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發現

bookmark

洛陽宮禁苑隔了一道闔閭門,因長孫皇后喜歡這裡,內府主持督建了“觀露臺”,除此之外,更有“聽風”“賞月”“霓裳”“銅雀”等亭臺樓閣。在原本前隋西苑的基礎上,修葺了大量更加堅固別緻的宮殿。

雖說是禁苑,但人氣極旺,往來女史宮人,每日數百上千不等。貞觀皇帝的妃嬪,也規規矩矩一早前往禁苑,向皇后見禮。

整個宮室,迥異歷朝歷代後宮,更像是一個女化版的外朝。

“女館諸事,料理的如何了?”

中原開春,哪怕天氣轉暖,但也還是冷的。裹着狐裘,蓋着毛毯的長孫皇后,正慢條斯理地用銀匙挖着蛋糕,旁邊一隻紫砂壺,卻是江陰匠人的手筆,是貞觀十七年新制出來的匠器。

長孫無垢命人仿製,可惜遍尋河南,都尋不得合適的材料燒製。即便有類似的材料,因匠人幾無巧思,不似江陰匠人專門弄些梅蘭竹菊在上面,少了盎然趣味,也是讓人失望。

從李麗質手中拿走東關窯場之後,長孫皇后在器用上的要求,已經從“有”迅速進步到了“優”。尋常物事,她至多看一眼,絕不會再看第二眼。

放下銀匙,摸索了一下紫砂壺,這等新奇器物,她素來都是自己把持的,鮮有交給宮婢。

倒了一杯清茶,眉眼似乎是盯着茶杯中的淺綠湯水,等到她把茶杯放下,纔有一個聲音緩緩道:“回皇后,京中新貴女郎,凡未嫁者,皆錄入女館名冊。”

“孔穎達諸人,可有甚麼說法?”

“倒是不曾,孔祭酒問詢時,我只說此間女郎,舞文弄墨,只爲閨中取樂。”

“須是騙不過他,不過,想必他是說信了的。”

“是。”

長孫皇后恬然一笑,“若是個純粹讀書人,便不會如此,說到底,他還是個官。”

言罷,她轉過頭,終於正眼看着畢恭畢敬的女官:“就賞他一件江陰送來的義興紫砂吧。”

“有一套‘孔融讓梨’,本是要送往西京禁苑的。”

“就這件吧。”

“是。”

長孫皇后揮了揮手,女官立刻告退,隨後出了幾道宮牆,至內府庫房,蓋了“李婉順”的私印,取了一套精裝紫砂壺,便命人送往孔穎達府上。

路上,馬車外有個小黃門隔着車窗,小聲問道:“縣主,這‘孔融讓梨’是給太皇二十七子的賀禮,若是送給孔祭酒,到時候如何應付?”

李婉順面色如常:“應付甚麼?着江陰再送一套過來就是。”

“是……”

話是這麼說,但李婉順隱隱約約察覺到,似乎皇后和江陰那邊,有秘密的聯繫。一開始他以爲或許是樑豐縣子張德,但樑豐縣子就算要巴結皇后送禮,也不可能送這麼一點紫砂壺。

按照以往的慣例,樑豐縣子倘若要“散財”,萬貫打底,上不封頂。

諸如白糖、冰糖、八牛犁、曲轅犁……隨便哪一樣,都是傳家的買賣,豈是紫砂壺這種匠器可以比擬的?

於是她便料定,江陰來的人,必不是樑豐縣子。不過,她又有極大的把握,這江陰來的人,和樑豐縣子又有一定干係。

“盧哥兒。”

“縣主有甚麼吩咐?”

“你年紀雖小,可久在宮外,不似我長居掖庭宮。我問你,這‘安利號’,原本當真是安平公主殿下的私產?”

“回縣主,俺也只是聽以前洛陽宮的老人說起過,說這‘安利號’,原本就是取個‘安平獲利’的意思。只是後來想想,這怎可能,若是安平公主殿下的私產,偌大的基業,豈能無聲無息改了姓?”

“可它的確改了姓。”

深吸一口氣,李婉順心中有了極大的把握,這“安利號”,怕不是真的原先不是皇后的錢囊。

“盧哥兒,你知道安平公主的駙馬是哪家兒郎?怎地沒聽說過?”

“縣主,安平殿下都不曾成婚,何來駙馬?”

“……”

話到這裡,已經不用繼續問下去。李婉順陡然一驚,心中有些震撼:安平居然是拿這“安利號”換了出路?

轉念一想,李婉順又想到一個問題,就李氏公主的本領,打仗出名的聽說過,作風犀利的也聽說過,就沒聽說過懂經濟的,可偏偏李芷兒就弄了個“安利號”出來。

“‘安利號’、江陰、樑豐縣子……”

唸叨了一會兒,眼睛一亮的李婉順頓時興奮的不能自己,她感覺自己發現了一個大秘密,這個秘密,足以要挾拿捏江漢觀察使張德的秘密。

只是很快,她又臉色尷尬起來,毫無疑問,安平交易的對象,很有可能就是長孫皇后,甚至還有當今皇帝。

“張德……當真大膽。”

一聲感慨,李婉順便打消了剛纔那個極爲可笑的念頭。

“盧哥兒,聽說你跟范陽盧氏還能沾沾親?”

“哎喲,可不敢當縣主如此說。豈敢和范陽盧氏攀親,俺雖也是河北人,可那地界卻是個漢胡雜居的。俺那老祖母,還是個契丹人,這要是攀扯范陽盧氏,怕是家裡不得過生。”

“便是這麼一說,你急個甚麼?我不外出說去,誰人知道你我談話?”

“不敢,不敢的……”

“你這膽量,怕是隻能擔着織布廠的差事。”

“俺就是織布的命,要不怎會取名梭呢?”

“滑頭。”

“嘿嘿……”

說笑間,李婉順話鋒一轉,又問道:“盧哥兒,你在織布廠,見的南來北往之輩甚多。你可聽說,哪裡有女子似女館這般,要讀書的?”

“回縣主,要說女郎讀書的,名氣最大的,定然是曹夫子所在武漢。接下來,便是蘇杭二地;再次,就是淮揚。只不過,蘇杭女郎讀書,反倒是織女多一些,也不知道爲甚麼。至於淮揚,似是教坊開的館子,多是歌姬伶人,便是胡姬賣唱,也願去館子裡讀書識字。”

其中的道理,盧梭就是個小黃門,也就懵懵懂懂。

但李婉順也立刻就琢磨出了其中的道理,然後道:“如此說來,倒是可以從這幾個地方,請些女先生過來。”

第五十六章 深意第三十四章 日常驚喜第九十三章 懷德碑第四十四章 福澤幾代第七十章 人老成精第二十章 仙人指路第三十八章 編排第六十八章 無人理會第二十五章 西京第六十章 朝會一本道(票呢?)第七十九章 經驗第十六章 大禮第三十七章 憂慮第五十二章 阿杜的歌最好聽第九章 和藹可親的狼人第六十九章 乾貨第八章 變動第九十三章 變數第八十四章 多年結果第三十八章 幫人搞事第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求票)第八章 故人第四十二章 準備還價第八章 拿下(我只是想要點票)第八十章 一身正氣第三十一章 勇氣第八十章 皇后詫異第三章 閃了腰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五十二章 過招第五十四章 基業長久第四十章 故人故事第二十章 定下章程第九十五章 摩訶耶那提婆奴手札第六十章 鴕鳥發怒(第二更)第九十七章 謀生第二十四章 基本套路第九十九章 誰的銀元第八十三章 工程熱潮第三十章 功德取捨第二十六章 都在酒裡第五十四章 業餘愛好第七十二章 早已註定第六十九章 張公來啦第二十章 做官不易第九十六章 出行第五十五章 不平靜第五十六章 李哥第三十二章 重器第六十七章 太谷縣令(一更)第八十八章 性質第二十九章 暢想第八十三章 老馬識途第七十四章 噴子找不到方向第六十二章 驚人猛料第五十一章 矛盾之下第二十九章 捷報第七十七章 荒誕第三章 渣男第十八章 大哥第五十七章 需求導向第七十五章 別緻唐茂約第五十五章 盧照鄰(求票)第六十四章 癖好第三十五章 “考察”第五十四章 相當粗暴第七十九章 見縫插針第十四章 優勢碾壓第四十五章 來去兩匆匆第五十八章 服第九十八章 巧了第五十一章 天家子女第三十三章 十萬火急第七十六章 質變第五十九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第七十七章 請人第六十九章 心累第七十八章 屁股第九十四章 過時第四十四章 好本事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們第一章 定策第五十章 數百年風流第一章 穩第十章 罕見策略第二章 西行第三十三章 事秦第七十二章 分家第六十六章 進步第三十四章 仗劍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員第三十八章 威懾第二十四章 基本套路第三十八章 肥皂掉了第二十四章 無奈第六十章 吾皇聖明第七十五章 南蘇州第二十九章 直播剁第六十九章 殺豬看時機(第一更)
第五十六章 深意第三十四章 日常驚喜第九十三章 懷德碑第四十四章 福澤幾代第七十章 人老成精第二十章 仙人指路第三十八章 編排第六十八章 無人理會第二十五章 西京第六十章 朝會一本道(票呢?)第七十九章 經驗第十六章 大禮第三十七章 憂慮第五十二章 阿杜的歌最好聽第九章 和藹可親的狼人第六十九章 乾貨第八章 變動第九十三章 變數第八十四章 多年結果第三十八章 幫人搞事第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求票)第八章 故人第四十二章 準備還價第八章 拿下(我只是想要點票)第八十章 一身正氣第三十一章 勇氣第八十章 皇后詫異第三章 閃了腰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五十二章 過招第五十四章 基業長久第四十章 故人故事第二十章 定下章程第九十五章 摩訶耶那提婆奴手札第六十章 鴕鳥發怒(第二更)第九十七章 謀生第二十四章 基本套路第九十九章 誰的銀元第八十三章 工程熱潮第三十章 功德取捨第二十六章 都在酒裡第五十四章 業餘愛好第七十二章 早已註定第六十九章 張公來啦第二十章 做官不易第九十六章 出行第五十五章 不平靜第五十六章 李哥第三十二章 重器第六十七章 太谷縣令(一更)第八十八章 性質第二十九章 暢想第八十三章 老馬識途第七十四章 噴子找不到方向第六十二章 驚人猛料第五十一章 矛盾之下第二十九章 捷報第七十七章 荒誕第三章 渣男第十八章 大哥第五十七章 需求導向第七十五章 別緻唐茂約第五十五章 盧照鄰(求票)第六十四章 癖好第三十五章 “考察”第五十四章 相當粗暴第七十九章 見縫插針第十四章 優勢碾壓第四十五章 來去兩匆匆第五十八章 服第九十八章 巧了第五十一章 天家子女第三十三章 十萬火急第七十六章 質變第五十九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第七十七章 請人第六十九章 心累第七十八章 屁股第九十四章 過時第四十四章 好本事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們第一章 定策第五十章 數百年風流第一章 穩第十章 罕見策略第二章 西行第三十三章 事秦第七十二章 分家第六十六章 進步第三十四章 仗劍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員第三十八章 威懾第二十四章 基本套路第三十八章 肥皂掉了第二十四章 無奈第六十章 吾皇聖明第七十五章 南蘇州第二十九章 直播剁第六十九章 殺豬看時機(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