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七百八十六章 沈括的外交

bookmark

第七百八十六章沈括的外交

大宋官府,肯定不會比刀頭舔血的走私商人更加心黑,因此兩國在交換中,必然會得到比以往更加巨大的經濟利益。

但是同樣的,大宋官府能夠組織的貿易規模,那就不是走私商人們那點小打小鬧了。

所以說白了這就是赤裸裸的經濟侵略,不過鑑於兩國如今還非常落後,這種侵略,給兩國帶去的,竟然是不小的好處。

而大宋將在這樣的貿易裡邊,極大地加強對兩國的控制力,使之成爲商品傾銷地,還要小心的控制順差,先得把兩個小國扶持起來,增加其國民的幸福感歸屬感,增加他們的消費能力,不然想剝削都無從剝削起。

這就是事情的本質,也是兩國感恩戴德的原因。

蘇油就是這麼苦,不但要操心國內,還得操心海外,要做生意,先還得要把貿易伙伴培養出來,簡直是見了鬼了。

平正盛沒打算回家,他就是閒得無聊跑來送信的,遞上了邵伯溫的信件:“小邵先生說,琉球也有這樣的要求。”

平正盛如今是邵伯溫的腦殘粉,邵伯溫是什麼人?沒有理工的臂助,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物,後世街上算命的,十個裡有五個都打着他的招牌!

忽悠一個夢想如桃太郎那樣建功立業的單純日本少年,那是連嘴都不用張幾回。

桃太郎……蘇油有感覺自己鼻子有點發癢了,平家的家紋,到底變成了一隻蝴蝶停在了桃子上。

打開信,還是兩個月前從麻留甲發出來的,觀象科考隊與商船隊在這裡分道,招募了當地的土著,順着羣島向西南駛去。

科考船上裝載了大批給養,藥品,武器彈藥,漁網,繩索,建築工具,各種精密儀器,包括六分儀,羅盤,巨大的望遠鏡,甚至還有一架最先進的航海鍾。

此外還配備了大量和當地土著搞好關係用的貨品。

船隊配備了五十人,包括水師軍人,炭筆畫家,天文學家,礦物學家,經驗豐富的老農,醫生,財會人員,統計人才,……分別來自司天監,四通商社,翰林院,太常寺。

甚至還有《潮報》和《兩浙新報》的兩名記者。

要求很高,每人都必須是一專多能的好手,纔有登船的資格。

邵伯溫年紀雖然小,但是卻是這次航行的首腦,因爲這娃是蘇頌,陳昭明,蘇油調教出來的多面手。

動手不行,腦子靈。

信中邵伯溫對此次航行充滿信心,說是已經發現了當地人用作糧食的作物裡,除了薯蕷跟芋頭,還有一種好玩的東西,是從一種棕櫚作物的樹心裡提取出來的澱粉,已經寄了一大包回來。

還有就是椰子,按照老師教導的方法,能夠方便地提取出一種漂亮的油脂——椰子油。

椰子油的土法制取,是蘇油從後世一本巴蜀當地企業家傳記裡看到的,那娃和女朋友曾經在荒島上玩了五十天,最後硬是演繹了半部華夏文明史。

蘇油覺得要是那個山溝裡的李二皮穿越過來,幹得可能不會比自己差。

可惜自己已經穿越了,遇這等高人交臂而失之,遺憾啊……

總之能夠從當地獲取澱粉和油脂,加上魚類蛋白質,日子基本上能夠可持續發展了,這就是邵伯溫信心的由來。

信中還說聽嚮導說當地有食人族,獵頭族,稍微有些頭痛,其餘的,目前看來還行。

星空明顯與北半球不一樣,不過船隊在移動,沒有固定觀測,只劃分出了大體的星座,也隨信附上最新的星圖。

信件到此就結束了,平正盛問道:“小邵先生說了幾時回來嗎?”

蘇油砸着嘴:“西米露,好東西啊……啊?不知道,將在外,君命都有所不受,我的話他更不一定會聽了。”

平正盛傻了:“那我們什麼時候回日本抓鬼?”

蘇油拍了拍他的肩膀:“平娃,鬼這東西,都是長在人心裡的,要抓鬼,就得把它們從人的心裡驅除出來。再等等吧,不差這年把年。”

平正盛:“……”

汴京,沈括終於回來了。

這娃本來是趙頊派去河北視察的,結果遼國遣蕭禧來談判河東黃嵬之地的歸屬,趙頊命韓縝負責接待,雙方常常爭執到深夜。

蕭禧堅持以黃嵬山分水嶺爲兩國邊界,賴在使館不肯辭行,告訴趙頊:“必須滿足我們的要求,我們纔回去。”

趙頊不得已,只好將沈括叫回來,你是大宋數一數二的地圖專家,你加入到談判代表團裡去。

沈括沒有從地圖入手,反而去樞密院查閱故牘,將歷年來大宋與遼國談判疆地的文書集中起來,最後發現宋遼邊境,歷來就是以古長城爲分界!

而今兩國所爭的黃嵬山,在長城以南三十多裡,這完全沒有道理。

趙頊大喜,稱讚沈括道:“大臣殊不究本末,幾誤國事。”

於是命沈括畫圖展示給蕭禧看,蕭禧終於無話可說了。

趙頊見事情有了進展,乾脆一事不煩二主,賜沈括白金千兩,讓他出使遼國,與遼國高層表明大宋的意見。

沈括抵達遼國後,遼國樞密副使楊遵勖負責和他接觸,之前沈括就做足了充分的準備,將歷年地訟之籍數十篇,讓隨從們每人背誦了幾篇。

這時楊遵勖但有所問,沈括只需要一個眼神,便有隨員出來舉文書應答。

指望遼國如大宋一樣妥善保管文書那是想多了,楊遵勖回樞密院後火冒三丈,留在自己國家的這份文書,找不到了!

於是只能反覆抽查,結果大宋答案都前後一致。楊遵勖無以應對,只好跟蕭禧一樣耍賴皮:“數裡之地都如此珍惜,捨不得給我們,卻願意輕棄兩國盟好嗎?怕是反而會對貴國造成不利喲……”

沈括回答:“師直爲壯,曲爲老。今遼國拋棄貴國先君之大信,而以威勢利用自己的國民,這恐怕不會對我朝不利,只會對貴國不利。”

會談前後進行了六次,沈括每次都有理有據,遼國竟不可奪理,最後只得放棄了黃嵬山,而請以更北面的天池爲國界,沈括於是帶着遼國的意思返還。

這娃繼承了蘇頌族兄的優良傳統,一路上竟然明目張膽的在人家遼國測量地理,繪製山川險易迂直圖形,遼國人竟然不管!

好吧其實也不是不管,中間檢查過幾次,沈括將記錄圖冊打開,全是些奇怪的數字,特麼實在是看不懂!

不是不管,是沒法管!

那就更爽,沈括越發肆無忌憚,最後甚至直接派出隨從,一路察訪民風民俗,人情向背,地方經濟規模,最後連駐軍數目都搞到手了。

隊伍越走越慢,遼國人實在受不了了,派了兩支騎兵將大宋使團夾住,“禮送出境”。

回到大宋後,沈括立刻跑到司天監,繪製了《使契丹圖》,並用木灰陶土,仿照沙盤製法,做出了遼國山川地形圖。

趙頊下詔,拜沈括翰林學士、權三司使。

蘇油收到消息,樂得都不行了,對章惇說道:“要是大宋所有外交使節,都像沈存中這麼無恥,那我也就放心了。”

三月,桂州知州沈起謀劃取交趾,自稱受趙頊密旨,遣官入溪峒點集土丁,作爲保伍,授以陣圖,使歲時肄習。

接着命人以督運海鹽爲藉口,聚集舟師,寓教水戰。交人與州縣貿易,一切禁止。

張方平以宣徽北院使出知青州,臨行前,帝問方平以祖宗御戎之策,張方平回答:“近歲邊臣建開拓之議,皆行險徼倖之人,欲以天下安危試之一擲。事成則身蒙其利,不成則陛下任其患,不可聽也。”

指出沈起那種搞法,是虛張聲勢打草驚蛇,可能要出問題。

第五百四十八章 叔叔駁侄兒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妖師叔祖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覆盤漢滅匈奴第七百一十一章 離京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還錢第六百九十八章 蔡京第七百二十五章 鉅艦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萬人敵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經濟學第四百五十四章 渡口鎮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種樹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張第三十八章 側跳第五百八十五章 保甲法第三百八十章 學問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涼州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孝奕第五百一十三章 應變第五百三十八章 王安石的課第八百一十三章 殉爆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改制的目的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大勝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用不了多久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東勝祖地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幽雲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比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季常公第八百六十四章 蒲珊第八百五十章 大魚第八百四十二章 王韶醒了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父子對話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礦藏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大戰第九百八十八章 尉氏的變化第九百九十章 湯泉第三百五十七章 向守忠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壟斷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情報第四百三十六章 必須姓蘇第九百四十二章 啓程第一百二十八章 靈光第三百七十九章 交相輝映第二百四十七章 時疫第二百六十八章 萬姓大集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求救第九百一十四章 甕城戰第九百九十八章 魚驚石第七百九十三章 勞動人民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收復第一百零五章 龍腦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操典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僞鈔第兩百零一章 可龍裡號第五百一十九章 河害第五百九十五章 改革和叛亂第八百八十九章 大法螺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文殊奴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作爲和瞎作爲第六百四十七章 開封府第五百二十章 議河第九百二十八章 巡視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家廟第七百七十二章 再見章惇第六百一十三章 扁罐第二十五章 紙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第六百二十九章 明光鎧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進士第八百七十三章 礦區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不行特支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電報第九百九十三章 論教育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夫人的擔心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栓動小獵銃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第八百二十五章 黎太后第八百零二章 出兵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接見第三章 程家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到此爲止第七百三十一章 手實法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勾引第一千零三十章 基本教育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遊牧與農耕第三百五十七章 向守忠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文明之始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漫畫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使節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沈括入門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趾入侵第六百九十三章 君臣之爭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韓琦墓第九百零一章 起義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挨訓第二百七十章 王韶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忐忑第三百五十一章 渭州
第五百四十八章 叔叔駁侄兒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妖師叔祖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覆盤漢滅匈奴第七百一十一章 離京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還錢第六百九十八章 蔡京第七百二十五章 鉅艦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萬人敵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經濟學第四百五十四章 渡口鎮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種樹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張第三十八章 側跳第五百八十五章 保甲法第三百八十章 學問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涼州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孝奕第五百一十三章 應變第五百三十八章 王安石的課第八百一十三章 殉爆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改制的目的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大勝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用不了多久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東勝祖地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幽雲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比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季常公第八百六十四章 蒲珊第八百五十章 大魚第八百四十二章 王韶醒了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父子對話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礦藏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大戰第九百八十八章 尉氏的變化第九百九十章 湯泉第三百五十七章 向守忠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壟斷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情報第四百三十六章 必須姓蘇第九百四十二章 啓程第一百二十八章 靈光第三百七十九章 交相輝映第二百四十七章 時疫第二百六十八章 萬姓大集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求救第九百一十四章 甕城戰第九百九十八章 魚驚石第七百九十三章 勞動人民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收復第一百零五章 龍腦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操典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僞鈔第兩百零一章 可龍裡號第五百一十九章 河害第五百九十五章 改革和叛亂第八百八十九章 大法螺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文殊奴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作爲和瞎作爲第六百四十七章 開封府第五百二十章 議河第九百二十八章 巡視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家廟第七百七十二章 再見章惇第六百一十三章 扁罐第二十五章 紙第二百七十四章 磨刀石第六百二十九章 明光鎧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進士第八百七十三章 礦區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不行特支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電報第九百九十三章 論教育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夫人的擔心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栓動小獵銃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第八百二十五章 黎太后第八百零二章 出兵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接見第三章 程家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到此爲止第七百三十一章 手實法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勾引第一千零三十章 基本教育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遊牧與農耕第三百五十七章 向守忠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文明之始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漫畫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使節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沈括入門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七百九十六章 交趾入侵第六百九十三章 君臣之爭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韓琦墓第九百零一章 起義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挨訓第二百七十章 王韶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忐忑第三百五十一章 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