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7 御史臺

但如今狄仁傑如是說,怕也是在藉着推舉陳敬之之機,向自己表露他的立場跟心聲。

也同時在告訴自己,我狄仁傑只求忠於朝廷之事,忠於大唐江山,皇室宗親之間的明爭暗鬥、朝堂官員之間的拉幫結派,我狄仁傑這輩子也不會參合。

“那麼你認爲呢?”李弘並不認爲,面對狄仁傑的自我刨析,自己也得掏心掏肺的跟他真情流露。

身爲上位者,能讓你的手下永遠看不透你心裡在想什麼,你在計劃什麼,是不是被人家的話所左右,則是第一要務。

更何況,是自己這個身爲大唐的太子,如果因爲狄仁傑這一番話,自己就贊同或是反對,只會使得狄仁傑更加理直氣壯的堅持他自己的行爲準則,這與自己的利益不相符。

而李弘的反應,像是也在狄仁傑的意料之中,只見狄仁傑說道:“殿下,如今我大唐的富庶、繁榮是貞觀年間,還是前朝、大漢時都是前所未見、無法想象的。而如今,百姓的富庶帶來的,便是官員的貪婪,一些官員,在不滿足於官職的同時,也開始在向金錢方面靠攏,同樣,我大唐十道諸州、諸縣,怕是官員貪墨、吞併,與當地豪強權貴聯合起來,發生如陳敬之大人身上的事情,不在少數。大理寺掌管律例,卻不能……。”

“那不是還有御史臺風言奏是,來監管、彈劾我大唐的地方以及京都的官員?”李弘琢磨着狄仁傑此番話的意思,繼續反問道。

“臣以爲,殿下應該在大理寺、御史臺兩衙署之外,再設置一所監察衙署,來監管百官纔是。”狄仁傑沉聲說道。

在他看來,如今大唐的職能衙署,已經無法滿足現在對於大唐百官的震懾跟監察管理,只能是另設一衙署,來保證大唐官員,在大唐的日益繁榮的背景下,繼續保持清廉的風骨。

而陳敬之,便是一位極佳的,掌管新監察衙署的人選。

李弘望着餐桌上的一雙玉手,無意識的點着頭,而後又搖搖頭,此舉讓狄仁傑跟一直未曾說話的陳敬之,有些琢磨不透,殿下到底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呢?

大唐衙署如今看來,本身已經開始彰顯臃腫,雖然新的問題出現,讓各個衙署之間出現了監管縫隙,出現了燈下黑,其權利職責無法做到有效到位,但設立新的衙署,解決了眼前的問題後,以後再出現新問題怎麼辦?

難道就像是歷史的走向一樣,隨着新的衙署出現,而後架空舊的衙署,就像門下、中書、尚書三省一樣,隨着時代的潮流,隨着歷史的變遷,終究被權臣與六部架空,至宋以後,變成了一個空殼子?

“治標不治本。”李弘敲着桌面說道。

在他看來,設置新衙署這是不可能的,機構的臃腫帶來的便是辦事效率的低下,跟官員之間的相互推諉。

但也不得不承認狄仁傑的眼光獨到,看到了特別是監察百官的御史臺的弊端,看到了御史臺對京都官員的約束力,遠遠大過了對地方官員的約束力。

而這也是,大唐在歷史後期,因爲朝廷對地方監察的不力,以及節度使開始兼領監察御史一職後,導致了節度使最終變成了手握重權的地方軍閥。

“那不知殿下可有良策?陳敬之在揚州被李敬業誣陷一事兒,可是給朝廷敲響了警鐘,如果我們再不及時改正,以後怕是還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到時候總不能一直出兵鎮壓,或者是您親自前往吧?”狄仁傑眉頭漸顯隱憂。

他自己把這一個問題沒有稟奏陛下跟皇后,而是直接稟奏給太子殿下,便是當初看在了太子殿下雷厲風行的性格,以及對於這件事情的認知程度,要比陛下跟皇后透徹的原因上,才直接找到了太子殿下,但如今殿下模棱兩可的態度,讓他有一種所託非人的感覺。

“御史臺大夫幾品官階?”李弘突然問狄仁傑道。

“從三品。”

“御史中丞幾品?”

“從四品上。”

“各道御史幾品?”

“正七品與正八品官。”狄仁傑不明白太子的意思,只能是隨着做快問快答。

李弘笑了笑,看了一眼陳敬之,而後說道:“如果道御史乃正七品的官,他要想在官場站穩腳跟,得到升遷的機會,也就必須與其他官員搞好關係,那麼自然與地方刺史、長吏的關係便就變得微妙起來了,是不是?”

“是。”狄仁傑點頭回道。

“而且一個七品官的俸祿多少?參加一次地方刺史的宴會,怕是他一個月甚至三個月的俸祿,都回請不起一次地方刺史吧?”

“是。”

“提升官階,打消他們升遷仕途的疑慮,加以高薪防貪,道御史由原來的正七品直接提拔爲從四品上,道御史丞提爲正五品上,御史大夫與六部尚書同階爲正三品,御史中丞爲正四品上。如此一來,是否可行?”李弘語氣變得凌厲起來,看着思索的陳敬之跟狄仁傑說道。

“這……。”狄仁傑一時之間,猶豫在了御史臺的分工職能上,對於太子殿下這個膽大的設想,顯然比他另立衙署的想法更有效率,中間省也去了太多太多的環節,只要旨意一下,便可立即執行、立即生效,對於地方官員,一下子就能起到立竿見影的威懾效果。

而在歷史上,御史臺被分爲臺院、殿院、察院,便是李弘的龍媽武媚所爲,如今隨着狄仁傑換成了向李弘稟奏,也自然而然的,這一改革,變成了李弘的改革。

隨着官員品級的提升,相應的,沿襲前朝的職權便會被李弘拿走大半,永遠也不會再出現,歷史上監察御史身兼行政權、軍事權、審判權的局面,而是變成了只有監察權與司法權兩權,一個職責分明的機構。

一系列的改革,一下子把大理寺、刑部、御史臺三大衙署的權利,徹底的清晰劃分開來,變成了三權分立、監管、監督的局面。

但李弘也很清楚,任何一個時代都一樣,光明永遠是伴隨着黑暗同在,此起彼伏的存在着,永遠也不會出現一個完全清廉的制度,所有好的制度,不過是恰巧對應了實時背景,完美的契合到了一起罷了。

而這便是考驗皇權社會中,一個皇帝對於實時的觀察是否敏銳,是否能夠完全掌握、瞭解自己治下江山的一切,而後給出一個適合的制度。

坐在馬車裡的李弘,思緒依舊飄渺着,實時順應着潮流的發展,因爲自己的出現,大唐社會發展的諸多問題,比起歷史的軌跡來,不過是提前了約二十年的時間罷了。

今日狄仁傑所言的這一切,不就是武媚當政後,在監察制度的完善中,拿出了一個譭譽參半的制度的環境嗎?

御史臺被武媚分爲臺院:執掌彈劾京都官員,參與大理寺、刑部以及皇帝交付的重大案件。又與門下省、中書省受理冤訟之案,形成了對於大理寺跟刑部的監管,也被人們稱之爲:小三司。

殿院:則是職權說小也小,說大也大,更像是對魏徵的一個寫照,沒事兒可以看看百官在宮中上朝時的行爲,或者是皇帝在上朝時,有無遵循各種禮制,專門與皇帝對着幹的那夥人,職能彈劾上不受法律約束。

自然,殿院就像是太常寺等一樣,跟東宮的太子殿下李弘,向來是誰看誰都不順眼。

察院:便是職能最爲廣泛的一個御史臺衙署,率監察御史、監察道御史監察天下十道,同時也監察司農寺、太府寺等皇家機構,尚書省以及尚書六部同樣也是察院的重中之重,這兩年因爲李弘被封爲尚書令後,倒是有所放鬆,畢竟,這本來就是皇家的,監管的話,太子或許便替代他們做了一部分職責。

而這些如果都是武媚在原有歷史上的功績,該會有多好呢!

但歷史往往最是無情、公正,在記錄一個君主的英明時,自然也不會放過你在掌控上,對於一些人的縱容。

酷吏由來已久,而提及武媚登基爲帝,便不得不提起四大酷吏,來俊臣、索元禮等大名鼎鼎的,爲唐王朝在後世留下不少酷刑的有名人物。

如此也足以看出,無論李弘如何改變歷史,所有的隨着時代變化、前進的問題,依然是還會接踵而至。

如果剛纔席間按照狄仁傑的建議,結合着武媚登基後一系列的舉措,那麼李弘與狄仁傑如果想法不謀而合的話,便會出現不是朝堂之上出現酷吏,便是精衛可能效仿大明,出現錦衣衛。

抖了身上突然涌出的冷汗,馬車在麗正殿門口已經停下了足足一刻鐘,小雪、夏至、半梅、尋蘭,甚至就連白純,都在門口等着李弘下車。

但馬車裡卻是一點兒反應也沒有,太子殿下像是囈怔了一樣,坐在馬車裡不知道在想些什麼,顯得有些茫然、有些呆滯。

花孟與獵豹也同樣站在馬車兩側,卻是不敢打擾,像是在想事情?還是在神遊天際的太子殿下。

146 榮國夫人678 渭水之盟937 心機494 勝利897 旅途30 白露失蹤517 暮鼓429 審訊582 行路難507 中書令人選459 相邀878 皇帝的鬱悶798 一尾魚引發的意外801 博弈209 檄文810 大逆不道801 博弈771 終南山519 啥名呢911 主憂臣辱229 落幕158 回宮783 玉林路251 夜月276 天花163 全武行587 線索254 用意822 父與子243 曖昧656 舉薦662 選妃159 關乎686 張柬之 王勃577 夜來香415 辱夷城474 是他、是她248 疏勒413 城破887 居心805 溫柔的廝殺385 雪夜桃花629 無名 求訂閱113 去年三月份309 強闖595 求訂閱241 劫持30 白露失蹤186 求訂閱 求點擊170 卡希姆916 運動843 局勢25 出處176 阿史那都支873 自來火491 吳王府785 往事35 燈罩兒694 種田494 勝利428 李弘的計策795 求訂閱121 陳倉95 怒63 戶部尚書41 父子交易760 林中3856 滾滾而來589 馬車856 滾滾而來405 決議877 別緻的談判760 林中3347 揣摩不透的用意584 行軍大總管225 動亂227 愚昧816 兄妹聯手582 行路難410 落寞67 曲江池 2620 山村受學?606 控制折衝府144 罷免303 味精472 序670 合作750 斷臂去指856 滾滾而來321 敲打767 時代觀念363 偶遇943 太子的人選71 許敬宗求救113 去年三月份688 對錯844 縱橫交錯710 安西弘圖383 大牢294 紅絲帶
146 榮國夫人678 渭水之盟937 心機494 勝利897 旅途30 白露失蹤517 暮鼓429 審訊582 行路難507 中書令人選459 相邀878 皇帝的鬱悶798 一尾魚引發的意外801 博弈209 檄文810 大逆不道801 博弈771 終南山519 啥名呢911 主憂臣辱229 落幕158 回宮783 玉林路251 夜月276 天花163 全武行587 線索254 用意822 父與子243 曖昧656 舉薦662 選妃159 關乎686 張柬之 王勃577 夜來香415 辱夷城474 是他、是她248 疏勒413 城破887 居心805 溫柔的廝殺385 雪夜桃花629 無名 求訂閱113 去年三月份309 強闖595 求訂閱241 劫持30 白露失蹤186 求訂閱 求點擊170 卡希姆916 運動843 局勢25 出處176 阿史那都支873 自來火491 吳王府785 往事35 燈罩兒694 種田494 勝利428 李弘的計策795 求訂閱121 陳倉95 怒63 戶部尚書41 父子交易760 林中3856 滾滾而來589 馬車856 滾滾而來405 決議877 別緻的談判760 林中3347 揣摩不透的用意584 行軍大總管225 動亂227 愚昧816 兄妹聯手582 行路難410 落寞67 曲江池 2620 山村受學?606 控制折衝府144 罷免303 味精472 序670 合作750 斷臂去指856 滾滾而來321 敲打767 時代觀念363 偶遇943 太子的人選71 許敬宗求救113 去年三月份688 對錯844 縱橫交錯710 安西弘圖383 大牢294 紅絲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