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燕雲節度使

御書房內,李世民正在聽取王太監的稟報。六扇門這個隱秘的機構,就如一隻巨大的八爪蜘蛛,到處都是它的網線,監視着臨時京城襄陽的一舉一動。

李世民是個曾經統領千軍萬馬,打過無數勝仗的大帥,他深知,知已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瞭解自己,也得了解敵人,當然,還得先知道誰是敵人。

朝堂內外的流言蜚語,市井街頭的八卦消息,甚至是一些王公貴族在家裡私下的抱怨,李世民都能知道。六扇門,已經越來越好用了。

現在李世民最關心的,就是誰跟他一條心。

從他決定支持李變法開始,他知道,一場不見刀槍的戰爭已經開始,這場戰爭滿是迷霧,誰是敵誰是友,並不容易分辨。

茶肆酒樓,青樓賭坊,街頭巷尾,甚至是那些官員們的府第裡,都有六扇門的眼線,他們就是一隻隻眼睛一雙雙耳朵,收集起無數的信息最後彙總到六扇門,那裡還有許多專門的人員,將這些消息一一彙總,然後分析覈對,最後總結上報。

李世民認真的聽完。

“這麼多人都在反對?”

他知道會有人反對變法,可反對的人如此之多,卻是出他的預料。王公貴族們在抱怨,文官武將也在抱怨,那些刀筆吏在抱怨,還有那些關東士族,那些地主,那些商賈,他們似乎都在抱怨。

好像這天下,就沒有一個不是在抱怨新法。

李世民有些茫然了。

難道他錯了?難道李錯了?

他可以不在意一部分人的反對,可卻無法跟全天下人做對,就算他是帝王,也不行。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當所有人都開始抱怨,都開始反對的時候,這已經是極危險的時候了。

他搖了搖頭。

心裡嘆息。

不久以前,李還爲天下人稱頌。

百姓稱李爲救時宰相,救苦救難,特別是那些北方的百姓,感謝李在那場幾十年一遇的大災荒裡救助他們。

他們甚至在家裡爲李立了長生牌位,早晚拜謝。

天下的讀書人也尊敬李,稱李爲大宗師。他們敬佩李的學識、才能,欽佩李編寫的資治通鑑,稱此書爲史家大作,與史記並列,讀史必讀這兩本書,不然就不配學史。

李的詩,也爲他們稱道,他們甚至把李的詩稱爲邊塞詩,說李是邊塞詩的開派祖師。一掃過去宮廷豔派詩,開創了一個非常了得的新詩派。

一邊塞、戰爭、軍旅的詩,被那些讀書人奉之爲瑰寶。

還有李明的印刷術,李改進的造紙術,李推行天下的報紙刊物,

李編寫的字典、詞典,推出的大唐讀書音拼音符號等,讓天下文風大盛,讓無數人能讀的起書,買的起紙。

李辦了許多學校,推行的教育,也讓人稱讚。

過去,就連商人們也感激李,覺得李一直在朝廷爲他們說話,爭取權益。

可一夜之間,風向變了。

如今大家都說李變了。

他當上了尚書令,主持的這種種新政改革,都讓大家不滿。

有人說李橫徵暴斂。

有人說李狂妄自大。

總之,現在很多人在懷疑李,置疑他的新政。

據說,御史臺的御史言官們,正在醞釀着一**行動,要一起彈劾李。

如果御史集體彈劾李,李世民能保李。

但御史彈劾,只會是個開端。

到時如果朝中的官員再一起彈劾李,他還能護的住李嗎?如今天下輿論,都在罵李,反對新法,他這個皇帝又怎麼辦。

李世民最擔憂的還是那些別有用心之人,到時會借這勢搞鬼。到時他們裹脅民意,那纔可怕。

難道新法要半途而廢?

李世民不甘心。

“陛下,北方軍情。”外面的內侍進殿稟報。

李世民一聽北方軍情急報,連忙招手。

軍情送上,還有封蠟未開。

驗看,打開。

李世民越看臉色越不好,高句麗襲幽州。

高句麗,當年隋朝楊堅楊廣父子數徵高句麗,在遼東不知道耗費了多少錢糧,傷亡了多少兵馬,最終導致了隋王朝亡國。

不過隋朝雖然因徵高句麗而亡,但高句麗也被隋打的元氣大傷。若不是幾次事出有因,憑着僥倖,高句麗也早被隋軍攻滅了。

雖然僥倖存下來,可也是元氣大傷,國本動搖。

好在中原天下大亂,各方梟雄爭霸,逐鹿中原,沒有人再去理會高句麗。高句麗也得以休養生息,甚至還趁機偷空把遼西又給佔了。

李唐太原起兵,入據關中,此後與西秦爭奪隴右,與劉武周交戰河東,又與竇建德王世充決戰中原,再掃江漢收嶺南等,中間還與吐谷渾突厥幾番交戰。

立國到如今,八載了,如今纔好不容易一統中原。

大唐收拾了隴右、河西、朔方、河套、代北,卻一直還沒收復遼西。

因爲大唐騰不出手來,既然唐與高句麗一直都相安無事,那唐就不想在與突厥沒分出勝負之前,再動高句麗,不願意再樹一敵。

朝廷是準備分北後東再南,先破突厥,再徵高句麗,然後再吐谷渾等。

可沒想到,唐朝不想跟高句麗現在動手,高句麗倒耐不住寂寞了。

統葉護在漠南吃了一個大虧,回到漠北去打鐵勒。結果那邊夷男老跟他玩捉迷藏,這時偏唐朝又把鬱射設給俘虜勸降了,還帶着大批人馬給內遷中原。

統葉護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簡直就是氣的吐血。

他被唐朝的手段噁心到了。

想轉身再南下跟唐開戰,但夷男還在跟他玩捉迷藏呢,不搞定夷男,他南下也不安穩。

不過統葉護能在西域稱雄,那也不是蓋的。

鐵勒人明顯是得了唐朝的支持慫恿,纔敢跟他這樣玩。統葉護便也來個效仿,派人帶了厚禮去了趟高句麗,跟高句麗人講了一番道理,跟他們分析了一下形勢。

不外乎就是唐朝現在一統中原,這早晚會成爲大患。若等將來他們更強大了,他們肯定是要去高句麗找回當年隋朝丟的場子的。

與其坐等他們上馬,還不如趁現在他們還沒起來之前,聯手滅了唐朝。統葉護甚至給了一個很有誘惑力的條件,若滅唐,大唐北方他們平分,河北河南歸高句麗,河東關中歸突厥。

當然,這個條件,其實高句麗人並不相信,或者說根本不在意。

他們主要還是覺得突厥人那番唐早晚會找他們報仇的話很有道理,當統葉護承諾,他們會與高句麗同時出兵南下時,高句麗人決定出兵河北。

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據說這是唐朝的那位軍神說過的話,高句麗人聽了之後極爲尊奉。

於是乎,趁着遼西的沼澤還沒有解凍,北方的河流還沒解凍氾濫的時候,高句麗人兵了。

兵不多,五萬。

但高句麗人兵的時機選的很好,他們悄悄在遼西集結。

等到統葉護命令漠南的欲谷設出兵南下,越過了陰山,吸引了唐軍注意,等唐軍調兵往大同關、軍都關方向防禦增援的時候,高句麗人才突然出動。

現在,欲谷設帶着五萬突厥兵越過陰山,進入代北,圍攻大同關。而高句麗五萬人,也在攻打渝關。

渝關,就是後世的山海關。

但這個時候,這座關城還沒有天下第一關的名頭。

關城也沒有修的那麼雄偉堅險,甚至並不在後世山海關的那們位置,而是還在更西面。

因爲大唐之前主要防禦突厥,因此重點修建的關城都是在北方一線,這東面的渝關,還只是在修建加固的計劃之中。

太原有前軍大都督李績,幽州有右軍大都督尉遲恭,河套朔方那一邊,則有左軍大都督秦瓊。

有這三位大將在,十萬突厥高句麗聯軍,應當能擋的住。

長嘆一口氣。

高句麗人終於還是來犯了,大唐的外敵又增加了一個。此時突厥與高句麗聯起手來,北方防禦形勢更嚴峻了。

這個時候,朝中若是再亂起來,只怕要失控。

也許,這個時候應當先調整一下。

李世民捏着自己的下巴,苦思。

突然,他靈光一閃,也許他應當下道旨,調李前往河北,統領北方的防禦戰事。

如此一來,李暫時離開朝堂,這股暴風雨也許就能避開了。

“叫中書舍人過來,草詔。”

次日早朝。

御史們已經躍躍欲試,他們已經準備好了,今天早朝上,要一起難,集體彈劾李。

皇帝上朝,百官山呼萬歲。

“衆受卿平身。”

李世民坐在御坐上,伸手虛扶,讓百官平身。

一名御史剛要出列,準備彈劾。

這時,一名內侍捧着一道詔書出來。

“大唐皇帝詔!”

毫無徵兆,出人預料的,皇帝下詔授李爲燕雲節度使,讓他出鎮北方,節制河東、河北兩道兵馬,防禦突厥與高句麗的進犯,同時讓他統領兩道地方。

一道詔令,李這位尚書令便領兵外出,去河北了。

這下,讓那些本來準備要彈劾李的人,都愣住了。李都掛帥出征了,這個時候彈劾他,似乎不太合適了。

“有事上奏,無事退朝!”

內侍拖着尖細的嗓音喊道。

御史們你看我,我看你,最後愣是沒有人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彈劾李。這個時候,確實不是彈劾的時機了。

而且李這個時候出鎮北方,也似乎太巧合了一些。

再有一個,他們也在想,李這一走,是不是他那些變法改革的新政,就停了?

突然的調令,讓他們摸不清頭腦。

等到上面傳來一聲退朝的聲音時,今天的早朝已經結束了。

第1410章 百年禁令第1213章 武裝起來第637章 襄陽城與郭靖楊過第1586章 僱傭軍第1244章 自裁謝罪第1130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174章 博陵崔家爲十三娘添妝第472章 賞不折扣第五十七章 浸豬籠第1460章 李世民第511章 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第375章 騎虎難下第295章 你喊破喉嚨也沒有用的第六十四章 陪門財第797章 逼上梁山第1131章 飛醋第704章 木蘭舟第八十七章 大舅子,咱們講道理第931章 求月票!第181章 洞房第970章 撬皇帝牆角第798章 論功分封第334章 趁火打劫第1416章 朕的大唐亡了第1211章 省親第1262章 長生不老藥第384章 毛衣皮褲第715章 吃醋第1123章 致命一擊第1419章 皇太孫第二十七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1334章 吸血鬼第780章 不能輸個一個娘們第173章 鄭家添妝第833章 大索貌閱第1297章 皇帝近衛軍第419章 磨刀霍霍第四十章 崩盤第118章 嫁妝第852章 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第563章 還反了他李超第239章 嚴懲不貸第657章 中秋第三十八章 崑崙奴、新羅婢第1533章 秦瓊、李靖第1202章 君臣坦誠第660章 皇帝要來了第823章 李太尉第1285章 母子平安第667章 偷工減料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驚呆了第214章 開山立派第1455章 寵幸第1117章 太子出走第七十一章 拉起隊伍第37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900章 黑太子第1430章 憑他也配第1115章 綿裡藏針第1231章 擠兌第719章 三李第三百三十八章 出鞘必見血!第624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091章 剪髮文身,錯臂左衽第565章 收回旨意第1225章 臣服第833章 太上皇要跟李超決鬥第916章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581章 護犢子第936章 求票第1046章 功成身退第1576章 鴉片戰爭第742章 統購統銷第687章 龍涎第1483章 雄心第1560章 陛下,爲了帝國,你就娶了吧!第1182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1363章 遍地黃金第453章 龍武--娶三百個宮女第1108章 追隨者張仲堅第三章 百無一用第698章 報復李超第705章 李超不回來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天可汗第1020章 神仙打架第621章 新太子-黨第367章 鐵蹄踏處,即吾疆域!第八十九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541章 腳踏式打禾機第804章 灰姑娘第690章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第832章 君臣鬥毆第521章 太子妃第1215章 狼煙起第1351章 國公府第974章 鑽空子第1392章 左派、右派第1182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1179章 獨掌朝政第608章 看起居注
第1410章 百年禁令第1213章 武裝起來第637章 襄陽城與郭靖楊過第1586章 僱傭軍第1244章 自裁謝罪第1130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174章 博陵崔家爲十三娘添妝第472章 賞不折扣第五十七章 浸豬籠第1460章 李世民第511章 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第375章 騎虎難下第295章 你喊破喉嚨也沒有用的第六十四章 陪門財第797章 逼上梁山第1131章 飛醋第704章 木蘭舟第八十七章 大舅子,咱們講道理第931章 求月票!第181章 洞房第970章 撬皇帝牆角第798章 論功分封第334章 趁火打劫第1416章 朕的大唐亡了第1211章 省親第1262章 長生不老藥第384章 毛衣皮褲第715章 吃醋第1123章 致命一擊第1419章 皇太孫第二十七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1334章 吸血鬼第780章 不能輸個一個娘們第173章 鄭家添妝第833章 大索貌閱第1297章 皇帝近衛軍第419章 磨刀霍霍第四十章 崩盤第118章 嫁妝第852章 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第563章 還反了他李超第239章 嚴懲不貸第657章 中秋第三十八章 崑崙奴、新羅婢第1533章 秦瓊、李靖第1202章 君臣坦誠第660章 皇帝要來了第823章 李太尉第1285章 母子平安第667章 偷工減料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驚呆了第214章 開山立派第1455章 寵幸第1117章 太子出走第七十一章 拉起隊伍第371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900章 黑太子第1430章 憑他也配第1115章 綿裡藏針第1231章 擠兌第719章 三李第三百三十八章 出鞘必見血!第624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091章 剪髮文身,錯臂左衽第565章 收回旨意第1225章 臣服第833章 太上皇要跟李超決鬥第916章 感謝墨翠黨盟主萬賞!第581章 護犢子第936章 求票第1046章 功成身退第1576章 鴉片戰爭第742章 統購統銷第687章 龍涎第1483章 雄心第1560章 陛下,爲了帝國,你就娶了吧!第1182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1363章 遍地黃金第453章 龍武--娶三百個宮女第1108章 追隨者張仲堅第三章 百無一用第698章 報復李超第705章 李超不回來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天可汗第1020章 神仙打架第621章 新太子-黨第367章 鐵蹄踏處,即吾疆域!第八十九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541章 腳踏式打禾機第804章 灰姑娘第690章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第832章 君臣鬥毆第521章 太子妃第1215章 狼煙起第1351章 國公府第974章 鑽空子第1392章 左派、右派第1182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1179章 獨掌朝政第608章 看起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