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五斗米

到了山南東道衙門,也不需要辦什麼交接。天

籟小說原來的山南東道大都督早就調離了,不等李來就走了。而山南東道宣撫使、轉運使、鹽鐵使、觀察使、屯田使、漢京營造使等等一串使職,李來之前,都還沒有。

李沒理會衙中官吏送上來的各種報告,他直接叫來自己帶來的吏員。

“我說,你們寫!”

李靠在椅上,閉着眼睛醞釀一會,猛然睜開。

然後開始述說,一名老吏提筆記。

李說的就是今天碼頭上布的三條新規,每條規定都有詳細的解釋。尤其是第三條,李把糧本糧票,以及糧食限額憑票供給,禁止錢糧直接交易等一一言明。

一羣吏員圍在邊上,看着老吏筆走龍蛇把李的話記下。

越看越心驚。

糧本糧票?有戶貼才能辦糧本?按戶貼上人丁數量、老少定額?有糧本了,還得再出錢向官府買糧票,然後糧店不論官私的,也只能收糧票給糧,錢糧直接交易直接禁止了?

一條條,無不讓人驚訝萬分。

從未聽說過,官府還這樣做的。

人家糧商自己的糧食,官府憑什麼這樣規定?自己的糧食,還不能賣錢了?

每一條,都充滿着不合理。

跟李禁浪費糧食一樣,人家自己的糧食,你提倡節儉就好,人家浪費了你憑什麼處罰?可李就這麼幹了。

不但這麼幹了,還一條比一條苛刻,一條比一條管的寬。

有糧都不是想怎麼賣就怎麼賣了,因爲李還規定了,以後糧價由官府統一定價,不得私自定價。

每家糧店以後都要由官府派駐胥吏駐店,不需要糧店管他們吃住工錢,他們會自己帶着糧票下來的,給糧票店裡面,搭夥吃飯.....

這意味着以後糧店開門做生意,還得天天有官府的人在一邊盯着。每天的帳本還得交官府檢查,他們糧食賣了,只能得到一把把糧票,拿着這些糧票得到衙門去再換成錢。

這都什麼跟什麼啊?

李相國這是直接把人家糧店當成自家的了,當人家的糧食當成官府的糧食了?

糧商們會願意?

“李相國,此公告一出,只怕整個山南東道都要譁然啊!”

“是啊,太過驚人了。”

“會不會操之過急啊!”

一羣隨李前來的官吏,都忍不住出聲勸李。

步子太大了,這會不會扯到蛋啊。

連李帶來的吏員們都如此想,那糧商們會如何想,就更不用說了。可李這次很堅持,不堅持也不行。

雖然他殺了十三人,得了五百萬石糧。

可山南東道有十六個州呢,而且到時不光得保着山南東十六州,山南東道還得準備接應從長安過來的幾十萬號人。更不用說,還得負責從中原地區弄上十幾二十萬號青壯來以工代賑。

要只是負責山南東十六州的百姓糧食,李倒不用那麼急的。

可山南東堅鄰着中原和關中這兩個明年的重災區,甚至山南東道明年也會有大半地方也要遭災,不強硬點,如何保的住。

真等到局勢不可救的時候,再想挽救,可就難了。

洪水到來前不加固堤壩,洪峰一到,想搶救都不行了。

“這一切都只是暫時的,等度過眼前難關,自然恢復照舊。大家同心協力,共度難關。”李說道。

“相國,糧本糧票是所有人都辦嗎?”有人問。

李點了點頭,所有人都辦。

糧票這東西,其實後世的國人都不陌生,動盪年月,商品不足,許多商品都是憑票供給。而中國也不是第一個用票的,什麼蘇聯美國等都曾用過。

事實證明,當商品緊張時,票證購物其實是很有幫助的,票證就是商品有計劃的分配,而不是自由經濟,這種計劃分配,主要還是爲了讓更多的人能公平的分配到商品,是爲了最低保障。

當然,在後世中國用糧票的時候,只有那些城市戶口的人才能辦糧本糧票,農民人是沒資格辦糧本糧票的,他們是自己種地,產出的糧食由國家統購統銷,交完公糧後,農村會留下口糧,然後分口糧生活。

不過眼下,糧票糧本都不是爲了長期的。

李也不想要搞長期,也搞不了長期,只是爲了即將到來的糧荒的權宜之計,災荒一到,不論城裡的人還是鄉下的人,到時都一樣沒糧吃,所以也就沒有必要區分什麼城裡城外了,所有人都辦糧本糧票,包括那些大戶富商們,也給他們辦一份,反正他們也不能多分一些額度。

“那這個定量怎麼算?”

有人見李態度堅決,便轉而問起了定量標準的問題。

弄糧本,搞糧食計劃限量供應,總得有個標準吧。

“是不是按身份等級來分?”

不管什麼時候,階級觀念總是深深留在大家的心中。

士農工商,士裡又有貴族官僚讀書人,這糧食借量不是是因此多定些?

階層、品級、身份、職業,這些都能劃分出一個三六九等來。

就如後世中國那些年月行的糧票,北京市民就按照不同的年齡、職業,分成了一百多個等級。

而上海定量標準則按工種分體力勞動者、腦力勞動者、大中學生和一般居民中類七等二十七級。到後來,工種更是從一千三百零七個,增至七千二百九十九個。

李打算不搞那麼複雜。

“只按年齡、性別來分,始生爲黃、四歲爲小,十六爲中,二十有一爲丁,六十爲老,劃爲男女兩等五級。”

至於定量,這個比較難定。

以軍隊士兵爲例,秦軍規定,早飯半鬥小米,晚飯三分之一斗小米,而如站崗這樣的任務,早晚各三分之一斗小米。

而漢軍規定,從事重體力活動的士兵,一個月二石九鬥三升糧,食鹽三升。

到了唐代,則規定一名士兵一天二升糧食爲口糧。

宋代禁軍士兵月糧二點五石,廂軍兩石,到後期,禁軍也只有**鬥月糧,繼而糙米充好米,小鬥換大斗。

雖然各個朝代的計量單位不一,唐軍的軍糧多以粟爲單位,而粟的容重較少,約有六百到六百五,一立方米約爲六百五十千克左右。

一立方米爲一千升,一升粟實爲六百來克。

而唐朝的一升,實際上只有現在的零點六升,因此唐朝的一升粟米,其實並不多,大約爲三百**十克的樣子,不到四百克。

一個戰士,一天放兩升糧食,也才八百克左右。

而且還要考慮到古人的糧食較糙,一個戰士,也就是一個青壯,還是從事當兵這樣體力活動較重的青壯力,一天也才八百克到的糧食。

一頓飯只有三百來克糧。

在缺少副食油少的年代,從事的又是比較高強度的職業,還又年青飯量大,一天三百來克真的不多。

要知道在後世糧票時代,一個嬰兒一般都定量每月六斤幹,一般成人都定時三十斤左右。

李知道,以前的人活動量大,而且又缺少副食和油水,一般飯量都比現在大的多。李自己小的時候,都經常能吃兩三碗飯,還是那種比較大的碗,而成年後,反而飯量越來越小,一頓有一碗半就行了,還是小碗。

“成年男丁每月五斗、中男四鬥、老人三鬥、小兒二斗,嬰孩一斗。女子,則比男子少半鬥。”

考慮了一會,最後李定了一個不算高,但也不算太低的標準。五斗,也不到二十千克糧。

成丁一月五斗,一天也就一升七合不到,不足士兵的一天二升標準。本來這個標準,在災年還是有些高的,但李也不能一來就定的太低,以後視情況可能要減,但不能馬上就直接訂個太低的量。

“那價格呢?”

糧食不但要定量,還得定價。

各糧店以後要實行統一售價,而且還得要用糧票。

現在的糧食市價節節攀升,誰都知道旱災過後,糧食需求大。

市價如今大米又達到了鬥米一百五,粟米都鬥米百錢了。而且這個價格實際上還是有價無市,要買糧,價格還更高。

只是之前李和買糧食,一直是用的這個價格。

“就以大米一斗一百五十錢,小米一斗一百錢這個價格吧。”

這個價格,依然還是極高的。

但李也不能再降了,再降,糧商們不會同意。

“百姓有錢買到供給的足額糧票吧?”有人提出問題。

李雖然給大家定了每月糧食額度,可定了量也不是白給的,得先拿錢換糧票。可現在糧價這麼高,百姓有這麼多錢來換糧票?

面對這個疑問,李也沒法回答。

他只能說,一步步來,能先把他今天說的這些先做到,都已經萬分不容易了。如果能做到這些,起碼糧食能控制的住,糧價也會控制的住。

至於說連李想辦法控制住的這個價格,百姓都還買不起定量額度內的糧,那李也沒更好辦法能解決。

這是另外一個問題,那就得涉及到官府救濟那一部份了。

自己買不起糧的百姓,到時就得由官府施粥賑濟,或者以工代賑,來給他們解決吃飯的問題。

“去吧,把這些抄寫多份,然後張榜公佈,宣傳告之!”(未完待續。)

第1579章 不想當太子的國王不是好船長第243章 出獄第621章 新太子-黨第195章 雙飛燕第947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173章 三國鼎立第1031章 王對王第727章 秦懷玉、棉花第450章 龍武--位列宰相第652章 以血還血第1417章 君臨天下第536章 勿忘初心第1527章 二營長第327章 二十抽一第677章 我沒瘋,是李閻王在發瘋第717章 喜事連連第176章 良田千畝,十里紅妝第928章 感謝書友1611的萬賞!第720章 降唐第200章 溝上梯田第280章 科舉主考武安伯第407章 反攻倒算第733章 幹他媽的長孫無忌第799章 裂土分茅第1102章 一份大禮第168章 三郎威武第586章 合夥人第214章 開山立派第1012章 長孫皇后第1347章 拿朕的劍來第1365章 君無戲言第1325章 聞風而動第924章 爲逍遙傲狂萬賞加更!第1434章 抗稅第787章 嘿嘿嘿!第241章 探監第149章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第320章 待我君臨天下,許你世代榮華!第262章 版權第268章 灞上鷹碰上長安狼第393章 三郎,朕該立誰爲太子?第711章 微服第566章 親家母第1395章 立誓第1229章 護新法、清君側第1437章 始作俑者第1277章 陷阱第654章 撒撇第1322章 二十年後第六十九章 免費上門第七十六章 世人皆濁我獨清第1375章 向張超宣戰第1347章 拿朕的劍來第753章 掌心雷第400章 地振高岡,一派溪山千古秀第462章 有生擒李超者,封開國侯第1307章 中風第1113章 起兵吧!第1324章 密謀第1022章 神仙打架第290章 不愛紅妝愛武裝第267章 吸金第471章 衝動第1365章 君無戲言第638章 殺人有賞第1355章 天賜第218章 入學贊助費第1051章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1352章 怕老婆第五十一章 逃之夭夭第654章 撒撇第1032章 劍斬元吉第252章 長安紙貴第298章 暴卒長安第554章 做武媚孃的公公第548章 三千第210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第1157章 夜宴第1206章 天佑大唐第1216章 王玄策第828章 李超聚衆謀反第1227章 太子謀反第1320章 長孫無忌的擔憂第1194章 天家父子第1403章 大憲章第653章 夜郎第172章 排場第1421章 論功行賞第461章 青銅峽第十八章 長安長安第256章 張體第605章 殺富第289章 李三娘子第267章 吸金第1411章 國相第271章 鳥盡弓藏第313章 草船借箭第945章 隆重推薦《逍遙秀才》第1282章 闖宮
第1579章 不想當太子的國王不是好船長第243章 出獄第621章 新太子-黨第195章 雙飛燕第947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173章 三國鼎立第1031章 王對王第727章 秦懷玉、棉花第450章 龍武--位列宰相第652章 以血還血第1417章 君臨天下第536章 勿忘初心第1527章 二營長第327章 二十抽一第677章 我沒瘋,是李閻王在發瘋第717章 喜事連連第176章 良田千畝,十里紅妝第928章 感謝書友1611的萬賞!第720章 降唐第200章 溝上梯田第280章 科舉主考武安伯第407章 反攻倒算第733章 幹他媽的長孫無忌第799章 裂土分茅第1102章 一份大禮第168章 三郎威武第586章 合夥人第214章 開山立派第1012章 長孫皇后第1347章 拿朕的劍來第1365章 君無戲言第1325章 聞風而動第924章 爲逍遙傲狂萬賞加更!第1434章 抗稅第787章 嘿嘿嘿!第241章 探監第149章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第320章 待我君臨天下,許你世代榮華!第262章 版權第268章 灞上鷹碰上長安狼第393章 三郎,朕該立誰爲太子?第711章 微服第566章 親家母第1395章 立誓第1229章 護新法、清君側第1437章 始作俑者第1277章 陷阱第654章 撒撇第1322章 二十年後第六十九章 免費上門第七十六章 世人皆濁我獨清第1375章 向張超宣戰第1347章 拿朕的劍來第753章 掌心雷第400章 地振高岡,一派溪山千古秀第462章 有生擒李超者,封開國侯第1307章 中風第1113章 起兵吧!第1324章 密謀第1022章 神仙打架第290章 不愛紅妝愛武裝第267章 吸金第471章 衝動第1365章 君無戲言第638章 殺人有賞第1355章 天賜第218章 入學贊助費第1051章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1352章 怕老婆第五十一章 逃之夭夭第654章 撒撇第1032章 劍斬元吉第252章 長安紙貴第298章 暴卒長安第554章 做武媚孃的公公第548章 三千第210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第1157章 夜宴第1206章 天佑大唐第1216章 王玄策第828章 李超聚衆謀反第1227章 太子謀反第1320章 長孫無忌的擔憂第1194章 天家父子第1403章 大憲章第653章 夜郎第172章 排場第1421章 論功行賞第461章 青銅峽第十八章 長安長安第256章 張體第605章 殺富第289章 李三娘子第267章 吸金第1411章 國相第271章 鳥盡弓藏第313章 草船借箭第945章 隆重推薦《逍遙秀才》第1282章 闖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