮穩打,不求速勝,但求威懾的方針。遂同意他的請求,但再三告誡,種、姚、折三軍之間,務必同進同退。姚平仲應充,率軍直撲榆次縣而去。

官軍攻克壽陽的消息傳回東京,不止官家趙桓歡喜非常,李綱等執宰也受到鼓舞。對於解救太原,朝廷上下十分重視,趙桓派人許諾,只要太原之圍得以解除,就拜姚平仲爲節度使!

六月十三,姚平仲所部進抵榆次城下。不等休整,便下令全力攻城,金軍守衛十分頑強,小小縣城半日竟不能克。下令歇息一夜,明日一早再攻,午飯之前,必破之!是夜,金軍劫營,互有死傷。姚平仲十分惱火,六月十四一早,他傾盡全力,只一個半時辰,金軍不敵,棄城逃跑。姚平仲整頓部隊,一面單獨向朝廷報捷,一面準備推進。此時,折可求兵至文水縣,遇金軍騎兵,下令停止前進,結寨防禦。种師中駐壽陽,三支西軍已對太原之敵形成三面合圍之勢。

壽陽縣城內,已被金軍糟蹋得面目全非。城中未及逃離的百姓,男子絕大多數被處死,婦女亦不免遭到凌辱,种師中帶兵入城後,全城百姓僅剩八百餘老弱婦孺。老百姓見官軍收復壽陽,紛紛哭訴淪陷之痛。言金兵進城之初,便大肆屠城,強擄婦人至城西寺廟,肆意侮辱。知縣等官員,在金兵入城之前就已殉國。

种師中一面安撫百姓,一面派人到榆次傳令姚平仲,緊守城池,不可妄動。又遣人向西,尋找折可求部。

榆次爲太原南大門,距離太原五十里不到。姚平仲攻佔之後,積極準備,意圖一舉擊潰金軍,儘早解除圍困。當他把這個意思向种師中傳達之後,受到嚴厲警告。种師中勒令他沒有軍令,不得推進尺寸之土!眼下已是六月,氣候十分火熱,北軍不習氣候,正欲與我速速決戰。若我軍圍而不打,並加以騷擾,待其士氣低落之際再行進攻,事半功倍。种師中甚至還親筆寫信給他,說太原爲兵家必爭之地,榆次則爲太原必爭之所,金軍理應重兵防守,即便淪陷,也該極力搶回纔是。如今你輕易攻陷榆次,又不見金軍復來,小心有詐!

姚平仲十分不服,姚家種家都爲西陲大族,今番進軍解救太原,官家是看你老,才命我受你節制。如今我已佔據榆次,眨眼之間便可進抵太原。你卻命我按兵不動,分明是怕我姚家壓過你種家風頭!至於什麼金軍有詐之說,實屬荒唐!彼見我三軍合圍之勢,無懈可擊,豈敢來搶?

此後,圍困太原的完顏銀術可不斷派出騎兵挑釁,姚平仲憤怒不已,部下也數次求戰。無奈种師中連番嚴令其不得輕動,否則軍法從事!

六月,宋軍近十萬馬步軍,只與金軍零星交手,互有勝負。時炎天暑熱,金軍士卒難以忍受,完顏銀術可見宋軍三支部隊互爲依託,不像以往那般急欲交戰,數次挑釁失敗之後,心生退意。而此時,宋軍三支部隊都以取得聯繫,約定七月之初,進兵太原!

六月二十四,种師中探聽得知,圍困太原之敵已經收縮防禦,似乎有撤兵跡象。部下都建議他聯絡姚平仲,傾力一擊!种師中不爲所動,約束部屬,命人再探。

壽陽縣衙,被种師中臨時充作帥府,這日,他正聚集帳下將校,商議軍務。种師中比其兄种師道少八歲,年六十七,與其兄的油盡燈枯之態不同。他雖也年高,卻是長鬚及胸,目光凌厲,身形縱然削瘦,但精神矍鑠。全副披掛整齊,高坐於上。

正與帳下將官商議進兵之期,忽聽堂外一人疾步奔進,因爲太過慌亂,一腳踹在門檻上,摔倒在地。不及爬起,已高聲呼道:“經略相公!姚平仲進兵了!”

种師中鬚髮皆動,拍案而起:“幾時進的兵!”聲如奔雷,顯然極其憤慨!帳下部將相顧失色,不是約定三軍同進同退,姚平仲這是……搶功!

“今日一早!”那人爬將起來,跪地報道。

种師中矗立案後,神色冷峻,一言不發。帳下部將紛紛痛斥姚平仲不遵號令,擅自行動,已經觸犯軍法,應該從嚴從重處理!种師中仍舊沉默,事情已經發生,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姚平仲這一進兵,完全攪亂穩紮穩打,步步爲營的策略。現在,他恐怕已經與金軍交戰。這樣一來,等同於裹脅自己和折可求兩軍。若是進兵,便要與女真人硬碰硬,是勝是敗尚是未知之數。若坐視不理,姚平仲必敗無疑。

“這豎子!壞國家大事!”良久,种師中厲聲喝道。本來,金軍士氣已經低迷,他又與折可求約定進兵時期。到時三軍同進,圍殲太原之敵,大事可定矣。不料,姚平仲來這麼一手,完全陷宋軍於被動之中!

“樞密相公?救是不救?”片刻之後,一戰將小心問道。

沉痛地閉上眼睛,种師中無言以對。能不救麼?姚平仲若是爲金軍所敗,士氣此消彼漲,這數十日合圍之功便毀於一旦!

正當下令部隊開拔,前往救援姚平仲時,外面士卒慌忙來報:“金軍殺到城下!”

大熱的天,种師中這位沙場老將陡然感覺一陣寒意從脊背升起。姚平仲貪功冒進,金軍應當集中優勢兵力,圍殲姚部纔是。如今突然兵臨壽陽城下……

“經略相公!金軍忽至,不知其虛實,眼下天色已暗,當下令緊守纔是。”部將紛紛建議道。

壞了!姚平仲中了女真人誘敵深入之計!自己再三告誡他,榆次輕易攻取,必然有詐。如今果不其然!壽陽城下的金兵,不是爲了攻城,而是爲了牽制我部,使我不敢前往接應!想清楚這一點,种師中毫不猶豫,當即下令道:“發兵!”(!)

第563章 神兵天降第401章 出事了第623章 擅自調兵第764章 徐家莊第761章 發大財了第769章 朱仙鎮第612章 局勢詭異第449章 西軍奮起第463章 步軍大戰第459章 開城投降第560章 氣吞萬里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264章 軍閥規劃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464章 突火槍第八百六十章第579章 裡應外合第145章 力挽狂瀾第753章 太行奇兵第八百三十六章第355章 炮彈橫飛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70章 陰招第313章 犧牲小姚第639章 上本子第421章 陳兵耀武第535章 百花齊放第5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585章 金國求和第542章 一個時代的降臨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470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265章 驚天動地第131章 人氣第398章 劍指鄜州第八百五十八章第27章 黃知縣有請第478章 炮彈橫飛第804章 造反第四百一十一章第四百一十章第375章 急追馬擴第690章 人心向背第456章 捨近求遠第574章 回回炮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八百三十三章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四百一十八章第41章 抱大腿第137章 轉機第651章 政變苗頭第110章 衝突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181章 耗子鑽風箱第476章 馬軍驍將第39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628章 理財好手第615章 養寇第317章 無事獻殷勤第585章 金國求和第524章 歧山伏擊第205章 先擒賊王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310章 冰釋前嫌第152章 東京來客第四百零九章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312章 鬥神不死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八百五十七章第496章 湖上密謀第七百五十一章第559章 十三萬步騎!反攻!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345章 東京來人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123章 意外收穫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534章 機會來了第131章 人氣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36章 手下留情 我等投降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八百四十一章第816章 真會來事第320章 潛回長安第672章 新的篇章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474章 未有之敗第106章 大動作第566章 夏軍突來第495章 引蛇出洞第236章 議升官
第563章 神兵天降第401章 出事了第623章 擅自調兵第764章 徐家莊第761章 發大財了第769章 朱仙鎮第612章 局勢詭異第449章 西軍奮起第463章 步軍大戰第459章 開城投降第560章 氣吞萬里第627章 終掌權柄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264章 軍閥規劃第622章 莫望西軍第464章 突火槍第八百六十章第579章 裡應外合第145章 力挽狂瀾第753章 太行奇兵第八百三十六章第355章 炮彈橫飛第5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70章 陰招第313章 犧牲小姚第639章 上本子第421章 陳兵耀武第535章 百花齊放第5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585章 金國求和第542章 一個時代的降臨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470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265章 驚天動地第131章 人氣第398章 劍指鄜州第八百五十八章第27章 黃知縣有請第478章 炮彈橫飛第804章 造反第四百一十一章第四百一十章第375章 急追馬擴第690章 人心向背第456章 捨近求遠第574章 回回炮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八百三十三章第568章 要戰便戰第223章 這潭水很渾第347章 承壇拜將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575章 金軍內訌第273章 沙場老將第四百一十八章第41章 抱大腿第137章 轉機第651章 政變苗頭第110章 衝突第174章 初露鋒芒第181章 耗子鑽風箱第476章 馬軍驍將第39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628章 理財好手第615章 養寇第317章 無事獻殷勤第585章 金國求和第524章 歧山伏擊第205章 先擒賊王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310章 冰釋前嫌第152章 東京來客第四百零九章第217章 咬牙堅持第312章 鬥神不死第180章 擾敵軍心第八百五十七章第496章 湖上密謀第七百五十一章第559章 十三萬步騎!反攻!第316章 爭相投靠第345章 東京來人第425章 決勝之機第123章 意外收穫第512章 生財之道第534章 機會來了第131章 人氣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36章 手下留情 我等投降第4章 打砸黑店 併肩子上第八百四十一章第816章 真會來事第320章 潛回長安第672章 新的篇章第218章 虎捷威武第474章 未有之敗第106章 大動作第566章 夏軍突來第495章 引蛇出洞第236章 議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