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醉鄉(10)

象徵着埃斤權威的羊毛大纛一倒,奚族僅存的一點士氣隨即消失得無影無蹤。所有將士轉身就逃,根本不顧在敵方戰馬下號哭呻吟的同伴。蘇啜西爾命令騎兵拆下綁在坐騎蹄子上的氈片,引軍追殺出了四十餘里方纔收兵,回來後清點戰果,統計出來的數字讓所有人喜出望外。

此戰,諸霫聯軍以一千五百人突襲敵軍五千,陣上殺死砍傷了對方一千七百多人,抓了俘虜一千掛零,繳獲戰馬超過兩千,綿羊、肉牛等充做軍糧的物資更是數以千計。而隨同蘇啜西爾出戰的一千五百壯士只戰死了一百二十餘人,五十多人重傷,四百多人輕傷,其餘大半人馬的全部毫髮無損。

聯軍將士歡聲雷動,押着俘虜,輜重,浩浩蕩蕩返回了蘇啜部。未肯帶領本部壯士隨同蘇啜西爾出兵的幾個部族見聯軍大勝而歸,每個部落付出甚微,分到的馬匹、牛羊卻是付出的百倍,心中大爲後悔。立刻像被氣脹了肚子的蛤蟆般跳起來,呼籲大夥尾隨追擊,一定要趁着大勝之威,把索頭奚部徹底從月牙湖附近的草場上趕盡殺絕。

徐大眼跟大夥講了幾十回窮寇莫追的道理,嘴巴都說得起了泡,衆長老卻不肯聽從他的勸告,反而拿出草原上對戰爭的傳統理解,打蛇要打死的大道理來壓他。蘇啜西爾和徐大眼二人說諸位長老不過,只好答應了讓幾個叫嚷追擊最歡的長老,允許其帶領本族青壯前去追殺殘敵。至於已經立了擾敵和殺敵之功的那兩千多名勇士,則留在部落裡等待瓜分戰利品。

“西爾族長請派三百騎兵,由得力人手帶着去半?上接應諸位長老。我估計,不出五天,那彌葉長老就該回來了!”待那彌葉等幾個怒氣衝衝的族長帶兵出發後,徐大眼低聲向蘇啜西爾建議。

到了此時,蘇啜西爾已經對徐大眼的智慧佩服得五體投地,立刻點了本部族三百人馬,交給自己的弟弟蘇啜附離帶領,第二天一早沿着那彌葉等人留下的足跡出發,以免他們吃了大虧。

第四天下午,繳獲來的輜重剛剛給勇士們分配乾淨,蘇啜附離已經領着垂頭喪氣的那彌葉等長老退回了部落。戰場局勢發展果然如徐大眼事先所預料,那彌葉等人趁着大勝之威去追殺殘敵,起初交手的時候屢戰屢勝,收容、俘虜了掉隊的奚族牧人五百餘名。就在他們以爲勝利向自己招手的時候,留守於奚部的一千人馬前來接應自己的埃斤。雙方在雪地上相遇,攻守之勢立轉。非但先前抓獲的俘虜被奚人劫走,那彌葉等人帶的七百餘勇士被人砍死了三百多,還有二百多人下落不明。

當初蘇啜西爾與敵人交戰,之所以能大獲全勝,一方面是因爲徐大眼算無遺策,更重要的一點是,奚人在雪地上走了兩天多,人困馬乏。蘇啜部以精銳之師擊敵疲憊之軍,自然沒有失敗的道理。而那彌葉等人追殺殘敵兩天,則剛好重蹈了對方覆轍。

這樣的結果是徐大眼和蘇啜西爾兩人預料當中的事,二人相視一笑,沒有追究那彌葉等人戰敗喪師的責任,而是擺了酒席,對幾個打了敗仗的長老表示安慰。然後蘇啜附離順勢提出了今後各部士兵統一歸西爾調度的建議。

幾個吃了敗仗的長老手中已經沒了多少人馬可以倚仗,失陷的族人還等着徐大眼和蘇啜西爾想辦法去救,只好委委屈屈地答應了蘇啜附離的請求。蘇啜西爾見自己的命令再無人擎肘,這才提進一名被俘虜的奚族長老,先命令他對着長生天發了重誓,不會再領兵來犯。然後才放他回去,爲霫、奚兩族商量交換俘虜、戰死者屍體和戰爭賠償問題。

諸霫聯軍手中的俘虜和敵軍棄屍遠比索頭奚部最後反撲一戰獲得的俘虜和屍體多,所以,徐大眼開出了一個天價,讓那個名字叫做烏一勒的長老帶話給奚人的大埃斤,雙方以一對一交換俘虜和屍體後,如果他肯出一萬頭羊來贖買剩餘的全部戰俘,則諸霫聯軍願意將所有奚族戰死者的屍體作爲添頭,送還給奚部安葬。如果奚部拿不出那麼多羊來贖人,則一名被俘士兵的身價爲十頭羊,一具屍體的身價爲三頭羊。將領的贖金根據其帶兵多少酌情上漲,長老身價上浮五倍。

“我們奚部拿不出那麼多羊!”烏一勒長老氣得臉色雪白,大聲抗議。如果奚人手中有足夠的羊可以支撐部落的生存的話,他們也不會冒着風雪前來襲擊諸霫聯軍。況且這場戰爭的責任不全在奚部,霫族諸部天天煉兵,未必動得不是偷襲索頭奚人的心思。

“拿不出來,你們可以分批湊。以明年秋天草黃前爲最後期限,過了這個期限,所有俘虜將在我們這裡永世爲奴!”蘇啜西爾故意裝出一幅凶神惡煞般模樣說道。在提出這個天價前,他和徐大眼等人早已估測過此戰之後索頭奚人的實力,早就料定對方出不起全部贖金。

之所以開出了一個天價,因爲徐大眼告訴他諸霫聯軍還需要時間訓練。論個人勇敢和武力,聯軍勇士當世無雙。論戰術配合和戰場協調能力,聯軍士兵根本不是一支正規軍隊的敵手。

“長生天會詛咒你們這些壞了心腸的奸商!”烏一勒罵罵咧咧地詛咒着,轉身走出帳篷。在部族武士的譏笑聲中拿了蘇啜西爾“送”給他的肉乾、馬奶,騎上一匹老掉了毛的瘦馬,跌跌壯壯地出了營寨。

那彌葉等人見了對方狼狽的模樣,想想如果沒有蘇啜附離在半路接應,此刻在索頭奚部如喪家之犬般離開的將是自己,心中對徐大眼更加信服,連同看向蘇啜西爾兄弟的目光也跟着友好了幾分。

想到蘇啜附離,衆長老才霍然想起了另一個名字叫附離的漢家少年。自從那天打了勝仗回營後,這個少年就在衆人眼前消失了。如果細論功勞,此人的功勞恐怕不在徐大眼之下。特別是對於諸部在戰場上的傷號來說,如果沒有聖狼曾經在少年身上賜福的傳說支撐着,他們也不可能受了那麼重的傷還有機會活下來。

李旭卻不知道整個部族都在感念自己的好處。劫營戰勝利後,他就悄悄地返回了自己的帳篷。心中鬱結無可發泄,甚至連當晚蘇啜部舉辦的慶功宴都以頭疼爲藉口推脫未去。

找了個沒人的角落躲起來大醉了一場後,李旭就突然着了魔。每天早晨天不亮就爬起來騎馬舞刀,等太陽出來後,胡亂到阿思藍家蹭點吃的填肚子,再順路去杜爾家探望一下昏睡不醒的同伴,然後就開始練習騎射。

“如果我的武藝有茂功兄的一半,哪怕是四分之一,也不至於讓拔細彌、萼跌態被人砍死。更不會讓杜爾爲了我丟掉一支胳膊!”少年一邊苦練射技,一邊自責。

那日衆人出獵,是他率先提起的頭。跑到月牙湖邊,也是爲了給他創造一個洗刷前恥的機會。年少的李旭沒經歷過什麼大的風Lang,驟然看到身邊的同伴一個個戰死在眼前,很容易地就把責任背到了自己肩膀上。徐大眼苦勸了多次也收不到什麼效果,只好由着他自己慢慢去感悟。

徐大眼相信李旭可以自己使自己得到解脫,少女陶闊脫思卻着了急。見到李旭那癡癡呆呆模樣,再顧不得跟他細算那天出惡言驅趕之仇,反而每天都帶了新鮮羊奶爲他解渴。看到李旭的手指因爲終日拉弓磨出了血泡,還特地將父親的翡翠指套討來送給李旭保護雙手。

李旭卻不肯收這麼貴重的禮物,藉口用了指套影響手指的靈活程度,婉言謝絕了陶闊脫思的好意。陶闊脫思看他血肉模糊的手看着心疼,出言提醒他總是射箭會傷了弓。李旭聞言,大聲道謝,收起了自家的寶貝,卻又去公庫裡借了五把霫族人騎射常用的硬弓來,日夜輪番苦煉。

“傻附離,你繼續射,累死也沒有人在乎!”陶闊脫思氣得兩眼發紅,跺着腳離開。走得遠了,卻又偷偷回轉頭,對着那個傻小子傷心不已。

“他們漢人的想法和咱們霫人的男子不一樣,具體怎麼辦,你不如去問問晴姨!”娥茹見妹妹傷心難過,悄悄地給她出主意。漢人都長了顆玲瓏心,像徐兄那樣用圈套大破敵軍,又不動聲色借敵人之手爲父親掃平的反對者的縝密心思,找遍整個草原估計也找不出第二個來。附離雖然看上去比徐兄憨厚,誰能肯定他的智慧比月牙湖淺?與其苦着自己猜他們的心思,不如找個心更細的漢人幫着想想辦法。況且晴姨跟姐妹兩個的感情甚厚,這點小忙她應該不會拒絕。

陶闊脫思聽完姐姐的建議,臉上的陰雲盡散。高高興興拿了根毛筆,藉着請教畫技的說辭鑽進了晴姨的帳篷。一大一小兩個女人在帳篷裡嘀嘀咕咕說了大半個時辰,最後晴姨以過來人的身份,給了女兒一個非常中肯的建議:“男人麼,總有些坎兒需要他自己過。你與其心疼他,爲他落淚,不如在後邊推他一把。過了這道坎兒,他的心即便再木吶,也會留下你的影子!”

少女眨巴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想了好一會兒,似懂非懂。如何在對方心裡刻下自己影子的細節,她顧不上去計較。怎麼幫李旭過了他自己那道坎兒的問題,卻是少女眼中的當務之急。

第五章 獵鹿(12)第一章 盛世(12)第五章 獵鹿(24)第四章 國殤(2)第二章 出塞 (3)第四章 國殤(9)第二章 出仕(3)第一章 大賊(2)第一章 盛世(7)第一章 盛世(1)第五章 無家(3)第一章 大賊(19)第四章 國殤(17)第五章 獵鹿(10)第一章 盛世(6)第五章 獵鹿(13)第五章 獵鹿(15)第四章 國殤(1)第二章 出仕(14)第二章 出仕(2)第五章 獵鹿(20)第四章 醉鄉(5)第五章 獵鹿(13)第四章 國殤(8)第五章 獵鹿(17)第一章 大賊(19)第五章 獵鹿(24)第四章 醉鄉(4)第四章 醉鄉(3)第一章 大賊(7)第四章 國殤(5)第五章 無家(4)第五章 獵鹿(3)第三章 何草(10)第四章 國殤(12)第一章 盛世(3)第三章 何草(13)第五章 獵鹿(15)第五章 獵鹿(8)第五章 無家(3)第四章 醉鄉(14)第五章 獵鹿(3)引 子第四章 醉鄉(9)第四章 國殤(5)第四章 醉鄉(14)第三章 何草(10)第一章 大賊(4)第一章 盛世(7)第一章 大賊(17)第三章 曠野(6)第五章 獵鹿(23)第五章 獵鹿(1)第一章 盛世(12)第一章 盛世(6)第一章 大賊(8)第五章 獵鹿(22)第一章 盛世(9)第三章 何草(6)第二章 出塞 (3)第一章 大賊(20)第四章 國殤(6)第五章 獵鹿(17)第二章 出仕(17)第三章 何草(4)第五章 無家(2)第五章 獵鹿(22)第五章 獵鹿(23)第三章 何草(14)第三章 曠野(9)第四章 國殤(10)第三章 何草(6)第四章 國殤(13)第四章 醉鄉(2)第三章 曠野(11)第二章 出塞 (7)第三章 何草(14)第一章 大賊(8)第二章 出仕(4)第四章 國殤(3)第四章 國殤(10)第二章 出仕(12)第二章 出塞 (1)第四章 醉鄉(12)第三章 何草(5)第五章 獵鹿(27)第三章 曠野(9)第五章 獵鹿(28)第一章 大賊(11)第三章 何草(4)第一章 大賊(18)第一章 大賊(18)第四章 國殤(10)第一章 大賊(9)第五章 獵鹿(9)第三章 何草(7)第一章 盛世(5)第四章 國殤(5)
第五章 獵鹿(12)第一章 盛世(12)第五章 獵鹿(24)第四章 國殤(2)第二章 出塞 (3)第四章 國殤(9)第二章 出仕(3)第一章 大賊(2)第一章 盛世(7)第一章 盛世(1)第五章 無家(3)第一章 大賊(19)第四章 國殤(17)第五章 獵鹿(10)第一章 盛世(6)第五章 獵鹿(13)第五章 獵鹿(15)第四章 國殤(1)第二章 出仕(14)第二章 出仕(2)第五章 獵鹿(20)第四章 醉鄉(5)第五章 獵鹿(13)第四章 國殤(8)第五章 獵鹿(17)第一章 大賊(19)第五章 獵鹿(24)第四章 醉鄉(4)第四章 醉鄉(3)第一章 大賊(7)第四章 國殤(5)第五章 無家(4)第五章 獵鹿(3)第三章 何草(10)第四章 國殤(12)第一章 盛世(3)第三章 何草(13)第五章 獵鹿(15)第五章 獵鹿(8)第五章 無家(3)第四章 醉鄉(14)第五章 獵鹿(3)引 子第四章 醉鄉(9)第四章 國殤(5)第四章 醉鄉(14)第三章 何草(10)第一章 大賊(4)第一章 盛世(7)第一章 大賊(17)第三章 曠野(6)第五章 獵鹿(23)第五章 獵鹿(1)第一章 盛世(12)第一章 盛世(6)第一章 大賊(8)第五章 獵鹿(22)第一章 盛世(9)第三章 何草(6)第二章 出塞 (3)第一章 大賊(20)第四章 國殤(6)第五章 獵鹿(17)第二章 出仕(17)第三章 何草(4)第五章 無家(2)第五章 獵鹿(22)第五章 獵鹿(23)第三章 何草(14)第三章 曠野(9)第四章 國殤(10)第三章 何草(6)第四章 國殤(13)第四章 醉鄉(2)第三章 曠野(11)第二章 出塞 (7)第三章 何草(14)第一章 大賊(8)第二章 出仕(4)第四章 國殤(3)第四章 國殤(10)第二章 出仕(12)第二章 出塞 (1)第四章 醉鄉(12)第三章 何草(5)第五章 獵鹿(27)第三章 曠野(9)第五章 獵鹿(28)第一章 大賊(11)第三章 何草(4)第一章 大賊(18)第一章 大賊(18)第四章 國殤(10)第一章 大賊(9)第五章 獵鹿(9)第三章 何草(7)第一章 盛世(5)第四章 國殤(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