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五百八十二章 勝利

bookmark

第五百八十二章勝利

興慶府一日三驚,就連麻魁,也就是健婦營,都已經去了鳴沙城防守,樑永能輕騎狂飆,一日一夜奔入韋州,然後開始驅逐在河套平原上肆虐的兩川蕃。

種詁的鎮戎軍,輕鬆突進永興軍,與環州守軍勝利會師,環慶危機解除。

由於樑永能退兵倉促,大量收刮的輜重還來不及銷燬,環慶兩州的收成,好歹保住五成。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蘇油爲了阻擋樑永能的反攻,直接點燃了河內的大量麥田,形成無法跨越的縱火帶,掩護三個內官帶着熟蕃們從容收刮撤離。

死內官們惡財難捨,真正做到了以身斷後。

王中正冒煙突火衝進已成廢墟的蕭關,從馬上滾了下來,袖子褲腿裡的金銀叮叮噹噹掉了一地,開口第一句話就是:“明潤,這把發了!真他娘發了!從此誰要說西夏窮老子跟他急!”

蘇油摸了摸鼻子,每當他覺得虧心,這就是下意識的動作。

也是,三個內官名下的好馬如今就有四千匹,都是二十貫以上那種。

黃河百害,唯利一套,西夏人最大農耕地區,幾十年的積累,那也不能小視。

蘇油撿起地上的一個小金佛:“寺廟你都下得去手!也不怕天譴!上山打鳥見者有份,我替你消災減難!”

王中正不以爲意,想揮手又擡不起來:“算了不跟你計較,我跟你說,夏狗最有錢的就是寺廟!”

說完後悔得直墊腳:“塔頂都是金的,可惜沒帶爆破隊!只能看着上頭的妙音鳥眼饞!”

蘇油看着一臉興奮的李若愚和童貫,心想童貫對軍事的興趣,會不會就是因這件事起頭。

第一次參戰,就是勝仗,還是深入敵境燒殺搶掠這麼爽。

甩了甩腦袋拋開這攪在一起的平行空間:“撤吧,你們可真行,連乞第田守忠都回來了,你們還敢在外頭浪!”

“你們是最後一批,撤,撤到石門峽北門之後,再和西夏人談條件。”

蘇油腦子清醒得很。

這一仗其實是殘酷的兌子,以大宋的環慶的一半收成兌西夏的河內糧食產區的一半收成,雙方都損失巨大。

不過對大宋來說很划算,原因很簡單,同樣的損失,對大宋來說,是皮毛,對西夏來說,是筋骨。

而且天都山還在圍困之中,石門峽,全部落入大宋手裡。

相比這兩處收益,王中正和兩川蕃那點收穫,只能算是小意思。

這一戰,除了封鎖天都山,夜襲石門寨,其實乏善可陳。

範龍山就跟姚兕抱怨,如果以後都是這樣的打法,他就當不了英雄了。

王文鬱說你們就偷着樂吧,老子愣是從頭到尾一箭沒放出去!

他們都沒有意識到,其實戰爭的方式,已經在漸漸改變。

這就是國力的比拼,或者說,經濟實力的比拼。

而且宋軍的高層,至少渭州高層,在蘇油的引導下,已經學會了將眼光放在了全局之上來考慮。

說白了,這一戰,是渭州經濟實力的勝利,而不是大宋軍事實力的勝利。

從軍方損失來看,兩軍損失相當,宋軍在環慶戰沒一萬多人,尤其是前期和後期,蕃軍和義勇損失巨大。

西夏重兵屯守的天都山,軍力完全沒有用上,損失了五千人就龜縮不出了;石門寨兵力只有三千,屬於被打了個出其不意的全殲;蕭關常備軍不少,但是大爆炸摧毀的不止是關城,還有一半城池,還有守軍抵抗的決心。

三萬人,城頭上的六千精銳全軍覆沒,剩下的要不被炸懵,要不被田守忠的騎軍趕成了鴨子,成了姚兕和範龍山的菜。

這個軍報,有點不好寫。

蘇油是陝西軍路經略安撫使,理論上永興軍路和陝西路的兵,都該他管。

韓絳是陝西軍路都轉運使,宣撫使,理論上永興軍路和陝西路的財政,都該他管。

但是實際操作上,兩人形成了無言的默契,蘇油陝西軍政一把抓,韓絳永興軍路軍政一把抓,兩人井水不犯河水。

這也是能幹邊臣的常規操作,與其在大餅上相互牽扯,不如分成兩個小餅,自己在小餅上就是最高統帥,什麼事情都能一言而決,不要太爽。

但是環慶路這把太慘了,十數萬人馬踐踏,轉眼就豐年變飢歲。

所以韓絳不幹了,戰爭紅利得有永興軍路一份。

蘇油也害怕,環慶士卒對外還行,可對內也驕悍,看種五的德性就知道了。

於是趕緊調運糧食,牛馬,支援環慶度過這個冬天。

第一場冬雪下來了,跟隨冬雪來的,還有西夏使臣。

西夏人以宋軍挑釁,導致兩國大戰,責任完全在宋朝爲由,要求恢復戰前狀態。

天都山撤圍,交還石門寨,以之前奪取的宋軍兩寨,交換被種諤奪取的綏州,大宋賠償西夏西平府以南損失一百二十萬貫,交換掠去南方的人口十二萬。

蘇油針鋒相對,此戰是西夏人首先挑起,屠殺投奔大宋的漢民熟戶,並且修建了兩所城池,嚴重威脅到環慶的安全,之後興兵二十萬,肆虐兩州,殺傷軍士人民無算。

建議中書持強硬立場,停止歲幣,命西夏賠禮道歉,賠償大宋兩州損失九十萬貫,賠償陝西此次行動軍費六十萬貫,天都山撤軍可以,不過西夏人需要提供五十萬貫予以贖回。考慮到西夏經濟困難,以上款項允許用歲幣支抵,直到還清爲止。

石門峽,是大宋固有領土,西夏佔據了幾十年,如今大宋取回,無需討論領土歸屬權問題。

不但不討論,爲了消除天都山對石門峽的側面威脅,,蘇油還要在天都山幾處出口修建堡寨,堵死從天都山進攻石門峽的通道。

至於說人口,因北地即將陷入苦寒,兵隳之下,西夏韋州以西,鳴沙城以南,成爲赤地。

兩國交兵,百姓無辜,大宋是負責任的禮儀之邦,一直以來都秉持高尚的人道主義精神,有責任對西夏戰後難民進行安撫救濟,總不能因爲西夏人不管不顧,就讓宋國邊境十幾萬夏人活活凍死餓死吧?

如果要交回,也可以,那大宋必須先派出人道主義觀察小組,考察西夏對境內難民救濟措施和執行情況,做出評估之後,再行決定難民去留,否則就是殺人,就是不義!

西夏使臣都要哭了,探花郎說得比唱得還好聽,糧是你搶的,人馬牛羊是你趕的,草場麥田是你燒的,現在你跟我扯什麼人道主義精神!

反正都是安撫救濟,那你把救濟糧給我們,我們來安排唄,你敢嗎?!

蘇油很謙虛,對不起我不敢。

朝堂之上,關於此戰的議論也是甚囂塵上。

政治學不是科學,這一點蘇油有清醒的認識。

即使到千年之後,科技已經迅猛發展到那啥了,政治倫理也還是那啥。

所以該來的,遲早要來。

臺諫彈劾。

蘇油當任經略使後,不但不彌補事態,救援環慶,將侵略者驅逐出境,反而爲了自己撈取大功,興兵侵入別國,將事態繼續擴大,這就是李復圭貪功被砍頭的翻版!

他怎麼知道他能贏?萬一贏不了,大宋的關中還存在嗎?

這是拿着國運去冒險!

如果他這樣沒錯,那之前李復圭派兵奪回失地有什麼錯?僅僅因爲一個贏了,一個輸了?

項羽百戰百勝,最後一敗而亡,蘇油能保證百戰百勝?

很快,汴京城中響起了另外一種聲音,一篇文章流行起來——《士德論》。

文章文辭古雅,邏輯嚴密,金句頻出,絕對是大擘手筆,一時間洛陽紙貴。

不知道作者是誰,有說是蘇油,又說是蘇軾,甚至有說司馬光,王安石的,但是所有人都沒有認。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勾引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特赦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謀主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大戰略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畢觀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漕船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止步第五十章 沙金第七百四十二章 蟹粉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老銀幣第八百二十二章 炮擊升龍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兄弟遊園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攻城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塔大殿第九百九十七章 摸螺螄第五百八十四章 遊說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炮初議第七百三十九章 惡作劇第八百六十五章 蒲珊第六百一十一章 富弼返洛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金剛崖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史書的下面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大學堂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危機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問詢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老都知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史書的下面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貨幣化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力勝錢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戎策第三十四章 蝕刻第二百六十二章《上歐陽內翰書》第五百一十二章 地震第四十七章 基建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見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複雜成因第四百三十九章 還鄉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侄子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第九十六章 衝壓第八百二十九章 解決第七百四十六章 禮尚往來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禮物第一百三十四章 綠茶第五百四十八章 叔叔駁侄兒第六百二十三章 瑤族第六百三十二章 瘋狗第一章 眉山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唸書第九百七十一章 廷對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二百三十章 冠禮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季常公第五百二十四章 孫能的進步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謀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填平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打題第四百三十九章 還鄉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循循善誘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潛在產能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使節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大訂單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撫使第六十八章 大蘇小蘇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繼續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頒獎第一百零五章 龍腦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二百零三章 水泥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海鬼爪螺號第六百八十二章 拜訪第五百一十九章 河害第六十八章 大蘇小蘇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翁翁第九百五十五章 枉作小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未來宰相第五百四十二章 嵩陽書院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復官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再見沈括第七百零四章 求退第九百零二章 建設兵團第三百七十七章 誠意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話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經略六路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誰的首功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又遭彈劾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試第九百九十九章 小蘇文字第一百五十三章 馬屁炸了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接見第九百五十七章 呂公著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大學堂第五百三十章 單舟對敵第四章 蘇八娘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電機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仁多保忠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化肥和果凍第八百三十六章 章法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勾引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特赦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謀主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大戰略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畢觀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漕船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止步第五十章 沙金第七百四十二章 蟹粉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老銀幣第八百二十二章 炮擊升龍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兄弟遊園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不善加己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攻城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塔大殿第九百九十七章 摸螺螄第五百八十四章 遊說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炮初議第七百三十九章 惡作劇第八百六十五章 蒲珊第六百一十一章 富弼返洛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金剛崖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史書的下面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大學堂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危機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問詢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老都知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史書的下面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貨幣化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力勝錢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戎策第三十四章 蝕刻第二百六十二章《上歐陽內翰書》第五百一十二章 地震第四十七章 基建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見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複雜成因第四百三十九章 還鄉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侄子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第九十六章 衝壓第八百二十九章 解決第七百四十六章 禮尚往來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禮物第一百三十四章 綠茶第五百四十八章 叔叔駁侄兒第六百二十三章 瑤族第六百三十二章 瘋狗第一章 眉山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唸書第九百七十一章 廷對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二百三十章 冠禮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季常公第五百二十四章 孫能的進步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謀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填平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打題第四百三十九章 還鄉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循循善誘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潛在產能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使節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大訂單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撫使第六十八章 大蘇小蘇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繼續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頒獎第一百零五章 龍腦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二百零三章 水泥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海鬼爪螺號第六百八十二章 拜訪第五百一十九章 河害第六十八章 大蘇小蘇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翁翁第九百五十五章 枉作小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未來宰相第五百四十二章 嵩陽書院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復官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再見沈括第七百零四章 求退第九百零二章 建設兵團第三百七十七章 誠意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話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經略六路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誰的首功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又遭彈劾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試第九百九十九章 小蘇文字第一百五十三章 馬屁炸了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接見第九百五十七章 呂公著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大學堂第五百三十章 單舟對敵第四章 蘇八娘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電機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仁多保忠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化肥和果凍第八百三十六章 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