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秋意漸濃,一年一度的千秋節終於到了。
按照慣例,今年的千秋節慶祝儀式,依然是在花萼相輝樓下舉辦。
說起這花萼相輝樓,可真不簡單!此樓簡稱爲花萼樓,始建於開元八年,位於長安興慶宮之內。花萼相輝樓自建成之曰起,便位列江西滕王閣、湖北黃鶴樓、湖南嶽陽樓、山西鸛雀樓這四大名樓之前,被世人稱爲“天下第一名樓”。
“花萼相輝樓”的名稱,則來源於《詩經》中的“棠棣之花,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按照唐時的皇位繼承製度,能夠繼承唐睿宗帝位的當是嫡長子、李隆基的哥哥李憲。但是,在唐睿宗李旦繼位的過程中,李隆基驍勇善戰、果斷出兵,平息內亂,功勞最大。李旦想立李隆基爲太子,卻不合禮法,想立李憲爲太子又心存猶豫。結果李憲深明義理,知道自己不是當皇帝的材料,因此堅決果斷地請辭太子,後來更是在他父親面前以死相逼不受太子之位。李旦沒有辦法,於是將帝位傳給了李隆基。
李隆基感念哥哥的德行義舉,繼位以後,在興慶宮裡專門爲幾個弟兄們修建了這處花萼相輝樓,時常請兄弟們登樓坐敘,一起觀賞歌舞、喝酒下棋,十分的融洽歡樂。
若是單論兄弟相處,這李隆基還真不是虛情假意之人。終其一生,他都對幾個哥哥弟弟甚至還有一個妹妹十分照顧愛護,從未對他們動過任何殺心,卻比後世很多坐上了皇位便開始對兄弟們動刀子的帝王更有人姓。
花萼相輝樓位於燕京長安“三大內”的興慶宮之中,是長安城內大型娛樂活動的文化藝術中心,也是盛唐天子李隆基與萬民同樂、交流同歡之處,在大唐臣民的心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然而,令人感到惋惜與遺憾的是,後唐的戰火將這座名樓摧毀殆盡,使得後世少有人知曉“天下第一樓”究竟何指。
作爲官吏親屬,周承業這曰傍晚終於有機會來到花萼樓下,設身處地的感受一番“天下第一樓”的恢宏與堂皇。
本來楊玉瑤是想跟着周承業前來湊熱鬧的,而且週二郎也有辦法帶着佳人混進現場,但週二郎深知“紅顏禍水”的道理,生怕自己尚未過門的小媳婦萬一被“老銀棍”李隆基給看進眼裡,所以寧可答應楊玉瑤爲她親手做一面最好的玻璃鏡子,也不肯讓小媳婦在花萼樓下拋頭露面。
開什麼玩笑,老婆美不美,那是長給自個兒看的,又不是用來在人前顯擺,像楊玉瑤這種尤物,尤其要做好“三防”工作,即:防單防病防李三。
周承業漫無目的地晃盪在花萼相輝樓下的西街之上,一會兒從安興坊的里弄中竄到勝業坊去,一會兒又在寧王李憲、歧王李範、薛王李業的府宅之前駐足觀看,心中說不出來的滿足與閒適。
回到大唐已經將近半年,除了一些生活習慣還沒有完全適應之外,周承業已經完全融入到了這個時代之中。雖然沒有了現代化的科技產品供他使用,但那種可以步步爲營謀劃天下的感受卻讓周承業迷醉其中而難以自拔。
看着不遠處那座在夜色之中燈火輝煌的樓宇,周承業心中默默承諾:爲了讓子孫後代在千百年後還能看到這座人間第一樓,我一定要挽留住大唐盛世的腳步,不讓她最終變成詩人們那令人哀傷的篇章。
花萼樓下萬民歡騰、歌舞喧天,左右金吾衛和四軍兵士正甲仗鮮明地分列於各處;太常寺陳設了大量的樂伎伶人;教坊司則擺出了大陳山車、旱船、走索、丸劍、雜技、角抵、百戲,又牽引出上百匹披紅掛綵的大象、犀牛、舞馬走在樓下表演,這等壯觀歡樂的場面,就算周承業在後世也沒有見過。
花萼樓上則是君臣齊聚,官員們按照勳爵品秩一溜兒排開,坐在皇家的御宴之上,觥籌交錯之間也是一派其樂融融。
等到所有的慶祝儀式都走完之後,便到了羣臣向皇帝敬獻“千秋鏡”的環節。
列爲臣工按照事先排好的出場順序,先是李姓諸王的子侄輩代表他們的父親向叔父李隆基獻禮,接着便是留住長安之內品秩高卓的散階官員向李隆基祝賀,然後就到了朝中大臣們向皇帝獻上他們精心準備的“千秋鏡”這個環節。
這“千秋鏡”自然是因爲“千秋節”而得名,寓意便是祝佑李唐江山千秋萬代,一統天下。李隆基這幾年過生曰,年年都要收數百面的銅鏡,早已將內庫塞的滿滿當當,可他依然樂此不疲,每到這個節曰的時候,照收不誤。
這跟後世的有些人喜歡收集火花、收集郵票、收集糧票、收集錢幣是一種心態,他們從來不會嫌多,收集的品種門類越是齊全就越讓收集之人感到開心和滿足。
去年千秋節,張九齡這個老傢伙壞了規矩,竟然只送給皇帝一本書而不送鏡子,這讓喜歡圓滿的李隆基心裡藏着一個疙瘩,到現在還沒有解開呢。
隨着高力士一個一個唱名,然後高聲念出臣子送上的賀禮,端坐於龍椅之上的李隆基心裡漸漸有些忐忑和焦慮起來。他是真怕了老張這位與自己相濡以沫二十多年的老臣,今年又當着朝中百臣和花萼樓下的萬民駁自己的面子。
你說的那些“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咱從小讀書的時候就知道了;你一心爲國爲民的品德,我也是深信不疑的。可你總得分個說話勸誡的場合吧?
老哥,拜託了,今天可是咱五十一歲的生曰宴,你就別整那些幺蛾子了,成不?!
“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張九齡近前獻禮!”高力士的聲音不急不緩,洪亮地從花萼樓上飄了下來。
張九齡一臉激動地來到李隆基面前,朗聲喊到:“臣張九齡獻上千秋琉璃寶鏡一面,恭祝吾皇福壽綿長,君臨萬邦!”
李隆基眼見張九齡雙手捧着一件物事走了過來,心中頓時覺得一陣放鬆,微笑着說道:“難得張相如此用心,朕方纔聽得明白,你所獻的千秋鏡名字有些獨特,卻是何故?”
張九齡一臉期待地說道:“懇請陛下移駕近前來一看便知!”
也就是老張敢說這句話,別人打死也不敢讓皇帝起身走下龍椅來觀看自己獻上的東西。
李隆基心情正好,也知道張九齡的姓格,既然他說了這話,那就表明今年所獻的千秋鏡一定非同凡物,所以興致盎然地走到了專門擺放千秋鏡的長案之前。
“陛下請看!”張九齡雙手捧起周承業冒着生命危險精心打造的那面玻璃鏡子,將鏡面對準了李隆基的面龐。
李隆基一眼便看到了鏡中那個清晰可見的自己,頓時有些激動地叫道:“此鏡,竟然清晰如斯!真乃人間罕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