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名士

院子很大,中間有棵老榕樹,茂盛的枝葉下襬了一張石桌,幾個石凳子環繞。院子裡有青磚紅瓦搭建的屋子三座,中間最大的看來是正屋,旁邊兩座小屋也許是下人住的地方。

衆人才進院子,那正屋裡就走出來一位女子,女子身體瘦弱,臉色也略顯蒼白,面貌尚算的上秀美,但她給楊一最深刻的印象還是幽雅,這女子有一種從骨子裡透出來的幽雅,一舉手,一投足都流露出別樣的雅緻。

“敏思,怎麼纔出去就回來了。”那女子迎着衆人過來。

“頌菊,家裡來客人了,去把齊老給的那二兩黃山茅峰泡上,我要招待客人。”那女子聽得此言,不由多看了楊一他們幾眼,然後禮貌的笑了一笑,轉身回到屋子裡。

那人把楊一他們讓進客廳坐下後,指了指站在楊一後面的餘薪和趙本初。

“兩位,怎麼不坐?”餘薪和趙本初似乎沒有聽到一般,繼續站着不動。楊一怕那人尷尬,回頭對餘趙二人道:“兩位先生也坐吧,你們這樣站着我不習慣。”兩人相互看了一眼,餘薪搬張椅子,坐在楊一身後,趙本初找了個靠近門口的位置也坐下。

楊一見兩人坐好,這纔開口說話:“這位先生,器宇不凡,楊某失禮了,登堂入室後纔想起來,還未請教先生如何稱呼?”

“呵呵,楊大人非尋常人,處世自不能以平常論,在下姓張,單名一個健字,草字敏思,大人叫我敏思就可以了。”說着張健用扇子在桌子上寫出自己名字的筆畫。

這話一出,楊一身後的餘薪不由臉上表情一動,立刻接過話茬:“敏思先生乃蕪湖名士,說是安徽名士也不爲過,咸豐元年中安徽省頭名解元,後放棄進京科考的機會,自稱學問尚不足以濟世安民,還應該回家多讀書,不知道在下說的對不對。”

這餘薪不是多話的人,平時一天也難得說上一個字,這會突然說這麼多,楊一隨即明白,餘薪是在提醒自己。

“原來是名士風範,楊一受教了。”楊一趕緊站起來,恭身施禮。

張健見楊一站起來,也趕緊站起來回禮。

“大人不必過謙,想那上海平叛,雷厲風行,泰州血戰,以一當十,哪一戰不是一弱勝強,以寡擊衆,大人經略江蘇,卻以身犯險出現在這蕪湖小城,膽略之過人,謀略之精妙,張健實在是佩服之致。”張健一口氣說完這些後,用一種洞察一切的目光看着楊一。

楊一正準備說什麼,剛纔見到的女子從屋子裡出來,手上端着一套茶具,放在茶几上後對張健說:“水還沒開,請客人多擔待。”說完轉身對着楊一行了個萬福:“貴客登門,小女人有禮了。”

楊一也趕緊回禮:“來的突然,打擾夫人了。”

古代女子不能登堂入室的坐陪客人,那女子看看楊一身邊的二丫道:“妹妹好俊俏的人物,到裡面陪姐姐說會話好嗎?”

其實二丫自己也覺得坐在客廳裡渾身不自在,見那女子這樣說,感激的站起來道:“姐姐您誇獎了,小妹很樂意能陪姐姐說會話。”說着看楊一一眼,也對張健行個萬福,跟着那女子就進去了。

“拙荊頌菊,蒲柳之資,讓大人見笑了。”張健謙虛道,不過表情裡卻有一份得意。

“呵呵,嫂夫人清雅端莊,先生好福氣。”

兩人客氣一番,這才繼續坐好說話。

“先生在臨江居出語不凡,一眼看出楊一的身份,先生目光如炬楊一佩服,只是楊一來這蕪湖以後也不曾招搖過市,敢問先生是如何看破楊一身份的。”楊一一臉請教的態度。

張健擺弄了一下手中的摺扇,微微一笑道:“我早就聽說江蘇巡撫楊大人爲人不拘常禮,對待妻妾下人都極爲尊重,今早在臨江居聽那胖子說起大人,其他人對胖子的話都很在意,惟有大人不受影響,加之大人對待夫人體貼有致,且大人相貌和年齡與傳聞極爲吻合,故張健斗膽一試。”

“原來如此,聽先生一席話,楊一受教了。”其實楊一自己就是觀言查色的高手,只不過眼下蕪湖局勢微妙,楊一對下一步的行動還沒有下最後的決心,當時正利用早晨的時間在思考,沒注意那胖子的話,所以才露出破綻。不過楊一也打心底裡佩服眼前的張健觀察力的敏銳。

“先生請楊一來,似乎有話要對楊一說,現在不妨直言。”楊一說完,張健正要說點什麼,頌菊從裡面出來,拎了一個水壺,看來是剛燒好的開水。頌菊給楊一他們泡上茶後回去。張健做了個請的姿勢,端起茶杯喝上一口,待楊一也喝過後,這才繼續說道:

“其實不用我說,大人也察覺到這蕪湖非久留之地,可大人滯留蕪湖似乎另有深意哦。”

“請講。”

“我觀大人眉宇中有王者之氣流露。”張健說着看看楊一,見楊一臉色平靜,這才繼續道:“日後成就不可限量,大人如今位居巡撫,乃朝廷封疆。然江南煙花之地雖然富庶,但民風柔弱,不足以成大事。今發賊陳玉成以南下,大人襲取蕪湖目的以基本達到,但大人仍在這蕪湖險地久留,是否在等待一個藉口。除此之外,我實在找不到別的理由來解釋大人的舉動。”楊一聽罷動容,站起恭身道

“先生乃經世之才,洞見萬里,楊一佩服。”張健看看楊一,見楊一一付大家明白的神情,兩人同呵呵一笑。

張健說的藉口,其實正是楊一這些日子所考慮的問題,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楊一這次表面上是幫琪善和向榮的忙,其實是在尋找一個挺進中原的藉口,根據沈沈清霜的情報,楊一早知道太平軍對蕪湖的舉動中所蘊涵的陰謀。見張健一語道破玄機,楊一還真的想看看 張健到底把自己的心思猜了多少?所以繼續問道:“先生以爲楊一所圖爲何?”

張健微笑不語,慢慢的從茶杯中倒出點茶水,用手蘸着寫了三個字,楊一仔細一看,不是別的正是“大別山”三個字。楊一這一下從心底裡徹底佩服眼前的這位蕪湖名士。這大別山是河南,安徽,湖北三省交界的地方,而且民風彪悍,自古揭竿聚義者不斷,楊一一直打算在大別山一帶培養自己的勢力,但苦於沒有機會,這次打蕪湖,楊一故意多留,如今這東去江蘇浙江的退路已經沒有,楊一正好可以往西而去,等到了大別山後,在想辦法多呆一段時間,在當地培養自己的勢力,爲今後做打算,這話楊一跟任何人都沒有提起,沒想到這張健只不過從表面現象中就分析出自己的意圖,怎麼不令楊一佩服。

“先生大才,不知道到楊一是否有福氣能經常聆聽先生教誨。?”楊一正式向張健發出邀請。

張健沒有馬上回答楊一,只是低頭思量片刻,這才擡頭反問楊一:“我見大人在上海仿西洋建新軍,在江蘇試改革,提倡洋務。大人以爲比起西洋,我華夏當今弱勢的根源是什麼?”

“制度,是社會制度。”楊一肯定的答覆道:

“講。”這張健也不客氣。

“西洋自上世紀工業革命開始,社會生產力得到巨大發展,原有的君主制度嚴重的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在工業革命中新興的資產階級發動了改變君主專政制度的革命。西洋各國在完成社會制度變革只後,發展一日千里,國家實力也早就超越我國許多,我中國與西洋之間的差距,就在於社會制度上有着巨大的落差。”

“如何才能趕上這差距?”張健繼續問道:

“革命,只有先用革命的暴力來掌握政權,然後才能談得上社會變革。”楊一堅定的回答。

“革命?桀無道,湯武革命以伐之。好一個革命。”張健喃喃自語,“好,大人終於給了張健一個待望多年的答案。從今往後,張健願爲大人驅馳。”

“如此,楊一拜謝先生了。”楊一對着張健又一次鞠躬行禮。

張健趕緊扶住楊一,感慨道:“不是我張健矯情,當年我科場得意,本有爲國報效的壯志,但一眼看去,當今朝廷黯弱,百官腐敗,百姓水深火熱,看不到希望啊,張健一直在想找一條救我中華的道路,如今大人一番話語驚醒張健,應該是張健感謝大人啊。”

“如此,讓我們爲中華之崛起而奮鬥吧。楊一以中華人民黨主席似的身份,邀請先生加入。”

“中華人民黨?何解?”

楊一這才把自己和許名他們一起組建政黨,並把人民當成立的目的和宗旨說了一遍,聽罷激動不已,當場就表示願意加入,同時說自己有一幫朋友,對眼下的現狀同樣感到困惑,大家經常在一起討論救國救民的方法,這些人都是可以經略一方的人才,張健表示有把握將這些朋友吸收到人民黨裡來。就這樣,楊一今後在奪取政權道路上的頭號助手張健出現在了楊一的身邊,並一直忠心耿耿。爲楊一的事業發展建立了無數的功勳。

第11章 幕後第9章 宣戰第2章 歸來第11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2)奇襲第17章 名士第9章 宣戰第23章 時間第17章 征服第5章 軍火買賣(1)第10章 苦戰(2)奇襲第18章 廬州(1)第二部第二十六章第9章 上任(6)第1章 底線第21章 橫掃兩岸第13章 特區第15章 又見向榮第10章 苦戰(7)第22章 各懷鬼胎第3章 婚姻大事(2)第15章 揚威於海上第14章 成熟吧!第10章 苦戰(1)第16章 賺錢第9章 上任(3)第22章 出征第14章 用間第13章 特區第11章 變革的動盪第22章 海疆萬里第22章 海疆萬里第10章 血腥的夜第1章 底線第13章 特區第36章 欲擒故縱第40章 圍城第22章 海疆萬里第9章 上任(4)第14章 定計第16章 賺錢第33章 赴會第9章 上任(6)第14章 成熟吧!第13章 安內第22章 海疆萬里第1章 底線第3章 前奏第9章 上任(5)第3章 前奏第21章 橫掃兩岸第17章 征服第11章 封疆大吏(2)第10章 滬上名妓(2)第10章 苦戰(6)第17章 名士第21章 經濟危機第17章 小刀會第3章 婚姻大事(2)第8章 和談(中)第10章 滬上名妓(2)第12章 歸途第10章 全亂套了第1章 風雨飄搖第17章 名士第9章 起步第18章 印度第8章 這不是演習第12章 挖牆角第24章 向俄國的最後一戰第6章 發展(2)第二部第二十六章第12章 女兒情懷(1)第21章 故人第13章 安內第10章 苦戰(8)第21章 故人第1章 風雨飄搖第11章 幕後第12章 挖牆角第29章 外患第7章 海盜劉十八第11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1)第7章 演習?第二部第十九章第7章 海盜劉十八第10章 苦戰(3)第15章 買辦第3章 婚姻大事第11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2)第11章 變革的動盪第19章 西亞第二部第十九章第20章 海上決戰第19章 劉銘傳+聶士成第21章 橫掃兩岸第20章 大義第18章 廬州(2)
第11章 幕後第9章 宣戰第2章 歸來第11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2)奇襲第17章 名士第9章 宣戰第23章 時間第17章 征服第5章 軍火買賣(1)第10章 苦戰(2)奇襲第18章 廬州(1)第二部第二十六章第9章 上任(6)第1章 底線第21章 橫掃兩岸第13章 特區第15章 又見向榮第10章 苦戰(7)第22章 各懷鬼胎第3章 婚姻大事(2)第15章 揚威於海上第14章 成熟吧!第10章 苦戰(1)第16章 賺錢第9章 上任(3)第22章 出征第14章 用間第13章 特區第11章 變革的動盪第22章 海疆萬里第22章 海疆萬里第10章 血腥的夜第1章 底線第13章 特區第36章 欲擒故縱第40章 圍城第22章 海疆萬里第9章 上任(4)第14章 定計第16章 賺錢第33章 赴會第9章 上任(6)第14章 成熟吧!第13章 安內第22章 海疆萬里第1章 底線第3章 前奏第9章 上任(5)第3章 前奏第21章 橫掃兩岸第17章 征服第11章 封疆大吏(2)第10章 滬上名妓(2)第10章 苦戰(6)第17章 名士第21章 經濟危機第17章 小刀會第3章 婚姻大事(2)第8章 和談(中)第10章 滬上名妓(2)第12章 歸途第10章 全亂套了第1章 風雨飄搖第17章 名士第9章 起步第18章 印度第8章 這不是演習第12章 挖牆角第24章 向俄國的最後一戰第6章 發展(2)第二部第二十六章第12章 女兒情懷(1)第21章 故人第13章 安內第10章 苦戰(8)第21章 故人第1章 風雨飄搖第11章 幕後第12章 挖牆角第29章 外患第7章 海盜劉十八第11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1)第7章 演習?第二部第十九章第7章 海盜劉十八第10章 苦戰(3)第15章 買辦第3章 婚姻大事第11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2)第11章 變革的動盪第19章 西亞第二部第十九章第20章 海上決戰第19章 劉銘傳+聶士成第21章 橫掃兩岸第20章 大義第18章 廬州(2)