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八”!
李昰應最後所選定的這個對日開戰日子,很是令在林海豐的內心之中升起一種愜意的滿足感。()儘管這三個數字與他早已銘刻在心的那三個數字,還稍微差了那麼的一點點,但也足矣,畢竟冥冥之中還是天數的。
作爲“掃塵計劃”的首戰目標,李昰應所選定的是對馬島。
孤懸於朝鮮海峽之內,又距離着朝鮮最近的對馬島,是個土地貧瘠得根本就無法進行任何耕作之地,長期以來不過僅是依靠着對朝的經貿收入,才能得以維持生存。
當然,這種維持對於那位對馬的藩主宗義達來說,畢竟還是相當滋潤的,也着實過上了幾天富裕人的幸福生活。
依靠着早對朝經貿中所獲取的頗豐收益,不僅使他成爲了一個能夠令“大日本”的衆多土藩都眼熱的土財主,而且還養起了一支連幕府的德川大將軍都不可疏忽的地方武裝。
儘管他這支地方武裝的人數並不多,但在朝着軍事裝備現代化發展的道路上,他卻絕對是實實在在地走到了德川幕府的前面。
近千名全副英制裝備的陸軍,而海軍所擁有的,則是地地道道的三艘由大英帝國購來的,披掛着鋼鐵鎧甲的鐵甲艦。
然而,自從日朝交惡之後,對馬藩的宗義達藩主的好日子,也就一去不復返了。
由於對朝經貿的徹底斷絕,宗義達的藩庫就像是被一場洶涌的洪水狠狠地洗劫了一番,清澈的除去能夠照見的人影兒之外,再也看不到任何所需的物件。而隨之到來的,爲了支撐其數十萬的駐朝派遣軍的德川幕府對對馬藩的窮兇極惡的搜刮,則更是令宗義達這個本就是如同處於水火之中的島藩,自然更加變得窮困潦倒。
再也找不出任何生錢之道的官吏,以及根本拿不到一文錢餉銀的士兵們,則各個像是餓極了的瘋狗,除去變着法兒地刮地皮外,至於其它的什麼想法,早就都化爲了烏有。
可對馬島上的百姓們,已不是爲了什麼簡單生計去怨聲載道的問題了,而是人皆菜色,餓殍遍野。
真可謂是兵無戰心,人無鬥志。
李昰應把這樣一個已經腐爛到了根上的對馬藩,選爲其同時還帶有練兵性質的第一個打擊目標,絕對是恰如其分。
自從“大日本”的駐朝派遣軍全軍覆沒之後,宗義達就始終是惶惶不可終日。在他的這個已經成爲了“大日本”與朝鮮的前哨的對馬轄區之內,根本找不到哪怕是一個德川幕府的“中央軍”士兵的影子,對馬一切的一切,就都只能依靠着他那全部加在一起,也不過僅僅是兩千來人的所謂海陸軍。
因此,爲了確保自己的安全,宗義達也曾一反常態地拼命要求德川幕府把多多益善的“中央軍”派到對馬來。但是,德川家茂卻始終沒能讓這位宗義達藩主如願。
道理很簡單。
攝於太平天國紅海軍所頒下的那個日方片板不得下鯨海的嚴令的強大威力,德川幕府的“中央海軍”不僅早已都老老實實地躲到了日本本島的另一面,遠遠地避開鯨海,就連那些原本只能依靠着鯨海才能找到生活出路的平頭百姓,也都早早地就洗乾淨了他們的雙腳,開始涌入到陸地刨食兒的龐大人流之中。
但這還不算完,在其後的日子裡,“大日本”的軍民人等,還把太平天國紅海軍的“禁海令”,主動適用於了朝鮮海峽。
你對馬藩的“地主”宗義達都得如同做賊、走私似的,才能最終把求援信送到本島之上,難道我德川幕府就不知道大規模地往對馬上運送兵馬,會落個啥樣的下場?再說了,縱然我可以僥倖地將一些兵馬送上了你的對馬,你這個窮的都已經在掉渣的藩主就能養得起了?
什麼什麼,還要靠我?姥姥!那我德川大將軍可真是活得有些不耐煩了。
其實,在此問題上,作爲德川家茂的總顧問的鮑林先生,還是沒少跟這位德川家茂做過深談的。
鮑林先生的想法總之就是一句話,對馬島絕對不能丟。
但一向以總顧問馬首是瞻的德川家茂,如今卻斷然否決了鮑林先生的觀點。
德川家茂否決的理由也是一句話,只要大英帝國盟友能幫他重新奪回鯨海及朝鮮海峽的制海權,他就可以毫不吝惜地駐軍對馬,甭說是與下賤的朝鮮人,就是跟那些以勢壓人的太平天國人,也敢血拼到底。
鮑林先生無話了。
於是,德川家茂剩下的,就是全心全意地與他的文武大員們一起,投入到如何才能使得“大日本”本島永遠安穩無恙的研究之中。
而宗義達和他的對馬藩,則只能與悲慘爲伴了。
因爲宗義達所面對的,不僅是一支擁有着強大的海上力量,同時還有整整一個軍團的陸軍部隊的龐大攻擊集團。
不惜用牛刀殺雞,這是剛剛離開了的陳廷香,以及還依舊留在身邊的陸順德和潘起亮,傳授給李昰應的戰爭制勝寶典之一。
尤其是在奪取對馬島的戰役中,抄起牛刀去殺雞的法則就更爲使用。因爲,作爲“掃塵計劃”首戰的對馬島之戰,不僅僅會磨礪一下即將迎接更大的戰鬥的軍隊將士們,在政治上,也有着它深遠的意義。
強大朝鮮陸海軍以東西兩路,同時對對馬島發動猛烈的攻擊。
近一年來就根本連港灣子都再也沒敢邁出一步的對馬海軍的那三艘所謂鐵甲艦,被猛撲而來的朝鮮艦隊逐個轟成了海岸邊的一堆堆廢鐵,所有能夠被對馬武裝倚爲岸防之用的物件兒,都被炸成了一處處的廢墟。
李章濂的朝軍第二軍團根本沒有遇上一個來自岸上的像樣的抵抗,大搖大擺地就登上了對馬島。
要是按照李昰應先前不顧陸順德和潘起亮的一再勸說而打下的主意,李章濂的朝軍第二軍團在成功奪取對馬島之後的首要任務,那就是得徹底對對馬島上的一切倭奴殘渣餘孽進行一次大清除,即凡是十三歲以上的倭奴男性,都將被無情地剝奪其繼續生存下去的機會。至於所剩下的婦女和兒童,則全部遣送回朝鮮,並按照當初對朝軍的將士們所允諾的那樣,並按照戰功的大小,將其中的年輕婦女們進行“公平”的分配。
不過,李昰應的這種打算,卻被對馬島上所發生的兩起意外事件給化爲了烏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