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搶李家的錢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漢京,皇宮,御花園。

李世民心不在焉的喝着茶,夏飲綠茶冬飲紅茶。李超的茶經問世後,飲茶的習慣就一改傳統,很少再有煎茶,貴族官僚士子們紛紛以泡茶爲新風尚。新的製茶工藝,帶來了新的飲茶方式。

現在李世民也已經習慣喝炒制的茶,各種炒茶中,他獨鍾愛紅茶。就算是夏季到了,他也喜歡喝紅茶。紅茶之中,又獨鍾愛武夷山大紅袍。在漢京的皇家花園裡,也栽着不少茶樹,不過這些天南地北的各種茶樹,其實更多的也就是觀賞。

真正的好茶,還是原產地,尤其是那些擁有百年千年樹齡的老茶樹,那些茶樹的茶葉,加上獨特的氣候,再以最上乘的手法炒制而成,那纔是真正的頂級好茶。

茶葉,如今也越發的流行。

“王海,你知道朕這杯茶值多少錢嗎?”李世民問旁邊的王太監。

身爲六扇門的首領,又是內侍省的太監,王太監很清楚的知道這杯茶的價值。來自於福建道武夷山,是峭壁之上那些千年茶王樹上所產。

今年,朝廷新增了許多道,不少原來的道也劃爲數道。按馬周的奏議,朝廷往各道派遣了宣撫使,宣撫使過去就有,但過去只是臨時派遣的使職,而現正成爲一個常設官職。

這也算是新政以來的又一大重要改措,進一步確定了大唐道、州、縣、鄉四級行政區劃制度。宣撫使,中央派出官員,總管一道的軍事民政。

宣撫使之下,分成三大衙門,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知兵馬使司,稱三司衙門。三司各設左右使,爲左右布政使,左右按察使和左右都指揮使,分管民政、司法和兵馬。

有了派駐主官,有了常設衙門,道這一級算是正式的確定下來了。

道的數量也增加了,過去的河南道,如今拆分爲河南道和淮北道。而過去的江東道,則拆分爲江東、浙江和福建三個道。

大紅袍,正來自於新設福建道。

李世民端着那晶瑩潤澤的茶杯,“這大紅包自遙遠的江南福建道武夷山大山峭壁上採來,這是貢茶,只有峭壁上那百餘株千年茶樹。民間雖也有大紅袍茶,但最好的也只是百年茶樹,多數茶只是武夷山上普通的茶樹所產。還有一種,則是後來培育的茶樹,移栽在茶園中的。”

“可是你知道嗎,就算是那種移栽在普通茶園裡的茶樹所產茶葉,可因爲打着大紅袍三個字名,李超將之銷往番國,你知道價值多貴嗎?”

“如今不但我中原,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無一人不知茶,就連番邦海外,茶葉也成熱銷商品。據說,就是那種最普通的武夷山茶,在突厥一斤茶錢五貫。在契丹、奚,值六貫。在高句麗值八貫,在新羅、東瀛值十貫。而在波斯、天竺、東羅馬,甚至能賣到十貫以上一斤。”

李世民越說越激動。

一些樹葉子而已,還是最普通的茶葉啊。比起絲綢,茶葉可要簡單的多,採摘、炒制就好了,不比絲綢,還得種桑養蠶還得抽絲剝繭的紡織成絲綢。

南北朝之時,茶葉就已經算是比較流行了,但那個時候主要還是南方比較歡迎,北方沒那麼愛飲茶。可如今,茶文化卻無比的火。甚至連普通的百姓,都喝茶。

士人喝茶,當成是風雅的事情,而百姓喝茶,乾脆就當成是喝藥保健。這方面不得不說,李超的茶經作用巨大,李家經營茶產業,其營銷做的好。

按戶部提供的一組數據,李世民知道灞上李家掌握了大唐百分之七十的茶葉種植生產,並且佔據着茶葉交易的絕大份額,尤其是對外貿易,這方面李記更是幾乎壟斷。

大唐去年有多少茶葉產量?

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反正當時李世民看到那個數字時,還以爲弄錯了。

兩千萬斤茶葉。

李家在其中佔據了七成茶葉生產,和九成的茶葉銷售。這裡面的利潤,隨便算算,也能把李世民驚的眼紅耳熱的。

特別是當他知道,武夷山普通茶葉收購價才每斤二十文左右,結果賣到波斯,卻能賣出每斤十貫以上時,真的不能淡定了。

這可是五十到一百倍的利潤啊,哪怕中間有運輸銷售環節,可這依然是暴利無比。

而且如今各地的茶園還在不斷的擴大,茶葉賺錢,誰都知道。

“戶部告訴我,以眼下這種勢頭下去,過不了幾年,我們的茶葉總產量甚至能達到年產量五千萬斤。

全國的茶葉市場,非常有利可圖。

“普通的武夷山茶收購價不過二十文,好茶也不過二三百文。但朕手裡這杯茶,在市場上卻價值十貫。一杯茶,就值十貫。呵呵,想不到吧,李超每年免費貢給朕茶葉,說來朕還真佔不少便宜呢。”他搖頭笑道。

“還有這青花瓷器,李記景德鎮特產。比起越窖青瓷和邢窖白瓷,李家景德鎮的青花瓷如今更受歡迎。這樣的一隻杯子,也值好幾貫。朕覺得自己現在真的好奢侈,一杯茶值十貫,一個茶杯也值五貫,還有朕桌上這瓶桑椹紫酒,也值好幾千錢。”

“李超比朕有錢多了。”

王太監在一邊不知道怎麼接話了。

“你知道李超最近在做什麼嗎?”李世民又問。

“趙國公最近在淮北道登州,視察造船廠,並招募領地和船隊的人手。”

李世民搖搖頭,“李超已經富可敵國了,還閒不下來。李超有很多下金蛋的雞啊,茶葉、瓷器、糖、酒,還有礦冶鋼鐵、錢莊當鋪,以及造船廠馬車行,還有商行、船隊。什麼賺錢他做什麼,這賺錢的速度比朝廷還快。”

王太監也承認這一點,他也不明白,李超賺那麼多錢幹嘛。富可敵國,早做到了。他就不怕賺太多錢,惹別人眼紅?

現在連皇帝都眼紅了。

“朕賺錢比不過李超啊。”

王太監心想,皇帝不會是想打劫李超吧,上次剛從李家折騰了近兩千萬啊。

“朕很贊同李超說的一句話,朝廷是管理者,不應當直接干涉商業。之前朝廷把鹽納入專賣,一年能得鹽務收入一千二百餘萬貫,按朝廷那邊的報告,有望在三年內,將鹽業收入提升到兩千萬貫。”

“這個方式很好啊。朝廷不直接生產鹽,也不賣鹽,但朝廷管理。朕決定,把茶葉、糖、酒、瓷器、鋼鐵這些也按鹽業管理方式來操作。以後商人要販賣茶葉,需先向朝廷取得茶引,然後可以從事茶葉買賣,否則私自向茶農收購茶葉,就是違法。”

李世民看着李超輕鬆的大把賺錢,早眼紅了。

朝廷的租庸調正稅也好,兩稅法輔稅也罷,對於茶酒糖這些都不太適用。哪怕是工商稅這塊,他也認爲還是吃虧了。

針對這幾樣商品,他認爲應當如鹽一樣徵重稅。

兩千萬斤茶葉,平均一斤茶葉徵百文錢茶引錢,那就是兩百萬貫。

“一年兩百萬貫茶引錢,你覺得高嗎?”李世民問王太監。

平均一斤茶葉一百文錢茶引錢,哪怕茶葉產量增加到五千萬斤,一斤也得四十文茶引錢,憑白增加這麼多,自然是貴了。哪怕考慮到許多茶葉本就賣的貴,尤其是一些好茶,可這茶引也貴啊。

出口是賺錢,可還得交關稅不是,商人還得交其它的商稅不是。

“一年兩千萬鹽稅,一千萬酒稅,茶稅兩百萬,糖稅一百萬、瓷器也要加稅。”

李世民很簡單粗暴的列了個單子,按照這些商品的規模,然後定下一個稅額。按着這個額度去徵稅。

一年光是這幾樣商品的引稅就三千多萬貫了,還有工商稅、常關稅和海關稅等,一年還能賺不少。再加上租調正稅和兩稅輔稅,朝廷的收入還能再創新高。

王太監心裡暗想着,灞上李家經營的產業裡,好幾樣都名列其中,這朝廷一年新加的這大筆稅收,李家就要佔大半了。

李世民笑笑,對着王太監道,“你也別替李超心疼,朕只是看不慣李超賺錢這麼狠,再說了,依法納稅,這也是大唐子民應盡的義務。朕雖然把這幾樣商品的稅調高了些,但這幾樣本來就很賺錢,朕不過是跟李超分杯羹,他也只是少賺了點而已,並不是就不賺錢了。”

“他依然賺錢的很,最賺錢的這些買賣,可都在他家手裡。”

“其實朕還真想搶了李家的產業,不過想想,這些產業也只有在李超的手裡才最賺錢。收到朕手裡,說不定就黃了。讓李超去賺吧,朕在後面收稅就好了。”

王太監提出一個問題。

“陛下,趙國公簡直是財神轉世,賺錢的本事無人能及。但是,灞上李家如今已經如此有錢,他們家還拼命賺錢做什麼?”

李世民看了王太監一眼,然後緩緩道,“李超是個喜歡舒適的人,當然,他現在賺的錢還有他的產業,早夠他舒舒服服過一百輩子了。他現在還在拼命的賺錢,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要開發經營他的那些領地,然後讓他的兒孫以後也能世代舒舒服服。”

“趙國公可想的真夠長遠的。”王太監道。

第129章 去見最後一面第890章 七進七出第545章 敢立軍令狀第1444章 錦衣衛第1569章 李世民叛亂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帝的債主第1164章 過堂第130章 活死人肉白骨第697章 李超的一畝三分地第1184章 換封第261章 免費第169章 糞土重於萬戶侯第857章 老匹夫第368章 最好的行軍糧第十二章 太極與鐵槍第636章 白條第926章 求月票第1041章 圍城第1462章 蠢萌第119章 太子妃第1308章 美國公第八百零一章 英雄不問出身第210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第740章 無鹽則無國第341章 小別勝新婚第760章 將軍令第1266章 逼宮第749章 長城第878章 窮追不捨第572章 我李超失職了第888章 泣血明誓第1097章 唐刀第520章 生男還是生女第1467章 投名狀第299章 平陽中箭第182章 當家娘子第1368章 憑你也配稱天皇第776章 跪下唱征服第七十八章 組團第1118章 太子代天巡狩第二十七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459章 **--賜死、斬首第784章 入吾彀中第二十二章 擴產第131章 救一半第1464章 大華夢第1176章 李超要造反嗎第810章 朕知道了第908章 感謝二狗狗娃的萬賞!第617章 三把火第886章 重圍第492章 這也行?第1222章 清君側第1320章 長孫無忌的擔憂第559章 實在喝不下了第1513章 第五縱隊第1423章 閹人僱傭軍第123章 釜底抽薪第548章 三千第643章 殺無赦第1120章 鯨吞虎噬第1146章 氏族志第七十六章 世人皆濁我獨清第584章 新米節第1207章 玄奘、戒日第1259章 弒君之意第1443章 飛騎第584章 新米節第1588章 我不服第555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1351章 國公府第983章 背後的阻擊第196章 丟官第759章 兒皇帝第1516章 奉天承運皇帝第746章 三百里封地第1267章 快開門啊第255章 西天取經第515章 又是這個李超第878章 窮追不捨第1562章 新世家第1425章 試練第137章 記大功一件第264章 暗箭第400章 地振高岡,一派溪山千古秀第626章 斬!第82章 管家、賬房第一百三十三章 徵辟第 1413章 太子掛帥第568章 太平公主第281章 張超的三把尖刀第417章 明天,我就要貶去嶺南了第690章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第343章 回長安第365章 丹書鐵券第三十七章 寶馬十更送上,發幾句感言!第139章 隨軍第263章 長孫氏的成見第1028章 越國王
第129章 去見最後一面第890章 七進七出第545章 敢立軍令狀第1444章 錦衣衛第1569章 李世民叛亂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帝的債主第1164章 過堂第130章 活死人肉白骨第697章 李超的一畝三分地第1184章 換封第261章 免費第169章 糞土重於萬戶侯第857章 老匹夫第368章 最好的行軍糧第十二章 太極與鐵槍第636章 白條第926章 求月票第1041章 圍城第1462章 蠢萌第119章 太子妃第1308章 美國公第八百零一章 英雄不問出身第210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第740章 無鹽則無國第341章 小別勝新婚第760章 將軍令第1266章 逼宮第749章 長城第878章 窮追不捨第572章 我李超失職了第888章 泣血明誓第1097章 唐刀第520章 生男還是生女第1467章 投名狀第299章 平陽中箭第182章 當家娘子第1368章 憑你也配稱天皇第776章 跪下唱征服第七十八章 組團第1118章 太子代天巡狩第二十七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459章 **--賜死、斬首第784章 入吾彀中第二十二章 擴產第131章 救一半第1464章 大華夢第1176章 李超要造反嗎第810章 朕知道了第908章 感謝二狗狗娃的萬賞!第617章 三把火第886章 重圍第492章 這也行?第1222章 清君側第1320章 長孫無忌的擔憂第559章 實在喝不下了第1513章 第五縱隊第1423章 閹人僱傭軍第123章 釜底抽薪第548章 三千第643章 殺無赦第1120章 鯨吞虎噬第1146章 氏族志第七十六章 世人皆濁我獨清第584章 新米節第1207章 玄奘、戒日第1259章 弒君之意第1443章 飛騎第584章 新米節第1588章 我不服第555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1351章 國公府第983章 背後的阻擊第196章 丟官第759章 兒皇帝第1516章 奉天承運皇帝第746章 三百里封地第1267章 快開門啊第255章 西天取經第515章 又是這個李超第878章 窮追不捨第1562章 新世家第1425章 試練第137章 記大功一件第264章 暗箭第400章 地振高岡,一派溪山千古秀第626章 斬!第82章 管家、賬房第一百三十三章 徵辟第 1413章 太子掛帥第568章 太平公主第281章 張超的三把尖刀第417章 明天,我就要貶去嶺南了第690章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第343章 回長安第365章 丹書鐵券第三十七章 寶馬十更送上,發幾句感言!第139章 隨軍第263章 長孫氏的成見第1028章 越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